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四零零章 日本加入WPSA

山沟中的军阀 第四零零章 日本加入WPSA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伴随着WPSA与ALA相继成立,再加上目前的战局形势。一个席卷几乎整个北半球的战场呈现在世人眼前。

总的来说这个战场的主要交战地域位于苏联的欧洲领土部分,也即苏德战场;苏联远东地区,也即是远东战场;地中海沿岸地区,也即是地中海战场;西起印缅边界,东至夏威夷群岛的亚太战场;大西洋沿岸地区,也即是大西洋战场。

但其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就是苏德战场,大西洋战场,亚太战场。

只要这三处战场,任何一处出现决定/性/胜利,都会影响到其他战场的胜负,乃至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胜负。

因此,为了争取早日获得胜利,WPSA首先行动起来。

看了看战场情况,再看看对手和盟友的情况,更结合英美的利益需求,WPSA首先决定将主要资源投入西起印缅边界,东至夏威夷群岛的亚太战场。

远东战场距离英美也实在是太远了,因此被首先排除在外。

别看英美和苏联是盟友,但双方都巴不得对方早点玩完,只不过由于德国的存在这才让双方不得不选择合作。要是德国统一了欧洲,等待英美的绝不是什么好事情。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欧洲无疑有着这时代规模最大的工业设备和大量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而且遍布欧洲的铁路网、公路网可以让部队迅速集中,或者奔赴战场。

对一心想当世界霸主的美国、企图恢复昔日荣光的英国、想将红色洒向全世界的苏联来说,那是必须控制的地方。

可是现在英美主动在大西洋战场和地中海战场与德国及其盟友大打出手,那不是变相为苏联减轻负担吗?

因此这两个战场也被排除在外。

只不过也不能让苏联就这么垮了,不然英美就真的要对付整合了整个欧洲的德国了。

于是,英美加大了对苏联的支援力度,特别是苏联目前缺少的粮食、高品质燃油、铝锭、天然橡胶……

在海路不通的情况下,经过伊朗到达苏联里海沿岸地区的运输线就更为重要了。

苏联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扩建这条道路,希望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为苏联输血。

连带着伊朗也顺道获得了不少好处,特别是这条道路沿线地区成了伊朗目前十分繁华的地段,甚至有些城市因此兴起。

看到大西洋战场、地中海战场、、苏德战场都插不上手,英美自然将目光转向太平洋战场。

由于日本对支舰队的主力舰几乎全军覆没,日本海军的实力无疑受到了重大削弱。而且目前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经过一年的休整与补充,早就积累起了丰厚的实力,对付日本海军太平洋舰队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而且只要将日本海军太平洋舰队重创甚至是全歼,日本就是菜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唯一需要感到担心的就是到底要花费多少时间、金钱、物资、人命才能让日本投降。依据日本那固执的民族/.性/格,这个花费可不低。

尽管中国新政/府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表现得很强势,但英美还是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等到大军一到,中国新政/府就会乖乖就范。就像百年前英国打到天津时,清朝道光皇帝就慌忙答应英国人的要求,甚至因此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一样。

而且中国/军队现在装备的那些武器装备和相关技术也让英美眼馋不已,只要将其拿到手,那对英美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实力提升。到时候还敢叽叽歪歪,谁就准备挨揍。

这样想着,由英美控制的WPSA就决定将反攻的方向定在太平洋战场。

于是英美开始调动部队和作战物资。

按照计划,英印军将从印度东北部向缅甸进攻,总司令为英国海军上将路易斯・蒙巴顿;英澳军和驻澳美军将向荷属东印度进攻,总司令为美国陆军上将麦克阿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则主动给予日本太平洋舰队压力,在合适的时机与之进行主力决战,总司令为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

本来路易斯・蒙巴顿的军衔是海军中将,但看到其他两个主要作战方向的最高指挥官是上将军衔,为了不让蒙巴顿不被看清,英国也只好咬着牙给蒙巴顿海军上将军衔。否则蒙巴顿怎么可能在这时候获得海军上将军衔。

当然了,为了协调三方行动,还是成立了协调交流办公室,专门协调三者协同作战、相互交流信息。

只要部队就位、物资抵达,进攻就将发起。

在部队集结,物资到达的这段时间里,日本派出了秘密代表前往美国,进行一次秘密谈判。

老实说,日本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的经济也即将陷入困境。

日本在对英美开战的第一时间就将国内经济转换成了战时体制,依靠着从东南亚掠夺的资源,日本原本贫乏的资源顿时变得丰富起来。可惜好景不长,支那正式对大日本帝国宣战后,来往于日本与东南亚之间的日本商船频繁遭到袭击,大量资源与船同沉,不但让日本损失了大量商船,更损失了大量资源。再加上支那出兵东南亚,将日本赶到了菲律宾,顿时让日本所能获得的资源下降到了最低点。就算日本依靠眼下的储备还能继续支撑,但又能撑多久?

