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八百五十三章 月光下的迷情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八百五十三章 月光下的迷情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八百五十三章 月光下的迷情

稍后些,在香港的叶臻民亲自过来与唐学谦等人见面,接见到海州招商引资代表团的成员,事情忙碌,稍作停留就先离开了,答应明天会与香港金管局局长等港府高层一同过来为招商引资洽谈会助威,当然也希望锦湖商事能将一些重点国有工矿企业纳入这次超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洽谈活动中来。

孙尚义也要过海返回港岛南区的住所,就与叶臻民同时离开;那边许维与小舅施卫忠见面后也要渡海回港岛去,可以顺便搭孙尚义的车子。

夜稍深,苏逸群、李明学等人也就知情识趣的告辞离开,知道唐学谦算是张恪的准岳父,两家又是关系极深的世交,自有一些更体己的话要说,他们就没有必要留下来碍手碍脚。

就宋培明、叶建斌还留下来坐在那里闲聊,唐婧这才像只小猫似的蜷在沙发里听着他们说话。

“这一步走下来,锦湖的根基大概无人能动摇了吧?”宋培明微叹道,没有苏逸群在这里碍手碍事,他说话也随便一些,也能说的更透彻一些。

锦湖商事组织引导从印尼撤离的华人资本集中流向小江流域两省六市,流向两省六市的各行各业之中,将有大片的国有、集体或私营企业从中受惠,将有大批的人从中获益。

这些企业与印尼华人资本融合之后,各方面的实力都将获得大幅度的提高,相信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些企业的管理层也将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这些企业也将产生大量的中产阶层,形成这些城市中的市民中坚力量。

锦湖商事这次也会有重点的直接扶持一些有潜力的企业,未来的直接投资获利是一方面,加强完善锦湖商事在国内的体系是一方面,以这些企业为骨架,还能进一步的巩固在两省六市的根基。

锦湖在这些群体之中的影响力与渗透力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影响力将直接渗透进六座城市的经济根基之中——这种影响力绝不是锦湖商事出资在某地直接投资一两家大型工厂能够比拟的,这种影响力的基础也绝不是更换一届两届的市委书记、市长,更换一届两届的省委书记、省长随心所欲就可以动摇的。

之前,锦湖发展规模再庞大,那也只是一家企业,此时才真正具有发展成财阀的基础与气度。

关键两省六市的地方政府能够拒绝锦湖商事帮忙将从印尼撤离出来的华人资本流向当地吗?不仅两省六市的地方政府拒绝不了,中央政府也不会拒绝——国内现有的体制都要默认锦湖向两省六市进行深层次的影响力渗透。

从印尼撤离出来的华人资本,除了大量的资金之外,先进的技术、工矿设备、海外市场、高素质人才、先进的管理模式,都是更优质的资产。

毫不夸张的说,印尼的经济基础大半是由占不到3%人口的华人支撑起来的,这次相当对印尼的经济基础进行抽血吸髓来对东海、江南两省、小江流域的区域经济进行大补。

锦湖商事眼下就在充当食管的功能,东海、江南两省怎么可能自己去掐住这个食管呢?

宋培明与唐学谦当然能看到其中的实质,这也是张恪在刚刚推动国内稀土产业资源整合、组建华稀矿业之后,又让叶建斌仓促抽身而出组建锦湖商事的根本原因。

这样的良机可不是说想遇就能遇上的,这几乎可以就是锦湖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获得的最大的、最根本的利益,在国内现有的体现下,并非说有十几、几十亿美元的资金就能获得这种深层次的好处的。

唐学谦只计划在香港停留三天,能够想象明后天的忙碌,在房间稍坐片刻,张恪就建议到附近的海边走一走,也不能让他白到香港一趟,结果将时间都耗在工作上了。

海边新月如玉,月光铺洒在暗蓝色的洋面上,海天之间轻笼着一层雾霭似的浮烟光霭,使得对岸的璀璨灯火也比平日略显黯淡,沉沉的夜色笼罩在这边的码头滨海道上,这几天给热带暴风雨摧残过,滨海道上有些狼籍,却不影响大家的心情,也有许多代表团的成员在海边散步。

“没想到酒店离海边这么近,”唐学谦笑着说,“不然我们这次到香港还只能从空中看一眼香港的海。”

