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六十六章 中德合作

山沟中的军阀 第六十六章 中德合作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姜分以前也是一个爱国的愤青。190年,时年二十岁的姜分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当时学校里的教员大多是日本人。由于他们国家刚刚打败沙皇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早些时候还战胜了中**队,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显得趾高气扬,毫不掩饰对中国人的蔑视。

有一次上卫生课,日本教员拿出一个土块,将它比作中国,看到学生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迷惑不解的神色,这个教员解释道:“中国有四亿人,而他手中的那个土块正好有四亿个微生物。”

看到这,蒋介石胸中陡然升起一股怒火,他不顾军纪走上前去,把那土块一下掰成差不多大小的八块,两眼怒视着教员问道:“日本有五千万人,是否也像五千万个微生物,寄生在这土块的八分之一中?”教员被问得哑口无言,可不一会儿,他用手指着蒋介石剪去了辫子的头威胁他说道:“你是个革命分子!”蒋介石立刻大声说道:“先回答我说的对不对,请别把问题岔开!”在军校,是不允许学员这么做的。对蒋介石来说,他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他可能因此而被军校赶出来:还有可能被秘密逮捕。他被召到校长办公室,算他走运,校长觉得他这么干有他自己的理由,只严厉训斥了他一顿,并不深究,这件事就这么了结了。

这也算是姜分比较得意的一件事了。

后来发生了许多事,一个愤青不见了,一个基于现实情况作出决定的现实主义者出现了。

1932年的惨败让姜分很生气,可是生气归生气问题还是要解决。为此他长时间的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一间房中冥思苦想,思考到底为何会败得这么惨?良久他找到了原因,那就是国民革命军太弱了。无论是武器装备上还是兵员素质上都太弱了。可是到哪儿寻求强军的方法呢?最后姜分想到了德国。德国在一战期间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他的陆军绝对是全世界最强的。于是姜分马上命人与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注一)联系。

德国驻华大使馆。

“陶德曼大使,您好。我是委员长侍从室的副官,我奉委员长的命令前来邀请你到委员长的府邸商谈一些重要的事。”见到陶德曼的一名军官说道。

“什么事?你能对我详细说说吗?”

“对不起,这不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我只知道这件事有利于帮助贵国尽快地摆脱经济危机。”军官点到即止。

听到有利于帮助德国尽快地摆脱经济危机,陶德曼不禁眼前一亮。要知道自从经济危机发生后,英美等国纷纷提高了进口关税。这让德国产品根本不可能在英美卖到钱,相反还要赔钱。为了走出经济危机,新任德国首相阿道夫*希特勒采取了类似罗斯福新政的方法想通过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的办法来减少失业率。可是托一战结束后德国国内掀起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潮流的福,到了经济危机爆发前德国的基础设施本身就已经建设的很好了。想要通过兴办大型公共设施的方式来摆脱经济危机,显然收效甚微。无奈之下希特勒只好提出了德国高速公路、铁路修建计划。还别说这项计划在二战开始后让德国获益匪浅。现在有了能够帮助德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方法,陶德曼自然而然很高兴,忙说道:“我现在就和你一起去见委员长。”

“请随我来。”看到陶德曼上钩了,军官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没过多久陶德曼就来到了姜分的办公室。

“欢迎你的到来,大使先生。”一见面姜分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招呼陶德曼,接着转过头对办公室的人员说道:“给陶德曼大使来一份咖啡。”

“大使先生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我找你来的原因。”咖啡上来后,姜分对陶德曼说道。

“具体的原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能够帮助我国摆脱经济危机。”陶德曼也很直接。

“对的,这事的确能够帮助贵国摆脱经济危机。大使先生想必你已经知道了今年我国民革命军被西联军打得惨败的事情了。为此我痛定思痛决定向贵国提出购买军火,请贵国派出教官到我国训练部队的要求。当然现在我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因我国向贵国订购军火等事务产生的费用。但是我认为我国可以用我国所产的各类矿藏、农产品来支付。不知大使先生认为如何?”

