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二一八章 授衔与宣誓

山沟中的军阀 第二一八章 授衔与宣誓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原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大礼堂里,一群人正襟危坐,他们在等待一个光荣时刻的到来。

在日军被赶出中国,西国党取得对全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权后,为了表彰在抗战期间及其之前立下功勋的中国/军民,西国党决定举行一场表彰大会,而地点就定在了南京。

对于地点被定在南京,工农党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南京不是最好的地点,北京才是最好的地点。南京原来在姜分的治下,里面有太多工农党所憎恨的事物存在;而北京则不一样,北京有工农党所不能忘记的情怀。(想不明白的自己去问度娘。)

对于工农党的反对西国党表示理解,但西国党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可把工农党那边的某些人气得直跳脚了。工农党那边的某些人趁机号召党内人员拒绝前往南京参加表彰大会。

对于这些人的号召,工农党内还是有不少人响应。恰在此时西国党对工农党说了一句――在沦陷期间北京发生过超过十万人的大屠杀吗?

得,这话一出,工农党那边算是彻底安静下来了。是呀,在沦陷期间北京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超过十万人的大屠杀,反而是南京发生过超过十万人的大屠杀。真要是在北京举行这表彰大会,还真的说不过去。

表彰大会的时间被定在了上午九点整。

上午九点整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奏乐。”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

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

给我生命,给我力量。

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

洒在我的胸膛上。

战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

战旗飘飘,军号响,

剑已出鞘,雷鸣电闪,

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

向前进,向前进,

向前进,

中国/军魂。”

《中国/军魂》的歌声慢慢响起。

由于西国党本身并不喜欢荪文创立的中华民国国歌,认为其有极大的洗/脑嫌疑。因此在奏乐方面奏响的是西国党自己创造的歌曲――《中国/军魂》。这首歌能够入选完全是因为它实在是太符合抗战期间中国/军民前仆后继与日寇血战的场景了。这首歌曲可是全国/军队都会唱的歌,用它也受到了军方人士的欢迎。而且西联自身的根基并不是十分稳固,因此西联没有提出新的国歌、国旗、国徽,这代表新政府的三旗帜。

一曲歌完,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下面有请李斌主席上台讲话。”司仪按部就班来了一句。

“自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今天,中国在和其他国家的战争和冲突中,只赢了一次。这,‘一次’就是刚刚结束的中日大规模武装冲突(注一)。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包括军队和平民在内的超过六百万的人员伤亡;战争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和物资消耗超过一百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书籍、字画、地图、艺术品等或毁于战火、或被日军强行掠去。但是即使这样,我们中国也打赢了,让日本人不得不灰溜溜地离去了。这次胜利是全国民众众志成城努力的结果,因此在今天这这里我们将会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进行褒奖。”

“哗……哗……哗。”一片掌声响起。

“为表彰在过去的中日大规模武装冲突期间的巨大功绩,今授予蒋方震、蔡锷、张孝准,三人中国复兴军元帅军衔;一级民族独立勋章,一级民族自由勋章,一级民族富强勋章。”

对三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在场的人想不服都不行。这三人早在清末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士官三杰的称呼。又在刚过去不久的中日大规模武装冲突中,有了超级巨大的战功。在这巨大的战功面前,其他人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相当元帅可以呀!只要你能拿出更加巨大的战功。

为了此次大会西国党特意制定了三种勋章,民族独立勋章,民族自由勋章,民族富强勋章。

民族独立勋章是用来颁发给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英勇奋斗的人的。

民族自由勋章是用来颁发给那些为争取民族自由、英勇奋斗的人的。

民族富强勋章是用来颁发给那些为争取民族富强、英勇奋斗的人的。

也许这样说让人感到十分疑惑,但这恰好就是西国党的目的。因为之前工农党和东国党之间相互打了十多年,双方早就成了死敌。等日本人打来了,双方虽然停止对抗,共同抗日,但那也是暂时的。等到突然间,西国党强势崛起,拿下了权利的最高宝座,双方虽未视西国党为死敌,但也相差不远。因此西国党这次对勋章的称呼,不得不采取了让人头晕的策略。

