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四百六十四章 积怨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四百六十四章 积怨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四百六十四章 积怨

新锦园是市邮电局职工集资修建的小区,马子善听说新锦园有两道门,外面是普通职工居住的多层住宅楼,二道门进去,湖畔的洋楼,才是邮电局领导给自己安排的小天地。至于前市政府秘书长、现在跑到新芜去当副市长的张知行家为什么能住进市邮政电局的职工住宅区,就不是自己所应该关心的事情,海州一中校长马子善坐在车里这么想着。他们车刚到新锦园小区门口,小区里就陆续有车出来,最前面是唐学谦的2号车黑色尼桑,海州人都说这才是海州市的一号车,不用马子善吩咐,学校司机就将车打到路边,让小区里的车先行。

马子善看到088车牌的黑色别克从小区大门出来,是杜小山的车,从后视镜里看了坐在后排的杜飞一眼,也很自然的瞅了成熟丰满的李芝芳一眼。这女人看上去像熟透的蜜桃一样诱人,胸脯高高的,臀部圆滚滚的,连生个女儿都俏丽迷人,这时候倒也没有哪个男人轻易敢去招惹她。在这女人身上,王炎斌栽了,曹光明栽了,连王炎斌的老婆市教育局的副局长肖娜也栽了,莫明其妙的,其他不说,就凭李芝芳班上的那三名学生,别人都要让着李芝芳三分。

马子善原本不知道张恪脚受伤的事,今天中午他与原教育局长、现任的市政府秘书长耿建忠约好一起吃饭。

耿建忠离开市教育局,马子善就很不得现任局长的欢心。

现在市一中高一年级共有四个班的议价生,计划下一年度议价生班扩充到八个班,如今家长很在乎子女能不能上名校,中考成绩够不上,那就要拿钱买分数,作为海州市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最丰富的高中,九六年入学出价最高的一位议价生为了进一中,掏出八万元的赞助费。议价生的规模再度扩大,市一中每年仅议价生这一项就有近千万的额外收入。

九六年,似乎看不到比教育更轻松的买卖了——这个现象今后十数年愈演愈烈——马子善怎么可能会得到现任市教育局局长的欢心?

耿建忠中午在办公室收拾停当准备要去赴马子善的宴请,临时得知张恪伤了脚,就打电话给马子善推掉中午的饭局,在市政府小食堂随便吃过中午就跟着唐学谦一起去看望张恪了。

李芝芳班上三名学生,马子善当然不会陌生,但是张知行都已经调出海州,马子善就不明白耿建忠需要这样子去巴结人家,更何况张知行在海州市是市政府秘书长,他现在也是市政府秘书长?马子善倒不会将他心里的疑问说出来,而是顺着耿建忠的口气问:“哦,张恪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要不要跟耿秘书长一起去看看?”

“哦,我跟唐学谦、金书记他们先去,你去看看也好,不过不要先去。”

耿建忠这么说,马子善就算不明白其中的关窍也不敢再马虎,没心思吃饭,回到学校找到李芝芳,让她找个学生代表一起去看望张恪。李芝芳之前接到唐婧说下午有事请假的电话,不过这时候才知道张恪出了问题,她自然第一个去找杜飞,从杜飞那里才确切知道张恪只是走路崴了脚。

看着从小区里鱼贯而出的小车,马子善才知道他对自己学校的这个学生了解还是太少:不要说省长的干儿子了,就是省长的亲儿子,右腿崴裂了也惊动不了这么多人。张恪不应该只是一个纨绔子弟这么简单。

李芝芳早就明白张恪的不同常人之处,所以对张恪来不来学校,都睁一眼闭一眼,偶尔会找唐婧问一下张恪的近况,仔细想想这学期张恪就没有几天出现在学校里。

经过有门卫值守的二道门,或许才能体会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外面是很普通的住宅楼,二道门里面却是造型别致的小洋楼,家家带着花园:社会便是如此明目张胆。

李芝芳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她女儿周晓璐倒来玩过几次,中午听说张恪脚伤了,还嚷着要过来,下午有课,李芝芳没让她来。周晓璐缠着杜飞放晚学再接她过去。

