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一八一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十一)

西联在六月二十七日早上七时动手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被有心人传了出去,顿时全国沸腾。

首先发表评论的是国民政府的喉舌――《中/央日报》。让我们看看《中/央日报》是怎么说的。

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部队在民国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就对中条山一带的日军发动了猛烈进攻。尽管国/军将士奋勇作战,但奈何对面的日军实在太强大了。国/军将士最初几日的攻击都被日军轻松化解了。后来中条山一带的日军实在抵挡不了国/军将士的猛烈攻击,不得不收缩防线,主动后撤。目前国/军将士正在前线与日军奋勇血战。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国/军在中条山前线面对的日军有数十万人,目前还在增加中。

在作战开始前国民政府通过相关渠道向西联表达了希望从西联那里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可是西联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作战开始后面对胶着的战事,国民政府再次向西联提出了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这次西联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据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往往能够使用一发七十五毫米口径炮弹就能解决的日军工事,却至少有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士兵为此丧生。原因在于国/军没有足够的炮弹。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身为中国中/央政权的南京国民政府,放下自己的面子向仅为地方政府的西联求购武器装备、各型弹药而不得,眼睁睁地看着国/军将士不得不用人命填的方式才能攻克日军的防御工事。现在西联又在国/军将士将华北日军主力吸引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发动对华北日军的进攻。这明显是通过牺牲国/军将士的方式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试问西联居心何在?

总之《中/央日报》是想尽办法污蔑西联军的此次出兵,企图通过先入为主的方式让国人在潜意识中认为西联此次出兵是摘了桃子。

相比《中/央日报》的极尽污蔑之词,工农党的喉舌《新/华日报》则要好多。让我们再看看《新/华日报》是怎么说的。

就在今天早上西联军发动了对华北日军的进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之前西联军数战数胜,消灭了大批日寇,光复了大片国土。按照西联以往出兵的规律来看,西联这次是打算光复整个华北地区的,为将来反攻东北准备好一个前进基地。

眼下中/央军和八路军都在与华北的日军展开激战,西联军在此时进攻是否有趁机摘桃子的嫌疑?如果西联真的打算光复华北,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时候出兵?真以为国人的眼睛都是瞎的吗?

随后中国的其他报纸都相继发表了评论,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认为西联此举的确是在摘桃子。

本来西联还认为工农党说话会比较客观实际,哪儿知道工农党也不是省油的灯呀,居然和东国党一个鼻孔出气。但仔细想想也对,两党的部队在华北和日军打成了一片,这时候西联出兵的确有摘桃子的嫌疑。没办法,西联还是出来辟辟谣吧。

六月二十八日西联的喉舌――《西联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以看做是西联对国民政府污蔑和外界质疑的辩解。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西联某高官透露,南京国民政府在中条山会战前和会战爆发后向西联提出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是不属实的。该官员称,南京国民政府派来的代表蛮横地表示南京国民政府只会用法币作为支付手段来购买此次购买的武器装备、各型弹药,而不是西联一直以来明确表明地使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者美元、英镑等受到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认可的货币,或者西联自己发行的人民币来支付。大家都知道自抗战开始后受到大片国土陷入日军手中和日军暗中破坏法币币值的影响,法币不断贬值,法币的购买力不断降低。民国二十五年一百法币能够买到两头牛,现在只能买到一只煤球(注一)。试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西联能够答应国民政府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的请求吗?

而且南京国民政府派来的代表以一种趾高气扬的态度向西联提出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的请求,那种语气完全是上级对待下级、强者对待弱者的态度说出来的。试问南京国民政府哪里是拉下自己的面子来和西联谈购买武器装备、各型弹药,分明是要求西联无条件、无偿向南京国民政府提供武器装备、各型弹药。

如果单单是这样就还算了,西联也不是不愿意给,毕竟人命大于天呀!西联是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国/军将士用人命填的方式去摧毁日军防御工事的。可惜的是西联的情报部门通过调查,发现南京国民政府的某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后台硬,居然将军队的物资倒卖给了黑市商人,而这些黑市商人一转手又将这些物资转卖给了其他势力。这些物资可谓是种类繁多,比如说常见的军服、军被、子弹、手枪、步枪,不常见的冲锋枪、轻机枪、迫击炮,罕见的重机枪、山野炮、不同口径、不同类型的炮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野炮炮弹数量最多。这也难怪国/军缺乏炮弹,其实它们都被卖了出去。

