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一九零章 谁更疯狂?(八)

山沟中的军阀 第一九零章 谁更疯狂?(八)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斌是在自己办公室里收到了教导师成功拿下奉天的消息。

“还真的让他们做到了。”李斌不自觉地松了口气。

在拿到蒋蔡二人的作战方案时,李斌不自觉地打起了寒颤。因为这份作战方案实在是太像后世著名的“市场花园”行动了。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英美盟军登陆诺曼底开辟第二战场后,为尽快击败纳粹德国,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五日,美国巴顿率领的美国第三集团军率先冲出诺曼底地区,开始了在法兰西平原上对德军的大追击,英美盟军上下逐渐开始弥漫乐观的情绪。为了从北面迂回齐格菲防线,直取德国鲁尔地区,以便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一向以谨慎著称的英军蒙哥马利元帅提出了一个代号为“市场花园”的大胆而冒险的计划。这一行动旨在夺取跨越莱茵河、瓦尔河等河流上的一系列重要桥梁后,从荷兰直插德国腹地,争取在一九四四年圣诞前结束欧洲战场作战。其内容是由英国第三十军向安特卫普发起地面进攻,同时由美军第一零一空降师、第八十二空降师、英军第一空降师及波兰伞兵旅共三点五万人的空降部队,采用“蛙跳”战术依次在六十三英里战役纵深上的艾恩德霍芬(埃因霍温、恩荷芬)、奈梅亨(奈美根)和阿纳姆(安亨、安恒)三地空降,夺取莱茵河上的桥梁。

说白了就是在地面部队前进的必经之路上投下空降部队,让空降部队打通道路的关键点,从而让地面部队顺利前进。

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七月,美、英空军几乎动用了自己的全部家当,包括五千五百余架运输机、二千五百九十六架滑翔机、八千余架战斗及轰炸机,同时在三地成功地空降了三点五万余人、五百六十八门火炮,一千九百二十七辆军车、五千二百三十吨物资,发动了这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行动。“市场花园”行动中主要由英军指挥,地面的作战也主要由英军担当。第一批空降后半小时,十七月下午二时十五分,第三十军军长霍罗克斯将军下令“花园”部队发起攻击,爱尔兰禁卫装甲师开始向正面的德军防御部队的五个营发动攻击,第四十三团和第五十团在禁卫师之后跟进,迅速推进了几里。在第三十军正面进入阵地防御的德军瓦尔兹师支队,仓促间发挥不了战斗力,爱尔兰禁卫装甲师的先头部队从路上一直攻击,将瓦尔兹支队分为两部,德军防线开始崩溃,被驱逐向道路左右两侧退去。

然而,命运的天平似乎一开始就倾向德军。由于情报失误,蒙哥马利根本不知道,在英美盟军预定着陆的地区,德军已经部署了党卫军第二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和空降第一集团军的部分部队。缺少重型装备的英美盟军空降兵在德国装甲兵头上空降,而且美军进行的是高度跳伞,平均跳伞高度在三百六十六到四百五十七米,比二战中标准跳伞高度二百四十四米要高得多,跳伞地区有德军的高射炮不断射击,很多人还没有降到地面就被德军打死了。尤其糟糕的是,英美盟军发起空中突击不过两小时后,德军空降第一集团军司令司徒登特便从一架打下的滑翔机中取得了一份英美盟军的作战命令。他立刻携带这份命令到B集团军群总部去见总司令莫德尔,策划德军的反攻。在德军的将领中,司徒登特比任何人更熟悉荷兰,也了解空降部队的重大缺点―诸如在地面上欠机动以及缺乏重武器。最后,莫德尔选择了安恒作为党卫军装甲部队一部的整训地区,他们极力阻止英美盟军空降部队和战车部队的会师。

