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三一九章 这巴掌挨得好!(六)

不得不说,老毛子的确学聪明了。以前,中国炮兵只要进行炮火反制,那么被打击的苏军炮兵肯定逃不掉。这次居然逃掉了,这想不惊奇都不可能。

从这一方面来说,远东苏军在与中国复兴军的多次交战中,也算是历练出来一些经验教训了。他们将这些经验教训用到了日常训练和当下的战争中。而作为他们对手的中国复兴军,现在正吃着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苦头。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大的讽刺。

好吧,做了事情就会有后果,无论这后果是什么,都需要去承担和面对。目前的中国复兴军就正在面对。

面对学聪明了的对手,中国方面也没有手软。反而变得更加热血沸腾了。

你不是很能躲吗?

那好,我也不管你躲在哪里。我直接对疑似目标进行无差别炮击和轰炸。能打到或炸到,那算自己运气好;不能,就是运气差。

只不过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己方对弹药,特别是对付坚固目标的高爆弹的消耗多了些,弄得后勤部队不得不加紧运输这类弹药。

可就算这样,进入库尔图克的中国/军队还是时不时遭到守军冷枪冷炮的袭击。尽管中国/军队马上进行了还击,但却收效甚微。

因为,守军一直都是打一枪或一炮就马上换一个地方,根本就在一个地方不停留。

往往打冷枪或冷炮的守军,只要一开枪或开炮,也不管战果如何,马上就撤退。中国/军队的反击火力,大部分都成了浪费。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张孝准也感到头疼。毕竟中国方面可不想打下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库尔图克,中国方面更不想今后打下的苏联城市也像库尔图克这样。

与其这样,那和完全摧毁没什么区别。

可是问题又来了,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又该怎么做呢?

难道真的要和苏军进行近距离交火,甚至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战?

这样做的确能保住城市不受到更多的伤害,但由此造成了中国/军队的伤亡,却也是足够的大。

对目前的中国复兴军来说,这样打,那完全是放弃了自己在火力装备上的优势,主动将自己与苏军放到了一条线上。那伤亡数字足以让人心惊肉跳。

张孝准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按照现在的方法打下去,大不了不要库尔图克了。

于是重整旗鼓后的中国复兴军再次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这次苏军是真的无法抵挡了。

得益于张孝准的决心,在攻取库尔图克的城市攻坚战中,以往很少在城市内用到的一百五十五毫米自行榴弹炮被调到了城市里,对着一栋栋苏联房屋进行远距离炮击,直到将这栋房屋彻底打成废墟。

苏联守军看到这种打法,心里当然明白,这样下去的后果。于是他们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还有十分钟就到反击的时候了,部队准备好了吗?”

“部队已经全部就位,只等时间到达。”

“那好吧,那就让我们等待吧。”过了一会儿,首先问话的人又向旁边的人问道:“你说这次反击有效果吗?”

“将军,这次反击一定能够奏效的。”

“为什么?”

“两年多来,我们和中国人交手数次,尽管都是我方战败,但我方也从中汲取了经验教训。更是通过汲取这些经验教训制定了新的训练方法来训练部队,制造了新的武器装备。我们的部队战斗力是有的,但装备还是老样子,少数的新装备大多都装备了欧洲方向的部队,我们在亚洲部队稍有装备。就算装备了,也因为数量少且不集中,形不成威慑力。现在这些新装备在我们亚洲部队的数量大幅增加,而且都是有老手掌握的。我相信他们的战斗力是能够发挥出来的。而且中国人并不知道我们的真实打算,我们完全可以让中国人……”

“你说的很好,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先前说话的人打断了下属的话,好像很害怕他说出一些不得了的事来。

十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苏军准备已久的反击开始了。

对于这次反击,守卫库尔图克的苏军很看重,事先的联络都是通过有线电话进行的。速度更为快捷的无线电联络根本就没用,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方面在密码破译上的实力绝不可小觑。这就保证了行动前不会被中国的密电侦听部门侦知,更谈不上被破译了。

在反击的发起时间上,苏军选择在了上午十一点整。

苏军以前在夜战的袭击中经常被中国/军队发现,弄得苏军在心里纳闷的同时也认为中国/军队装备有能使夜间观察如同白昼观察一样的装备,而且这种装备已经大规模装备中国/军队。这样一来,夜袭就不可能了。

