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四一四章 突如其来的密电

山沟中的军阀 第四一四章 突如其来的密电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伴随着尼米兹决心的下达,美国在夏威夷群岛的守卫部队可就有苦头吃了。

在最开始的两天时间里,每天天刚亮没多久就有中国的喷气式战斗机来到瓦胡岛上空进行轰炸,一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

后来则是除整个夏威夷群岛中那些修建有机场和码头的岛屿都遭到了轰炸。

就这样一直炸了一个星期,整个夏威夷群岛已经没有什么可供飞机正常起降的机场了。

后来又加大了对那些隐蔽起来的机库进行精确轰炸。

日本人占领夏威夷群岛后,深知未来美军对夏威夷群岛的反攻是猛烈的。为了尽可能守住夏威夷群岛,日本人在夏威夷群岛修建了大量秘密机库。

这些机库都修在山里,说白了就是将山掏空,让掏空的山变成机库,飞机要起飞就拉出山洞。

当然了,日本人也没忘记做好伪装工作。

原本用来对付美军的秘密机库也因为美日之间的秘密协议变成了如今美军用来对付中国海军舰载机的秘密武器。

美军重回夏威夷群岛后,也在第一时间就对这些秘密机库进行了调查。然后对其进行加固、扩建。这样一来,就算是那些明面上的机场被摧毁了,美军仍有反击之力。

可美军没想到的是,在太空中的中国侦查卫星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国内相关机构。

于是当明面上的机场被摧毁得差不多的时候,中国飞机有了上百次使用精确制导炸弹的“误炸”,将美军秘密机库摧毁得差不多了。

其实说得准确点是将秘密机库的大门给炸塌了,使美军飞机暂时不能起飞。

这时候还能保卫夏威夷群岛的也就只剩下早就驶离珍珠港,一直在太平洋某处待机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

身为这支庞大舰队指挥官的哈尔西,看到整个夏威夷群岛一连几天都在被中国飞机轰炸,而自己却无能为力,那心里的痛苦劲就甭提有多大了。

自己几次向尼米兹请战,都被尼米兹否决了。还被尼米兹警告,如果夏威夷群岛真的被中国人占领了,那你哈尔西一定要尽可能地将这支舰队带回美国本土。

哈尔西知道尼米兹这是担忧局势重回日本人奇袭珍珠港后的状态。

那时候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只剩下了小猫两三只,不要说反击了,连最基本的保卫美国西海岸都做不到。

更何况眼前的这支中国舰队要比当时的日本舰队强大得太多了。

由于有侦察卫星,中国方面早就知道了哈尔西率领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的位置,偏偏哈尔西还认为中国人绝不知道自己舰队的位置。

这次张敬海率领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杀上门来,就是为了消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要不是担心在此期间部署在夏威夷群岛的美军飞机趁机偷袭舰队,张敬海早就直接朝着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杀过去了,哪儿还会在这里慢慢轰炸夏威夷群岛。

现在在个时机终于到来了。

张敬海率领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朝着没有丝毫防备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而去

尽管整个夏威夷群岛几乎所有岛屿都遭到了轰炸,但美军最基本的侦查能力和通讯能力还是保留了的。

这不,当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驶向夏威夷北部海域的时候,相关消息立刻就被发送到了尼米兹和哈尔西手里。

得知消息的两人顿时感到有些不妙——中国人该不会是知道己方舰队的位置了吧?

