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六百四十一章 锦湖帝国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六百四十一章 锦湖帝国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六百四十一章 锦湖帝国

9月的最后几天,亚洲金融市场似乎有着末日来临的景象。

内地已经是入秋的天气,香港沉闷的天气还是炎热不堪,这是一个无望期待冬季的城市。

办公楼有些陈旧,灰蒙蒙的落地玻璃窗,端起桌上的热咖啡,张恪看着窗外的乌云低垂的阴霾天空,从楼群的缝隙里,只看得见远处一线深蓝色的海水。

蒋薇循着他的视线,看着楼群缝隙中的海天景色,笑着说:“恪少希望换处视界更好的场所?”

“我一年能呆几天?”张恪转过身,看着蒋薇,笑着说,“不要把你们自己的想法推到我头上来,推过来,我也不会承认……”

“给拐进锦湖有三年了,多少能琢磨出些恪少的想法……”蒋薇笑了笑,仔细想想,似乎很少人能理清眼前这青年手里掌握着多少财富与多大的权势……

越秀控股的净资产就有五六十亿,控股上市公司爱达电子,控股内地最大的白电制造企业之一香雪海电器,持股内地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盛鑫环球电器,还在秘密筹划投资近百亿的晶圆厂项目。

爱达集团与锦湖技术研究院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爱达集团直接控制生产教育电子产品的爱达教育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手机的爱达通讯电子有限公司、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以电路板元器件生产的爱达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液晶屏的爱达晶屏电子有限公司、为旗下产品提出模具的爱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等等诸多的实体,形成一个庞大的电子实业体系,此时又开始组建负责内地及东南亚新兴市场的大营销体系爱达销售有限公司。

不说其他,仅爱达通讯电子手里所握有的那张手机生产执照,就让人眼馋万分。

然而整个体系最核心的资产还是锦湖技术研究院所属的多级技术研发体系;并购上市时,终究没有将泰忒光电技术研究所50%的股权计入爱达电子——这一部分资产价值很难估算,锦湖研究院还继续持有泰式光电子研究所半数股权;位于美国硅谷的大型电子技术实验基地ess目前是锦湖研究院目前旗下最核心的资产,直接注资两千万美金,又花费五千万美元将从德仪手里收购的手术制造技术及技术团队直接并入ess,与年前成汉璋、肖晋成手里的ess相比,今日的ess已经脱胎换骨,不仅拥有除基带芯片之外的成套手机制造技术,还拥有未来开拓海外市场的电子音乐播放器技术、计算机存储盘技术,拥有一批一流的技术研发人才;锦湖研究院还在汉城、东京、筑波、香港、北京等地拥有数家产品开发中心及技术实验基地,除此之外,锦湖研究院正花费大力气启动橡树园计划建设超大规模的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包括数个超一流的实验室、创业投资基金、创业园、青年公寓在内的诸多项目,已经投入的资金就超过五亿,近期还将拿出五千万左右的资金实施“百人行动”计划,为橡树园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搜寻高级技术人才。

橡树园计划中的创业投资基金部分,为国内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刚刚启动,此时还只拥有昆腾在线门户网站这个可以拿出手称道的核心项目,锦湖前后往昆腾在线投入两千五百万,此次,昆腾在线直接向海外风险进行募资,以每股一美元的价格向海外风投机构增发五百万股,锦湖所属股权价值增涨近三倍,依然握着56%的控股权,马向东等创始人持股14%的股权。

由于电子词典等产品刚刚上市,爱达的手机又一再延迟上市,锦湖技术研究院目前的直接赢利项目只有碟机解码芯片的赢利分成与碟机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碟机零配件(机芯配件归爱达电子所有),每个月的收入依旧高达一千一百万美元之巨,为锦湖在海外的技术扩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除去已经归入越秀及新光纸业、橡树园计划的投资部分,锦湖技术研究院还握着二十二亿的巨额资金。

