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最强长子 > 第154章 兲桑,你怎么看

大唐最强长子 第154章 兲桑,你怎么看

作者:老万爱吃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到场的人数越来越多,长安城中听说了秦国公讲学消息的人近乎三分之一都放下了手头的事情,来到了此地蹭一蹭热闹。

外围的人数激增,以至于天工学院的学生们都很难挤入场内。

那些个东瀛遣唐使更是被外围的人群堵住,难以寸进。

最终还是李言亲自开口,劝说百姓们让开了一条道路,这才使得天工学院的学生和东瀛遣唐使进入了讲学的场地。

“诸位……”

李言再度开口,声音通过音响传递,清晰的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

在场之人虽然已经听过音响播放的《运动员进行曲》也听李言讲了两句,但依旧是啧啧称奇。

“真不愧是秦国公啊,这天工院制造的东西果然神奇,这人说话的声音变的跟打雷似的,真清楚!”

“那是啊,我今年在天工坊买了个蒸汽版纺织机!那才叫神奇咧,添些水,再用柴火活着煤烧烧,就能自己个儿动弹,天工院搞出来的东西,肯定神奇。”

“不过今年天工院没出什么新的机器,看来这个能出声儿的盒子就是天工院今年造出来的了。”

百姓们虽然啧啧称奇,但都已经对天工院的神奇有了心理准备,还不至于太多惊讶。

真正感到惊讶的则是那群东瀛人!

这是他们第一次踏入大唐,压根儿没经受过这一年大唐工业革命的洗礼。

他们对于机械的认知还处于人力投石机那种层次。

现在一下跳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直接看到这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自然会懵圈。

几乎所有东瀛人都目光灼灼的看着台上的李言,似乎渴望学习这种神奇造物的相关知识。

很可惜,李言显然不会教他们这些,李言虽然希望快速推动工业进展、科技革命,但那是仅限于大唐境内。

私心这种东西是个人都会有,李言自然不会例外。

“诸位,我今日所讲或许与圣人学说的区别很大。”

“但是我天工学院始终秉承着,为天地立心……”

“始终旨在令大唐强盛,百姓安居……”

再讲学之前,李言自然的例行讲一段废话,这是传承了千年的规矩,就算到了千年之后的时代,那些个学校领道不也同样会玩这一套么。

只不过李言这讲的虽然是废话,但却也引经据典,甚至引的还是后世的经典!

那些个一直传承到了后世的金句在此世的作用还是极大的,更何况这些话李言之前在天工院内说过,有那么几句流传到了民间。

现在李言亲自开口,瞬间就引起了百姓们的热情,也使得天工院的学生们自豪感倍增。

看!这就是他们的院长!这就是秦国公李言!

“吾今日所讲,关乎大唐百年社稷,吾将之称为《资本论》”

李言开始了讲学的主题,他这一次抛出的分明就是王炸!

这是一名伟大思想家的心血,是研究、批判资本主义并提出自己思想的经典著作。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由于李言的出现,在一年的世间内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的整体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诸多世家门阀、民间商人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苗头。

若是李言放任不管,这些资本萌芽必然会迅速成长,并且在近乎养蛊的无管理竞争下短期内培养出资本巨鳄,严重动摇大唐的社会结构。

一部指导大唐社会发展的哲学著作就很有必要出现,就好似《论语》等著作对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作用一般。

李言在这个时候抛出一本经过他研究许久,并大量魔改的《资本论》,就非常有必要。

并且这一部《资本论》只会对大唐如今的生产结构具备指导作用,若是在场听学的东瀛人敢把这些东西原原本本的搬回东瀛,那必然会出大问题,就是引起东瀛的社会生产崩塌那都是有可能的。

李言仿照原著,将讲学分为了三卷的内容。

第一卷探讨如今大唐社会生产之中的资本萌芽、资本生产过程,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等问题,提出并指导朝廷对于资本萌芽的引导政策。

第二卷研究资本流通等,这里的部分李言基本是照搬,只是添加了大唐适应的案例,以此做为讲学。

第三卷……

最后,李言揭示资本主义本质,探讨了其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甚至直接以世家门阀做为经典案例,呼吁当朝者要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这一讲就是整整四个时辰,刚开始的时候百姓们听的那叫一个兴致勃勃,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越听越懵之后,这才放弃,转而关注起了李言的个人气质方面,不少女子直愣愣的看着李言的脸,直接陷入了花痴状态……

另一边,天工学院的学生们也基本不是很能听得懂,他们都是理工男,最多对机械生产的部分了解些许,但当这些问题上升到了社会生产之后,他们就完全懵圈了。

当然,李言的本意也不是让他们听得懂,他只是让天工学院的学生们对此能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李言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划水!

他只是不像让东瀛人借着交流、游学的目的从天工学院学走太多有价值的东西。

李言抛出这个王炸,也没指望有太多人能听懂。

但是李言相信,只要今日的讲学内容被有心之人记下,那就迟早会在大唐传播开来。

这些都是大唐全新生产结构背景下最重要的为官之道!

若是一名官员能听懂李言今日讲学的精髓,那绝对会在短期内做出了不得的政绩。

而今日在场围观者之中,官员的数量并不再少数!

就连某位千古杠精都赫然在列!

并且这名杠精对李言今日所讲的内容,那简直就是奉为至宝。

魏征在今年杠李世民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究其原因便是大唐的生产力提升太快。

很多矛盾都在富裕的生产资料的掩盖中变的极其隐晦。

魏征只是下意识的觉得如今的大唐有问题,但是他又看不出有什么问题,所以今年的魏征在杠李世民的时候总是有些心虚,好似自己所学的一身知识,已经和如今的大唐脱节了一般。

“圣人之说……这才是圣人之说啊!”

