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三七零章 名为“死亡”的自/由

李斌也想早点拿下东南亚――这一资源丰富的地方,可李斌也不得不考虑与英美撕破脸皮后的局面。

李斌感觉到双方撕破脸皮的时刻就要到了,其中原因还是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情。

此时的李斌有种想将眼前这人打成猪头的冲动。

也许是察觉到了什么,眼前这人缓缓说道:“李主席,请您认真考虑一下大英帝国的提议。”

“薛穆大使,难道大英帝国也如同爵士您一样,是靠谎言存世的吗?”

在英国本土沦陷后,英国也害怕日本对自己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乃至印度、澳大利亚下手,而当时英国本身正忙于欧战,对付德国,无暇东顾。于是英国想要找帮手,这个帮手就是中国。以中日之间的死仇,中国绝对不会坐视日本做大而不管,而且日后拿回来也方便些。因此,英国就对中国新/政/府表示,希望将两国外交代表提升到大使级。

英国本以为中国新/政/府会很快答应下来,可是中国新/政/府却说目前国际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实在没有空闲时间将两国外交代表提高到大使级。

尽管明知道是借口,英国也不得不咽下这口气。

后来中国出兵东南亚了,中国新/政/府这才对英国说可以将两国外交代表提高到大使级。于是乎,两国这才建立起大使级外交关系。

说起来也不知怎么回事儿,在后世的一九三五年贾德干(又译卡多根)爵士成为了英国的首位特命全权驻华大使,这一时空却没有了,反而让薛穆捡了便宜。

对这种事情的原因,李斌也没想明白。

后来李斌才知道,那是因为英国在一九三五年的时候就察觉到中日之间有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这时候将两国外交代表提升到大使级,无论怎么说都不是好事情,这才作罢。

于是乎,薛穆这才成为了英国的首位特命全权驻华大使。

今天薛穆到李斌的办公室来是为了要回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的。

薛穆在李斌的办公室见到了李斌本人,然后呈上了国书。

李斌看着这份国书,脸色逐渐变得铁青。

在这份国书里,英国首相丘吉尔以一种命令的语气要求中国新/政/府无条件将被中国/军队占领的东南亚各地交给英国管理,同时还说什么当地土著都是野蛮人,还没有开化,只有在身为世界上最绅士、最文明的大英帝国的领导下才能摆脱野蛮,成为文明人,才能获得大发展,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给李斌的感觉是,东南亚当地土著好像不被英国统治就要活不下去了一样。

这才有了李斌反驳薛穆的话。

听到这话,薛穆只是有些吃惊,在他的印象里,中国人都是愚昧的、胆小的。只要稍微吓一吓,哪怕之前还是气势汹汹的,也会马上变成一条哈巴狗。

薛穆自以为自己的想法很正确,于是厉声道:“李主席,看来你还不明白大英帝国的强大。想当年大英帝国接连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最终成为了统治世界数百年的世界霸主……”

“是呀,就是这样一个统治世界数百年的世界霸主,居然会被崛起才不到一百年的德意志给打得失去了本土,不得不流亡海外继续抵抗。”看到薛穆打算大谈特谈什么大英帝国昔日荣光,李斌很不客气地出声嘲讽道。

“呃……”薛穆有些语塞,这可是大英帝国的耻辱和痛苦啊,但薛穆也是外交人员,自然知道该怎么反驳,“那是卑鄙无耻的德国人使用了卑鄙无耻的战术、阴谋才打败了实力强大的大英帝国。”

停了薛穆的话,再看看薛穆的表情,李斌只想说一句,“搞外交的真无耻,这种话都说得出口。”

好在李斌没这么说,否则两人还真有可能当即上演男版泼妇对骂。

“薛穆大使,不管你怎么说德意志怎么卑鄙无耻,反正败了就是败了,只有胜利者才能接受人们的欢呼。现在的英国早就不是百年前那叱咤风云,让人谈之色变的大英帝国了。偏偏你们这些人还活在所谓大英帝国昔日的荣光里。”

依靠殖民地发展起来的国家可谓是兴也殖民地,亡也殖民地。

有大量的殖民地倒还好说,不但可以为本土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还能提供市场、人口等发展所必须的条件;失去了殖民地意味着这些东西就都没了。如果这个殖民国家的底子比较厚倒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偏偏英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在一战爆发前的英布战争、英德海军军备竞赛花光了英国国库里的最后一便士,让一战后的英国很虚弱,不得不让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四地从殖民地跃升为英联邦成员国。

还没等英国将伤养好,二战就爆发了。这次更倒霉,连本土都丢了。

好在英国的有识之士在一战后就意识到二战不可避免,那时候的英国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才将很多新建的工厂放在的距离英国本土最近、也是最忠心的英联邦成员国――加拿大。否则英国早就和德国签订和平条约了。

想道这里,李斌不由得想到了后世二战之后的英国。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实力受到了极大削弱,再加上二战后的反殖民主义独/立浪潮,更是让英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失去了数量众多的殖民地。