“这件事我不能做主,我要回报国内知晓,让国内决定。但是我会尽肯能地游说国内,让国内和贵国合作。”陶德曼信誓旦旦道。可惜的是陶德曼并不知道德国和中国西部联合自治政府存在着很长时间的合作。不然他绝不会信誓旦旦地打包票了。

德国收到陶德曼的消息后,很是纠结了一番。虽然他们也想和南京方面做生意,以此来摆脱经济危机。可是对于和自己有良好关系的中国西部联合自治政府的态度他们又不得不考虑。

其实李斌早就知道姜分会找德国人帮忙。对于能增强中国国防实力的事情,李斌是肯定不会反对的。这样德国人得到了西联的定心丸,快快乐乐地和南京方面开始了合作。于是德国马上任命汉斯*冯*塞克特为德国驻中华民国的德国*军事训练团总顾问。

历史上汉斯*冯*塞克特向姜分提出了关于国民革命军现代化建设的建议书。

一、精炼陆军的建立与军官班素质的培养。

基于在1920年初创德国国防军的经验,塞克特为中国建军立下三项中心思想:1、军队为统治权之基础与防卫外来侵略的安全盾牌。2、军队之威力,在于素质之优良。3、军队之作战潜能,基于军官团教育之培养。基于上述思想,塞克特建议成立一新教导旅,新教导旅包括两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坦克与通讯连,以及一个骑兵中队,并配有一较老且具有战场以验与较年轻但精力充沛的军官所组成的顾问参谋小组,对于受训者施于个别训练。由此可见,塞克特所提议的教导旅与鲍尔及其他德籍顾问所组成的不同。后者为训练部队之用,期望在相当期间内全国部队达到统一水准,而前者为教导在职军官之用,期望军官具有新的军事技能与指挥现代战争的经验。两者实有互补的作用。

二、武器与装备问题。

有关军队的武器装备问题,塞克特也主张注意质量的问题。他认为当时中国兵工厂生产的大部分武器弹药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需靠国外输入。但从长期来看,必须发展国内兵工工业。兵工厂的建立应以欧洲军火公司协助为基础。长期向国外购买军火与武器,不但费用昂贵,在某种环境下,还很危险。塞克特二次来华后,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上。历史上抗战最初几年,重要的港口几乎全为日寇所占领。军火输入大受影响。迁往后方的兵工厂尚能够提供前线部分需要,其基础即塞克特所打下。这一时空中,很多兵工厂都被设置在陕西。

三、军事指挥与行政系统。

关于军事指挥与行政系统,塞克特建议当时中国陆军职权划分和军官团的地位应当改善。中央政府统治权基础在于军队置于单一指挥系统,即直属于委员长,但其先决条件应使军官的任命依照统一原则行使,而不应置于个别师长或将领手中(当时军官任命很混乱,军长可以委任师长,师长可以委任团长)。军官团的设立应依照全国各处均能实施的明显原则,必要时不惜使用坞手段对付与国家利益对抗的个别分子。

四、军费的严格控制。

对于军队的财政改革,塞克特认为应该仿效德国主计室,设立独立于军政部之外的特别管制机构。一切单位都必须有严格的预算,会计与审计的格式与程序必须事先确定,在执行上标准一致。可选德国官员负责审计工作的推行,但主管必须由中国官员担任。姜分采纳此建议,并请塞克特为其物色一位有经验的德籍军费审计员。

五、军政组织重组工作。

为使军事行政组织配合现代化战争的需要,塞克特基于下列3点将军政部重新组织。1、军事体系内组织的明显划分是行政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军事指挥系统中,职权必须作清晰的规定。2、军事机器中诸如训练、行政、指挥等单位均应通过总司令管辖。3、层层负责指挥统一是改革**的必要条件。

历史上塞克特初次来华停留期仅2月,给予姜分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姜分坚持塞克特必须来华,监督工作推行。塞克特本以身体原因,拒绝来华,但后来了解到,如其谢绝姜分的邀请,德籍顾问团有被法国取代的危险。故以大局为重于1934年4月二次来华,出任总顾问一职。当年4月11日,魏采尔愤而离职。

历史上塞克特在华期间,不仅担任总顾问,还被委以前所未有的职务“委员长委托人”---即蒋的代理人。他以此身分出面,可代表蒋与国民党政府各机关首脑谈话,地位仅次于蒋。军政部长,陆军训练总监等高级官员,也必须到亲自到蒋的官邸向他请教。而且规定每周二、五上午10时至12时,还需事先登记,过时不候。此不但为前三任无法享受的地位与特权,即使在现代中国历史中也恐无第位外等籍人士能被国家元首如此赏识和重托。

