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最强长子 > 第131章 天工院的地位

大唐最强长子 第131章 天工院的地位

作者:老万爱吃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8:4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强忍住自己的吐槽之心,李言将这本《大设计》塞入了背包。

这同样是在日后才能发挥出作用的书,他总不能将之提取出来烧掉泄愤。

“别在来这种书了,我只要基础教育的书,来本一年级数学都行啊!”

李言自言自语着,缓缓挪到了第三个书架的前面,怀着仅剩的那一丝期盼之心,李言点开了这个书架。

“书架:《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本李言没看过,但是名字却有些耳熟的书,一股不像的预感在李言的心头涌现。

拿出书,翻到了背面,一行文字顿时让李言有些头晕目眩。

“作者:史蒂芬霍金”

“嘶……我淦!”

李言狠狠的将书塞回了书架,他脸将之放入自己背包的想法都没了。

李言沉默了足足五秒钟,接着重新点开了书架,将之塞回了背包。

没办法,这种大佬级人物的著作刷新在他的“真实书籍mod(九年义务教育版)”其实已经很给面子了,李言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呢。

不管怎么说,这几本书的真实价值绝对比李言心心念念的《一年级数学》要高,只不过李言暂时用不到罢了。

稳住了自己的心态,走到了第四个书架的面前。

“没事,放心,反正这里有将近两百个书架……”

李言再度强行自我安慰了一波,就算自己是个非酋,也不可能开箱两百次都是没用的书。

再说了,九年义务教育里面哪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书!

很显然,李言这是毕业的时间有点久,低估了现如今中小学生的阅读量。

光是那所谓的必读名录里书的数量久已经超出了李言想象,这里的两百个书架还真就未必够用。

怀揣着这种心态,李言打开了第四个书架,当李言看到第四个书架中刷新的书时,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

“书架:《一年级数学(人教版)》”

当李言看到书名时,心中的忐忑总算少了稍微。

谁敢说自己是非酋?自己分明就是个欧皇!

开箱四次,三本霍金的名著,一本现在急需的数学书,而且刚好还是打基础的一年级数学书。

这简直就是欧皇中的欧皇!

收好这本《一年级数学(人教版)》,李言来到了第五个书架的面前。

本着自己是个欧皇,开箱不会出白板的精神,李言想都没想,果断的将之打开。

引入眼帘的竟然又是一本数学书!

“哈哈……哈?”

李言笑了一半,这才彻底看清了这本数学书的真面目。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

这一刻,李言人都傻了!

为什么这个模组刷新出的教学书籍还分人教版和苏教版?

两者除了排版和教学进度有那么点差别,其它方面有任何差异?

这两本书难道不是一样的么?

李言生出了满满的吐槽之心。

若非他这金手指“我的世界”没有评价这个功能,他势必要狠狠的骂这个模组作者一百遍!

神踏马人教版和苏教版!

收好这本书,李言继续开箱。

虽然两个版本的数学书差距不大,但李言之后还得用文言文、繁体字等重新编辑教材。

有两本书作为参考,也算不上什么特别糟糕的事情。

当然,以上两行纯属屁话,那完全是李言的自我安慰,以免在后续的开箱缓解破坏自己的心情。

然而,接下来的事简直就是打死李言他都想不到。

一分钟后,李言狠狠的将一本《一年级数学(浙教版)》扔到了地上,对着某个不知名的模组创作者破口大骂。

为什么在制作这个模组的时候连浙教版的书也放进去了?

难不成这个模组里的书集合了全国所有版本的教材?这个该死的模组创作者为什么不把国外教材也给塞进去呢!

李言是在忍不住,疯狂的吐槽了起来,他甚至都忘记了这个模组的名字叫做“真实书籍mod(九年义务教育版)”,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版的模组,自然不会有国外的教材……

再次整理好心情,开箱讲究的就是一个心平气和。

若是一个人能被开箱环节给气死,那还玩个锤子!

这一回,李言连续开了六个书架,为了避免心情遭遇连续的打击,李言这一回是迅速将之塞入背包,一连将六个书架开完,他才查看获得的书籍。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浙教版)》

《阿Q正传》、《朝花夕拾》、《狂人日记》

看完六本书的名字,李言顿时就明悟了。

原来这个模组所谓的随机刷新书籍,也没有完全随机。

至少每三次开箱获得的书籍应该是有一定关联的。

而这个关联要么就是同一个作者,要么就是某个教材的不同版本。

“幸亏连续开箱,不然还要被搞好几次心态。”

李言感慨了一句,如果他还是一个一个的开箱,估计等第三本语文书出现的时候,心态就剩不了多少了,哪会有明悟出开箱规律的机会。

至此,想通了这一切的李言不再去计较教材重复的问题,直接看都不看开出的是什么,快速扫荡地下图书馆。

众所周知,地宫中的地下图书馆由嵌在四面墙中的书架和中间陈列的书架组成。

四面墙分为上下两层,加起来由12×12个书架,中间的则是6×15个书架组成。

加起来也就是234个书架,也就是说李言这一波零成本获得了234本书。

虽然其中重复的教材很多,甚至还有不少来自中小学必读名录里的杂七杂八的书籍。

但李言依旧坚挺的凑出了大半中小学阶段的数学书,以及七到九年级的部分物理、化学教材。

这一批书籍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绝对是无价之宝,是能够在数年间快速提高大唐教育水平的绝佳教材。

当然,在这批教材真正开始为大唐做贡献之前,李言还得重新将教材编撰一番,不然就算拿出来,唐人也看不懂。

退出“我的世界”,李言提取出了一本重量级的书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这本书似乎也是来自于中小学必读名录,其中介绍了四大发明的具体内容,并且似乎是出版社为了提高书的厚度及价格,还把制作流程、工艺,全部印了进去。

或许是这个出版社比较丧心病狂,为了让这本书的厚度达到99的定价,书中甚至还有大量引申内容,赘述了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在千年时光里的每一次发展进步。

可以说,这本书除了书名和“古代”二字沾边之外,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都是工艺制作描述,妥妥的一本工艺大全。

正因如此,李言这一波完全是白得了一堆技术,尤其是其中的造纸和印刷。

“这出版社简直丧心病狂,连现代造纸机技术都加上去了,不过我喜欢!”

