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七十章 破茧成蝶(四)

山沟中的军阀 第七十章 破茧成蝶(四)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联发展得最快的不是陆军而是海空军。

陆军因为训练的关系可以很快成军,可是海空军就没那么容易了,特别是海军。海军的人员训练没有三年以上的训练是不可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的。要知道西联的海军数量在太平洋上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为了对日本示弱,降低对日作战前,日本对西联,特别是对西联海军的戒心。李斌可不想还没对日开战,日本就将西联海军惦记上了,到时李斌可没处哭去。因此西联海军特意减少了出海训练的次数。但是即使这样西联海军也培训出了合格的船员。这还要多亏西联商船队。在李斌的严令下,西联的舰船很少出海(只不过一出海就是一大堆),自然而然战舰成员的训练就有些欠缺,战舰的战斗力显然就低了。为此西联海军部和西联商船队达成协议,西联海军提供人员,商船队提供位置,让西联海军的人员有实际的船只操作经验。这样一来西联海军的人员得到了训练,商船队也省下了一大笔人员支出,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

从1928年开始,西联老式的战舰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经过改造后的战舰其战斗力迅速飙升。比如说原来炮手开炮命中目标要经过长期训练才可以。现在使用炮瞄雷达,炮手开炮命中目标的能力大幅提高。这让郑大海高兴得嘴都笑歪了。但是马上郑大海就回过神来,想明白了李斌严令西联海军很少出海的原因。原来李斌早想到了用科技的力量提升战舰战斗力的方法。只要驾驶等方面的船员得到足够的训练,再让他们上舰稍微训练一下就可以让战舰获得战斗力了。

郑大海的想法没错,李斌就是这样想的。作为穿越者的李斌当然知道以后是导弹的时代,大舰巨炮的思想已经落伍了。为此在1927年第一代舰舰导弹研发出来后,李斌高兴得不得了。可是第一代舰舰导弹让李斌失望了。第一代舰舰导弹不但射程近(最大射程只有三十公里),抗干扰能力弱,更重要的是还不一定打得准。那是在第一代舰舰导弹研发成功后的一次试射中发现的问题。当时的试射主要是检验该型导弹多发分批次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当时一共有五艘靶舰,结果原先该打一号目标的一号导弹居然打到三号目标上了,三号导弹打到了五号目标上。后来一看到第一波次导弹出现了大问题,剩下的几个波次导弹就再也没发射。回来一查找问题,发现是导弹的电子设备的问题。后来西联导弹的研究人员对导弹的电子设备进行了多次改进,才使得这型导弹得以进入军队服役。可是西联海军也只是象征性的采购了一批作为训练弹,理由是射程太近了。

痛定思痛的西联导弹研究人员开始了不要命的工作。终于最大射程为120公里的第二代舰舰导弹终于研发成功。与第一代舰舰导弹相比第二代舰舰导弹无论是在射程,抗干扰能力还是多目标攻击能力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第二代舰舰导弹一出现海军就下达了大批订单。要不是制造导弹的工艺、材料的原因,海军会要求导弹生产厂一天人歇机不歇的生产导弹。要知道海军上下已经知道了李斌的想法,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让对手永无翻身之地。本着这样的想法,海军强烈渴望得到第二代舰舰导弹就不足为奇了。

未来的海军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舰队。西联的五艘航空母舰要是没有与之匹配的舰载机,其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好在西联还有两位大师级的飞机设计师――冯如和巴玉藻。冯如在辛亥革命前回到了广东,恰好当时李斌派人到冯如面前给冯如看了一些照片,冯如就乖乖地过来了。其实冯如看到的就是李斌手下的人研制出来的飞机,这种飞机被命名为雏鸟,比当时世界上各国的飞机都要先进。试问看到这种飞机的冯如能不过来吗?后来在1917年回国的巴玉藻也在西联派来的人员的软磨硬泡下来到了西联。初到西联的巴玉藻很震惊,他真的没想到被视为中国最落后贫穷的西部地区现在居然这样好。可是更震惊的还在后面,他见到了冯如以及新的飞机。他这才知道自己来对地方了。于是巴玉藻留了下来与冯如等人共同进行飞机研究。他们先后联合研制出了FZD―1双翼战斗机(木质结构),FZD―2双翼战斗机(金木混合结构),FZD―3单翼战斗机(木质结构)。后来为了满足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飞机的不同需要。冯如留在了四川专门研制空军的战斗机,巴玉藻去了广西专门研制海军的战斗机。