杜飞指着路将车子引到张恪家楼前,这三栋洋楼才算真正的湖畔别墅,马子善听说省长儿媳也住其中的一栋,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李明瑜、张庭在楼上客厅里帮谢晚晴家的保姆收拾房间,这一大群人刚刚才走,就是喝水的茶杯就留下一大摊,也没有那么多拖鞋让这么多人都换,楼上楼下都重新拖扫一遍。

张知微与张逸在楼下客厅干坐着,看见马子善、李芝芳还有杜飞走进来,站起来帮忙打招呼。

马子善认识张知行,张知微虽然与张知行是堂兄弟,这一年来苍老憔悴得很,但是相貌还有些像,马子善热情的迎过去,伸出手:“我一中的校长马子善,这是张恪同学的班主任李芝芳老师,张副市长不在海州,你是张副市长……”

张知微落魄了一年多,姿态早就卑微下去,双手紧握着马子善伸过来的右手:“我是张恪的堂伯,你们来看张恪的吧?他在楼上房间里躺着。

“李老师,马校长……”唐婧听见又有车停在楼前,从窗子那没看到人,这时从楼梯口探出头来,“张恪在楼上,脚瘸了下不了床,你们直接上来吧。”

马子善见张知微与张逸不动弹,犹豫着不晓得怎么好,走上楼梯也没有见他们走过来陪着上楼的意思,心里更是奇怪:这会是张知行的堂哥,怎么一点礼节规矩都不懂?上了楼梯,还诧异万分的回头看了一眼。

张知微羞愧万分,他弟张知非走之前吩咐过他跟张逸,除非张恪亲口喊他们,谁叫都不要上楼去,就在楼下客厅干坐着,哪里都不要去。张恪他奶奶在这里,张恪也不会开口赶他们走。

过了一会儿,马子善、李芝芳、杜飞就下楼来,杜飞很想下午留下来玩,不过他还要在李芝芳面前保持好学生的模样,再说放晚学还要带周晓璐过来,就跟着他们一起回学校。

看着马子善他们下楼,张知微走起去,脸上堆着笑说:“这就走了?”伸出手准备与马子善握手告别,马子善脸却别到一边,对李芝芳说:“张恪这次脚伤了,会考会不会受影响,我是说复习会不会受影响,你跟你们班上几个任课老师商量一下,看准备办好,张副市长将张恪留在海州,也是对我们学校的信任……”说着话,人已经走出客厅。

张知微脸火辣辣的,比给人扇了一巴掌还难受;张奕心里更不是滋味,受不了这委屈,倔着头就要往外走。

“回来,”张知微压低声音,喊住张奕,“坐在这里。”

惜容、惜容两姐妹围着床疯转,不晓得两丫头怎么有这么多的精力,人一走,房间空了,她们就活跃起来,张恪小心翼翼的盯着她们,看着她们要撞过来,赶紧将打石膏的脚抬起来,想着芷彤这时候在省城,在徐学平、周淑惠身边,惜容、惜羽两姐妹今天过来就嚷着要去省城找芷彤,听李明瑜说她们三个人每天晚上都要通电话的,比各自的妈妈都要亲。

唐婧很舒服的趴在张恪的床头看杂志,很没有良心的说:“这样的午后真叫写意,现在学校一个月才让休息一天,都不怕人念书念傻了……”不过她要小心翼翼的护着床头柜上的冲着红茶的细瓷杯,刚刚才让不知道是惜羽还是惜容打碎了一只杯子。

李明瑜听到杯子碎掉的声音过来要教训小丫头时,唐婧记得是惜容的惜容一脸无辜、眼眸纯真无瑕的对着她妈妈说:“是惜容打碎的……”李明瑜拎着另一个小丫头的耳朵让她拿簸箕过来将碎瓷片捡进去,小丫头将簸箕拿过来,才委屈的说:“可我是惜羽啊……”这时候惜容早将自己锁另一个房间里了。