第一零一空降师在费赫尔地区空降后,当天就夺取了附近南威廉斯运河大桥并攻占宗镇,十八日与地面先头部队会合,又攻占了艾恩德霍芬。第八十二空降师在赫拉弗地区空降,当日夺取马斯河和马斯河・瓦尔河运河大桥,一九日与地面先头部队会合,二十日日落前夺取奈梅亨附近的瓦尔河大桥。两支空降部队伤亡了三千五百四十二人,才与地面部队会师。由于战线拖长,装甲部队前进停滞,英美盟军的供给不得不一减再减。一零一空降师和八十二师在前线撑了两个多月,没能抽调回来,他们在十天的“市场”作战中伤亡近一万人。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在经过十天的苦战后,英美盟军不得不承认“市场花园”行动彻底失败。在此次作战行动中,德军仅伤亡三千三百人,而英美盟军则损失一点七万多人。其中,美第八十二空降师伤亡三千四百人,第一零一空降师伤亡三千八百人。而突击在最前方、负责夺取阿纳姆大桥的英国第一空降师和波兰伞兵旅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况下,损失更加惨重。波兰伞兵旅一千名空降人员中伤亡近七百名。第一空降师伤亡与被俘人员近七千人,只有不到两千人从德军坦克的包围下突围成功。该师一位战地指挥官面对那座他们永远也未能到达的阿纳姆大桥哀叹道:“那座桥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此战结束后,美军第一零一师和第八十二师在二战中都再未进行过空降作战。“市场花园”行动也因此成为二战美军精英空降部队大规模空降行动的绝唱。

有鉴于“市场花园”行动在战略上的失败,再看看自己手中的行动方案,李斌不得不将其认定为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伤亡的计划,而予以否决。但是蒋蔡二人联名回电这是现阶段最有可能成功的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东北,而不付出巨大代价的方案。

李斌理解他们的心情,李斌也想早日光复东北,但这一切都不能建立在巨大伤亡的前提下。破不得已之下,李斌请求艾琳帮忙利用飞船做一次兵棋推演。这是自近十年来李斌首次请求艾琳出手帮忙。最终兵棋推演的结果是蒋蔡二人作战方案的成功率为六成,要是加大后勤保障和阻止日军援军来援的力度,作战成功率会打到九成,同时物资消耗会增加五成,人员伤亡会下降四成。

有了艾琳的分析,李斌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所有能够打出的牌。先是让航母编队在张敬海的率领下北上支援,然后向前线增派了大量的兵员、兵器。同时为了防止后方干涉对前线指挥造成影响。李彬很知趣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任何涉及到战斗指挥的电文都不发出,向前线发去电文只是询问蒋蔡二人还想要什么物资,自己一定倾尽全力予以支援。

就这李斌都还觉得不保险,他还想加大投入。但仔细想想目前能够投入的只有海军潜艇部队了。于是他一个电话打到了海军司令郑大海那里。李斌想知道海军潜艇部队到底有多少能够被用到封锁日本本土向东北运送兵器和物资的作战上来。

自从成功重创日本联合舰队后郑大海回到了自己在西联的办公室。对郑大海来说能够重创日本联合舰队是他一辈子都想做到的事情。既然做到了,心愿也了了。这时候要是还不回去就要影响张敬海发挥了。

回到办公室的郑大海起初很是欢乐了一阵,见谁都是笑眯眯的。但后来郑大海见谁都是苦大仇深,好像谁都是他的大仇人似的。这原因嘛,还要找到李斌头上。

之前由于潜艇部队实在是太给力了,让日本人吃亏不小。考虑到今后的作战,李斌忍痛给潜艇部队加了紧箍咒。于是弄得潜艇部队的官兵们怨声载道。郑大海自然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了。

现在李斌突然来电询问潜艇部队的事情,那是不是说潜艇部队要解禁了。心思活泛的郑大海当即保证潜艇部队在一个月内可以投入二十艘潜艇到某个作战方向,两个月后增加到四十艘,三个月后全部潜艇过去都没问题。

李斌可没这样的打算,只是告诉郑大海在朝鲜海峡那边长期保持超过十艘潜艇的存在就行了,不必把所有的潜艇都拉过去。但是李斌也放宽了到朝鲜海峡的潜艇都个鱼雷携带量,让他们满载鱼雷出海。甚至可以多配备磁性制导鱼雷和线导鱼雷。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潜艇部队的艇长们全都向郑大海提交了希望到朝鲜海峡执行任务的申请,弄得郑大海头疼不已。迫不得已之下郑大海决定还是按照老办法实行轮流制,让已经完成了出港准备,但却还没出港的潜艇先出发。没回港的潜艇哪个先回来,哪个先出发。

后来李斌彻底解除了对潜艇部队的限制,要求每一艘潜艇在出海前都必须满载鱼雷。当时潜艇部队只认为这是李斌良心发现了,丝毫没往其他方面想。等他们想明白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明白得实在太迟了。但他们也从心底里感谢李斌对他们的好。