李言心情大好,开箱获得一堆废物的烦闷完全抛之脑后。

李言动笔写下了一份告示,说明天工院再次招收造纸匠五名。

现在李言有了新的造纸技术,自然要找人将之引用起来。

所谓术业有专攻,李言总不能抓着天工院的这群木匠、铁匠去造纸吧,因此天工院招新也就成了必然。

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了一项又一项全新技术的研究,天工院的规模必然会日渐扩大。

等过去个几十年,天工院的人数破千都有可能。

但等到了那个时候,凡是有资格进入天工院的,必然是精英中的精英,天工院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天下工匠,乃至各行各业人士眼中的圣地。

李言派人去张贴告示之后,直接就回到了房间内,开始全身心的翻译、编撰教材。

要知道,在李言“我的世界”中的背包里面可是有着数十本书等着李言重新编录。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

与此同时,皇城中,李世民一如既往的听着王德给他汇报李言的情况。

“陛下,今日秦国公先是去了一趟卢国公的府上,似乎是找卢国公帮他参谋筹办婚事,想必秦国公对于婚事的各项事宜并不是很熟悉……”

“哦?朕倒是忽略了,程咬金在帮他操办?那就好,程咬金办事朕还是能放心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之前只想着给李言安排婚事了,忽略了不少其中的细节。

“去玩卢国公府后,秦国公直接前往了天工院,在晚些时候天工坊在城头贴了告示,要招募造纸匠。”

王德继续给李世民汇报,将李言今日的情况全部叙述了一番。

“天工院招收造纸匠?”

李世民略微楞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中,天工院是专精木工、铁器的,完全和造纸扯不上任何关系。

但是天工院招收造纸匠的目的李世民也不用多想,一看就是李言对于造纸术有想法。

自己这个儿子武力举世无双,智力也同样宛若妖孽,李世民在上一次访问天工院,见到那些新奇事物时早就有所见识。

李世民缓缓沉思了起来。

这天工院虽然名义上是李言的个人产业,但是天工院做出的事情和研究出来的成果无不利国利民。

具体贡献可参考那手摇纺织机和敌百虫。

仅仅这两样造物就足以让天工院这三个字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相比于天工院,李世民顿时觉得工部的那群工匠就是群吃干饭的,拿着朝廷的俸禄却贡献稀薄,最多就是稳定为大唐将士锻造铁器,为皇家打造些家具。

丝毫没有天工院工匠的那种创新精神。

因此,李世民慎重的做出了一个决定。

“王德,拟旨。”

“大唐天工院之工匠,造物神奇,有功于社稷……”

“即日起,凡天工院之工匠,可享官匠之禄,名入官匠之册……”

李世民这是一言不合就给出了封赏,直接把天工院工匠的地位抬到了工部官匠同等的水平。

当然,这一切都是天工院工匠们应得的。

相比于工部那群莫得感情的制造机器,他们天工院工匠在李言的带领下,绝对是大唐未来发展的基石人物,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是,陛下。”

王德对于李世民的旨意自然是奉行到底,他只是个老太监,又不是朝堂上那群御史,他永远不会反驳李世民的决议。

李世民和王德的交流就此结束,李世民继续翻着桌上堆叠的奏书,王德则是走出了御书房,前往了门下省宣布李世民的旨意,让门下省草拟李世民的圣旨。

……

就在李言宣布要招收造纸匠的当晚,就有不少长安本地的造纸匠带着自己的造出的纸张来到了天工院。

造纸匠的选拔就没先前天工院选人那么复杂了,纸张质量的高低完全能说明水平的差矣。

在择优而入的前提下,五个名额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就在五名造纸匠兴奋的得知自己入选的那一刻,老太监王德刚好带着圣旨来到了天工院。

李言做为天工院之主自然要到场接旨,当他看到王德的时候是在是忍不住嘴角抽搐。

这圣旨怎么又来了?这已经是近期自己接到的第五封圣旨了!

第一封是封秦国公的,后面三封是赐婚的,现在这第五封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但是李言始终坚定的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李世民,他并不觉得这圣旨是什么好东西。

“门下:大唐天工院之工匠,造物神奇,有功于社稷,故,朕决议,即日起,凡天工院之工匠,可享官匠之禄,名入官匠之册。”

“朕观二年……宣。”

当王德宣读完圣旨的时候,天工院内所有的工匠全部都懵了。

这简直是天降的恩赐!

要知道,官匠和民匠的地位简直天差地别,更不用说官匠每个月还能领到朝廷的俸禄了。

如此惊喜之下,在场的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尤其是刚入天工院的五名造纸匠,他们的心情更是妙不可言。

本以为只是入了天工院,拥有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待遇,结果突然摇身一变,直接从民匠变成了官匠,这经历简直太过于奇幻,做梦都不敢想象。

一众工匠虽然高兴,但是李言做为一个习惯以最大恶意去揣测皇帝的人却陷入了沉思。

“不对劲啊,皇帝不是应该腹黑的么,这算什么,天降馅饼?帮天工院造势?”

李言不知道脑补了多少画面,但却始终想不通李世民的深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