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齐天大圣请诸佛赴死 > 第10章石猴访道

齐天大圣请诸佛赴死 第10章石猴访道

作者:九龙化蚕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5: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花果山的日子逍遥自在。转瞬之间,便是一年时光悄然流逝。

这一日,石猴端坐在台上,凝视着面前石几上那晶莹剔透的果酒,陷入了沉思。突然,几只小猴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了进来,它们的脸上写满了惊恐与不安。

“大王,不好了!有一只老猴突然倒毙,我们不知是何缘故!”小猴们的声音中带着哭腔,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

石猴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随即沉声道:“宣诸臣进殿。”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片土地上的猴子们,石猴早已将它们分成了三个等级。除他自己之外,他还精心挑选了四只赤尻马猴和通臂猿猴作为四个副洞主,分别负责饮食、杂务等事务。此外,还有十余只威信颇高的猴子也被委以重任,共同治理花果山。

不一会儿,这些猴子们便匆匆走入了洞中。石猴吩咐小猴们摆酒设宴,然而这一次的酒宴却显得有些突兀。众猴们看着大王那张略显沉重的脸庞,心中都暗自揣测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却也不敢多问。

酒过三巡,只见石猴的眼眶中竟然泛起了泪光。他低下头,两行热泪悄然滑落。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猴子都感到震惊和不解。

一只赤尻马猴忍不住站起身,小心翼翼地问道:“大王因何烦恼?莫非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石猴抬起头,目光深邃而复杂。他缓缓说道:“今日我族类又少一员,这让我深感痛心。想想你我将来也必有这般遭遇,堕入轮回之中,此时的欢乐,又怎能知道还能持续多久呢?”

通臂猿猴闻言,忙上前劝慰道:“大王本是仙体,何须惧怕这些凡尘俗事?倒是我们这些凡种,却逃不过这生死之劫。”

石猴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忧虑:“我自是不惧怕这些,但我担心的是你们。你们都是我花果山的子民,我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陷入轮回的苦难之中?”

通臂猿猴眼珠一转,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说道:“大王若真有此心,那真乃我族类万千之喜啊!”

石猴一愣,问道:“喜从何来?”

通臂猿猴神秘地一笑:“大王岂不知这天地间有三等人不受阎王所管?他们分别是神圣、仙、佛。若能寻得大神通之人,学些法术本领,就可躲过轮回,永生不灭了。”

石猴故作惊讶状:“竟有这样的事?你可知他们居于何所?”

通臂猿猴答道:“便在古洞仙山之中。这四大部洲皆有仙踪可循,只要我们用心去找,定能找到那大神通之人。”

石猴闻言,想起用五色珠推算出的菩提老祖的事来。当即一拍石椅的扶手,喜道:“好好好!我明日便下山去,寻一个长生不老之法,教你们也跳出轮回,永享天伦之乐!”

通臂猿猴闻言大喜,连连拍手道:“大王英明!明日我等大摆宴席,遍寻鲜果,与大王饯行!”

第二日,花果山上欢声笑语不断。众猴们折松编筏,为石猴准备了一艘简陋却充满心意的木筏。它们欢饮一场,为石猴送行。

石猴躺在木筏之上,任其在水上漂荡。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的身上,温暖而舒适。他缓缓闭上眼睛,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岸上群猴大多眼中含泪,它们不舍地望着石猴远去的背影。自从石猴成为大王以来,他体恤老弱、分配公平、深受猴子们的爱戴。这一去,不知几时才能回转。

自然也有些老猴各怀心思。自今日起,花果山无主,虽然石猴的余威犹在,但远水解不得近渴。一些心怀不轨的猴子开始蠢蠢欲动,它们企图在这片土地上掀起一场争斗。然而石猴却早已心知肚明,他志存高远、哪会在意花果山这方土地?况且他迟早还会回来的。

空中浮云朵朵、阳光和煦温暖。一只胸怀大志的猴子怀揣着求知若渴的心、即将踏上征途!他要去寻找菩提祖师去学习那长生不老之法。

石猴日出而起、日落便息。筏上瓜果甚多,三五日倒也不愁。然而过了三天之后,他开始有些焦急起来。这海面之上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若无大风相助,自己怕是要困死在这木筏之上了。

就在他即将绝望之际,第五日终于起了风。那风势之猛、真可教名利残生随水去、烟波性命浪中流。木筏在汪洋中起落如叶、浪中浮沉。然而石猴却不惧反喜,他拿出准备好的几条细藤将自己牢牢捆在木筏上。风自东南来、人往西北去,果然顺水行舟、事半功倍。

不过几日间,他便眼见远处天海间显露出一条黑线。想来那便是地界了。他心中一阵激动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传说中的古洞仙山在向他招手。

筏至浅水处,风平浪静。石猴提起竹篙,撑了一会儿便到了岸边。然而当他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心中却不禁生出了一丝迷茫与困惑。他又该去哪里寻找那三星洞呢?

