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七百一十八章 罗君的需要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七百一十八章 罗君的需要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七百一十八章 罗君的需要

有车先送许思回湖畔小屋,张恪还在1978多喝了一会儿酒,才慢悠悠的走过去。

今晚算是表过态了,世纪锦湖的董事会议明天还要继续下去,张恪就可以偷懒不参加了。

昨天夜里雨加雪,今天却月朗星稀,张恪与许思拿出一瓶红酒,坐在阁楼上看着窗外藏有万千银币的湖水与远处燕归山的黑影。

“实在不行,我从世纪锦湖里撤出来算了……”

“你怕我会觉得麻烦?”张恪笑着问,又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有这么觉得过,邵至刚有句话还是蛮合我的心意的,落在别人手里,还不如落在世纪锦湖手里。”

“他们也清楚,这个计划,没有你的支持根本不行,但是你站出来支持,却会让别人将矛头指向锦湖……”

“没关系,我也是不怕惹麻烦的主,”张恪笑了笑,说道,“瞻前顾后也做不成什么事情,有些凶险不是想避就避得开的。不管怎么说,罗君、王维均跟我们还是站在同一阵营的,就算罗君高升到别处去,我也不会让肖明建、胡宗庆有冒头针对锦湖的机会……”见许思脸上还有担忧,伸手过去摸着她微凉滑腻的脸颊,笑着说,“就算你退出来,要能帮忙推动一把,我也不可能对世纪锦湖袖手旁观啊。虽然我在世纪锦湖里没有什么股份,可我从来都没有世纪锦湖看成锦湖体系之外的企业,再说,我也有些可能会过于理想化的想法希望能通过世纪锦湖来实现,还有你的梦想……”

“……”许思伸手握着张恪摸自己脸的手,十指扣着,清澈的眸子看着张恪,喜欢听他说话。

“叶家啊,孙尚义、葛明德还有我小叔他们,都希望世纪锦湖能站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邵至刚有水平,也要给个平台让他发挥……”

九十年代中后期,房地产市场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在同一地区里,那些国有企业又占据相对的强势。世纪锦湖不是建邺本地房企,更不是国有企业,而且借橡树园计划进入建邺才半年多时间。

要是让这么一家企业将数字长廊构想中最肥美的一大块肉吞下去,就算邵至刚拉上叶家,拉上孙尚义、葛明德,阻力与质疑也会纷至沓来,毕竟地头蛇不是那么好欺压的。世纪锦湖就算有再完美的计划,要是没有张恪的背书,罗君与王维均是不会忽视这个计划背后所蕴藏的风险。有了张恪的背书就完全不同,至少不用强烈的去质疑世纪锦有没有去实施这个庞大开发计划的能力。

世纪锦湖的董事会议周二结束,不过孙尚义、葛明德都不急着离开建邺,孙尚义还担任中晶微芯的董事长,中晶微芯正在紧张的筹建中,孙尚义要在建邺忙碌的事情也很多。虽然邵至刚拿出来的开发计划让孙尚义他们砰然心动,但是关键还要先看市里支不支持。许思先带着助手回了海州,锦湖国际社区的设计稿,张恪看是看过了,还要拿回海州给其他人看。

开发计划的事情,张恪也不是表表态就能清闲下来。

邵至刚周四找王维均谈世纪锦湖的开发计划,王维均听后找罗君汇报这事,罗君打电话将张恪请过去时,还是王维均提醒,才将邵至刚、张知非也请到市委去——张知非是世纪锦湖地产集团董事长、邵至刚是世纪锦湖地产集团总裁。

“你怎么看世纪锦湖的开发计划?”刚打过电话过去,张恪与邵至刚、张知非他们赶到还有段时间,罗君沉吟了片刻,决定在他们赶过来之前,与王维均先讨论一下。

“世纪锦湖提出的这种大面积、成规模的规划开发模式还是比较创新的,而高新区想在燕归湖东岸形成新的副城市中心,也需要一到两家企业去带动整个的建设速度与规模……”

王维均说的不多,罗君还是能听出他的意见倾向,他坐在办公桌后面,手指敲着办公桌,眯着眼睛,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王维均多少能猜到,世纪锦湖提出来的开发模式,说创新也可以,说极度冒险也行,看谁说了。