西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日军是在主动收缩防线,而不是像《中/央日报》说的那样是在国/军将士猛攻下日军不得不主动撤退。《中/央日报》完全实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完全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至于国/军国/军在中条山前线面对的日军有数十万人,那就更是纯属胡扯。日军在整个华北地区一共才数十万人,为了防御整个华北,日军的兵力大多都分散了,即使把中条山一带的日军都加进去,总人数也不会超过十万人。《中/央日报》真是吹牛吹到没边了。

西联此次出兵的确有摘桃子的嫌疑。但西联敢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西联绝没有摘桃子的想法。”自从拿下陇海线以南后,西联就在考虑何时出兵、出多少兵光复华北的问题。本来西联打算在民国二十七年年底出兵的,但是中/央军和八路军的出兵打断了西联的原计划,西联不得不选择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出兵。西联的此次出兵不以光复多少国土为目标,而是以消灭多少日军有生力量为目标。如果不信,可以拭目以待。

西联的辟谣可谓一语卷起千层浪。

首先发难的是在前线的中/央军将士。他们现在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炮火支援很少了?为什么明明一发炮弹就能解决的事情偏偏要死去数十位兄弟才能解决?感情是后方的某些人将炮弹倒卖了,造成了炮弹的不足。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抵制进攻命令,即使是被人拿着枪指着脑袋都不去进攻。有些中/央军将领想要武力弹压,结果差点引起哗变。

第二个犯案的是姜分本人。姜分自己也被这些胆敢倒卖军需物资的人气得不轻。于是他下令彻查。查出来的结果让姜分到吸了一口凉气,因为这些人只是明面上的棋子,那些真正的大鳄还在水下趴着呢!姜分也知道那些大鳄到底是谁,但他不敢去找那些大鳄的麻烦。可姜分又不得不对国/军将士作出交代,于是姜分下令将那些倒卖军火物资的人全都送上断头台,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第三个发难的是以工农党为代表的各党派。他们通过报纸、电台等各种方式发动了舆论战,要求国民政府必须彻查军需物资倒卖案,决不能交出几个替死鬼就想了事儿。一时间姜分为难了。交吧,肯定得罪死那些大鳄;不交吧,肯定得罪其他党派。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姜分还是决定坚持原来的选择――拉几个替死鬼出来顶替。

下面的人很忠实地执行了姜分的想法,拿了上百名替死鬼出来,也不管这些替死鬼如何哀嚎,全都被判处了死刑,死刑判决一下来就被立刻执行,连上诉的机会都没有。

就这还没完呢?替死鬼是有了,但你那物资总得有人填补亏空吧。于是姜分不得不地请求西联卖点武器装备、各型弹药。这次姜分是十分低声下气、脸皮也很厚地向西联求购,完全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反正姜分现在是想明白了,语气得个中/央的虚名到不如来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面对姜分的购买请求西联也不好拒绝,只好答应了下来。但是为了防止姜分赖账,西联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概不拖欠。并且只收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或者美元、英镑等受到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认可的货币。要是这两样都没有,那用西联自己发行的人民币来支付也行。至于法币,还是姜分你自己留着慢慢用吧。可以说西联是给足了姜分面子,要是这样你都不要的话,那我们也不用再谈什么购买了。

尽管心里很窝火,但姜分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好吧,这只能算是初步达成了购买意向。在物资价格上,姜分想要用成本价拿下,但西联不干。西联可是知道国民政府内部的贪/污/腐/败程度之吓人/。真要是成本价出售,那完全是为某些人新增一条“致富之路”。因此西联坚持按照抗战前的国际市场价格出售。

按照抗战前的国际市场价格从西联手中购买物资,姜分是不可能接受的。因为他要购买的物资实在是太多了,手中的那点儿钱又实在是少了点。姜分当然希望用成本价购买了,但他也知道西联强硬的态度让他的想法化为了泡影。为此双方是大打口水仗。

最终双方商定西联以按照抗战前的国际市场价格的八成向国民政府出售各种物资。就这价格还是西联看在东国党统治区老百姓的份儿上才给的,不然价格就是九成了。国民政府则用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美元、英镑等受到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认可的货币,西联自己发行的人民币支付购物费用。一次一结算,概不拖欠。交货的地点被选择在河南的洛阳、郑州和甘肃天水、陕西宝鸡的西联军和国/军防线的中间地带。这是西联为了防止国民政府即吞钱又吞物而特意要求的。虽说西联这样做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但国民政府方面的信誉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西联小心一点也是正常的。

注一:这是史实数据。一九三六年的时候一百法币能够买到两头牛,到了一九四七年一百法币只能买到一只煤球。这一时空由于国民政府丧失的地盘实在太多了,自身的底子也比历史上薄弱得多,而且南洋华人的捐款也比历史上少些,法币的贬值当然也比历史上加速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