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六十八章 破茧成蝶(二)

山沟中的军阀 第六十八章 破茧成蝶(二)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戍九团回来后受到了西联军高层的热烈欢迎,不为别的,就为他们打出了西联军的骨气。回到西联控制区的卫戍九团马上又投入到了新的紧张训练中。

看到卫戍九团打得这么好,蔡锷等人脸上挂满了笑容。他们真的没想一支团级规模的卫戍部队居然打得这样好。他们不禁佩服李斌的决定。质量建军就是好处多多呀!

众所周知中国西部地区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除四川外其余的地区都很穷。因此李斌早就决定因地制宜的发展西部地区的政策。为了经济发展,军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牺牲品。到了1928年西联已经将自身建设得比较好了,军队终于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但是以前的二十年时间李斌也没白费,他原来的打算就是先巩固基础然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李斌没有过多的干涉西联自身建设的事。虽然这付出了很大代价,但这都是值得的。

在款待了卫戍九团的残存将士后,西联的所有重要人物都到达了西联军方的一个秘密会议室。

“既然大家都来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由负责经济建设的周长博首先开始吧。”看到众人来齐了李斌首先开口了,而且一开口就是让周长博首先报告。

听到李斌叫自己首先报告,周长博并不意外。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李斌要自己先报告也在意料之中。“既然大老板要我先报告,那我也不矫情了。我先说说工业方面的事。按照当时的西南政府关于在西南境内建设四川重庆、四川攀枝花、广西柳州、海南石碌山、贵州六盘水五个工业基地的方案,到1919年上述五个工业基地已经全部建成。这都还要感谢一战让我们赚了个盆满钵满的缘故,不然上述五个工业基地还要再等几年才能建成。”

周长博说的不错,一战时期德国的订单确实加快了上述五个工业基地的建设,这才是西南在1915年年底出兵西北的底气所在。

只听周长博接着说道:“在拿下西北后,大老板就下令我们准备在西北建设数个工业基地。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决定在甘肃的金昌、兰州,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等地建设不同类型的工业基地。由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直到1921年西北地区工业基地的第一批工程建设才完工。现在西北地区工业基地已经完成了预想中的建设。可以说西北工业基地完全可以承担在对日作战开始后从西北出发的西联军在华北、东北的作战需要。工业基地方面大致就是这样。”

听到今后出兵华北、东北,自己再也不用为后勤补给方面的事担心了。蔡锷等军方将领松了口气。他们可不想到时候出现弹药、油料等后勤补给物资短缺的事。

“说完工业基地方面的事,我再来介绍一下有关交通道路建设方面的事。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因受地形影响交通并不是很方便。因此交通建设就成了西南以及以后的西联政府的工作重点。从1912年开始,西南以及以后的西联政府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工程。截止1935年结束,西联已经实现了主要和次要城市都被铁路、高速公路连通的道路建设。至于下面的乡镇也大多有水泥公路连接。只有少部分乡镇因地形的限制没有通公路,只有羊肠小道。”如果有穿越者能够看到西联的交通图的话,他一定会感到惊讶。因为西联的交通图和后世中国西部地区交通图十分相似。

李斌理解地点点头,他知道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即使是在后世也没完全解决交通的便利问题。“接着说吧。”

“是,大老板。我再说说民生方面的事吧。现在因为高产的水稻和小麦的推广,西联粮食产量步步攀升。而且通过各种惠农政策,西联农民的收入要远高于东国党统治区的农民。工人的收入也因工厂较高水平的工资和比较完善的劳资制度、社会保证制度得到了保证。从这两方面看底层的民众的生活水平要远高于东国党统治区的底层民众。当然西联也不养游手好闲的人,只要发现这种人就会马上将其送到特定的场所让其深刻体验一番游手好闲的坏处。那些体验过了的人在出来后都很努力工作,成了所在行业的劳模。总的来说西联自身的建设已经比较好了,可以随时支援全国其他地方的建设。而且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们西联已经建立健全了自己的金融体系。”周长博最后做了总结性发言。