于是尼米兹给哈尔西发电,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哈尔西。

哈尔西则马上命令舰队立刻起航,并做好战斗准备。

之前斯普鲁恩斯的教训还发生没多久呢?哈尔西可不想步斯普鲁恩斯的后尘。

尽管部下十分不解,且还十分抵触,但在哈尔西的强压下,部下们也只能按照哈尔西的命令行事。

于是在海上的美军舰队立刻起航,加速朝着美国西海岸而去。

一直监视着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的中国卫星当然看到了美军舰队离开原驻地的一幕,后方的卫星中心当即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海军总部,而海军总部则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在前线指挥的张敬海。

得知消息,张敬海顿感不妙,他意识到美军舰队可能正在逃跑。

于是张敬海下令四架预警机紧急起飞,去侦查美军的前进方向。

于是这四架预警机在一个中队的FZD-13(十三)战斗机护航下,朝着美军舰队的方向以最大速度飞去。

为了保证能够顺利找到美军舰队,四机相互间隔五十公里。

护航的战斗机则是每架预警机配属两架FZD-13(十三)战斗机,多余的四架FZD-13(十三)战斗机则位于居中两架预警机的后方大约二十公里远,做好随时支援各处的准备。

为了能够尽快找到美军舰队,四架预警机以最快速度飞行,等飞出舰队大约一百公里后,才将机载雷达打开,以最大功率扫描。

就这样,四架预警机一边飞行一边打开雷达探测,又飞了大约一百五十公里,从左往右的第三架预警机雷达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小亮点。

富有经验的雷达操作员当即明白这是敌方战舰,当即通知机长,机长也明白机会即将到来。

当即命令驾驶员将机头对准这艘敌舰,然后飞去。

又飞了大约五十公里,预警机雷达上逐渐显示出了大量亮点。

“终于找到了。”机长松了口气。当即将情报告知了后方的张敬海。

“机长,我们有麻烦了。”

雷达操作员担心的语气让机长心里不由得一紧,再看看雷达屏幕,顿时明白了——这是有敌机来拦截呀!

没说的,赶紧跑路吧,就算有FZD-13(十三)战斗机护航,但护航的该机也不能保证将所有敌机都打掉啊。

预警机本身就是无丝毫武装的,被敌方战斗机追上了那离死不远啊,所以说,还是赶快跑吧。

在其他三架预警机和他们的护航战斗机也在第一时间知道美军舰队被找到,并且美军舰队还派出了战斗机拦截的消息。

三架预警机和他们的护航战斗机也在第一时间向后撤退,后方的四架FZD-13(十三)战斗机则立刻加速前来接应。

就这样,双方一追一逃,都忙得不亦乐乎。

张敬海在得知美军舰队派出拦截机群的第一时间就知道这仗不好打,一个弄不好还可能会损失惨重。

于是张敬海下令只留下一艘航母的喷气式战斗机为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剩下的所有战斗机和攻击机全部参与对美军舰队的攻击。

为了防止一窝蜂出击导致打击顺序混乱,出击的飞机分成了两批。

第一批机群包含两艘航母的活塞式攻击机和一艘航母的活塞式战斗机;两艘航母的喷气式战斗机,其中三分之一携带空空导弹和活塞式战斗机一起为己方担负对舰攻击任务的飞机护航,剩下的三分之一喷气式战斗机则和活塞式攻击机一起参与对舰攻击。

第二批机群则投入剩下的飞机。

按计划,第一批飞机中的战斗机将尽可能将制空权牢牢掌握在手中,而攻击机则尽可能将外围的美军战舰击沉,就算不能全部击沉,那也要打成重伤。

第二批飞机中的战斗机则务必将制空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攻击机则尽可能扩大战果。

第三批次机群则由第一批次担任对舰攻击任务的喷气式战斗机担任。毕竟喷气式战斗机的速度要比活塞式攻击机的速度快多了。那些担任对舰攻击任务的喷气式战斗机在确认反舰导弹击中目标的后,马上就能够返航,回到母舰重新装弹、装油出击。

第四批次机群则由第一批次担任对舰攻击任务的活塞式攻击机担任。这时候第三批次机群已经出发,而第一批次的活塞式攻击机此时已经回到航母了。

在理想条件下,最多出动四次机群就能将美军战舰全部击沉。

预警机则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随着第一批次机群一起起飞,主要是为反舰导弹提供数据;第二部分负责为舰队提供空中预警,第三部分则作为预备队,负责随时支援。

