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三零一章 新舰之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

航空母舰的战斗力来源于其舰载机、飞行甲板完好程度、航母本身储备的机载弹药数量和飞机用燃料等相关方面。

以上三者缺少了任何一个,航母的战斗力都会大打折扣。

为了保护航空母舰,护卫舰只是必须的。

当导弹武器出现后,西联曾经对其进行过十分严格的测试。

最终西联海军决定制造以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水面战舰。既然如此肯定要围绕着导弹制造军舰,制定战术。

装备有导弹的水面战舰进入西联海军服役后,西联海军曾利用其做了一次联合演习。

演习的最终结果表明,即使以后西联海军的所有水面战舰都装备大量的导弹,在敌方飞机自杀式攻击下还是有可能损失惨重。而且十年内敌方有可能制造出亚音速的反舰导弹。到那时水面战舰的压力更大。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携带有反舰导弹的导弹敌方飞机接近己方水面战舰前将其击落。

该任务就交给了舰载机部队。而舰载机部队在敌机大举来袭时,不可能做到将企图接近己方水面战舰的敌机全部击落。这时候就要靠己方水面战舰自己了。

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最初就是作为己方航空母舰最重要的守护者诞生的。

按照这一想法,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必须装备大量的防空导弹,作为航母战斗群最主要的防空火力。

针对这一想法,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只装备了一种防空导弹,也就是奋进级巡洋舰装备的那种最大射程五十公里的防空导弹。

当然了,既然是航母战斗群最主要的防空火力,该级舰的防空火力自然也不差,有三部类似于后世前苏联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的M―22(二二)飓风防空导弹单臂发射架,呈前二(位于主炮和舰桥之间)后一(位于舰尾)布置在该级舰上。

三部导弹发射架配备了的防空导弹导弹数量是不同的,前两部更配备二十四枚,后一部配备三十六枚。

战时的状况下,军舰一般来说会用舰首对敌,但保不准敌军会从背后冒出来。这时候部署在舰尾的防空导弹就是对敌的第一道屏障。

按照艾琳的说法,这款最大射程五十公里的防空导弹实际战斗力介于后世美军的标准―1(一)舰载防空导弹和标准―2(二)舰载防空导弹之间。

后世美军的标准―1(一)舰载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七十四公里,标准―2(二)舰载防空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一百七十公里。

中国的科技实力可没有达到后世标准―2(二)舰载防空导弹诞生时候的程度,但超过标准―1(一)舰载防空导弹诞生时候一定程度还是真的。

最重要的是该型防空导弹在必要时可以作为反舰导弹使用。

在导弹诞生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导弹要想成功击中目标,就必须依靠引导。其最主要的引导方式是红外引导和无线电引导。

红外线引导主要用于近距离格斗空空导弹,无线电引导在防空导弹、空空导弹方面应用的比较多。

该型防空导弹也是用无线电引导的。

在该型防空导弹诞生之初的一次实弹射击中,己方战舰发射的一枚该型导弹没有击中“敌机”,反而打中了友舰。后来的调查显示该型导弹的引导装置有问题。在一定的海拔高度,该型防空导弹对目标的识别能力不好,容易受到海面或地面突起物的影响。经过技术攻关这个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

而解决这个难题的科研人员也不禁想到,用防空导弹打海面或地面目标是否可行?

经过一次又一次失败,他们真的做到了用防空导弹打击海面目标。只要导弹引导得好做到这点并不难。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这制造费用也实在是太高了点。他们最终将这个皮球踢给了李斌。

李斌想了想还是决定少部分生产一批特意装在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上,以期增强该级舰的反舰能力。

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说白了是一款以防空为主要任务的巡洋舰,在反舰、反潜作战方面有恨得的缺陷。同时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在必要时还必须承担起追击敌舰的责任。没有数量充足的反舰导弹怎么行?