司仪的话音一落,三人走到了台前,李斌亲自为三人戴上了象征元帅的军衔和礼穗。

“恭喜你们。”李斌发自内心道。

“谢谢大老板,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舞台。”

三人的军衔一授完,就该轮到比他们低一级的上将衔了。

按理说在元帅军衔和大将军衔之间应该有一级大将军衔作为过渡。可西国党在这次授衔的时候却没有设立大将军衔。原因在于西国党认为这时候即使设立了大将军衔,也没有人能够得到。

对此,工农党和东国党都表示强烈反对,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部分党员还是能够获得大将军衔的。对此,西国党予以了强烈反驳,在大量事实面前工农党和东国党不得不沉默下来。

“为表彰在过去的中日大规模武装冲突期间的巨大功绩,今授予姜分、严锡山、马玉祥、张汉卿、何应钦、陈诚、陈绍宽、薛岳、朱得宗、彭德海、叶剑鹰、左全、陈武、徐荣、林寒生,十一人陆军上将军衔,郑大海、陈绍宽,两人海军上将军衔,林天翔、周至柔,两人空军上将军衔;二级民族独立勋章,二级民族自由勋章,二级民族富强勋章。”

被叫到名字的人再次上台领取属于自己的军衔。当然了姜分这时候早就走了,连带着以前姜分很多在军中的心腹都走了,但尽管他们走了,西国党还是给他们留下了军衔和勋章。因为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浴血奋战的功劳不容抹/杀。

“为表彰在过去的中日大规模武装冲突期间的巨大功绩,今授予宋希濂、张灵甫、张自忠、杜聿明等东国党党员二十人,林三虎、聂荣真、刘白承、关项应、贺隆等十五人,张敬海等西国党党员二十人,以上合计五十五人中将军衔;二级民族独立勋章,二级民族自由勋章,二级民族富强勋章。”

这时候所有人都感觉这授衔理由有问题了。怎么授衔理由都是一样的呀?

其实这也不能怪西国党偷懒。要是真的将授衔理由写出来,那叫自讨苦吃。光是将理由念出来都很费时间,而且这些理由简直五花八门,清理出来都很难。这样笼统的说,既省时间又不惹人生气,何乐而不为呢?

那些知道内情的人还好说,不知道的就在心里腹诽了。

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反正授衔仪式还是要继续的。

“为表彰在过去的中日大规模武装冲突期间的巨大功绩,今授予张灵甫……等东国党党员三十人,陈更……等工农党党员二十人,秦敖……等西国党党员四十人,以上合计九十人少将军衔;三/级民族独立勋章,三/级民族自由勋章,三/级民族富强勋章。”

至于下面的校尉士级军官的授衔名单就不详细说了,实在太多了。只说说一些代表人物,比如说击毙了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丰田副武的西国党党员霍洪;死抗日军进攻的工农党团长梁兴初;有东国党空军“四大金刚”之首之称的高志航。

在这里要特别说一下高志航。在后世,高志航的故事虽谈不上人人皆知,但总有很多人知道。本来高志航在后世死于日军的轰炸。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根据命令,他率援助的战机飞至周家口。因天气恶劣,留原地待命。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周家口机场接到报告,有十一架日机向该机场飞来。他立即下令作战,然而此时日军战机已飞至机场上空,在日机的俯冲轰炸下高志航登上座机,刚进入机舱既被早有准备的日军战机投下的炮弹炸中而殉国,时年三十岁。

但在这一时空,国民政府的空军实力在抗战开始后得到了西国党一定程度的援助,因此高志航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前去接收苏联援华飞机,更不可能被日军炸死。所以说高志航在这一时空的这时候还活得好好的。

