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五百五十三章 姚文盛的一个月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五百五十三章 姚文盛的一个月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五百五十三章 姚文盛的一个月

去江南省有个省委副书记罩着,的确会活得很滋润。中央关系谱系太复杂,要不是姚文盛自己说,张恪一时还想不起陈新民是顾长庚的小女婿,叶家人脉甚广,顾家想必也不差;却是听到姚文盛说他是自己选择到建邺来的,张恪倒有兴趣,笑着问:“建邺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不是建邺有什么地方能吸引我,我要说是因为东海有锦湖,会不会太唐突?”姚文盛眼睛眯起来笑着,平静的看着张恪。

听姚文盛这么说,张恪心想姚文盛这次大概是其志不小,既然叶祖范交待下来的事,叶建斌领进门来——总不能指望叶老爷亲自领上门——淡淡笑了笑,说道:“那我要好好听你说说……”

张恪年后北京飞往美国达拉斯,从美国达拉斯飞回国内,中间在香港停留了一下。在建邺得知李远湖想要在他上任省长后抓几个大项目锦湖去年抛出来的制浆项目计划也在李远湖的选择之列,张恪被迫与苏津东等人飞往北京想着在北京大造声势转移李远湖的注意力。此次北京之行偶然与易馨、姚文盛等人相遇。

姚文盛在夜店初与张恪见面时并不晓得张恪的身份——却晓得姚坚、赵鹏是爱达电子的中层管理人员——当时他急于摆脱部委沉暮的氛围碍于家庭的阻力无法任意妄为却又在与周兴东争联信集团总经理助理的位子时受挫,意志也有些消沉。

锦湖最终选择是爱达集团的名义在北京大造声势,不仅仅吸引了媒体与公众的目光,也吸引了北京官僚阶层的注意,特别是爱达集团引起媒体对民营经济地位的大讨论,更是吸引了高层人物的注意,也包括退居到幕后却时刻关注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前高层人物,姚文盛也是其中之一,顾家老爷子顾长庚也是其中之一。

紧接下来,陈信生以爱达集团的名义宣布技术扩张向消费电子市场全面进军的计划并正式启动科技园项目,与东海省内的警惕、迟钝不同,其他人一开始就对爱达集团的科技园项目起了很大的兴趣——毕竟没有张恪手里吃过憋,而爱达集团这段时间大造声势,使科技园项目看起来十分的真实可信,大家都相信爱达集团在碟机业务九六年一年赚了十个亿,只要资金不分散,九七年的营利也足以支撑科技园项目,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对暮气沉沉的邮电部以及国内以国有企业主导的电子产业有着深深失望的姚文盛却似给注入一针兴奋剂,让他意识或许民营经济才是引导国内通信电子产业走向腾飞的关键;他最初的意愿甚至想直接加入爱达集团。

他的这个念头却在他老子顾兴禹面前给泼了一盆冷水,虽然国内官场充塞着平庸的人物,但是能在官场绽放风彩也无不是精英,顾家并不希望他因为一时的受挫就此掐断自己在政治上的前途,而且顾家需要在政坛上有后继之人。

国内的政治体制毕竟与国外不同,你要在仕途上发展,就必须在这个体制内成长,哪怕进入国有企业里折腾也行。

姚文盛与家庭争执之下,最终的妥协方案是满足他之前的意愿同意他调去地方任职。顾家也不会将姚文盛丢到某个山沟沟里自生自灭,再说姚文盛一个副处级的官员,并不需要动用多强的力量就能随便在某个城市安插下去,最好的方案当然是去有人能照顾到的城市任职。

