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一七七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七)

前面已经说过了,教导师在西联陆军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名义上是一个师,实际战斗力远超一个军,因此教导师通常都被看做军一级单位。教导师的任务是探索未来陆军的发展道路,其兵员素质是除鬼影外最高的。一般来说教导师并不承担任何作战任务,但只要承担作战任务那就是绝对主力,而且那任务的难度可不是一般部队能够胜任的。这次教导师被调到前线完全是为了以防万一的。说得直白点教导师这次十有八/九是来打酱油的。要是真让教导师上战场,可能最高兴的还要数教导师本身了。没办法,谁叫教导是最大的任务是探索未来陆军发展道路,根本没什么上战场的机会。最近一次上战场还是当年出兵西北的时候,算起来距今已有差不多二十年了。

“松坡,那你说大老板肯让教导师上战场吗?”

“你问我,我问谁去?”蔡锷直接回了一句。也许是知道自己这话很伤人心,蔡锷补充道:“百里,你我都知道教导师是大老板的心头肉,要是教导师因为此次作战导致巨大伤亡,大老板虽说不会把我们吃了,但也绝对不会让我们好过。你说呢?”

“我……”蒋方震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被一个通讯参谋硬生生打断了。“报告,大老板发来的最新电文。”

蒋方震若无其事地接过电文看了起来,越看越激动,到最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看着蒋方震怪异的样子蔡锷有些迷糊,毫不客气地拿过电文看了起来。看完电文的蔡锷终于知道为什么蒋方震会如此失态了。“百里,这是真的?大老板真的将这些部队划给我们指挥了?”蔡锷的声音有些颤抖。

蔡锷没办法不颤抖呀,让我们看看李斌发来的电文内容是什么吧。先让我们看看电文的开头:“考虑到这次作战任务极其重要,困难极大。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将下述部队和武器装备全权划归西联军华北前线最高指挥部指挥。”

再让我们看看电文中有哪些部队和武器装备:“第一,之前成功重创日本联合舰队的西联海军航母特混舰队全部战舰及其所属的所有人员和所有装备。第二,教导师全部和近卫第五团,已经完成训练的第七军一个师。第三,西联最高指挥部直属的三架大型运输机、五十架新研发出来的武装直升机、一个第二炮兵的独/立重炮旅,及其相应的人员。”

电文的最后无外乎一些“预祝作战成功”之类的废话和署名。我们就不要再计较了。

“大老板真是大手笔呀!”回过神的蒋方震由衷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蔡锷也深有感触呀。这些武器装备和部队无论放到哪儿都会被人抢破头,更何况现在这些武器装备和部队居然都被调到了自己手下。

教导师和近卫第五团就不用说了,那可真真正正是所有西联陆军人员都向往的地方,都巴不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进去,可是那门槛实在太高,让太多的人望而却步。按照那些参加了近卫团选拔,但又没选进的人的话说就是:“在自己没有能力进军属侦察营前,最好不要奢望进近卫团,至于教导师那就更不要奢望了。”后来则变成了“没进战区(或军区)(注一)司令部直属的侦察部队,就不要想进近卫团,至于教导师那就更别想进了。”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因为自己在某方面实在太优秀了,被破格录取。

第七军早在西联军光复江南后就全军撤退到自己的驻地,开始新的训练。其实这新训练说白了就是让部队熟悉直升机的/性/能和作战方式。紧赶慢赶第七军终于在西联第三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前的关键时刻训练出了一个师的部队。于是这个师马上被派到了前线。

说完了陆军、再来说说海军。

西联海军的航母特混编队成功重创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让国人的士气大涨,引得很多人都想去看看这航母编队到底是什么样子。最幸运也最不幸运的要数杭州的百姓了。因为自从航母编队成功重创日本联合舰队后就撤退到了杭州湾内。杭州湾那地方又不大,只要有心自然就能看得到。对这些人西联军一概将其驱离航母。对于西联军的做法很多人表示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想看看打败日本海军的军舰到底是怎样的,没别的意思。可是西联军一句“谁知道你们这些人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想看军舰又没多少图谋的?”就把这些人全给顶回去了。还别说,这话还真的让那些人没说的。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一起来看航母编队的人到底有多少只是真真正正地来看航母编队的,不是某些势力派来的探子。于是这些人只好远远地看,不敢过分靠近。