宋培明低头看了几回表,不晓得他是不是跟蒋薇有约好私会,张恪只当作不知情。

“你估计这次招商引资能直接引进多少外资?”唐学谦随意的问起。

“加上工矿设备等固定资产,三五亿美元不成问题,”张恪说道,“这还是初步的,市里可以在香港设个临时的办事机构,将招商引资的工作深入细化下去,成果应该会更大……另外,城市商业银行的外资引进工作,锦湖将直接参加,只可惜目前的国家政策还不允许外资机构对城商行直接注资持股,不然六座城市的城商行能发挥更直接的吸金作用……”

“锦湖这次动静已经算够大了,体制上的突破倒要更小心了。”宋培明说道。

“我也清楚,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人欢欣鼓舞的支持,就有人会忌恨躲在背后拖后腿、放冷箭,”张恪笑了笑,对这种事太深有体会了,“即使能飞跑,也得矜持些啊。”

唐学谦听了笑了起来,说道:“在这里成立个临时的机构倒是好主意,招商引资工作争取连年撑竿跳……”

海州经济有锦湖一家企业的投资支撑着,经济发展就极为速度。

九四年时,海州经济规模比小江南岸的新亭还要差一些,但是这四年间海州经济猛然启动,将新亭甩在后面很长一截路程。三五亿美元听上去不大起眼,但是要晓得新亭市九七年实际引进外资还不到1.7亿美元。

海州九七年仅通过锦湖一家就揽入两亿美元直接外汇投资,特别是锦湖牵头成立数字手机技术促进协会,将海州与建邺作为国产手机的产业基地来发展,大规模吸引内资到海州投资建厂的同时,也增加吸引外商投资的吸引力,除开锦湖,实际利用外资超过三亿美元,总量虽然距建邺、惠山有些距离,却要直追金山了。

这次若能引进三五亿美元,一次就能超额完成全年的引资任务,也难怪宋培明野心勃勃的说要让海州的经济这一次再上一个台阶了。

无论怎么说,这都是海州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临时设立一个专职的招商办公室,能在锦湖商事的协助下将工作做得更透彻一些,唐学谦又瞥眼看着宋培明:“市里让人临时过来合适?”

宋培明主动请缨道:“我在这里可以顶上两三个月,”转头问张恪,“也应该是这两三个月最急迫吧?”

“与印尼政局息息相关,哈比比从苏哈托手里接过临时总统权力,这个人没有能力将印尼的政局稳定下来,更不敢贸然得罪印尼军方去追查印尼排华骚乱幕后的真凶安抚华人的情绪,”张恪判断道,“在新一任总统当选之前,华人资本撤离印尼的步伐不会停止,就算新的总统履任,也要看到有没有稳定政局的能力,那至少是明年的事情了。要说最急迫,当然也是当前两三个月,各种工作都很仓促,也很混乱,宋市长亲自坐镇会更有力,将前两三个月的压力期顶过去之后,给招商工作理出一个头绪出来,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一些……”

“那行,我明天跟苏逸群讨论一下,”说找苏逸群讨论,也只是告知一声,唐学谦稍作考虑,就决定道,“你这次就直接留在香港顶两个月,在代表团里直接挑两名助手留下来,市里的工作能暂时交给别人分担就交给别人分担,不能交给别人分担的,你也可以在香港遥控指挥了……”

唐婧挽着她父亲的胳膊,又挽着张恪的胳膊,总觉得男人们在讨论这些大事情时有着分外迷人的魅力,倒不好意思在父亲面前盯着张恪凝视。

张恪心里却想宋培明找机会留在香港,指不定还想着跟蒋薇再发生些什么,嗯,倒不晓得帮他说话是好是坏,有些事情是要靠他们自己去把握的,想想自己还不是一团混乱?不过海州也真需要有分量的人物留下来,也能分担些锦湖商事的工作,建邺、惠山、金山、新亭、新芜都可以临时在香港成立这样的机构,能更顺利的将从印尼撤离的华人资本引到国内去。

散步时又遇到陈静与郁萍两个人,代表团里女性成员极少,她们两位又是如此容貌出众,出来在海边散步,倒是吸引很多男性成员跟随着,不过大家看到唐学谦与宋培明过来散步,又都围了过来讨论明后天的招商工作。倒让张恪有机会落在外围跟陈静她们说话,郁萍呶着嘴指向围着唐学谦、宋培明的那群人,笑着说:“这是不是证明权势比美色更有诱惑力?”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