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山沟中的军阀 > 第一三八章 烧房子(三)

山沟中的军阀 第一三八章 烧房子(三)

作者:最后的幸存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到李斌全力支持的承诺后张维古离开了李斌的办公室,他还要前去制定战术。

张维古离开后李斌对还留在自己办公室的秦无、吴营两人说道:“关于七三一部队的情报你们务必毫无保留地告诉张维古,要是这次行动因为情报问题失败了,我为你们两人是问。”

“大老板请放心,我们心中有数。”两人异口同声道。

“去吧,记得将这件事情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两人离开后李斌突然感觉好像少了些东西,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直到看到地图才突然想起来了什么似的,忙拿起电话准备命人将蔡锷、张孝准、蒋方震三人叫来。但想想又放下了电话,心说:还是让他们都多休息会儿吧,毕竟前些日子这么忙。再说了晚点儿也没什么。

就这样第二天已经得知有急事要见自己的蔡锷、张孝准、蒋方震三人很默契地在同一时间到了李斌的办公室。还没等三人提问,李斌就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三人。这下三人知道事情大条了,一个弄不好那绝对是后患无穷。最终三人还是在与张维古的合作下制定了一份详尽的计划。只不过当时知晓这份计划的所有人都没想到,计划的开头和结尾是多么的不相符。

夜黑风高的确是一个杀人的好时候,怪不得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这时候作案。这不一群人正静静地看着距离他们不远处的一座楼房。

“实际情况与我们已知的情报基本吻合。不吻合的地方在于目标的警戒程度明显提高了很多,要不是我们有红外线和热能探测器我们还真发现不了隐藏得很好的对方警戒人员。”某人低声报告着自己的发现。

“恩。”一个中年人点了点头。

“我是老鹰,我已就位,其余单位你们就位了吗?”

“老鹰,我是猎隼,我已就位。”

“老鹰,我是金雕,我已就位。”

“老鹰,我是苍鹭,我已就位。”

“……”

伴随着我已就位的声音不断传来,中年人说道:“现在对时,现在的时间是凌晨一点三十分,三分钟后发动突袭。丑化我说在前头,要是谁敢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可别怪我翻脸无情。”

“是。”

三分钟很快过去,没有多余的声音也没有多余的命令,时间一到数支弩箭就首先发射出去。被击中的目标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倒下了。如果有人距离足够近的话就会看到被击中的人是喉部中箭,而且流出来的血是黑色的。这是中毒的症状。

没错,杀人的是鬼影,被杀的人是七三一部队的守卫者。为了能够成功突袭,西联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时间回到半个月前。自从准备动用鬼影突袭七三一部队。西联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在华北地区西联再次集结了精锐的一线野战部队五个军,其中包括第五军、第八军、第十一军、第十四军,还有传说中的教导师。教导师在西联陆军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名义上是一个师,实际战斗力远超一个军,因此教导师通常都被看做军一级单位。教导师的任务是探索未来陆军的发展道路,其兵员素质是除鬼影外最高的。本来这次行动是没有教导师什么事的,但是经不住教导师师长霍青的一再请求,李斌只好让教导师上阵了。还别说接到命令的教导师行动就是快,在不到三天的时间里就全师到达了预定地域,只等一声令下就全军动手。除了一线野战部队外二线卫戍部队也来了八个师和一个新编军,至于炮兵部队也来了六个独/立炮兵旅,西联陆军投入此次行动的陆军有一线野战部队二十五万(每个军五万人)、教导师一万人、二线卫戍部队十二万人(每个师一万五千人)、新编军三万人、炮兵一万八人(每个旅三千人),共计四十二万八千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二线卫戍部队的新编军。自从西联成功拿下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后首位在南昌的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一军顺势倒向了西联。对于这支部队西联没有将其打散后重编,而是在剔除老弱病残幼和畏敌不前的军官、士兵后进行了更改和强化,更改和强化的内容分别是部队的思想和战斗力。为增强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西联从各个部队中抽掉了很多老兵,从武器仓库中抽掉了很多武器装备到这支部队来。起初第五十一军的人很看不起西联抽调过来的老兵,认为他们没见过血,上了战场连打枪都不会。结果西联抽调过来的老兵给他们恨恨地漏了一手,让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从射击到白刃战,从队列训练到武装行军,凡是军队必须的西联抽调过来的老兵都要比他们表现得好得多。从此原第五十一军的士兵们开始了新的艰苦的训练。这次西联将在华北地区开展大规模行动的消息被有心人传了出去。消息自然而然被很多人知道了,第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就是其中之一。得知消息的于学忠坐不住了在第一时间就向李斌发电说明自己率部北上的决心。李斌考虑再三之下答应了于学忠的要求,为了保证这支被西联收编的原国/军部队师出有名,李斌特意保留了这支部队的番号,仍称第五十一军。只不过名称从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一军变成了西联人民军第五十一军。得知能够北上,于学忠二话不说就率部开拔,最终在七天内到达了预定地域。