张恪他们赶过来,也是解答罗君对开发计划的一些疑惑。张恪也明确表示,这个开发计划中首批开发出来的高档住宅,锦湖将全面回购用来给那些从海外归来的中高级研发人员安家落户。此时的青年公寓,还只是他们临时落脚的宿舍。这些中高级研发人员从海外归来,大多数都拖家带口,在海外的家人也会很快到建邺来团聚,为他们解决生活后顾之忧是锦湖与建邺市委市政府的共同承诺。就像这次高新区准备联合锦湖与其他企业成立一个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基金,为这些海外归来人员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是最基本的条件。

张恪与邵至刚还是小叔张知非详细解释了罗君、王维均的疑点,罗君沉吟了片刻,才说道:“这个计划啊,还要拿到常委会议上去讨论……”

项目太大,而且房地产开发是相对较敏感的产业,可能会引来较多的非议与质疑,罗君也不能一言决定。罗君也没有明确表示他是支持还是反对,关键还是要看其他常委对这项开发计划的反应强烈程度了。要是肖明建撕破脸皮跟罗君唱反调,罗君也不可能硬着头皮支持这项开发计划;估计反对的声音不会小。

张恪无所谓,邵至刚与张知非也没有奢望罗君光着膀子跳出来支持他们,罗君、王维均晚上都有应酬,他们就先告辞离开。

在车里,张知非多少有些前途未卜的忐忑,说道:“市里几个人,是不是抓紧时间再拜访一下?”

决定大举转进建邺之后,特别是橡树园计划正式启动之后,张恪绝不会愚昧到以为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罗君、王维均两个人身上就可以的。

官场规则很简单,不在圈子里就在圈子外,锦湖与世纪锦湖都是外来户,但是要在建邺扎根立足,就要建立广泛的人脉圈子。

橡树园受限于自身的性质,不会大肆的去经营人脉,就橡树园本身来说,看上去也没有特别的必要。从一个个分拆开来的具体项目,锦湖在建邺的项目都没有必要去经营什么人脉,但是从锦湖在建邺的整体布局上,又必须有所经营。世纪锦湖就简单多了,无论是餐饮娱乐还是地产开发,对地方行政资源的依赖性非常的大,没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世纪锦湖就很难在建邺立足。

像叶家、孙尚义家在建邺都有不错的人脉,但是这些人脉是分散的,不能有效的形成一个圈子,影响力就大大的给削弱了。这方面的工作,小叔张知非就一直在做,也不是说除了罗君、王维均之外,就再没有支持的声音了。

这也是张恪不会对世纪锦湖袖手旁观的原因之一,在建邺围绕世纪锦湖建立广泛的人脉圈子相对要容易得多。世纪锦湖是锦湖体系的重要补充,虽然张恪坚持不对世纪锦湖持股,由于小叔与许思的缘故,张恪也没有必要再直接对世纪锦湖持股了。

财富不是简单的数值游戏,只能保证一定的影响力,还需要坚持为锦湖账户上多增加一亿或两亿的数字增涨吗?

“罗君想要什么,除了王维均之外,市委常委里肯定还会有人知道,”张恪没有直接否定小叔的建议,又说道,“又到年底了,各地一年的经济统计数字也会很快出台,小叔能不能找个报社,先写一些这预测方面的文章……”

“不错,这方面的文章要好好的夸一下罗君领导有方,”邵至刚明白张恪想做什么,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出口企业受挫严重,大量销往国际市场的商品转销国内,已经有通货紧缩的趋势,对地方政府官员来说最关键的经济数据,投资额增涨很多地区今年都极可能是负数。对于那些投资零增涨甚至负增涨的城市,建邺市的经济建设成就熠熠生辉,这些当然要归到罗君的正确领导之下名下,邵至刚又问道,“是不是还要将明年的经济状况预测得更严重一些?电视媒体也可以造势。”

支持世纪锦湖实施这个计划,明年就可以为建邺房地产业直接增加六到八亿的投资,在投资增涨很可能随时由于亚洲经济形势的恶化而停止的情况,每一个像世纪锦湖这样的大规模投资,就显得尤其珍惜。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