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三二八章 海军陆战队北上

山沟中的军阀 第三二八章 海军陆战队北上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国/军队对伊尔库茨克发动的进攻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了。其造成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还没被人们看出来,但时间一长,人们总会感到有些猫腻在里面藏着。

止步于库尔图克的中国/军队在休整的时候也不忘“磨枪”。巷战中少量用到的八十五毫米无后坐力炮也大量被编入军队中,以防苏军的坦克在远距离对己方步兵开炮的时候己方步兵没有还手之力。

己方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普遍加装了一层反应装甲。对这层反应装甲,装甲车辆的乘坐者都是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它能极大增加车辆的防御能力,保证成员的安全;恨它是因为它会拖慢速度,降低机动力。好在在巷战和平推中不需要太多的机动力,否则大多数乘坐者都希望将其卸下。

以往金子般贵重的红外仪、热能仪也被下发到了连一级部队中使用。这些东西下发的时候,下面的干部战士们心里那叫一个震撼与高兴呀。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终于能用上了,这下子老毛子可就有更多的苦头吃了。

至于弹药什么的那都比标准携弹量至少多两成。别看中国复兴军的无壳子弹重量轻,但数量多起来了还是很重的。有些战士习惯多带些子弹在身上以备不测,他们的负担本来就重些,要是再多些那肯定有问题,好在多两成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些不承担主要战斗任务的士兵则多携带了更能发挥自己实力的东西;比如说,卫生兵多携带了纱布、吗/啡、止血带这些治疗用的东西,工兵多携带了炸/药、导线、**这些爆破用的东西……

前线的部队在忙着准备,后方的指挥官们也在想着接下来的仗怎么打。

苏联广袤的国土决定了其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战略纵深,而苏联人口的不足(相对于国土总面积而言)、不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寒冷的气候,三者又决定了苏联的人口只能集中在那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在广袤的西伯利亚,苏联的人口又集中分布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地区。中国要想让占领下的西伯利亚长治久安,就不得不沿着西伯利亚铁路一直向西打。希望能够消灭更多的苏军有生力量,摧毁苏联在远东地区的生产能力。如果成功,西伯利亚至少能安静下来一半,剩下的一半就要靠军事与民生来解决了。

军事上主要由白俄军队负责,民生上还是中国方面自己解决的好。

白俄军队经过先前的大溃败,将以前的重装备大多丢掉了,以前的老兵大多要么阵亡了,要么被俘,要么受伤致残,现在还在舔伤口中。重活是干不了了,但对付一下流窜在外的苏军游击队还是可能的。苏军游击队的组成很简单,基本上是被打散或特意留下来的苏联军队和部分平民。这些人依靠熟悉地形,在苏联的远东地区给中国和白俄找麻烦。对中国和白俄来说,这些人还是全部死了的好。

民生问题实际上就是吃饱饭,吃好饭的问题。苏联远东地区的自然条件实在是太糟糕了,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以致于当地普通人想要吃好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中国方面早有准备,各种各样口味的肉罐头就足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胃口了;香烟、高浓度伏特加绝对能让剩下那些人的胃口得到满足;如果还感到不满意,等待那些人的只有遣返回苏联控制区了。因为,中国和白俄是不可能拥有满足所有人希望获得的事物的能力的。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相似的情况,张孝准身边的参谋和各级长官们还在查找之前作战的漏洞。后勤方面是一个,单兵反坦克武器的缺乏是一个,坦克适应巷战的能力是一个,部队的心理问题才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前三者好解决,已经在做了。第四个就有些难办了。

中国复兴军是以原西联军为主体构建而成的,西联军自成立以来虽然没有经历过多少战事,但每战必胜,部队自然有了骄兵的心理。特别是和苏联再次交战以来,中国复兴军屡战屡胜,而且每次胜利都是以完全歼灭一部分苏军主力部队的形式结束的,这自然在大大鼓舞士气的同时还助长了他们的骄傲心里。

这次和苏军作战,差点就栽了大跟头。

现在想要让他们收起那颗骄傲的心,这很简单也很困难。

就现在看来一顿臭骂和公布实情是不可避免的了。

对下面的部队来说,这几天是先快乐,然后痛苦的日子。

以前那些让人流口水的装备这几天大量到来,让下面的部队这几天全都乐呵呵的。

然后,他们的麻烦来了。

他们先是得知了攻占库尔图克前部队那诡异举动的真相,这个真相顿时将他们吓得面无血色。然后所有的部队长官都被轮番叫到了张孝准那里被训了一顿,接着是被训过的长官们又回来将自己的手下训了一顿。