知道航母编队要北上支援,蔡锷和蒋方震笑得合不拢嘴。刚想到日本人可能会走海路将部队运上朝鲜半岛,或者走海路将部队经朝鲜半岛回国。对于此西联只能用空军或者海军的潜艇部队来拦截了,但是这样一来无疑会占用西联很大一部分空军和潜艇力量。好在航母编队到来了,只要往海上一摆,就能让日本人不敢明目张胆地从海上将部队和物资运到大陆上。

蔡锷和蒋方震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张孝准则气得骂/娘。本来在日本联合舰队被重创后张孝准就考虑应该趁机出兵台湾。相关的作战计划张孝准都准备好了,正准备上传到李斌手上。这倒不是让李斌指出错误,而是向李斌要人要装备。哪儿知道还没等自己将作战计划发出去,航母编队的北上调令就来了。张孝准很生气,稍微有点登陆作战常识的人都知道,登陆作战一定要掌握制海权,至于制空权就不在考虑范围中了(当时世界各国对制空权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掌握了制海权,登陆就会成功一大半)。可是现在呢?对制海权有重要影响的航母编队就这样北上了,自己手上已经没有了能够实时压制台湾日军的力量。虽说没了航母编队,张孝准还是有办法攻下台湾的,但这代价还是大了点,张孝准可不想拿手下士兵的生命染自己的勋章和军衔。于是张孝准将一封措辞极为强烈的电文发到了李斌手上。在电文中张孝准一方面质问李斌为什么要将航母编队北调,一方面强调航母编队对光复台湾的重要作用。反正张孝准的意思就一个,那就是航母编队决不能北上,一定要留在自己手中用来光复台湾。对于张孝准的质问,没放在心上,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封电文。接到电文的张孝准再也不鼓噪了,让李斌乐了个清静。

为了这次作战成功李斌是将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那四架大型运输机实际上就是之前在突袭七三一部队的时候被鬼影使用的五架中的三架,剩下的两架还是被研究单位要去了。要不是为了保证物资的运输,五架都得被运回去继续研究。

武装直升机是最新产品。早在最原始的直升机研制出来后,有的人就在普通直升机上搭载了一些机枪,想要试试这种新的武器。最终的测试结果被列为了绝密。但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由此被提上了研制日程。在研制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想要有一架优秀的武装直升机就必须有一颗优良的直升机专用心脏,不然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活塞式飞机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由于功率的限制和螺旋桨在高速飞行时效率下降,只适用于低速飞行,这显然不是直升机发动机的最佳选择。直到涡轮轴发动机的研制成功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涡轮轴发动机(英文:Tuboshaft),是涡轮发动机的一种,利用燃烧室产生的气流带动自由涡轮输出轴功率,而不是喷气推力。结构上类似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但主要区别在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排出的尾气还会产生一些残余推进力。另外对于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是集成在发动机上的,而对于涡轮轴发动机,则是分离开的。

西联最初研制出来的涡轮轴发动机始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让这种有极大缺陷的发动机进入部队服役是不可能的。直到西联在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符合要求的涡轮轴发动机才被制造出来。这台涡轮轴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二百千瓦,靠着这台发动机新的直升飞机表现出了极为良好的性能,但西联仍没有大规模装备。一是因为这种发动机的功率还是小了点,而是因为涡轮轴发动机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还不具备可能性。到了一九三七年涡轮轴发动机终于具备了工业化生产的各种条件,同时新的大功率涡轮轴发动机也终于研制出来了。新的大功率涡轮轴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一千千瓦。由此新的直升机终于诞生了,这就是后来西联大规模装备的ZTY―1型通用直升机,代号黑鹰。

这个黑鹰可不是后世的美军黑鹰直升机,后世的美军黑鹰直升机使用两台通用电气的T700-GE-701自由涡轮轴引擎,每个一千五百六十马力(约合一千一百六十千瓦),这个山寨版黑鹰使用两台每台达到一千千瓦的涡轮轴发动机。

两者根本就不具备可比性。前者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制成功的新涡轮轴发动机,并且根据越战的实际情况作了详细要求;后者则是西联研究人员自己探索出来的,还没经受大规模战争的考验。之前光复江南的战斗中虽说也使用了小部分山寨版黑鹰直升机,但还没起到真正的反馈作用。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山寨版黑鹰只是和原本看着一样而已,在性能上比不上正版,无论是载重量,后勤维修,还是航程都比不上正版。更重要的是山寨版在关于后勤维修方面足以被原版羞愧死。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时间呀!