有了陆军自然也要有空军才行,李斌可不想自己的部队吃小鬼子的炸弹。为此西联将在自己部署在中国西北和西南的部分空军部队抽调北上,与原有的在华北的空军部队会合,组成西联空军华北特别派遣队。这支空军部队的规模可不小,计有各型战斗机八百架,各型攻击机一千架,各型运输机两百架。除此之外西联在华中、华东的空军部队也随时准备北上支援。

西联大规模的军队调动肯定瞒不过日本人的眼睛,而且西联也没想过瞒过日本人。因此所有的调动都是公开的,有心人肯定能够知道。得知西联大规模军队调动的消息,日本高层从上到下都被狠狠地吓了一跳,心中直嘀咕:难道西联真的不打算休息了吗?从昭和十三年(一九三八年)十月出兵到现在打了两次大规模进攻战,现在西联难道又要动手了吗?天呀,距离上次进攻战的结束时间也才只有不到三个月而已!难道西联真的可以做到每次大规模作战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就再次发动进攻吗?西联难道就真的不担心新拿到手的地区的稳定吗?

来不及细想,所有的日本高层人员都在考虑西联大规模调动部队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对华北动手了。没办法不担心呀,以前大日本帝国一直小看了西联,结果被西联恨恨地扇了两耳光。这次要是再不注意可能就直接成为胖子了,到时候咋对国民说呀。虽说在对内宣传上日本高层都说支那多么多么地不堪一击,但实际的苦楚只有日本高层自己知道。这不诸多大日本帝国的栋梁聚在一起开会了。

“诸君,西联正在大规模调动部队。我们也应该主动调遣关东军南下支援华北派遣军,坚决将西联挡在关内。”某位高官首先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位高官的话音刚落,一个反对声就说道:“说得轻松,你忘了之前南下的关东军的教训吗?”

“八嘎,你滴不是大日本帝国的武士。上次的事件只是意外,现在我们已经开发出来了新式的战斗机,这种战斗机绝对能够完胜支那人的战斗机。”

“哦,那不知这种新式的战斗机战斗力究竟如何?我可不希望你将它吹上了天,然后又重重地掉下来。”提出反对意见的高官很是轻蔑地看了这位趾高气扬的高官一眼。

这下这位高管不干了,当即站了起来:“八嘎,你滴侮辱了身为大日本帝国武士的我,我要和你决斗。”

“决斗就决斗,我还怕你不成。”说完还不甘示弱地站起来。

眼看就要上演全武行了,身为首相的近卫文麿当即拍了桌子,“吵什么吵?这是帝国大本营,不是外面的大街。要吵给我滚出去吵。”说起来近卫文麿最近也感到十分头疼。西联的两次大规模进攻让大日本帝国一年多的侵略成果几乎损失殆尽,身为首相的自己肯定难辞其咎。要不是裕仁天皇劝说自己继续担任这个首相职位,自己早撂挑子了。其实近卫文麿自己也明白,与其说是承担重任倒不如说是准备当替罪羔羊。只要大日本皇军在支那的战事恶化,自己的下场绝对很惨。但自己又能怎么办呢?身为首相连约束军队都谈不上,更何况指挥军队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现在西联又在调兵遣将了,华北甚至满洲都可能会陷入战火。近卫文麿都感觉自己要疯掉了。看着这个局面,近卫文麿还是想听听石原莞尔的意见,于是向石原莞尔问道:“石原君,你怎么看西联的这次调动?”

“首相阁下,在我个人看来这次西联的大规模军事调动十有八/九是在虚张声势。”

“石原君,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西联调动这么多部队是在虚张声势?”近卫文麿感觉石原莞尔疯了。心说:你石原君是不是被西联的两次行动吓破胆了,居然当起了鸵鸟,对西联近在咫尺的威胁视而不见。

“首先阁下,请听我说完。”近卫文麿点点头示意石原莞尔继续,“从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上来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西联这次到底动用了多少兵力兵器。起初我也怀疑过西联想要在华北动手,但很快我就推翻了这个设想。原因在于西联根本就供应不了如此多大军的消耗。虽说西联军经过了三个月的休整,部队的人员、武器装备、粮饷弹药都得到了补充,但只要战事一开,单凭借着陇海线以南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西联的后勤部门会感到十分头疼。我们都知道陇海线以南陆地上运量最大的陆路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而在陇海线以南西联能够利用到的铁路就津浦线这一条,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是多少大家都心知肚明。即使西联在占领陇海线以南地区后马上对其进行修复、改造,在这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又能修复多少、改造多少?就算西联动用汽车运输,在华北道路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又能运输多少?”