要是第四批次机群都不能将美军剩余战舰全部击沉的话,将会出动第五批次机群。

另外,为了防止己方舰队遭到来自美军的攻击,整个舰队按照遭遇敌方攻击时的阵型行驶了。

这种阵型是航母居中,两艘守护级重型巡洋舰就在航母的左右两边,贴身保卫航母;三艘正名级驱逐舰则在航母的正前方和侧后方角,距离航母稍远;四艘真实级护卫舰则在航母的四角,距离航母更远,毕竟护卫舰有可能要远离航母进行反潜作战。

这种阵型可以看做是一个正方形内面套着一个三角形,外加在中心处点了那么一大两小的红点。

至于多余的战舰一部分负责远距离警戒和拦截可能出现的敌方飞机,另一部分负责保护己方的补给舰这类辅助舰只。

很快第一批机群起飞了,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所有飞机都是在路途中才编成队形,一编成队形就马上加速前进。

先前回撤的四架预警机在护航战机的保护下一直远远监视着美军舰队,将美军舰队的位置时时发给己方机群,让他们直飞美军舰队,而不是要绕远路。

当第一批机群飞到反舰导弹的有效射程时,执行对舰攻击任务的FZD-13(十三)战斗机有一半将反舰导弹全都打了出去。

按计划,当反舰导弹被发射出去后,那些还没将反舰导弹发射出去的FZD-13(十三)战斗机将和预警机一起负责反舰导弹的引导,直到反舰导弹命中目标。

等第一批被发射的反舰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后,第二批反舰导弹就会被发射出去,而这时候就是所有担负对舰攻击任务的FZD-13(十三)战斗机一起引导反舰导弹。

等第一批机群的反舰导弹全部发射完,所有担负对舰攻击任务的FZD-13(十三)战斗机立刻转向回到航母重新装弹、装油。

事实也的确是按照计划来的。

在距离美军舰队七十公里左右的地方,上百枚反舰导弹被发射出去,直直朝着美军舰队而去。

此时美军的警戒舰雷达上出现了大量亮点,美军警戒舰当即将中国人发动进攻的消息报告给了哈尔西。

哈尔西也是大吃一惊,自己原来率领舰队距离珍珠港大约三百公里,后来感觉不安全,又后撤了两百公里。可中国人居然还是跨越了至少六百公里的距离对自己的舰队发动进攻。自己难道要真的步斯普鲁恩斯的后尘吗?

此时的哈尔西一方面下令舰队的舰载机紧急升空拦截;另一方面下令整个舰队加快速度,呈防空阵型前进。

很快美军战斗机起飞拦截,朝着那些反舰导弹飞去,可他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反舰导弹朝着舰队飞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因为他们座机的速度实在是赶不上反舰导弹啊。

没办法只好继续向前飞,去拦截中国人的机群。

可很快,他们又有了和斯普鲁恩斯之前率领的那支航母特混编队的战斗机飞行员一样的遭遇了——他们被中国的远程空空导弹打了下来。

真真正正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

(咳咳咳,那啥,这真不是故意的。)

(对,绝对不是故意的。这是绝对有意的。)

(你……)

还没等他们飞出死亡区域,早已提前加速的中国活塞式舰载战斗机就扑了上来,和美军战斗机缠斗在一起,双方杀得难分难解。

双方都有战斗机被击落。

由于反舰导弹的速度很快,而且也没遭到美军战斗机的拦截(实际是拦截不了),这些反舰导弹很快到达了美军舰队附近。

于是乎,美军舰队的各种口径高射炮将炮弹不断打出去,企图形成一道火力拦阻网。

还别说,这战舰多了,所能提供的高射炮也多了,火力密集度也高了不少。一些倒霉的反舰导弹就撞上了这火力网,然后爆炸了。

看到敌机被击落了,美军在一阵欢呼之余,也没忘记危险并没有解除,还是在那里继续发射炮弹。

可即使这样,在外围的美军战舰还是被击中了,倒霉些的直接沉没,没沉没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还在美军舔伤口的时候,第二批次的反舰导弹又来了。