新光纸业。

这两年来,锦湖陆续往新光纸业注资额达到八亿之巨。

新光纸业所属的林业公司的价值一时无法估算,而这一部分却是锦湖投资最大的部分,累积注资高达六亿之多,完成速丰林建设超百万亩。今明两年,还要完成东海省境内其余两百万亩的速丰林建设任务,届时将使东海省森林覆盖率恢复到九零年的水平,当然,三百多万亩的速丰林的生态效应是无法与同等面积的天然林相比交论的,但是比起其他省份依然在毫无节制的对天然林乱砍滥伐,东海省已经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遏制住小江流域环境继续恶化的势头还略有改善。虽然林业公司有意向外扩张,但是由于国家还没有相关的天然林保护、林纸一体化的整体政策出台,外省地方上的推进工作也不是非常的有力,林业公司向外省扩张的步伐一时还不法提速。

新光纸业所属的造纸总资产已经十亿之巨,其中净资产累积有三亿之多,二期扩建之后,仅凭造纸规模,已经挤入国内最大的造纸企业之列。除此之外,新光纸业还将向东海省进出口银行融资一亿美元收购马来西亚郭氏集团名下的云源制浆30%的股权。

经过这两年的高速扩张,一旦与云源制浆的合作达成,新光纸业总资产就将直逼三十亿。在九七年的国内,企业资产超过二十亿,就算进入黄金俱乐部之列。虽然新光纸业负债比例相对较高,但是由于rb汇率的持续走低,从rb商业银行获得的日元贷款负债实际规模已经缩减到六千四百万美元左右。

好吧,新光纸业的二期工程还刚刚进入试生产阶段,就产生一千五六百万美元的赢利了。

想一想,东海省去年年底从rb获得二十亿美元的日元贷款,东海省国投集团从中就直接套取近四亿美元的赢利,几乎是东海省九六年省级财政收入的一半。

除了香雪海、新光纸业是直接通过东海省进出口银行信用担保从rb贷取商业贷款,其他的日元贷款都是东海省国投集团从rb获得政策性日元贷款,转移到国内,再放贷给东海联合钢铁集团等企事业机构,汇率上的直接收入是归省国投所有,可以并入省级财政收入范围之内。

有这笔成就,几乎让东海省国投在国内的诸多国投集团中熠熠生辉。

这也是徐学平得以再度走到台前主持国投清查工作的缘由。

政绩虽然无法归到现任省长李远湖的头上,不过李远湖手里却是多了一笔横财,预算宽松,就方便他实施自己更多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省林业、水利系统的整顿,得罪人的事情都让徐学平去做了,省委书记陶晋的地位却日益巩固,很有希望再往前再走一步。

锦湖对新光纸业近乎百分之百的控股,对爱达集团或者锦湖电子技术研究院控股90%,对越秀控股持股34%,受相关政策的限制,锦湖还对海州市商业银行持股10%,对建邺市商业银行持股10%,这些都已经构成庞大的锦湖体系。

蒋薇是从头到尾看着锦湖成长的参与者与幸运者之一,与许多高层人士一样,她心里都清楚,锦湖是张恪一个人的锦湖。

这么一个还不满二十岁的青年,掌握着一个可以影响一方经济格局的经济帝国——联合叶家、谢晚晴、孙尚义等人名下的经济实力,即使勉强称不上经济帝国,也隐有未来财阀的气象,谁能想象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势力体会掌握在一个不足二十岁的青年手中。

锦湖还在扩张——此时奋尽全力的启动橡树园计划,就是为下一步的大扩张做技术上的、人力资源上的准备,这时候谁也无法准确的预测锦湖未来的成长规模。

无论换作是谁,处在张恪的位子,都会为以后的道路而感到迷芒吧?

蒋薇倒是很能理解张恪为什么这时候会藏身在校园之间。张恪走到台前,大概会让国人以及锦湖体系内的绝大多数成员都会感到无比的困惑;还不如藏身校园,为锦湖未来的方向静心思考,无论如何,他都是锦湖的灵魂,主导着锦湖未来的方向。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