在场的人,特别是那些在中国待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点头表示同意石原莞尔的说法。

“那么,石原君,你认为西联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某人问道。

“我刚才说过了西联这么做是在虚张声势。他们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的神经紧绷起来,等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发动进攻,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石原君,我们现在又该怎么应对呢?”

“等。”

“等?”

“对,等。只不过这等可不是干等,而是活等。”

“石原君,你能不能说明白一点?”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西联的企图,那么我们为何不将计就计呢?”

“将计就计?”

“第一,我们要秘密向支那派兵,增加在支那的兵力兵器。这些新增的兵力兵器将主要配属给华北派遣军和关东军。第二,我们应该向华北派遣军下令,让华北派遣军收缩兵力,将兵力主要集中在支那的北平、天津一带,并且让华北派遣军大规模修筑防御工事,摆出一副准备坚决抗击西联军进攻的态势。第三,海军和陆军要精诚合作,准备派出精锐在山东或者天津实施登陆,至于具体的地点则是战情发展而定。第四,关东军秘密组建一支部队准备随时越过长城从张家口南下,侧击向平津进攻的西联军。只要华北派遣军能够牢牢黏住进攻平津的西联军,那么从海上来的登陆部队和越过长城的关东军就能够对进攻平津的西联军造成合围之势。”

石原莞尔的话让在场的人仿佛看见了大日本皇军在平津地区击败西联军的场景……还没等在场的人YY够,石原莞尔冷不丁地向在场的人泼了一盆冷水,“诸君,我知道这个计划很好,但是这个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瑕疵。”

“瑕疵?什么瑕疵?”首先开口的是近卫文麿。

“你们忘了西联的潜艇部队了吗?”

得,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在冒冷汗。他们还真的忘了西联的潜艇部队了。在最近的六个月里西联的潜艇部队击沉了大量的大日本帝国商船,让好不容易买回来的物资全都送给了海底的鱼当食物或者玩具。连带着大日本帝国海军派出去的护航舰只也损失惨重。要不是最近大量使用悬挂外国国旗的船只来运送物资,大日本皇军在支那的部队可能连补给都要完全靠他们自己解决了。关东军要好点,可是华北派遣军就惨了。人家关东军好歹有自己的兵工厂,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武器装备不是问题。华北派遣军虽说也有几个兵工厂,可是其产能与需求完全不成正比,更重要的是华北派遣军麾下的兵工厂不能生产大口径的炮弹。在这节骨眼上这不是要人命又是什么?再说了要是在登陆作战开始前运载陆军的船只被西联的潜艇击沉,那……下面的结果实在是想都不敢想下去了。

“石原君,那你有什么好办法用来解决,哦不,是排除西联的潜艇部队对我国商船队的威胁吗?”一个海军的将领问道。

“我可不是海军专家。”石原莞尔听到这话一肚子的火,你们海军的事情找我这个陆军的人干什么?真以为我是全能的呀?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日本海陆两军自从成立伊始就一直存在这矛盾。日本是个岛国,想要发展与维护日本自身的利益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可是想要对外扩张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对周边国家强大的陆军。不然就会出现海军能在海上打赢对手,结果陆军却在陆上一败涂地的局面。由此海陆两军都盯着每年的军费预算,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多,都希望自己更强大。但军费预算总共就那么多,给谁多了都是问题。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每年的军费都是海军拿大头,陆军的军费自然少得可怜。由此海陆两军是相互看不顺眼。当陆军倒霉的时候海军会欢呼,海军倒霉的时候陆军也会欢呼。当然这是日本本土未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有的事,要是日本本土受到威胁,海陆两军绝对会一致对外。

石原莞尔的话虽说有些刺耳,但无疑是事实。这种海军专业的事情还是要海军自己解决,让陆军来帮忙实在是丢海军的脸。

就在某位海军将领准备反驳的时候,一个秘书跌跌撞撞跑了进来,将一份文件交给了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看完电文米内光政笑了,抬头对海军将领说道:“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们,支那人那支雪藏了二十年的航空母舰编队出来了,去击败他们吧,去再现明治二十七年(一八/九四年)你们在大东沟的辉煌吧。”

米内光政的话直接点燃了海军的战斗热情。明治二十八年在大东沟的海战直接奠定了日清战争中大日本帝国对制海权的掌握,也奠定了大日本帝国作为一个新兴强国崛起的基础。在得知支那人拥有三艘航空母舰的消息后日本海军已经决定对西联那支弱小到极点的海军动手了,要不是遭到英美德法四强国的联合阻拦,西联那支小海军早就成了海底岛礁。现在这支海军出来了,那就再也不要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