历史上塞克特二次来华时正值江西剿赤已告结束阶段,姜分有意让塞克特对编组国民革命军工作和长江布防工作同时着手实行。塞克特认为剿赤虽然基本结束,但中国内部局势仍欠安定,不可贸然大量裁军。同时中国各方面的制度也没上轨道,征兵制也无法实行,目前的目标不如利用有限的财力,先重新装备少数的中央军,配以德式武器装备。姜分大批的期望以60至80个师为目标,并令财政部长孔祥熙筹款5千万元作为建军的额外费用,但塞克特认为目标过大,短期内无法完成,最多先整编6-8个师的兵力。此种建军观念是德国民族性的体现,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很值得商榷,中国一向不愁人力兵源,在当时日寇随时可能进攻的情况下,是应该以现有的财力建立少数精锐部队,再图渐渐扩张,还是用大量素质平平,但可应付现代的军队?历史上塞克特及其他顾问所训练的德械中央军事后在淞沪抗战与日寇足足打了3个月硬仗,给予日寇有力打击。,但经此一役,这批中国的精锐部队也蒙受严重损失,难以补充。在长江及沿海的布防工作上塞克特认为工作艰巨,绝非其一人可以兼顾,在德聘任若干专家来华服务,使中国首次能系统地发展防空警戒体系。还曾计划发展一支潜艇舰队,可惜战争来的迅速,计划未能实现。

历史上为应付日益增加的工作,塞克特将过去顾问团的3个组扩充为5个组:第一组为部队组,专门负责部队的编组,防御工事筹建、情报收集,通讯器材运用。一旦战争爆发,引组的中心任务即为协助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实行。第二组为装备补给组,凡是武器的生产和采购均在此组管辖范围内。第三组为军事教育组,引组专门负责部队军事教育及训练,协助教导旅的编练,拟定军事教育方针,安排军事演习,派遣顾问至各军校服务。第四组专管人事。第五级负责编译工作。以上分组可以看出,此时德籍顾问纯文职顾问已渐渐消失。

历史上在1934年底,塞克特经过一次详细的体格检查之后,医生建议不宜过度工作,塞克特写信给表示有离职返德之意,并决定于1935年春返德。1935年3月6日塞克特离开南京,参谋本部王鹗少将计代表送行,赠送白色杭州丝绸一匹,塞克特坚持不受,并说病好后即可再来,同时以“最诚恳的的心情”推荐他的得力助手法肯豪森为继任者。回国后,塞克特还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并通过,将驻华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并由北平迁至南京。但是塞克特却在1936年病逝,这无疑对姜分来说是一大损失。

历史上塞克特第二次来华实际工作时间,不过十个多月,在华期间,处世谨慎,为人深知分寸,工作时严守岗位。在其短暂使华过程中,为中国国防工业的建设、中央军校的教育、防空能力的建立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一时空,由于接触到了中国西部联合自治政府下辖的西联军,塞克特本想按照西联二线卫戍部队的编制来编练南京方面的德械师的。塞克特的想法是很好的,可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上下贪墨成风。一般来说,一百银元里有一半被用到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都算好的了。当然了在姜分的严令下即使想贪污德械部队建设公款的人也不得不仔细考虑后果。这样终于在1934年完成了第一批德械师的建设工作。第一批德械师建成后全部投入了剿赤战场。在剿赤战场上德械师发挥出色,姜分更加坚定了编练跟多的德械师的决心。可是好景不长日本在知道德械师在剿赤战场上的表现后决定马上发起全面侵华战争。虽然当时日本还未完全准备好,可是一些日本军官,特别是基层军官都认为打下全支那只是时间问题。后来日本人在德械师手上吃了大亏,这样日本大本营下令今后遇到德械师要认真对待。

历史上塞克特之后是法肯豪森继任了他的位置,法肯豪森仍然不遗余力地帮助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中**事现代化建设。到了1936年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和德国的军事合作达到了顶峰。一项以1亿马克为基础的物物交换协定终于于1936年4月间达成,协定期限为5年,中国每年可用2千万马克在德国购买军火,但每年需要以1千万马克价值的矿砂及其他原料偿还,偿还期限为10年,等于每年德国给中国1千万马克的信用贷款。在抗战开始后,法肯豪森还积极地为中国抗战事业做贡献,台儿庄大捷上就有他的影子。1938年法肯豪森奉调回国。在临走前法肯豪森等德国顾问许诺绝不会向日本方面透露任何有关中国的军事机密。1940年法肯豪森被任命为比利时总督。《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这部影片中德国驻比利时军政总督冯*霍夫曼将军就是以亚力山大*冯*法肯豪森的原型刻画的。法肯豪森在掌管比利时期间保护了大量的比利时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在二战结束被布鲁塞尔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2年(1951年1月27日的事)后。仅仅过了三周,比利时司法机关看他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又决定予以释放。(注二)

PS:注一:历史上陶德曼是在1935年―1938年才担任德国驻华大使的.为了剧情需要特意提前.

注二:最后写塞克特和法肯豪森的事迹是想告诉读这本书的人不要忘记在抗战开始前有一群值得现在所有的中国人尊敬的人,为以后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如果没有他们现在的中国会是这样吗?

起点中文网.qidian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