这一训顿时让部队的士气有些下滑。

想想也是啊!明明打了大胜仗,却偏偏还被训,换谁谁都受不了。

李斌可不管东北对苏作战前线的部队怎么想,直接一纸调令将海军陆战队的两个师调到了东北,归张孝准指挥。

对这两个海军陆战队,张孝准自己也喜欢得紧,他们的到来恰好补足了自己新作战计划的一部分所需。与海军陆战队一起来的还有海军陆战队的一些专用装备。

可对陆军来说就不是好事了,陆军心里难免有些不满。

总所周知,陆军才是地面作战的绝对承担者,空军的地位虽然大幅上涨,但还达不到取代陆军进行地面占领的程度。

而海军陆战队可是登陆作战的先锋,海军陆战队到苏联远东地区来,来干什么?到贝加尔湖来游泳吗?

得知海军陆战队要来的消息,陆军方面联名上书,希望李斌下令将这两个海军陆战师调回原驻地。

言外之意就是,这是咱陆军的事情,海军陆战队还是不要来参合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偏偏李斌回了一句――让海军陆战队教教你们陆军什么叫做陆军忘记的东西。

得,这话实在是太伤人了。感情在李斌眼里陆军还忘了一些自己本应该记得的事情?还要叫海军陆战队来交?

有没有搞错?咱是陆军,天下第一的中国复兴军陆军!对陆军的了解,咱中国复兴军陆军敢说是天下第二,就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的陆军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

现在居然要海军陆战队来交?究竟是谁疯了?

想当初海军陆战队初成立的时候,那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陆军认为海军陆战队是海军下属的部队,与陆军没关系,理都不想理。海军认为自己在近段时间内没有跨海登陆的作战需要,也不想加大对海军陆战队的投入。要不是李斌动用自己手中的特殊权利去为海军陆战队谋了一些便利,海军陆战队哪有后来的规模与战斗力。

海军陆战队自成立起也只是打了两仗(只计算战争形势下的作战),一仗是突破日军设置在长江北岸的防线;另一仗是登陆台湾岛。

前者打的那叫一个轻松,日军设置在长江北岸的防线简直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一洞就穿。海军陆战队是不费丝毫力气就打穿了日军的防线。

后者大的也比较轻松,有了直升机的帮助,海军陆战队的战士们直接到了日军防守阵地的头顶上,顿时吓傻了日军,一路轻轻松松就杀过去了。

可以说海军陆战队根本没经受过多少大战的锻炼。

真正让海军陆战队出名的是李斌访问英法美德四国的时候,海军陆战队保护荷属印度尼西亚当地华人的行动。经此一事,海军陆战队的名气陡然上升不少,那些想要加入海军陆战队的人差点将海军陆战队的报名点都挤爆了。后来海军陆战队扩编,这些新招募的人大多都成为了普通一兵。

现在这两个北调的海军陆战师就是扩编来的。

现在的海军陆战队从海军中独/立出来了,成为了单独的军种,有自己的登陆作战掩护/支援舰艇(主要指两栖攻击舰和已经移交给海军陆战队使用的重庆级重巡洋舰)。

成为军种的海军陆战队已经有能力在无敌方威胁或威胁较小的地区展开独/立登陆作战。

海军陆战队有两个师北上的消息无论如何都是瞒不住的,几乎是到达东北的那一刻,这个消息就出现在了崔可夫和冈村宁次的桌子上。

崔可夫起先倒还感觉没什么,可后来却吓了一大跳。

冈村宁次则先是被吓了一大跳,然后才大大松了口气。

两人的反应不一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这两个海军陆战师是乘船到达的大连,然后才北上的。冈村宁次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中国方面增兵朝鲜半岛的先遣部队,中国人要再次对朝鲜半岛动手了。冈村宁次顿时一个激灵,急忙下令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同时让情报部门一定要查清楚这两个海军陆战师的最终目的地。直到这两个海军陆战师北上到了中苏边界,冈村宁次才知道这不是中国人打算对朝鲜半岛动手的信号。

崔可夫可就要震惊多了。崔可夫是陆军出身,他却也知道海军陆战队用好了也未必比陆军差。崔可夫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人的海军陆战队到苏联远东地区,是为了在贝加尔湖西岸登陆来了。可接到的情报却表明中国人压根就没在贝加尔湖东岸地区进行登陆准备。吃过太多情报上面苦头的崔可夫这次不再相信中国人是吃饱了没事撑的,将两个海军陆战师给万里迢迢调到了贝加尔湖一带。于是崔可夫下令情报部门要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查明中国人接下来的作战内容。

这个光荣的任务最终落到了那位隐藏在东北的高级间谍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