偏偏英国还打算继续当世界的老大。

在后世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和法国狼狈为奸对原先的殖民地独/立运动进行血腥镇压,结果是费力不讨好,反而加速了衰落。

如果就这样,倒还罢了,毕竟已经衰落了,那还翻得起什么浪。

结果老天爷爱开玩笑,英国有了一次重振雄风的机会。

在后世的一九八二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准备不足的阿根廷和同样准备不足的英国围绕着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打了一仗。

从战前两国的战备来说,两国是半斤八两,谁也强不了谁。

最终的结果还是底牌更多更能得到美法这些发达国家支持的老牌强国――英国赢得了胜利。这才有了后来英国重振雄风的机会。

赢得了英阿马岛战争胜利的英国顿时变得趾高气扬起来,看什么都不顺眼,好像天老大地老二,大英帝国第三一样。

可事实上英国那是虚胖,英国的国力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早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加上后来的殖民地独/立运动,英国失去了能为本土补血的地方。

于是乎,在强势了一段时间后,英国又不得不恢复原样,继续低调做人……呃,不对,应该是继续低调做国才对,继续跟着美国混。

李斌这话可把薛穆气得不轻,“李主席,大英帝国数百年的荣光不是蠢弱的中国所能理解的。”

“是啊,一个依靠侵略、掠夺其他国家所建立起来的大英帝国的荣光,当然不是我们这些被侵略、掠夺的国家所能理解的。”

“你……”

“你什么你?难道你那所谓的大英帝国不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吗?偏偏你们还抱着以前的老思维不放,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民族都应该听你们发号施令,对你们的命令绝对服从。要知道,世界已经改变了,英国早已不是那个动动脚都让世界抖三抖的大英帝国了。英国已经没落了。可笑的是,你们还没认清局势,还在那里用老思维、老方法办事。”

“你们那丘胖子首相也和你们一样,居然用一种命令的语气要求中国新/政/府无条件将被中国/军队占领的东南亚各地交给英国管理。真以为现在的中国还是满清时期吗?我明白地告诉你,中国已经不是昔日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不是你们以前认识的那个对外卑躬屈膝,对内穷凶极恶的满清政府,而是在西国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这样的一个新中国在关系到核心利益的地方不会妥协,只会抗争。薛穆,我还警告你及英国政/府,西/藏永远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你们英国人少插手,否则我不介意给缅甸战区的中国/军队下令,让他们西进印度,甚至与德国人在埃及会师。”

薛穆被震住了,他没想到李斌这么强硬,居然胆敢威胁自己乃至大英帝国。

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英国一直都在加强对这里的统治和防卫,毕竟那可是被誉为“女王王冠上的明珠”的地方。于是英国接连拿下了锡兰(即后世的斯里兰卡)、缅甸、阿富汗等与印度临近的地方。英国也打算将西/藏拿下,作为保卫印度北方的屏障和进军中国西北的前进基地。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英国的这个想法没有得逞。

没得逞并不代表英国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英国一直都在为实现这个想法而“努力”。

中华民国刚成立时,英国就挑动西/藏的亲英势力发动叛乱,妄图将西/藏从中国独/立出去,纳入英国的管辖范围。

于是乎,当时的西南就奉袁大总统之令入藏平叛,将那些叛乱分子杀得血流成河。要不是实力不济,西南早就趁机在西/藏的核心地带驻军,将西/藏纳入西南的管辖范围;而不是只能在靠近川藏边界的地方驻军了。

只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为日后拿下青海训练了大量能在高原地区作战的士兵,同时也能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西/藏的现状。

之后,英国一直在西/藏搞小动作。

无论是西南,还是西联,甚至是如今的中国新/政/府,一直都紧盯着英国在西/藏的小动作。其底线是决不可叛/乱,只要叛/乱那就往死里整;密/谋/叛/乱也不可以,那也是往死里整的节奏。

英国现在颇有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感觉在里面。

英国现在还能打下去,靠的就是英联邦成员国和海外殖民地的支持,其中加拿大和印度的支持是最重要的,要是被中国打下了印度,英国还能支撑几时都是问题,更不要说中德会师于埃及的影响了。

薛穆不得不认真对待。要知道西国党和德国的关系很好,惹急了中国,难不保中国真的会和德国一起打英国。真要出现这种情况,英国能否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都成问题。

“你那所谓的大英帝国在数百年的对外殖民时间里,对那些遭到你们侵略的国家和民族干过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点你十分清楚。如果中国真的将被中国/军队占领的东南亚各地交给英国管理,那就意味着中国亲手将这些土地上的人民重新送到了你们的压榨下。直到被榨干最后一滴血,他们才获得了名为‘死亡’的自/由。”

“你说,作为世界上被侵略较深的国家,中国会这样做吗?能这样做吗?敢这样做吗?”

说到最后,李斌几乎是吼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