第二炮兵是西联的战略导弹部队,为了保密和欺骗,西联特意成立了一支代号也叫第二炮兵的装备有大口径攻城重炮的部队。这支部队向来以旅为单位作战。一般来说每个旅下辖六个营,包括两个辎重营、一个警卫营、一个远程火箭炮营、一个大口径重炮营、一个超大口径攻城重炮营。

火箭炮营包括发射车,火箭弹运输车,指挥车,前沿观察车,配备有信息处理机,通讯机等。该火箭炮营的标准配置包括:两个炮连,一辆营指捍车,三个前沿观察哨,两辆维修车,全营十二门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每个炮连包括:一辆连指挥车,六辆火箭发射车,六辆火箭弹运输车,全连一次全额携弹量二百八十八枚火箭弹。

大口径重炮营包括发射车,炮弹运输车,指挥车,前沿观察车,也配备有信息处理机,通讯机等。一个大口径重炮营的标准配置包括:两个炮连,一辆营指捍车,三个前沿观察哨,两辆维修车,全营十二门二百零三毫米自行榴弹炮。每个炮连包括:一辆连指挥车,六辆二百零三毫米自行榴弹炮,十辆后勤车辆(用来运输弹药、油料、生活物资等必需品),每门炮的弹药基数为两个(三百发炮弹)。

超大口径攻城重炮营包括发射车,炮弹运输车,指挥车,前沿观察车,也配备有信息处理机,通讯机等。一个大口径重炮营的标准配置包括:六个炮排,一辆营指捍车,六个前沿观察哨,两辆维修车,全营六门三百三十毫米口径攻城重炮。每个炮排包括:一辆排指挥车,一门三百三十毫米口径攻城重炮,六辆后勤车辆(同样用来运输弹药、油料、生活物资等必需品),每门炮的弹药基数为一个(一百五十发)。有意思的是这款三百三十毫米口径攻城重炮并不是为了陆军开发出来的,而是为了海军开发出来的。原因在于从德国买回来的那三艘未完工的约克级战列巡洋舰。

本来西联是打算江浙三艘战列巡洋舰建造完工的,再加上一战期间西联已经掌握了十四英寸(三百五十六毫米)及其以下口径的大口径舰炮及炮弹的制造工艺和技术。建造完成排水量在三万吨、搭载八至十门十四英寸口径主炮的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是可行的。为了完成中国第一艘具有真正意义的战列舰或战列巡洋舰,北海造船厂的员工和海军军舰设计所的设计员们是废寝忘食,好不容易完成了战舰的设计工作(里面有德国人帮忙),甚至十四英寸口径主炮已经制成了两门,并成功通过验收的情况下,建造计划被李斌否决了,在李斌的强硬命令下这三艘未完工的约克级战列巡洋舰被改建成了航母。于是战列舰主炮的制造工作由此陷入停顿,直到为了保密真正的第二炮兵,战列舰主炮的制造工作才再次启动。只不过为了利用战列舰主炮制造期间产生的技术生产陆军用的攻城炮而已。考虑到中国的道路交通条件和潜在对手的工事防御能力,攻城炮的口径被定在了三百三十毫米上(约合十三英寸)。这一口径的火炮发射的炮弹和炮弹中装填的塑化胶基炸药足以将对手的防御工事撕得粉碎。

这种重炮旅的编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满足前线部队的所有火力支援需要,但也存在着一定弱点,其中就包括弹药补给的困难。火炮的种类多了,所需的弹种数量也多,不然就不会出现两个辎重营了。在实际使用中西联发现这种配置存在着巨大的问题,于是作了更改。

注一:按照西联关于军队作战的相关条例,在战事未爆发前只有军区,一旦西联与某方发生大规模战事,那么就会成立战区。

PS:最后知道有的读者大大对主角拥有极高的科技却还在那里小心翼翼十分反感。最后在此表示这一点在书中会做出说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