分开后的两人开始了各自的研究工作,每次有成果他们都会邀请李斌去看。可是李斌每次去看已经从最初的震惊转向了麻木。

先说说冯如的飞机吧。1926年冯如说他研制出来了世界第一的战斗机,要李斌去看。李斌兴高采烈地去了冯如所在四川飞机公司,结果李斌却看到了后世大名鼎鼎的德国ME―109战斗机,后来该机被西联空军部命名为FZD―4战斗机。当即李斌就被雷到了,久久不语。冯茹却还以为李斌很满意自己的作品。回过神来的李斌马上就问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种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有多远。冯如一下子就焉了。这种战斗机的最大航程才只有七百公里,考虑到战斗需要作战半径也才三百公里远的样子。李斌宽慰了一下冯如要他继续研究。随后李斌来到了广西巴玉藻所在的广西飞机制造公司。在那里巴玉藻也给李斌准备了一份大礼。巴玉藻居然拿出了后世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后来该机被西联空军部命名为FZD―5战斗机。看到这一幕李斌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没想到两人居然这么默契地拿出了两款世界名机来招待自己。冷静下来的李斌直接指出了这款战斗机在防护能力和俯冲攻击能力上的不足。巴玉藻也知道这种情况,可是一时半会儿还改变不了。李斌给出了一个建议,让巴玉藻和冯如多多交流。还别说两人的合作在后来还有了许多的成果。只不过两人的成果再次把李斌雷得不轻。1930年冯如和巴玉藻不约而同的向李斌发来了邀请电报,邀请李斌到自己这里来参观新飞机。李斌觉得也该去看看了。只不过这次李斌先到巴玉藻那里去了。在巴玉藻那里,李斌第二次被巴玉藻被雷到了。巴玉藻居然研制出了有重战零式之称的日本烈风式战斗机,后来该机被西联空军部命名为FZD―7战斗机。李彬真的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草草结束了广西之行,李斌来到了冯如那里。在冯如那里李斌第二次被冯如雷到了。冯如的作品居然是德国的FW―190战斗机,后来该机被西联空军部命名为FZD―6战斗机。有时李斌在想这两人是不是在那里玩自己。但是这个想法李斌马上就否定了。笑话,难道他们两人也是穿越人士吗?看完两人的作品后,李斌决定让两人联合起来研制一种海空军通用的战斗机。在1932年两人拿出了他们的作品,有活塞式战斗机巅峰之作的――FZD―8战斗机(空军型)和FZD―9战斗机(海军型)。最初的FZD―8战斗机和FZD―9战斗机的实际战斗力已经相当于后世美国P―51D型野马的战斗力。后来西联的研究人员再次对FZD―8战斗机和FZD―9战斗机进行了改进。新的FZD―8战斗机和FZD―9战斗机在后来已经完全压制所有了的活塞式战斗机,即使是面对喷气式战斗机也有一搏之力。德国从西联进口的FZD―8战斗机只被授予王牌飞行员,特别是到西联经受过中国空军战斗机教官训练的王牌飞行员使用。

战斗机是用来夺取敌方领空的制空权和维护己方领空制空权的。可是要想对敌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打击就必须要有轰炸机。

最初西联的轰炸机的确是为打击敌方地面、水面目标做准备的。可是后来一些列的演习结果表明,专业的对敌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打击的轰炸机要比业余的对敌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打击的轰炸机要好得多。于是西联开发出了专用的对敌方地面、水面目标进行打击的攻击机。这就是后来的FGJ―3攻击机,FGJ―4攻击机,FGJ―5攻击机,FGJ―6攻击机,FGJ―7攻击机。

FGJ―3攻击机实际上就是后世德国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只不过由于李斌的命令该机只是生产了一些用于空军尽快熟悉俯冲轰炸机的操作。

FGJ―4攻击机是双发的对地攻击机。在空军的演习中发现FGJ―3攻击机的发动机无论保护的有多好,只要被命中,那对FGJ―3攻击机来说绝对是毁灭性的。因此空军要求一种双发的对地攻击机,以期增强攻击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后来的FGJ―4攻击机。虽然FGJ―4攻击机的载弹量达到了3.5吨(这是初期型,后期型达到了4.2吨),可是FGJ―4攻击机的速度还是太慢了,最大时速只有三百八十公里每小时。这容易遭到敌方战斗机的拦截,而且也不利于在攻击开始前快速靠近目标,更别说在攻击结束后快速远离战场。为此空军再次要求设计部门研发一种高速攻击机,这不过这次海军也插了一脚。虽然FGJ―5攻击机(FGJ―4攻击机的海军型)只能在两艘排水量在五万吨的航空母舰上起降,可是架不住人家载弹量大呀。海军显然是看中了FGJ―4攻击机的大载弹量。而且海军也想要一种高速攻击机,于是双方决定共同出资来研发下一代通用型攻击机。得益于之前战斗机的良好合作,海空军关于新式高速攻击机的联合研制计划很快敲定。到了1933年新的攻击机终于研制成功。新的攻击机实际上就是后世美国的A―1天袭者攻击机。看到这款新式攻击机的李斌差点没晕过去,心想难道西联的研究人员有看到军事装备的能力,怎么有这么多后世装备呀?想归想事情还是要做的,新的攻击机被命名为FGJ―6攻击机(空军型)和FGJ―7攻击机(海军型)。该机有下低式平直单翼,,机身及翼下有15个武器装置点,一般武器搭载量为3630公斤以上。这一时空中原先主翼左右前缘的4门20毫米翼炮,被换装成了4挺15毫米重机枪,而且在机头处加装了2门25毫米机炮。二战期间该机往往遭受地面炮火击至弹痕累累,依然能够安全返航。除此之外该机高达10小时的滞空力,仅及树梢高度的低空扫射攻击,近似垂直达85度急降俯冲而下的投弹攻击角度。诸如此类优越的性能决非一般喷射引擎攻击机所能及。二战结束后二十年仍有许多国家在使用这种飞机。

轰炸机在被证明不是对地、对海攻击的最好选择后转了行,承担起了对敌方目标执行战略轰炸的任务。为此FZH?5轰炸机和FZH―6轰炸机先后研制出来。只不过他们的航程只能够帮助他们到达日本的九州岛,而且现阶段没必要对日本展开战略轰炸,因此两机的数量并不多。

“我丑话说在前面,虽然姜分由于害怕我们西联趁机出兵抢地盘,下令不许西联的部队离开西联控制区一步。但是我们西联也不能乐得清闲,你们应该趁机开始大规模的练兵活动。我告诉你们,特别是你们这些一线部队的军长,要是谁敢给我掉链子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让他及他的部队等到我认为可以上战场了才出击。当然了如果二线卫戍部队的训练不错可以提前上战场,你们要是取得了好战绩,我给你们升乙种,哪怕是升甲种也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这一切要你们自己把握。”

听了李斌的话,二线卫戍部队的师长们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取第一批次的出战权。当然了要是出击后自身的战绩突出,部队正式提升为一线乙种部队那就更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