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九百一十章 国庆黄金周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九百一十章 国庆黄金周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九百一十章 国庆黄金周

谢汉靖稍迟些时间知道垂死挣扎的科王有可能引入nec、华夏电子两大战略合作伙伴,而且谢汉明、谢剑南父子以锦城地产的股权做抵押从信通银行获得两个亿的商业贷款——谢汉靖也很诧异谢汉明、谢剑南父子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分家之后有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绝决,但是谢汉靖想知道科王的最新动态总比其他人方便,他很快就知道科王与nec、华夏电子合作的具体方案。

分家后,谢汉靖将正泰集团的日常经营交给集团的管理团队——这个管理团队也是他花多年时间精心培养出来——他个人的时间就宽裕起来。

科王遇到这样的转机,谢汉靖的心情颇为复杂,没有太多为谢汉明、谢剑南父子庆幸的心思,分家之后就恩断义绝了,哪有为他们庆幸的道理?也没有觉得特别的可惜。

谢汉靖拿到科王与nec、华夏电子合作的具体方案之后就坐车赶到建邺——他也想等正泰集团的运营稳定下来就来建邺定居——眼下在企业战略上,也只有能找儿子谢意商量一下。

行驶的汽车尾灯拖出一道道的五彩缤纷的光焰痕迹,使得建邺的夜色看上去繁华而凌乱,谢汉靖站在落地窗前,心里想:那个家伙大概拿到科王与nec、华夏电子即将合作的资料了吧?他对此会有怎样的评价?

“东洋鬼子从不肯做亏本的买卖,”谢意脚高跷在办公桌台上,翻看着手里的资料,“除了要被淘汰的生产设备与技术,他们都不肯拿出一分钱来……”

“不管怎么说,总要算一份相当有吸引力的方案,合资项目里包括显像管工厂……即使国内有多家显像管工厂,但是nec的技术总是有吸引力的……”谢汉靖语气很淡的说了一句。

“爸,你说锦湖会有什么反应?”谢意问了一声。

“我看可能不会有什么反应,锦湖最近行事更针对葛明信、葛荫均父子,更针对嘉信电子,”谢汉靖皱着眉头思忖道,“科王虽说借此机会能喘一口气,这份方案却是以牺牲嘉信电子的利益为基础的——金山工厂以实际发生的损失进行减值计提,嘉信电子单笔亏损就高达七亿。减值计提后,金山工厂并入科王,华夏电子向科王注资两亿持股20%,谢汉明、谢剑南、谢晚山等人从信通银行获得的两个亿注入科王持股42%,nec注入生产设备与制造技术持股22%,嘉信电子对科王的持股将被压缩到只有16%,而且在新成立的几家配件工厂里不占权益,即使不能说嘉信电子近年来动用十数亿港元的资金向大陆腹地发展的战略完全夭折掉,也可以说是变得无关紧要——锦湖或许乐见其成。”

有些事,谢汉靖刻意忽略掉了,那就是谢瞻在科王的权益这次将给完全被抹杀掉而彻底沦落为不名一文的牺牲品。

“那就静观其变好了。”谢意轻松的笑了笑。

相比起谢意的轻松,身在金山给金山工厂善后事务纠缠得焦头烂额的葛荫均却是怒气冲冲——他们只到最后一刻才知道被彻底的出卖了。

“为什么要这样?”葛荫均对自己还能控制情绪不对着电话大吼大叫有些奇怪了。

“要生存下去,我已经为嘉信电子尽可能的争取利益了……”

葛荫均哑然失笑,他们是在方案敲定之后才被告知的,谢剑南还有脸说已经尽可能为嘉信电子尽可能的争取利益了!难道嘉信就不能为自己争取利益了吗?