魏征激动的老泪都快流淌出来了。

经过了这一年大唐社会表现出的直观现象的轰击以及不间歇的思考如何与李世民抬杠,魏征本就对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极高的基础。

现在听完了李言的一席讲学后,魏征可谓是茅塞顿开!

诸多先前无法理解的问题都豁然开朗。

魏征看着自己记录下的几十张纸,那就好似看到了自己与李世民、与满朝文武抬杠的上百条论点、论据。

有了李言的思想指导,魏征顿时感觉自己又行了,自己又跟上朝代了!

与魏征的表现相似,在场的很多朝廷官员都能够理解李言讲学的部分东西。

他们也看明白了现在大唐诸多社会现象的本质,脑子里也多出了数条治理的方案。

他们终究是大唐的朝臣,一个个都有着本事,脑子里装着的也并不全是儒家的人伦纲常。

可以说,凡是有过实践经验的七品以上文官,都对治理国家有着自己的些许思考。

在场围观的朝臣们听完李言的讲学后皆是若有所思。

“秦国公这哪是给天工学院的学生讲学啊,这分明就是在给我等讲啊。”

“就是啊,这些东西哪是那些搓木头打铁的人能听懂的,秦国公这分明是皆讲学之名在给我等解惑的。”

“我说今年的大唐怎么那么不对劲,虽然百姓富裕了许多,但竟然有那么多新的问题,看来我等还是学识浅薄啊。”

“我觉得这也不能怪我等,秦国公讲的这些都是自己思考的,先贤可没预料过今日的盛况。”

凡是大唐朝臣,皆有所得,不少人遥遥的朝李言深鞠了一躬,以示心中对李言的尊重。

……

相比于大唐的官员,那些东瀛人可是彻底懵圈了。

他们对李言讲学内容的理解连大唐的百姓都不如,尤其是李言讲学中列举的一个个案例,什么机械生产,什么一日生产多少,挣多少,有什么剩余价值。

东瀛人是完全懵圈的,为什么唐人生产效率和东瀛国相差那么多?

他们都尝试着理解李言的思维,但却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愣是完全听不懂!

他们甚至觉得李言在扯淡!

就在他们决定跳出来反驳两句,说李言在糊弄他们的时候,在场围观的朝臣们出来说话了。

“魏征谢过秦国公启发之恩!”

魏征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他平时不管干什么都是第一个跳出来的,现在自然不能例外。

“兲桑,那个是魏征?他真觉得这场讲学有用?”

“宁桑,我们先静观其变,这魏征毕竟是大唐重臣,我们……”

两名东瀛人的暗中讨论还没玩,后续一众大唐官员都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秦国公,受教了!”

“谢秦国公讲学之恩!”

“秦国公今日所讲,可为当世圣人之言。”

这一波跳出来的是褚遂良、房玄龄、杜如晦。

或许褚遂良的地位差一点,但他们依旧是大唐个顶个的重臣,他们赫然在对李言鞠躬致谢!

至此,东瀛人全都沉默了。

他们总不能说秦国公李言联合大唐朝臣忽悠他们吧?

若是他们敢这么说,那李世民十有**得发飙!

届时万一激发矛盾,他们东瀛可绝对顶不住大唐的怒火。

最终,东瀛人只能沉默,甚至还得装出一份受教了的模样,一个个装作若有所思,很有收获的模样。

见到一众朝臣对自己当众鞠躬,李言头皮一麻。

他原以为自己今日讲的东西会要上一段时间才会传播开来,直至影响到为官者。

他愣是没想到诸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当朝重臣会混在人群里听讲!

若是此事传开,引起了李世民的敌意怎么办?那自己低调了一整年岂不是全白费了?

李言有些后悔,为什么没有仔细查看一番围观的人群再开讲。

但随后李言转念一想,这事儿迟早得发生。

若是让大唐那些个资本苗头毫无顾及的野蛮生长,那么日后李言想要再搞些别的事,就会遇到全新的阻力。

相比于被李世民惦记,这种社会问题显然更加麻烦。

想通之后,李言淡定的对这些个跳出来的朝臣点头致意,接着麻溜的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府,丝毫没有想后世那些个老教授一样待在原地让学生们提问的想法。

“来人,收好东西,回府!”

李言喊上了等候多时的府上下人,开始将音响设备搬回马车,带回秦国公府。

……

在李言收拾东西准备退场的时候,一直混在人群之中的太上皇李渊露出了一抹经典姨母笑。

“这小子,还说自己不想造反,不想着造反会去研究这些东西么,这可是治国之道!”

“一边暗中引领大唐走向繁盛,一边琢磨治世之道?真有你的啊!”

“啧啧,这怕不是把朕那逆子当羊羔了,养肥了再杀?等那逆子尽心尽力的把大唐发展兴盛,然后再去夺位?哈哈,有想法!”

李言并不知道,自己今日的所作所为,在太上皇李渊眼中俨然变成了一个城府高深莫测的造反谋划者。

李渊的这一番脑补简直精彩至极,当他脑补到精彩之处时,自己都忍不住拍手称妙!

很显然,李渊做为*****今的大唐掌管者,他对于指导治国的理论简直太熟悉了。

李言今日所讲,和如今大唐的发展情况简直万分贴切,这分明就是为大唐量身定制的治国思想!

正是因为能听懂,李渊才会拍手称好,且欣慰万分。

李家能有如此后人,便够了!

虽然离家出了李世民这么个不孝子孙,但只要让李言也对李世民不孝一下就行了。

因果报应嘛,李渊很乐意见到李世民被造反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