他漫无目的地在这地界闲逛起来。他满身毛发、寻常人见了他便避得远远。他眼见与凡人难以相容,心中甚是郁闷。

他径直向西走去,不知磨破了多少次脚、流了多少滴汗。他走走停停、速度自然极慢。

岁月如梭,猴王的足迹遍布四海八荒,却始终无缘得见那传说中的三星洞。不觉间,八载光阴悄然流逝,猴王的心中虽有疲惫,但那份对仙道的渴望却愈发强烈。一日,他行至西牛贺洲地界,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座高山巍峨耸立,山林茂密,清幽深邃,仿佛与世隔绝的仙境。

猴王望着这座高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他细细打量,只觉此山与他昔日在水帘洞中,借助五色珠推演出的景象极为相似。那份熟悉感,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让他激动不已。他兴奋地穿梭于密林之间,找寻着通往山顶的路径。

经过一番跋涉,猴王终于来到了一座洞府前。这座洞府,烟霞缭绕,日月交辉。洞门紧闭,静谧无声,只有那千年的老柏和万竿修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猴王挺身观看,心中暗自赞叹。他环顾四周,忽然发现崖头立有一块石碑,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石碑上刻着十个大字:“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王一见,心中大喜,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

他兴奋地跃了起来,高声喊道:“果然有此洞府!”

就在这时,洞门忽然开启,从里面走出一个仙童。仙童身着锦衣,头戴玉冠,手持拂尘,神态威严。他高声问道:“甚么人在此搔扰?”

猴王连忙上前,躬身行礼道:“仙童莫怪,我是个访道学仙之弟子,特来此地求见祖师,还望仙童通报一声。”

仙童闻言,微微一笑道:“我家师父正才下榻,登坛讲道。他老人家未卜先知,料定今日有修行的弟子来访,便命我前来开门迎接。想必,就是你了吧?”

猴王闻言,心中更是欢喜,连忙道:“正是我,正是我。”

仙童见状,便道:“你随我进来吧。”

猴王整了整衣衫,端肃神情,随仙童步入洞天福地。一路上,他只见奇花异草,争奇斗艳;飞禽走兽,和乐融融。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瑶台之下。只见菩提祖师端坐在高台之上,神色祥和,气宇轩昂。两旁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猴王一见祖师,便倒身下拜,磕头如捣蒜般不计其数。他口中只道:“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声音中充满了虔诚与敬畏。

祖师微微颔首,问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

猴王连忙答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

祖师闻言,又问道:“你姓甚么?”

猴王想了想,道:“弟子无父无母,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师闻言,心中暗自叹息:“谁说你无父无母?只是他们……唉。”他深知这猴王的来历非凡,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怜悯。

随即,祖师收起心神,微笑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可好?”

猴王一听,心中大喜,连忙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他感激地望着祖师,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孙悟空得了姓名,心中怡然自得,对菩提前作礼启谢。从此,他便跟随祖师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里,他都虔诚地聆听祖师的教诲,刻苦修炼,不敢有丝毫懈怠。

时光荏苒,转眼间又是七年过去。这七年里,孙悟空的修为日益精进,对天地之道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孙悟空在旁闻讲,只觉心旷神怡,如痴如醉。他时而点头称赞,时而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完全沉浸在了祖师所讲的玄妙之道中。

然而,就在这时,祖师忽然发现孙悟空在班中颠狂跃舞,不听他讲。祖师心中不悦,便跳下高台,手持戒尺,在孙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然后,他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这一举动,唬得那一班听讲的弟子人人惊惧,皆怨孙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没有礼貌!怎么敢在祖师讲道时如此无礼?”

然而,孙悟空却丝毫不在意众人的指责和埋怨。他满脸陪笑,心中却暗自欢喜。原来,他已经打破了盘中之谜,明白了祖师打他三下的真正含义。

原来,祖师打他三下者,乃是教他三更时分前来拜见。而孙悟空也早已心生感应,知道这是祖师对他的特别关照和考验。因此,他并没有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静待时机。

到了三更时分,悟空悄悄走出,行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

悟空喜道:“师父果然要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

约摸一炷香,菩提祖师披衣盘坐喝道::““悟空!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

孙悟空连忙答道:“师父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神通,故此大胆径拜师父榻下。”

祖师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暗自赞叹:“此猴果非凡品,聪明伶俐,悟性超群!”于是,祖师欣然开口道:“你今有缘至此,吾亦乐于传授。既已识破盘中玄机,便近前来吧。我今日便授你大品天仙诀、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等无上神通,你需用心聆听,切记于心。”

悟空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他虔诚地跪拜于祖师面前,心中默念:“多谢师父大恩大德,弟子定当铭记于心,勤勉修行,不负师恩。”随着祖师口传心授,那些深奥难解的口诀仿佛化作一股清泉,流淌进悟空的心田。悟空福至心灵,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

洞中无岁月,外界以千年。一日,悟空突发奇想:“师父既已赐我神通,我是否可以借助五色珠在此基础上进行衍化呢?”

这个念头一旦萌生,便如野草般疯长,难以遏制。悟空决定付诸实践,遂拜别众师兄,,独自一人踏入深山,寻得一处幽静的山谷,搭建起简陋的草棚,“这毕竟是圣人功法,不知道五色珠能不能衍化出好的东西来。

孙悟空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他现在修炼了神通,寿元已有千年,值得一试。尽管有些忐忑,悟空还是下定决心,衍化一番。?”

端坐于草棚之内,悟空闭目凝神,调动真元,催动五色珠,首先对准了大品天仙诀。只见五色珠光芒大放,每一道光芒都代表着一种天地法则,它们交织缠绕,最终凝聚成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修炼图谱,将天仙诀的每一层修炼最优解一一展现。悟空心中大喜,这无疑是对他修行之路的巨大助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