听了周长博的话,李斌心里有了底。他可不想在打下地盘后不能很快的将其吸收消化。那对他的计划有极大的影响。特别是金融体系这一块儿,李斌付出了很大精力。李斌之所以派人就出沙皇的子女,就是想从高尔察克手中得到高尔察克手中的黄金。可以说西联能够拥有自己的货币,这批黄金功不可没。西联金融的建立健全是在一战结束后开始的。当时西联发行了一种的代币券用于大额的企业间交易。代币券面额分别为一千、五千、一万、五万、十万大洋。起初一些商家很怀疑代币券的偿付能力,往往他们在难道代币券后都会跑到最近的银行兑换成大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代币券在大额交易时比现大洋好用多了。不为别的,就为了保险就值得多使用。试想一下要是在交易前一方上万的现大洋被抢了,那可是欲哭无泪呀。而且西联的一些大公司在交易时只收代币券不收现大洋,这让那些想和他们交易的人不得不准备好代币券。久而久之大额的交易都使用代币券,随着交易量的上升,西联发行了更多的代币券,当然了西联也没乱发代币券。否则就准备倒霉吧。后来为了促进资金并不充足的小商人的发展,西联推出了小面额的代币券。才新发的小额代币券面额分别为一、十、五十、一百、五百大洋。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面额的代币券终于被小商贩接受。后来西联趁机推出了面额更小的代币券用于方便基层民众的生活。面额更小的代币券的面额为别为一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同时西联下令将大洋改称元。这样西联终于形成了由分、角、元组成的,由低到高的货币体系。当然了在此期间也有些投机分子想要趁代币券新发之际,趁机谋取暴利。可是他们都到地狱里后悔去了,他们的财产也被充公。

“听了关于西联自身建设的报告,那让我们再来看看西联军自身建设的报告吧?”李斌说道。

“我先说说西联军的整体情况吧。”说这话的人是蒋方震,只听他说道:“

包括海陆空三军在内西联一共有九十万人。先说说陆军吧。西联陆军分成一线野战部队和二线卫戍部队。而一线野战部队又分为甲种和乙种部队。在武器装备方面上一线甲种和乙种野战部队并无太大区别,只是甲种部队的技术兵种要比乙种部队的技术兵种多一些。自然而然的同等情况下甲种部队的战斗力要比乙种部队强。至于卫戍部队则在一线野战部队离开西联辖区后担任保卫辖区的任务。西联陆军总兵力只有七十万人。其中包括第五、第六、第七三个军一级一线甲种野战部队,共计十万人;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和第十四六个军一级一线乙种野战部队,共计二十万人;卫戍第五至第十二、第十四至第二十五,二十个师级二线卫戍部队,共计三十万人。剩下的十万人则是教导师和从教导师分离出去的近卫第五至第七团,除此之外还有独立的炮兵作战单位。这些部队中除了卫戍部队的二十万人是在抗战开始前紧急招募来的外,其余的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但是也不要小瞧了这紧急紧急招募来的二十万二线卫戍部队,他们中的所有人都经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其中一些甚至参加了1932年的对东国党的反击战。”

听了蒋百里的话,李斌满意地点点头。现在自己手中的力量与辛亥革命那会儿可不能同日而语。虽然辛亥革命前自己就已经拥有了十五万大军,可是这其中有很大的水分。本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当时李斌只有五万人的一线部队比较能打,剩下的十万人的二线卫戍部队打打顺风仗还行,要他们打硬仗,算了吧,他们不撒丫子跑路就算好了。没办法,谁叫李彬只是暗中控制了重庆。他所掌握的资源自然就比明着控制少了。

“至于具体的装备情况还是让海陆空三军的主官来说吧。”蒋方震讲到这里点到即止。

“那我就先来说说陆军的装备情况。”陈武忍不住首先开口了,“由于一线野战部队分甲种和乙种编制。我就单独说说第五军的情况。第五军是按照陆军重型装甲师的编制来装备武器装备的。第五军有一个重型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还有一个直属军部的炮兵团。重型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装备的坦克全部都是装备了ZZT―32式主战坦克,至于装甲车则是装备了ZBZ―32式步兵战车,装备了ZLS―30式履带输送车及其变型车。炮兵主要装备PJL―30式125毫米牵引式加农榴弹炮,ZJL―31式125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PQL―30式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ZZL―3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细雨式105毫米火箭炮,冰雹式125毫米火箭炮,少量的雪崩式300毫米火箭炮。第五军的步兵除了装备暴雨叁型通用机枪、30式6毫米全自动步枪、31式6毫米半自动步枪、29式15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7.92毫米狙击步枪外,还有用于近距离支援的三十五毫米的榴弹发射器,用于反坦克作战的40火箭筒。”

陈武的话刚说完,徐荣和林寒生就跳出来异口同声地对李斌诉苦,“大老板,你可不能这么偏心。怎么什么好东西都给了第五军?我们第六军(第七军)难道就是后娘养的?”