先期到达朝鲜海峡西联潜艇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对朝鲜海峡的水文条件进行了大规模复查。海底的情况很神秘、很复杂,稍不注意西联潜艇就要倒霉。再说了没人希望因此丧命,因此复查是必须的。好在朝鲜海峡并不是很大,复查也很快结束。复查的结果和以前的调查结果没什么不一样。西联的潜艇艇长们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以前的资料作战。只不过他们来的时间实在是早了点,根本就没有多少值得他们大开杀戒的目标。

“我说海军那帮带翅膀的家伙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我都等得不耐烦了。”在青岛外围的某人抱怨道。

“快了,他们会准时到的。”另一人回答道。

无论是西联官方还是西联民间都对守时守信十分看重,西联认为不守时守信是一种巨大的犯罪,会极大地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西联以前就曾经多次出现因不守时守信导致的教训。

在二十世纪一零年代西联的一家轴承生产商生产的轴承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因此很多要用到轴承的生产商纷纷与这家轴承生厂商签订采购轴承的协议。要是这家轴承生产商好好地;履行协议就什么事儿也没有。可谁知道这轴承生产商的老板那一天发了疯,不但单方面地提价,还经常不按时发货。

本来嘛,你东西好,又供不应求,那你提点价也没什么。毕竟这是一种行业内的潜/规则,大家都心知肚明,也不会说什么。可你提价也提得太狠了吧,居然是原价的整整一倍。这下子,麻烦事儿就出来了。那些之前签订了采购协议的厂商就开始闹事儿,他们要求这家轴承生产商必须按照协议中的价格出售轴承给他们。

没想到,这轴承生产商的老板认为,自家工厂生产出来的轴承是人人追捧的畅销货,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销路问题,很是硬气地表示,价格不变,爱要不要。

这下子可把那些厂商全给得罪了,他们一方面派人继续谈判,看看这价格能不能降下来;另一方面派人前去调查,看看哪里有符合自己要求的轴承。这一找还真的找到了很多符合自身要求的轴承。没说的,有了新货源的轴承需求商们很是毫不犹豫地将原供货商给踢了出去。最终这家轴承生产商倒闭了,那位老板也选择了用自身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真理。

话音刚落,活塞式发动机那特有的声音就传入了两人的耳朵。“你看,我说的不错吧,他们真的是准时到达。”

“好了,我们还是干活吧。记得将目标只指示清楚,我可不想死在自己人的炸弹手里。”

“我办事儿,你还不放心吗?”

很快具有指示/性/质的信号弹被发射了出去。

被发射出去的信号弹是西联自己研制的红/色/发烟信号弹。这种信号弹一旦被发射出去就会冒出大量红/色/烟雾。具有鲜艳特征的红/色/能够很好地被识别出来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作为烟雾弹和照明弹使用。

“快看。”某位飞行员说道,说完还指了指。

“看到了。”同机的另一位飞行员答道:“伙计们,我们的任务来了。地面部队已经指明了目标位置,记得做得漂亮点。前往别将炸弹仍错地方了。要是炸死的只是鬼子还好,要是炸死了多余的花花草草就不好了。”

“嘿嘿嘿……”通讯器里传来了一片笑声。

笑归笑,正事还是要做的,不然会有大/麻烦。这不,一群FGJ―7攻击机就分批俯冲而下,准确地将炸弹投到目标顶上。

“干得好。”地面上担任指示员的两人忍不住叫道。

爆炸过后西联军没有急着发动进攻,他们在等待,看看是否要再次对目标发动打击。毕竟谁知道有没有日军幸存下来,准备打黑枪或者发动自杀式进攻。保险一点总能多出几分生还希望。

硝烟散去,西联军地面部队再次通过无线电向空军请求对疑似危险地点进行空中打击,空军很乐意地接受了。

就这样通过空军精确地俯冲轰炸,日军修筑在青岛外围的防御工事被一一点名。防守在防御工事里面的日军有了现成的坟墓。

清除了外围的障碍物,西联军开始向城市推进。可真的到了市区西联军才发现,自己上了大当了。因为日军早就悄悄地撤走了。那些留在外围防御工事里的日军要么是已经没有治愈希望的重伤员,要么是残疾。他们自知没有活下去的希望渺茫,因此选择了留下来为主力部队争取足够的撤退时间。西联情报部门“没有提前发现”这一点,不然青岛的日军绝对全部玩完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