苏军长期观察后发现,在上午十一点整左右,中国复兴军会开始准备分批吃饭。这时候发动猛烈的、持续的进攻,会让中国/军队在整个下午都没有时间吃饭。

普通人都知道“一顿不吃饿得慌”的道理,军人更是深知。就算军人受过这方面的训练,那也只能保证少数几顿不吃,时间长了肯定受不了。

饿着肚子的军队和吃饱喝足的军队对打,结果怎样,相信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当然了,要是遇到什么突发情况,结果会发生改变那也是有可能的。

既然是大白天进攻,那么也不用藏着掖着了,该拿出来的支援火力全都拿出来吧。

守卫库尔图克的苏军这次是下血本了,凡是能对己方进行支援的火力都拿了出来。

中国方面知道远东苏军装备中,有哪些能够对己方三二式坦克造成致命伤害。

一般来说,只有口径在八十五毫米以上的身管火炮才能做到。但因为口径和弹药的因素,八十五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只能在不同的距离上造成致命伤害。

而这些装备中,最让中国方面感到头疼的,是那些用坦克底盘改装了自行火炮。特别是用T―34(三四)坦克的地盘改造的SU―122(一二二)自行火炮和用IS―2(二)坦克底盘改装的ISU―122(一二二)自行火炮。

这两种自行火炮制造简单,装备量大,其一百二十二毫米的主炮能够在近距离内对己方三二式坦克造成致命伤害。让人不得不防。

中国坦克当然不希望被这种火炮给击毁。

其余让中国方面感到头疼的苏军装备还有喀秋莎火箭炮和地雷。

喀秋莎火箭炮制造简单,使用者完全可以在按下发射按钮后马上逃之夭夭,让中国炮兵连反制机会都失去。

地雷这东西毫不起眼,但真用起来那可是很恐怖的。先前苏军大摆地雷阵,中国方面可是深有体会。

剩下的苏军装备中国方面可以不放在眼里,但绝对会小心对待。

毕竟谁也不想早早死去,不是?

苏军的反击既然是下了血本的,那动静不可谓不大,一时间库尔图克城内炮声大作,硝烟直冲云霄,有种地动山摇般的感觉。

不查之下,库尔图克城内的中国复兴军算是彻底倒霉了。

与初进城那会儿不一样,初进城那会儿是知道苏军有埋伏,那肯定小心翼翼。但现在,战斗已经开始两三天了,那对苏军突然反击的警惕心不可避免地大幅下降了许多,而且苏军的反击实在是太突然了,城内的中国复兴军不倒霉才怪。

这人一倒霉,那喝凉水都塞牙缝。

这不,城内的中国复兴军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来自敌方的火力打击。

苏军的火箭弹那是一枚枚不断落下来,虽说火箭弹的射程近,但对城市巷战而言,也算是远程火力了。而且苏军也不用考虑遭到炮火反制的可能。火箭炮的最大优点就是射速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发射箱中的火箭弹全部打出去。等到中国炮兵开始炮火反制的时候,火箭弹已经全部打出去了,剩下的就是光溜溜地发射架。

这反制的炮弹打出去也是浪费资源,倒不如留着打其他目标。

相反,苏军的炮弹倒还没有落多少下来,原因是苏军的身管型火炮大多都是牵引式的,自行式的相对较少。

以前用牵引式火炮进行火力支援和打击,结果往往是牵引式连炮带人全都死于中国炮兵之手,苏军可没那么多牵引式火炮和炮兵来浪费。

而且这些自行式的火炮大多都是承担起反坦克任务的,让他们去进行火力覆盖,那还真的要仔细考虑考虑。

炮击一结束,苏军就开始了步坦协同进攻。

以前苏军不是没想到用步坦协同进攻,问题是在使用步坦协同进攻的时候,苏军的坦克和步兵往往脱节。原因有多方面的,中国炮兵或航空兵的轰炸是一个主要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苏军没有合适的装甲运兵车,或者类似于中国的步兵战车那样有一定防护能力和攻击力的装备。没了这些装备,让步兵的两条腿如何能够跟得上高速冲锋的坦克。

可能有人又要问了:“连T―34(三四)坦克这种经典装备都能研制出来的苏联,难道还研制不出来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这种技术含量更低的装备吗?”

说实话,苏联当然能够研制出来,但问题的根本是这时候的苏联没有意识到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的战场价值,苏联认为有坦克和自行火炮就足够担负战场突击任务了。

而且苏联能够生产履带式车辆的各类工厂都在大规模生产坦克、自行火炮,没有多余的产能来生产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苏军怎么进行步坦协同作战。

现在在城市中,城内道路限制了坦克的速度,使得步兵能够快速跟上。苏军的步坦协同作战终于正式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