军人的授衔和授勋一结束,马上就轮到了非军方人士的授勋仪式。非军方人员包括了政府机构,民间人员。根据他们功勋的大小,他们获得的勋章数量和等级也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东国党的宋子文居然被授予了一级民族富强勋章。在授予理由上则是通过发行法币,暂时稳定了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区内的金融稳定,促进了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区内的经济发展。

尽管工农党方面心有腻味,但也不得不承认宋子文在这方面的确做得很好。

尽管每个人的授衔和授勋时间是短暂的,但架不住人多呀!因此忙碌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等到授勋全部结束,军方人士在中国复兴军总旗下举行了庄严的宣誓。

中国复兴军总旗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一块经过修饰的白布。

一、旗面为白地,长方形,横直为五比四。旗杆套用白色,宽为旗面横长的十六分之一。旗杆为红黄二色相间之旋纹,上制黄色矛头。

二、由旗面的中心点向上下划一垂直中线,向左右划一水平中线,将旗面分为。

四个面积相等的长方格。

三、“中国复兴军”五字均为金黄色,位于上方近旗杆之长方格内。

五、“中国复兴军”用汉字,每笔均系等边长条体。旗杆在左时,该五字置于旗帜正中,并由左向右横写。旗杆在右时,则该五字应位于旗帜正中,并由右向左横写。

六、“中国复兴军”五字,长均为四等分,宽军为一等分,“复”字下边距水平中线向上五等分,右边(或左边)即在垂直中线上。

七、各级军旗尺寸如下:

(一)中国复兴军总部横一百七十厘米,直一百三十六厘米。

(二)野战军(一级军区同)及兵团(二级军区同)横一百六十五厘米,直一百三十二厘米。

(三)军(三级军区同)横一百六十厘米,直一百二十八厘米。

(四)师(军分区同)横一百五十五厘米,直一百二十四厘米。

(五)团(县指挥部或武装部同)横一百五十厘米,直一百二十厘米。(是不是感觉和PLA的军旗制法很相似。)

由于中国复兴军总旗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所有人都对总旗的白地很是好奇。可他们马上就明白了为什么是白地。

只见蔡锷、蒋方震、张孝准三人缓步走上前来,用旁边医务人员交给的刺针,刺破了自己右手的食指,接着在中国复兴军总旗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他们后退了一步,右手伸平,掌心正对着自己的心脏前,高声道:“我蔡锷(蒋方震、张孝准)在此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复兴军,成为其中一员,坚决遵守军队的纪律,严守军队的秘密,履行军人的义务,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宣誓永久效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身,永不背叛。”

三人宣誓结束后,留下了一大堆人,呆呆地看着,仿佛他们从未认识过三人一样。

也难怪在场的人难以接受发生在他们眼前的这一切,因为以前的人加入军队宣誓效忠的对象是个人,是党派,而不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三人的宣誓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先河。

接下来西国党的军方人士,成队列上前将刚才蔡蒋张三人做过的事情再次做了一遍。这时候东国党和工农党的军方人士犹豫不决,一些人想去又不敢去,一些人坚决不去。

过了一段时间部分东国党和工农党的军方人士仿佛做了很大决心似的,走上了前台,站到了中国复兴军总旗面前,将刚才那些人的动作再次依样画葫芦般做了一遍。

也许是榜样的带头作用,更多的东国党和工农党的军方人士在中国复兴军总旗面前宣誓。

看到这么多人都去了,剩下的东国党和工农党的军方人士也不得不做了。最终所有在场的军人都在中国复兴军总旗面前庄严宣誓。

这件事情的影响在当时还看不出来任何苗头,可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件事情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注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日之间并没有相互宣战,直到日军退出中国也没有相互宣战。因此此处用的是“中日大规模武装冲突”。至于甲午战争后意大利派人到中国来划分势力范围,却最终失败的事情,被李斌选择/性/无视了。因为这件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意大利也没有日本那么强,代表/性/不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