眼下,日本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西面是与日本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支那,东面是缓缓压上的美国,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轻易放过日本。

真要让这两个国家合在一起,日本就彻底准备灭国吧。

可没想到,英美主导的WPSA与支那主导的ALA相继成立了。这时候,日本的有识之士顿时灵光一闪――难道就不能与英美和解,然后一起对付支那吗?

这样想着,这些人顿时越想越感觉可行,当即上书天皇裕仁,将自己的想法告知。

裕仁天皇仔细思考后也发现这个想法很好,当即召集相关人士进行商讨。

商量来商量去,争吵来争吵去,这个想法还是获得了通过。

其原因还在于,中日之间已经由以前的友好关系变成了死仇关系,除非一方彻底投降并永远也没有反叛的实力与心思,双方才能实现和平。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只能选择与英美妥协,然后联合英美一起对付中国,否则日本要单独面对这两家,日本还是早点洗好脖子准备挨宰吧。

于是日本派遣外相重光葵作为全权谈判代表前往美国,与英美进行谈判,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要和英美说和,然后共同对付支那。

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双方究竟谈了什么,日本又付出了什么代价,相关资料也大多毁于战火,只留下一些只言片语。

但人们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到了一些东西。

比如说,双方达成秘密和解协议后,驻扎在夏威夷的日本海军太平洋舰队很快撤回日本本土,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跟着进驻;日本在一战后获得的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也有美军进驻;大量的美国商船向日本运来了大量的物资……

由此,人们自行补脑,认为日本以归还夏威夷群岛、允许美军驻扎太平洋上的岛屿为代价,取得了与英美的和解,得到了美国的援助。

当然了,没有谁会相信日本仅是付出了如此微小的代价就与英美和解了,真正的代价肯定更高,但相关资料毁于战火,相关人员也死于战争,这也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民国三十三年(西历一九四四年)四月五日,英美正式发表公告称,日本已经洗心革面,决定放弃与德意等邪恶国家的结盟,转而加入到抗击这些邪恶国家的正义战争中来。为了表示对日本此举的欢迎,WPSA正式接受日本提交的加入申请,成为WPSA的成员国。

这份公告犹如一颗巨型核弹,当即将全世界都给炸得不轻。

谁也没想到,身为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的日本居然单独退出了三国轴心同盟,反而加入了WPSA,与以前的盟友成为了敌人,与以前的敌人成为了盟友。这样的话,那日本之前在东南亚大肆屠/杀白人的事情就这么接过去了。

还没等中德等国发表自己的看法,英美国内的民众自己就闹起来了。他们要求政/府给他们一个说法,严惩在东南亚屠/杀白人的日本人。结果英美日联合发表声明,生成日本根本就没有在东南亚屠/杀白人,是中国人为了挑起日本与整个白人世界的矛盾而栽赃嫁祸的,还出示了大量所谓的“证据”。

尽管英美民众还有些不相信,但在掌握了话语权的英美面前,这不相信也很快就相信了。这反倒印证了那句话――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成为了真理。

于是指责中国的声音愈演愈烈,连带着在非中国复兴军控制区域内的华人、华侨也跟着倒霉,遭到当地暴徒给抢劫、破坏,一些华人、华侨女/性/甚至遭到强/奸。

伴随着日本加入WPSA,整个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发生了大转变。

以前的太平洋战场说白了是英美中等国一起打日本,现在变成了英美日等国一起打中国。而且由于中国东面、南面的大多数岛屿都处于英美日三国的控制之下,英美日三国实际上拥有了一条阻止中国海军进出太平洋、印度洋的防线。

只不过这条防线由于分得太散、太开,反而有些不完美。而且岛上的驻军也不多,这时候起不到阻挡中国海军进出太平洋、印度洋的作用。

因此,英美日等国正在抓紧时间将这条防线修筑完毕;同时海军舰队也出发,防止中国海军在这时候出动对这些岛屿发动打击,甚至是占领这些岛屿,为日后的对话作战增添麻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