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三十一章 混乱之始

山沟中的军阀 第三十一章 混乱之始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南在进入1912年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而此时的中国也开始了焕发新的生机。清朝的灭亡和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中国工商业发展的法令,让许多人都投资到了现代工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如张謇、周学熙等人。一时间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中国时代主题。

伴随着清朝的覆灭,中国人开始希望仿照西方的道路,建设一个民主的资本主义的中国。恰巧《临时约法》上也表达了,要建设一个像美国一样的政治上三权分立,军队属于国家,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的资本主义国家。袁某人也是真的在按照《临时约法》上面的条约在做。

此时的中国出现了一种欣欣向荣的局面,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将会复兴。可是好景不长,以袁某人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和以荪文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党在关于如何行政上有了巨大的分歧。袁某人认为应该实行独裁统治,权力集中在中央,取消地方的自主权。荪文认为应该实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坚决反对独裁统治。荪文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在于独裁统治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

不管这两种想法的对错。在当时的情况下,独裁统治无异于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长期的衰落后,已经是国贫民乏。中国正急需集中力量迎头追赶列强,拉小与列强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民族的复兴。可是事与愿违,荪文等人不甘心失去权力。开始利用当时国人渴望实现民主国家的愿望,以清政府的独裁统治为案例,大肆宣传独裁的害处,宣传民主的好处。民众也被荪文等人的宣传所吸引,于是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开国会,立宪法的风潮。迫于压力袁某人也不得不同意进行国会选举。

于是一时间全国有许多党派纷纷成立,准备参与到即将召开的国会大选中。

其中著名的有统一党、共和党、民主党,以及宋教仁将盟同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家党。当时孙中山主张盟同会仍然为地下革命组织,随时准备继续革命。宋教仁则主张将盟同会公开化,以堂堂政党之阵势、用光明正大之手段,藉选举取得政权。宋教仁路线不仅获得了盟同会多数之支持,并且继续与其他小党合并,终于组成国家党,而在国会大选中取得了多数。这个“国民党”,不同于一九二四年孙中山主导的联俄容共后的中国国家党,实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党。许多后来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张东荪、沈钧儒、徐傅霖、罗文干、石志泉等,都是当时这个国民党的核心成员。

1913年2月,依据临时约法,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选举。国家党所得议席最多,按约法精神应由该党理事长宋教仁出任内阁总理。3月20日,宋教仁却在上海遇刺身亡,全国大哗。荪文、黄星等指袁氏授意暗杀,袁世凯则予以否认;当时之证据指向时任国务总理赵秉钧涉嫌教唆杀人,而宋案凶手武士英则是共进社成员,属国家党阵营。宋教仁案成为历史之谜。一时间宋案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面对复杂的局面,西南发表声明称,在宋案没有确切结案前,希望当事双方保持冷静。一切要等待调查结果出来再做决定。不能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对于西南的声明,荪文当即发表声明称,西南担任公职的全体国家党党员不思为宋教仁报仇,反而发表声明,明为要求双方保持冷静,实为替袁某人说话。现在自己以国家党理事长的身份宣布凡是在西南联合自治政府任职的国家党党员,一律开除国家党党籍。

荪文的声明当即把西南的人笑了个够呛。

“他荪文以为自己是什么?随便开除我们的党籍。大老板,我是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让我们加入国家党?”陈武笑着说道。

“说实话我很佩服宋教仁。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虽然他不是我们的人。但是他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梦想与我们是一样的。因此我选择了支持他。为了表示我的支持,我向宋教仁提供了五十万大洋用于充当建党经费。同时让西南的全体公职人员加入国家党。在国会大选中,国家党获得了组阁的资格。这代表了宋教仁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这个国家。但是现在宋教仁死了,这个国家将在不久之后陷入混乱的局面。”

“大老板,你刚才为什么说这个国家将在不久之后陷入混乱的局面?”

李斌没做什么解释,只说道:“人心难测呀。”

西南也不甘示弱,发表声明反击道,对于荪文开除在西南任职的国家党党员的国家党党籍的事情。西南表示不服。开除党籍要召开党代表会议,荪文的声明完全是自作主张,没有丝毫依据。西南国家党党员将不予理会。

同时西南国家党与荪文领导的国家党分裂,成立中国国家党西部派,由西南总督李峰担任党主席。

西南的声明把荪文气得够呛,自己只说开除党籍,对方干脆来了个分裂。这是叔叔可以忍,婶婶不可以忍。当即表态要让西南付出代价,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方法,只好作罢。

西南与荪文的对骂,可把袁某人乐坏了。当即同意了西南自治的要求,西南现在的官员仍然担任原有官职。调蔡锷来京担任经界局督办、蒋方震担任保定军校校长。

对于蔡锷、蒋方震进京,陈武等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蔡锷进京是有去无回。但是李斌却力排众议,支持蔡锷、蒋方震进京。这让众人大惑不解,问及原因。李斌总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李斌可是知道,蔡锷、蒋方震在袁某人手下任职时,可是演绎了一出风流佳话,李斌可不想当历史的罪人,只能由他去了。历史上蔡锷在京期间认识了小凤仙,由此引出了一段风流佳话。蒋方震在保定军校期间,因保定军校事心灰意冷,开枪自杀未遂。在医院休养期间与照顾他的日本护士佐藤屋登产生感情而成眷侣,过程则一波三折,两人终成眷属。两人成亲后佐藤屋登因蒋方震酷爱梅花改名蒋佐梅。

再说了二人的安全绝对有保障,李斌不必为此担心。

历史没有因为李斌的到来发生大的改变。1913年7月孙文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遭到失败。二次革命开创了民国武力解决争端的先例,也开创了民**阀混战的先例。不少建立民主国家必须的举措,如将军队国家化、民选议会、以法治国等等,于事后都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契机。代之而起的是明目张胆的军队干政、起迭不断的革命与反革命,引致兵祸连连。袁世凯在事件中的责任是不容旁贷,事后的历史亦证明了他的野心。荪文等人不顾实情,悍然发动二次革命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西南在二次革命中保持中立,北洋军并没有进入西南控制下的地方。西南还是在按照李斌的方案继续建设者。但是荪文等人就惨了,遭到袁某人的通缉,被迫逃亡海外。

二次革命后国内形成了四种势力,大抵可分别视之为执政势力(袁派)、中间势力(拥袁派)、中间势力(绝对中立,以西南为代表)和反对派势力(反袁派)。这四派之间没有绝对的利益冲突,中国暂时进入了和平时期。但是只要一个导火索,四方的矛盾就会爆发,这个矛盾即将到来。

PS:最后认为,无论哪本书的主角穿越到了清末民初的时间,不写二战总少了很多东西。因此最后想了很久还是感觉按原来的方案来写比较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