“你以为我们会接受这个方案吗?”葛荫均按耐住心里的怒火质问道。

“香港楼市跌去四成还没有停息的迹象,嘉信电子在广东的工厂开工率不足三成,而富士康却趁机扩大对代工业务的投入,无论是拖下去还是让金山工厂立即破产清算,对嘉信电子都没有好处……何必要意气用事。”

“这些不用谢剑南你来教训我!”葛荫均怒气冲冲的合上手机翻盖,所谓的海外留学友谊,他自己是从来都不信的,他只是从来没有想到过与谢剑南的合作中他会是被抛弃者。

国庆期间,高新区党工委、管委在燕归湖畔举办了一个非正式的地产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北京的一些地产商到建邺来,建邺这边也组织一些地方上的开发商参加会议进行交流。

时间很仓促,准备也不可能充分,但这只是正式向北京地产圈招商的前期筹备之一,也是表明建邺对地产业的开放态度。

宏信建设、精典地产都在受邀名单之列,严文介心里清楚即使宏信建设不会被拒绝到建邺来参与地产开放,但是他之前意图占据建邺地产业领导者地位的计划也彻底落空了,在建邺市的地产开发规模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张恪也是一直耽搁到国庆节当夜才返回建邺,建邺的各大高校提前一天放假了。为了拉动国内市场需求,有中国特色的黄金周经济总算是启动了。回到建邺,夜里张恪跟父亲通了电话,天云山景区首日接待旅游人数就超过五万人。

“这个数字很鼓舞人心啊,”张恪刚回到公寓里,躺在沙发上跟父亲通着电话,“这么说来,江上元退下来,刘爵做市委书记,就没有人跟你争市长的位子了!”

“你小子对这个倒是比我还热切……”张知行在电话那里哈哈一笑,“现在考虑这个还有些早。”

“不早、不早,江上元任市人大主任,刘爵任市委书记,你来当市长,对新芜来说可是相当完美的组合,都不需要旁人提醒陶晋书记,他都会这么考虑,”张恪在电话里胡扯着,语气转了转了,又腆着脸笑着问,“我这么说,是不是说到你心坎里去了?”

“浑小子,当真以为你老子骨头没有二两重,”张知行笑骂了一声,又问道,“国庆节,你休不休息?”

“没有什么非要我在不可的事情,”张恪说道,“对了,过两天我回新芜去会不会有些拥挤?”

“快给我滚过来,还以为你小子都忘记你爹妈!”梁格珍在那头将电话抢了过去,劈头就骂,“卫兰二十九号就回新芜了,翟丹青不是也放假回家了?”

张恪在建邺在等唐婧放假过来,翟丹青就借口国庆长假回新芜去了。

张知行到新芜后一直分管市里的旅游、企改、工业等条条块块,他在新芜除了整顿白酒行业之外,就将主要精力用在推动新芜市旅游经济发展上,还亲自挂着天云山景区管理会党工委书记的职务。

在过去两年,新芜市里从牙缝里挤出资金来对天云山景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入与景区改造,又从世界开发银行贷出更多的资金来改造新芜及郊县的旅游环境,两年的时间前前后后就市里的直接投资差不多就有八个亿。

九六年,新芜市旅游总收入还不到四个亿,实际给地方财政贡献还不到三千万。九七年,投资才实实在在的用下去,硬件环境建设的效果一时体现不出来,不过软环境方面的提高倒是方便,旅游收入提到五个亿,对地方财政贡献增加了约一千万。

新芜市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其他的杂音:在旅游上投入这么大,地方财政收入提高才一千万,得要八十年才能将投资收回来——很多人只是算这么一笔简单的账。

市委书记江上元、市长刘爵都是支持张知行的。且不说背后的政治资源,张知行从九六年秋后起梳理全市的白酒行业,亲力打造云池酒业,就为地方财政每年新增加两个亿的收入,最为主要的,加大市财政对旅游产业的投资,能直接改善了落后陈旧的城市面貌,提高了新芜市的城市形象。

九十年代末期,党政官员里有多少人对市政形象工程不独有情衷?

有市委书记江上元、市长刘爵的主持,即使有些杂音,还是无法阻止新芜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独树一帜的发展旅游经济。新芜到建邺的高速公路在九月中旬竣工通车,又赶上东海省在国庆前夕全面改善铁路客运线的乘车环境,新芜的旅游环境与资源在小江流域已经是非常的突出。

夏季的小江汛情过去之后,新芜市里就在为十一黄金周积极准备,张知行还特意从市财政里挤出一笔资金到周边省市对新芜的旅游资源进行大量的宣传,竖立起塑造旅游品牌的意识。

当然了,在第一个黄金周到来之前,谁都无法预测黄金周假日经济的规模,新芜市里,包括张知行在内,都心怀忐忑的,其他数据还统计不出来,但是天云山景区的数据在天黑后不久就统计出来了,门票收入就达到二百五十万之多。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