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神恩眷顾者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两山轮战老军人

陆言望着这个拘谨的老人,心中感慨。

从刚才的对话里,他已得知这个瘸腿失臂的老人是个两山轮战的退伍军人,心中不免就生出许多尊重来。那场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长达十年的战争,虽然后世定论不一,但是这些为国出征、血洒疆场的战士,却无疑是最可爱的人。

这老人绿色军装洗得几成白色,补丁满身,一双十几元的解放鞋破烂不堪,生活想来是极为清苦的,再想到他儿子来打劫的目的,也只是给父亲筹得药费,心中不由得一酸:穷生歹意富有善心,走投无路之下,什么恶的事情都不免成为一种有用的办法。

看着黄继国老人羞愤地搓着手,陆言伸手过去扶:“老人家,别激动,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老人身体微晃,脚步轻浮,陆言扶住他的手臂,枯瘦犹如干柴,没见几两肉。

“本就没占便宜,你有妖法哩。”一直蹲着的杜老怂插嘴说道,脸上仍有怯意。他刚刚想跑,被陆言一把拽回跌倒,大半个屁股还是麻酥酥的,痛得很,蹲了半天都没缓解。

阚守财抱着受伤的右臂,此刻疼痛稍减,这才止住声音。他想起刚才扶住车门时那莫名其地浑身僵硬,心里忍不住地打颤。见陆言待黄继国客气,也忍不住附和道:“是哩,是哩,硬是个有功夫的人……”

这句话倒是对陆言说起,低眉顺眼,点头哈腰。

黄继国老人见两人这么说,不由深深地打量了陆言一眼,又看了看停在这里的汽车,问道:“后生哥,车坏了,还是没油了?”

他以为陆言把汽车停靠在这穷乡僻壤里,大半原因是车子出了状况,夜里一时又找不到人来帮忙。陆言摇了摇头,并没有说他只是想在这里看看风景罢了。

老人热情地邀请他:“小伙子,这里离市里还要好远呢,要不你先到我家里去,喝口热水,凑合睡一晚上——明天早上起来,我和你一起将这混小子和两个老土贼送乡派出所去。”

“他们有没有前科?”有了老人的这个态度,陆言的心便放软了下来,但是有怕这些人是累犯,胡乱放过他们,只怕会让别人遭殃,故而多此一问。

“没有的……没有的……”车尾后蹲着的这几个人连忙摇头。

黄继国老人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阚老二这个家伙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事情常做,但是拦路打劫的事情倒没有过;杜天来这个家伙以前是个勤快的人,还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人家,自打他婆娘死后没了管束,迷上了赌博,头就昏了,整日烂赌,可怜他那一对儿女咯;

至于黄国树……唉!

也累得我这病,这小子小时候成绩好的呢,年年全校第一,村里人都说定是个大学生呢!可惜他娘死得早,我的这个病又费钱又离不得人,这小子便自做主张辍了学,在县上建筑队里胡混,也赚不了几个钱,还都贴在我这病里头了……唉,都怪我这个老不死的!”

说着他就忍不住捶自己,老泪纵横起来。

话说开了,陆言也便没有穷究的意思。阚守财和杜老怂这两人年老油滑,自不去理,这个叫黄国树的小伙子别的不论,孝顺倒是感人,认真追究起来却也可惜,况且他刚刚喊得那一声“不要伤人”,也让陆言有些好感。

他将蹲着的这两个老油条训斥了一顿之后,扔下他俩,开着车载黄继国父子,朝下游的村子里开去。

见陆言大度地放过儿子,黄继国也并没有固执地真要把黄五送去派出所。他老来得子,虽然并不娇惯,但心底里却是喜爱得紧。他不加掩饰的笑容满面,话茬也多了起来。

在路上他告诉陆言,他家往日境况还是不错的,政府对他也多加照顾,重伤复员后给安排在县果品厂当保卫科主任,娶妻生了子。可惜后来几任厂长胡搞瞎弄,将好好的一个厂子搞垮了,九十年代末给低价承包给私人后,他就下了岗。

他手脚本就不轻便,这下没了工作,就更加难做,好在回村后,在田里也能够刨些吃食,就勉强维持温饱。可惜这几年身子早年间受伤受寒,得了老风湿和一些积年老病,发作起来就将这个家里拖累了。

这黄继国才五十四岁,看模样却有衰老得足有六七十岁一般。

那个名字和亚洲第一的“黄果树大瀑布”重名的年轻人坐在后排,神情复杂,看着陆言把握方向盘的手,不时透出羡慕的目光。

老人的家在村头,车没十分钟便行到。陆言将车子停在场院里,与黄家父子下了车来。

这是农村里很常见的土砖平房,共三间,厨房、茅厕、柴房和猪圈都在院子的另一边。夜里的天气有些冷,黄继国叫儿子去柴房弄了点柴火,在厨房的露天灶里烧着火后,将儿子打发回房间睡觉。