不过姚文盛依然对爱达集团不死心,爱达集团的这次忽悠让他看到国内电子产业崛起的希望——爱达集团的忽悠与他长久以来萌生的想法暗合,他并没有意识到爱达集团早就对移动通讯产品动了心思,也没有意识到赵济东副总理会铁了心要将邮电部分拆、将电信部门与电子工业部等重组成信息产业部并在一年之后成为现实,他不离开邮电部也会与爱达集团发生交集——姚文盛心里想:国内主要城市都在搞高新技术产业园,爱达集团如此大规模的科技园项目必须依托大城市的技术人才资源,最终落户武汉、杭州、成都或者建邺这些城市中的某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那几乎是能肯定的事情,他原打算等爱达集团的科技园项目确定城市之后,他再有针对性的选择去地方任职。当他将自己的打算跟顾家老爷子顾长庚商量时,顾长庚直接说道:“去建邺,幌子扯得再多,忽悠再厉害,最后还是在建邺……”

那时,张恪还正与李远湖处于僵持期、李远湖还没有到海州考察作出让步。

在老一辈人当中,许多人对国内非公有制经济体的崛起颇有微辞,生怕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力量对比发生逆转会对国内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国家体制形成威胁,但是顾长庚却非保守的一派,自从爱达集团在北京大造声势、特别是以此为源头在媒体上引起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大讨论时,他就开始关注爱达集团、关注锦湖,也关注到张恪这个堪称拥有奇迹之手的年轻得过分的青年。

姚文盛还是从他家老爷子那里才知道张恪的真实身份,倒也愈发坚定与之结交、与爱达集团搭上线的心思,他还不晓得张恪早就对邮电部的关系网动了心思,眼下只是按兵不动而已——虽然曾在夜店相遇,但是双方都瞒住真正的身份不提,短期内期待下次的邂逅是不现实的,都不晓得张恪过多久会再次到北京——他还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引荐人。

顾长庚了解到徐学平调离东海省的始末与东海省官场势力分布之后,便能猜到爱达集团在北京的这番作为其实有给李远湖施加压力的意思;地方上的企业还是习惯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成事,然后在爱达集团此次搅出来的动静完全看不到地方政府的作为。

顾长庚看到李远湖与锦湖之间的僵持,有人能替他们斡旋缓和双方的关系那自然会受到方面的重视,便对姚文盛说:“与其日后锦上添花,还不如此时去雪中送碳!”

爱达集团在北京大造声势时,叶臻民出面摇旗呐喊,叶家与锦湖的关系一目了然,顾长庚没有找叶臻民打交道,而是直接将多年朋友叶祖范请到北京。

有些事,张恪没有跟叶家老爷子明说,不过爱达集团在外面大忽悠,同样瞒不过叶祖范的眼睛,叶祖范当然能更确认张恪此举其实是与李远湖在暗中较量。

政治眼光大概就是指选中一条符合发展趋势的道路,并紧随不舍。

既然顾长庚与姚兴盛有这个眼光,叶祖范当然愿意锦上添花,何况两家关系数十年来都是援为助力的那种密切。

倒是没有想到李远湖随后就到海州考察主动做出让步,但是科技园项目已经悬而未决,顾长庚就想到李远湖与锦湖之间的僵持关系并没有真正的破冰,自然也就有了顾家表现的余地。

之后就运作姚文盛调往建邺的事情,3月28日,嘉信实业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公布增发并购方案,姚文盛30日才办理完借调手续赶到建邺。

姚文盛人到建邺之后,张恪人一直滞留在香港,姚文盛便粘上叶建斌;叶祖范在中央任职时,叶建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北京居住,虽然比姚文盛年长三岁,长大后虽然来往不密切,但也算有发小情谊,加上是老爷子交待下来的事情,这两天空闲时间便与姚文盛粘在一起,关系也就重新热络起来;等着张恪到建邺再引荐不迟。这次的确也是姚文盛从易馨同事那里知道张恪与许思乘东航的飞机抵达建邺。

姚文盛有选择的倾述了他这一个多月来的心路历程,张恪听了心里微微一叹:当你追逐机会时,别人也帮你当成机会在追逐。张恪的确需要一个人来缓和与李远湖之间的关系,让科技园项目正式浮出湖面,姚文盛只是副处级的借调人员,但是他背后的顾家却是有这个资格的。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