有了先前的口子,第二批次的反舰导弹全部命中了美军战舰。

还没等美国人重整阵型,紧接着中国的活塞式攻击机就飞到了缺口附近。

这些攻击机专门找那些被反舰导弹击伤且没什么防空火力的美军战舰攻击,顿时就有不少美军受损战舰被击沉。

至于那些防空火力强悍的美军战舰,还是留给反舰导弹吧。

多次的协同演练让活塞式攻击机的飞行员们知道,单独去攻击防卫严密的舰队是一种多么愚蠢的行为。一个弄不好就会全军覆没。但要是当反舰导弹先打开一道口子,然后再去进攻,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之前在攻击斯普鲁恩斯率领的美军航母特混编队的时候,这种方法就显示出了其正确/性。

现在再拿出来用,那自然是得心应手。而且有了经验,那配合自然更默契。

有些活塞式攻击机没能遭到那些受损战舰攻击,只好耐心等待。

他们的耐心等待得到了回报,第二批次的机群赶了过来发射了反舰导弹。

由于美军舰队的阵型已经被破坏,这次所有的反舰导弹全打了出去,至于反舰导弹的引导倒不必担心,那些执行制空权争夺的FZD-13(十三)战斗机也能承担起反舰导弹的引导任务。

于是美军舰队再度遭到重创,那些徘徊在附近的第一批机群所属的活塞式攻击机犹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朝着美军受损战舰而去,在时间内就击沉了大量美军战舰。

只不过他们爽了,有人又不爽了。

第二批机群下属的攻击机看着本应是自己的战果居然被别人抢了,心里是说不出的腻味。

有些携带了航空鱼雷的活塞式攻击机,当即商量了起来。

随后他们主动降低高度,排成数排,在远距离将鱼雷发射出去。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样发射出去的鱼雷,射程足够吗?速度够快吗?

这两点完全不用担心。

此时世界各国的鱼雷机在出击前都会选择将鱼雷调整到速度最快的模式,为止的代价就是射程有限。

这也是没办法的,海上航行的战舰只要事先察觉到了鱼雷来袭,总会提前转向,进而成功躲避鱼雷袭击。

这时候鱼雷的速度就至关重要了,鱼雷的速度越快,就有越大的几率击中敌舰。

还在西联时期的航空鱼雷也是这样的,后来经过西联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在西联成为历史名词前,活塞式攻击机的飞行员们终于可以做到在飞机上调节鱼雷的速度。

这次他们就这样做了,选择了以降低速度为代价,来获得足够的航程。

他们的目标是那些因受损导致速度降低,但防空火力并没有被削弱的美军战舰。

数排鱼雷朝着同一艘美军战舰而去,纵使这艘美军战舰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提前观察到了鱼雷来袭,也没逃过沉没的命运。

有幸看到这一幕的美军官兵那是气得破口大骂——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居然用这么多飞机对付一艘驱逐舰。

当然,他们也害怕自己所在的战舰也有这么一遭。

只不过他们的骂声不可能传到,中国飞行员的耳朵里。

就在张敬海率领的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准备对停泊在瓦胡岛东北面大约六百公里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下死手的时候,张敬海突然接到了来自李斌的绝密电文。

密电要求张敬海务必将美军舰队尽可能全歼,之后与留守本土的两艘纪念级航母一起干掉日本海军主力,保证亚太地区的制海权。

得知密电内容的张敬海当即将密电告知了参战官兵。

按理说,既然是密电,张敬海就应该保密才对,但考虑到这份密电传出去后对己方士气的提升,

于是乎,李斌的密电就这么被张敬海给传出去了。

事后,李斌反而称赞张敬海做得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