陆言对上个世纪中国最后的一次对外战争很感兴趣,在回来的路上便与老人问了几个问题。身为那场战争的亲历者,黄继国以前并不愿谈及战争往事,然而今夜却颇有谈兴,拉着陆言在火塘边讲古。

限于年代的久远和新闻的封锁,以前陆言接触到的,都只是毫无面孔的生硬报道,许多甚至是情况不明者的杜撰而为。冷冰冰的数据,并不足以说明哪些挥洒的热血。作为在越南前线待过三年的黄继国老人来说,他的亲身经历,却尤为的活血活现。

谈了一会儿天,老人偶尔咳嗽,但精神十分好。

他往木门外看了一眼,转过头来问陆言:“小陆,你应该是组织里的‘硬壳子’吧!”

陆言闻言,眼睛不由亮了起来。他经过莲峰基地段时间的培训,已然不是超能界的菜鸟了。所谓的“硬壳子”,是中**方对于超能者的特有称呼,之后在最后防线里被确定下来,成为支援正规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见于红军长征时期。

1922年夏天那场高维能量风暴,缔造了很多在历史上出名的英雄和豪杰,也缔造了臭名昭著的军阀和大盗。风起云涌的时代,埋葬了不知凡几的超能者的鲜血和名号。在历经几十载,多少人前仆后继,为了自己心中理想的神圣国度、幸福生活而抛洒热血。

这里面有着无数的普通人,也隐藏着神秘的超能者。

直至建国初期,还有很多有着超常能力的老革命家、“硬壳子”活跃在军队里,在朝鲜战争中协同作战,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一直到后来几次动乱,死了很大一部分,剩下的才集结到最后防线和白城子两大官方组织来。

然而,鉴于传统规则的强大力量,知道这一称呼的普通人员,被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而且知晓这一层次的人物很多都已经湮没到了风尘中。黄继国这个岭南乡间的普通退伍老兵,怎会知晓这一秘闻呢?

陆言突然想起一事:著名的两山轮战,是指在对越战争的后期,我军对越军控制的老山和者阴山众多据点进行集中拔点作战,并且在84到89年间抽调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

轮战、轮战,没有那个部队会在战争前线待上三年,直到重伤之后才下了火线。黄继国伤情并不假,也没有撒谎的必要,那么,能一口道出陆言是“硬壳子”出身的他,想必当年在军队的地位也不是陆言此刻所见的普通吧。

********

夜深寂寞,然而围着火塘而坐的陆言和黄继国老人,却在烟火缭绕的简陋厨房里,初逢如故,把臂言欢。

有着陆言轻松放过儿子的情节,又当面使出念动力将火焰舞动后,黄继国老人憋了近三十年的话语,这才没了遮拦,向陆言一一道来。

随着谈话深入,陆言才知道面前的这个老人还是出身于将门世家。从民国初年起,在岭南这片土地上便一直有着强大的军阀势力,早年间是以陆荣廷为首的桂军集团,操纵两广军政大权﹐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一派军事势力。 | ..

在1924年的反军阀斗争中,驻在梧州一带的桂军首领李宗仁和黄绍竑﹐宣布接受广州革命政府的领导。随着革命形势的风云变幻,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为首的桂军长期统治岭南﹐并以这里为据点与蒋介石等争夺统治权﹐被称为“新桂系”﹐属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重要派系之一。

而黄继国的先祖,便是后任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麾下,数得上名号的超能者。黄氏先祖容坤公外号“桂地惊雷”,是个一等一的战阵突击手,内外兼修的超自然系强者,后战于徐海会战的台儿庄战役,一人独挑四名鬼武神社的超能武士,杀三人后力竭而亡。

荣坤公留下三房子嗣,花开三家,大房追随李宗仁,二房跟了延安,三房最后随着蒋公败退台湾。虽为超能强者子嗣,但是二代却没有一个血脉觉醒。在随后的战役里,黄家子嗣也有陆续有人战死,却也有人在各方建立了战火功勋。

二房、三房自不必说,大房却在1949年大败退的时候,散落回乡,隐了名籍。

黄继国正是大房一脉。

他出生于建国后十年,长在红旗下,并未知晓父辈的故迹,一腔热血想要报予国家。在那个疯狂的时代,他磕磕绊绊长成年后,正逢祖国南方的越南小霸羽翼渐丰,在南方屡屡挑事,便荣幸的入了伍,参加了中国的最后一次对外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一战,历经十年。黄继国打了三年六个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