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遛狗岁月 > 第210章 旅居185

遛狗岁月 第210章 旅居185

作者:枣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5:16 来源:小说旗

二狗跟着排队的人群慢慢前移,出示了身份证和预约码,终于能进到楼里参观了。

可以说,遵义这座位于贵州省北部的城市,是凭借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而闻名遐迩。遵义会议会址,就坐落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向往的红色圣地。

据景点介绍,遵义会议会址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原是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人称“柏公馆”。

建筑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构成,主楼坐北朝南,是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一楼一底,曲尺形的设计,歇山式屋顶,上覆小青瓦,楼房带有一圈抱厦,楼顶设有老虎窗。门窗漆成板栗色,镶嵌着彩色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楼层四周有回廊,在此凭栏远眺,能看到周围苍翠挺拔的群山,遥想当年红军战斗的场景。

底层走廊的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边还加了一道木栅栏,保留了中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精致而典雅。

1935年1月7日,红1军团第2师占领了黔北重镇遵义,9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随红军总司令部和军委纵队进驻遵义。

此时,由于蒋介石一时摸不清红军的计划,各路军阀也在观望等待,红军获得了近两周的休整时间。而柏辉章早已带着家人和财物前往贵阳,无人居住且空间宽敞的“柏公馆”便成为了红军总司令部的办公场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柏公馆”二楼的一个小客厅里举行了扩大会议,这便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

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正如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评价的那样:“中国的道路——至少后半个世纪的路——就这样确定了。”

遵义会议结束后,红军按照新的战略部署,于1月19日主动撤出遵义。而“柏公馆”则因为这次会议,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建筑。

1951年,遵义人民为纪念遵义会议,在遵义地区专员公署和中共遵义地委领导下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建设筹备委员会”,着手寻找和确认会址。

经过多方努力,1954年,终于确定了遵义会议的会址就在柏辉章的私宅内。此后,会址开始进行复原陈列等一系列筹备活动。1957年7月1日,遵义会议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遵义会议会址”,这块珍贵的匾额至今仍高高挂在会址大门上,熠熠生辉,庄严肃穆。

遵义会议会议室在二楼,面积27平方米,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室内陈设基本保持着当年开会时的原貌,天花板上吊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

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木边藤心折叠靠背椅,共20只,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供当时取暖使用。

二狗站在会议室门外,遥想当年开会时的情景。当年,那些还在长征途中的红军前辈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面容憔悴,但精神却空前高涨。他们为了中国的未来,为了红军的前途而争执不休,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非常认真地分析问题,查找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纠正行动的方向,这才有了红军后来的变化,以及经过后面一步步的斗争,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

正如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说的:“中国这个国家是幸运的,她经常在最关键的时候,被一些人保护得很好。”

这句话不是他的原话,原话是这样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正如本书所证明的,如果证明了什么的话),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

如今,遵义会议会址不仅是国家AAAA级景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核心部分,还是全国十大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和贵州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瞻仰这一红色圣地,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

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的坚定抉择和伟大智慧,也能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遵义会议会址,就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

作为一名老党员,父亲又是多年的党员和干部,二狗对这个景点还是很有感触的。尽管说起来有些矫情,似乎与轻松闲适的旅途格格不入,但二狗边参观遵义会议旧址,边在手机上查资料时,她的确十分坚定地相信一个结论,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的党真的非常厉害,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