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神雕后传:我在古墓派修仙长生 > 第091章 谣言纷纷

在了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后,郭复的心情变得极为复杂。

他常常自责,一直将阳顶天的死归咎于自己未能及时除掉成昆。

然而现在,当他重新审视这一切时,却发现成昆的存在与否,对于阳顶天悲剧的酿成关系似乎并不是特别大。

这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仿佛陷入了一片迷茫的泥沼。

他的目光落在地上的一封信上,不用细看也知道这是成昆的杰作。

这封信无疑是成昆为了制造混乱而伪造的,其中必然充满了关于圣火令和谢逊的谎言,甚至可能还借阳顶天之口编造了自己和柳芯茹的风流韵事。

郭复对这封信的内容并无太多兴趣,因为他知道,这封信要等到几十年后才会被张无忌发现,而成昆想要通过这封信让明教陷入混乱的阴谋也注定无法实现。

所以这封信存在与否也关系不大了,倒不如留着,也算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郭复忽然想到,几十年后,成昆会站在光明顶上,对着杨逍等人自叙与阳夫人在密道私通多年的往事。

他不禁好奇,成昆到时候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说那些话?是因为得不到而心理扭曲变态,还是已经疯狂到把想象的事情当成真实?

然而,无论如何揣测,郭复都觉得成昆其实也是一个可悲的人物,与后世舔到最后一无所有的舔狗倒是有的一比。

他暗叹口气,将心中的思绪暂时压下。他将木剑放进袖中,然后搬来巨石将石室封死,这一切做完后他才离开密道。

当他走出圣殿时,却发现殷天正仍在那里等候。

殷天正见郭复走来,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和愧疚,他匆忙跪下,声音中带着颤抖:

“属下当年一时糊涂,为报当年之仇,将密道地图交给了成昆,这才酿成了今日之祸。还请明尊降罪!”

他自恃一切都瞒不过明尊,不如索性坦诚一切。

反正自己这条命是对方所给的,至多再交出去罢了。

郭复看着他,这才明白其中还有这段故事。

不过郭复真没法怪他,真要说起来,确实是阳顶天是为了巩固教主之位,先对殷天正下手。导致他家庭破碎,妻离子散,这种深仇大恨,所以殷天正要找他报仇无可厚非。

更何况,阳顶天今日的悲剧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的自负所致。若真要论责任,他郭复或许比成昆和殷天正都要承担得更多。

想到这不由叹了口气,他挥了挥手,示意殷天正起身。

他的声音中透出一种苍凉的感觉,仿佛已经看尽了世间的沧桑和变化:

“世间万事,谁是谁非,又怎能那么简单得说清?你起来吧,明教即将面临一场大劫。你尽力去护教便是。若真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你也可先行离去,为明教留下希望的火种。待到他日中兴之时,再续前缘。”

殷天正闻言一怔,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与不甘:

“明尊,您也束手无策了吗?”

郭复默然摇头,没有再言语。

他已经明白,有些事情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

他终究只是侥幸窥得天机的俗人,而不是掌控万物的神祇。

古墓中,那个纯真无邪的小丫头还在翘首以盼他的归来;杨破天兄弟的灵魂也在等待着他去解救,从无尽的沉睡中唤醒。

而他残存的神力已经所剩无几,每一丝每一缕都不能轻易浪费。

他转身离去,衣袂在微风中轻轻飘动,背影显得孤独而高远,就像一位遗世独立的仙人。

他没有回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而殷天正也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殷天正站在原地,目送着郭复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阳顶天的死,虽然并非出自他手,但对他而言,也算是报了血海深仇。

然而,此刻的他并没有感受到预期的解脱和喜悦,反而被一种难以名状的惆怅和迷茫所笼罩。

他不禁开始思考,自己这么多年的执着和仇恨,究竟得到了什么?

失去了什么?

未来,他又将何去何从?

……

在明教大军之中,一股诡异的气氛如乌云般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阳顶天教主的神秘失踪,紫衫龙王黛绮丝的突然叛教,以及光明左使杨逍的杳无音讯,这些事件如同一连串的惊雷,在明教弟子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流言蜚语如同跗骨之蛆,迅速在明教大军中蔓延开来。

这些传言矛头直指明教内部的四大法王,声称他们之间早已不和,明争暗斗。

其中,白眉鹰王殷天正更是被描绘成了蓄谋已久的叛徒。

据传,殷天正当年因一桩旧事险些被阳教主处死,虽然后来侥幸逃脱,但他的妻子却因此下落不明。

有人说,他一直对阳教主怀恨在心,此次阳教主的失踪,莫非是他趁机报复?

这种传言虽然缺乏确凿的证据,但在明教大军中却如同野火燎原,迅速传播开来。

而关于阳顶天的义女黛绮丝,更是传出了她是元朝廷派来的卧底的惊人消息。

据说,曾有人多次发现她偷偷出入明教密道——那可是只有教主才能踏足的禁地。

她的这一行为,无疑加深了人们对她身份的怀疑,也使得明教大军内部的混乱和恐慌愈演愈烈。

在这个关键时刻,谢逊、韦一笑、范瑶等明教高层试图稳定军心。

他们四处奔走,一边制止流言扩散,一边调查真相,试图找出阳顶天的下落和事情的真相。

然而,他们的努力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明教弟子心中的疑虑和恐慌。

而且他们更替代不了阳顶天在明教大军中的地位和作用。

阳顶天的失踪,使得明教大军失去了主心骨,再加纷纷扰扰的流言,一时间明教内部产生了裂痕。

明教大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迷茫之中,士气受到了严重影响,也给元军提供了喘息和反攻的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