“怎么了?”李斌有些纳闷。“徐荣你先说。”

“好的,大老板。步兵的武器装备和装甲车辆我就不说了,大家都一样,没什么值得嫉妒的。可是包括坦克在内的重装备怎么全给了第五军。你看第六军的坦克除了少量的ZT―32式主战坦克,其余的都是ZXT―27式中型坦克。连少量的ZZT―32式主战坦克都还是我死乞白赖要来的。PQL―30式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和ZZL―3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第六军是一门都没有,反而还大量装备了PJL―30式125毫米牵引式加农榴弹炮,ZJL―31式125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虽然细雨式105毫米火箭炮,雷雨式125毫米火箭炮第六军也大量装备了,可是雪崩式300毫米火箭炮第六军也一门都没有。没有大口径的远程火力,这对于以后我们压制敌人的远程火力极为不利。”

“第七军也是这样的吧?”看到徐荣说完了,李斌转过头向林寒生问道。

“是的,和第六军差不多。”林寒生马上答到。

看到徐荣和林寒生的表情,李斌那还不知道他们两个的打算。无非就是想多要点装型装备。想到这里;李斌不禁有些生气,大声道:“告诉我,按照以前的规划第六军和第七军在未来是怎样的?”

“第六军是适合任何山地的地形的山地部队。”

“第七军是全能型的部队,是第五军和第六军的重要辅助力量。”

“还好,你们都还没有忘记第六军和第七军在未来是将成为怎样的部队。那么你告诉我徐荣,PQL―30式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ZZL―3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雪崩式300毫米火箭炮能否胜任复杂山地地形下的作战。”

“不能。”虽然虚荣很想回答能。可是复杂山地地形条件下的作战,一个后勤补给问题就让人感到很头疼。更何况PJL―30式125毫米牵引式加农榴弹炮,ZJL―31式125毫米自行加农榴弹炮,细雨式105毫米火箭炮,雷雨式125毫米火箭炮已经足以胜任火力支援的要求了。徐荣和林寒生厚着脸皮向李斌讨要说白了是心里嫉妒的结果。

听了徐荣的话,再看看徐荣和林寒生的表情。李斌知道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于是温和道:“好了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我只想告诉你们这些东西你们迟早会有的,甚至一些好东西在未来会提前装备给第六军和第七军。”

听到这话徐荣和林寒生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可是陈武则马上就变成了苦瓜脸。

察觉到陈武的变化,李斌对陈武说道:“陈武你放心,这些新装备是第五、第六、第七三个军同步发放,只不过是数量多少的问题而已。”

听到这话陈武脸上才露*出笑容。只不过后来陈武十分后悔,那些装备自己怎么不多要点呢?

一线甲种野战部队的装备情况介绍完了,就该轮到一线乙种野战部队的情况了。吸取了徐荣和林寒生哭穷的教训,李斌首先开口了:“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无外乎就是想多要点装备罢了。这样吧,我会将库存的武器装备优先发放给你们。争取到正式对日作战前,你们每个军都达到以前规划的标准。我想你们不会没合格的兵员吧?”

“有的有的。只要装备一到,马上就形成战斗力。”一线乙种野战部队的六个军长忙不迭地答道。他们深怕李斌突然反悔了。

看到连一线乙种野战部队也得到了好处,二线卫戍部队的二十个师长坐不住了。其中一个师长站起来问道:“大老板,他们都有了,我们呢?”

“你们就不必担心了。每个师都将会得到暴雨壹型和贰型通用机枪,07式步枪改装的7.92毫米狙击步枪,75毫米野战炮和105毫米榴弹炮。至于数量方面你们不必担心,肯定能够满足你们的需要。”

得到李斌亲口许诺的二线卫戍部队的二十个师长们不叫了,很安静的等待会议的结束。

PS:注一:最后在上传时发现綦*江这个词传不上去,无奈之下写了缩写QJ,后来写成了齐江,反正都是指綦*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