就这样,少量生产出来的集防空和反舰功能于一体的防空导弹终于生产并装备在了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上。这让该级舰的反舰能力大增。

后来中国/军方将这款防空导弹称为旌旗―1(一)防空导弹,而那种集防空和反舰功能于一体的被称为旌旗―1(一)J。这里的“J”本意为反舰型,但后来为了迷惑有心人士,“J”被解释为舰载型。

防空导弹的数量毕竟有限,为了弥补导弹数量的不足,该级舰依然保留了一门一百二十五毫米高平两用主炮。该炮位于舰首,全自动换装填弹药,其操作人员在CIC(bat/Infomation/Cente意即战斗信息中心)里。在必要时,比如战舰的动力装置受损无法为战舰提供大量电力的情况下,也可让操炮员进入炮塔内部,进行手动操作。

为了应对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敌方战机,该级舰还在战舰的不同位置布置了五座六管二十五毫米加特林机炮负责。其中两座位于舰桥两侧,两座位于直升机机库前方的两侧,一座位于直升机机库顶端。

六管二十五毫米加特林机炮实际上就是后世前苏联的AK―630(六三零)近防炮。只不过,这一时空中国在电子技术上的成就实在是不敢和后世比,只好用二十五毫米炮代替三十毫米炮,这多出来的空间就被用来装电子设备了。

好在这样做的效果还不错,海军很满意,陆军更是以其为原型研发出了自己的野战近防炮。

在反舰方面该级舰装备了两座四联装YJ―3(三)反舰导弹。

自从第二代反舰导弹研制成功后,反舰导弹研制人员备受鼓舞,但在第三代反舰导弹的具体研制上,他们出现了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未来的反舰导弹应该具备射程远(最少二百五十公里的最大射程)、速度快(巡航速度至少达到一马赫,末端攻击速度两马赫)、智能度高(在发射出去后能自动寻找目标)等优点。

另一部分人认为,未来的反舰导弹应该具备重量轻(弹体总重不超过一千公斤)、最大速度为高亚音速、最大为射程一百公里出头、能够从多种发射平台上发射。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分开单干。

前者的最终成果就是弹长九点四米,直径零点七八米,巡航速度零点九马赫,最大速度一点五马赫,最大射程二百八十公里,弹重四千公斤,装药量为一百五十公斤塑化胶基药的YJ―3(三)反舰导弹。

中国海军反舰导弹的研制是秘密进行的,即使装备部队后也没在大众面前露过脸,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代号没有正式名称。

现在中国海军即将走向远洋,自然要有正式名称了。

出于恶趣味,李斌将中国的所有反舰导弹统称为“鹰击”。

由于中国海军已经研制出了两代反舰导弹,因此装备在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上的这种反舰导弹就被命名为鹰击叁,在对外表达时就写成YJ―3(三)。YJ是“鹰击”两字的汉语拼音缩写。

由于YJ―3(三)反舰导弹的巨大体积,将其放在舰首位置实在是不合适,这会严重影响舰首的防空导弹发射。只好将其放在直升机机库两侧,而且放置的方式还是导弹出口朝舰尾方向。

这么办法,都是无奈之举啊!

为了加强水面战舰的反潜能力,中国海军的水面战舰一般都会配备一架ZFQ―1(一)反潜直升机。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也不例外,也配备了一架该型反潜直升机。

有了反潜直升机,中国海军的军舰设计人员还不感到满足,认为应该装备反潜鱼雷用于进一步增加反潜能力。但在军舰空间差不多都被装满的情况下,这种想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在该级舰建成之前,该级舰还是加装了两部早已研制成功的反潜火箭发射器。

这两部反潜火箭发射器的主要目的是拦截有可能命中该级舰的敌方鱼雷。

当下世界各国的鱼雷大多是直航式鱼雷,为了保证命中,在鱼雷发射时大多数战舰都会选择一次就将鱼雷发射管里的鱼雷全部打空;战机则呈一条线飞行,然后投下鱼雷。敌方的军舰和战机希望以此形成一个鱼雷网。只要敌军战舰在这鱼雷网里,那绝对逃不过被击中的命运。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能够引爆敌方鱼雷的反潜火箭发射器就是其克星武器了,不装备都对不起人啊。

在装上了数量众多的各式导弹后,守护级重型导弹巡洋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一万零五百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一万五千吨。

这样一艘战舰在海上强国眼中勉强算得上是重巡洋舰,但其实际战斗力却足以让战列舰感到羞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