唐婧才明白李明瑜这个妈妈没有神经错乱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据说现在只有芷彤能分清两小姐妹谁是谁。芷彤打算晚一年再入学,两小姐妹今年夏天报名就读海大附小,听说刚入学三个月,已经让她们班那个刚从学校毕业的班主任偷偷哭过好些回了,要不是两小丫头姥爷、姥姥是海大医学院的教授、副教授,大舅李明学现在是海州控股的总经理,也还是海州大学的名誉教授,只怕两小丫早就被要求转学了。

张恪将打石膏的脚高高抬起,太累了,才对两小姐妹说:“停,这么举着太累了,让我歇一会儿。”

“猜猜我是惜容还是惜羽,猜中就让你将脚放下来……”

“你是惜羽……”

“你怎么猜到的?”惜羽睁开黑白分明的清沏眼睛专注的看着张恪。

“我刚给芷彤打电话,她告诉我怎么分辨你们俩。”

“真的?”惜羽问道。

“你真笨呢,他猜你是你是我,两次总会猜对一次,我明明没有看见他有打电话……”惜容说道。

“你才笨呢,他前一次也猜中了啊,要不是芷彤告诉他,他能猜中两次?说不定我们没有看见他打电话啊。”

“芷彤明明说不会告诉别人的,不过告诉张恪也说不定哦?”

惜容、惜羽疑惑的挠了挠头,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她们开始迷糊了;只是她俩姐犯迷糊的神情都一模一样,张恪心里喊:天啊,芷彤到底怎么分辨她们的?

唐婧倒觉得特别逗,将两小姐妹揽过来,问她们:“你们怎么不去上学?”

“芷彤也没有上学啊,我们三个都约好了一起上学的,偏偏他们喜欢帮人家做主张?”两姐妹很鄙视的瞅了一眼坐在露台上看报纸上的傅俊,“我们现在才不要上学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

唐婧听了咯咯直笑,张恪额头冒出黑线:要把画面抹掉,只听声音,别人还以为两个十五六岁的娃娃音叛逆少女呢。

“小恪……”张恪奶奶走进来,朝楼下呶呶嘴,示意张恪不能对楼下干坐着的父子俩不理不睬。

张知行一直想将张恪她奶奶从东社老家接到市里来,张恪她奶奶去年倒是勉强不过到市里住了半个月,就又回东社老家去了。住市里感觉孤单不说,还惦念着老宅子房门有没有锁好、会不会给贼闯门、地里种的油菜会不会给风吹倒。这时候家里又养了两只狗陪伴,要不是张恪脚崴了,她才不会再到市里来。老人家脾气太倔,倔得谁也受不了,好在老家除了张知微一家,还有其他老亲在,这边帮衬着那些老亲,家里的地也分给邻居去种,倒也不怕老人家在老家得不到照顾。

张恪瞪大眼睛装糊涂,见奶奶气得要过来揪耳朵,他才求饶:“奶奶,你要叫他们上来就叫他们上来,为难我做什么,我总不会将他们赶下去、赶出去?还有什么不满意,你跟你儿子说去?”

“你倒说说看,我儿子跟你什么关系?”

张恪心里对他奶奶挺发忤,这跟童年的经历有关。一直到初中,每到寒暑假他就给爸妈送回老家给奶奶看管,奶奶向来严厉,张恪有什么过错,就是柳条伺候。一次家里准备拿来待客的猪头肉给人偷吃了,不分青红皂白的,张恪就给绑到后院的树上狠抽了一顿,还是堂兄张逸看不过去,站出来承认是自己偷吃的,老人家却撇撇嘴说:“保不住下回不是你偷吃,这顿打就记下回头上。”

看看,张恪的童年便是如此。

张恪跟他爸聊起这些事情时,才知道他爸童年也给施谑过,而且觉得这对成长有帮助,才每到寒暑期将张恪送回老家;提起童年都是血淋淋的伤心史。

张恪她妈舍不得张恪受这份罪,但是张恪童年时,她与张知行都要上班,寒暑假家里又没有人能看管他,只能丢到老家去。因为这些事,跟老人家闹着意见,婆媳之间的芥蒂一旦存在就很难消,张恪心理也没有留下什么阴影,老人家脾气就是这样,他爸现在回老家还常给训;只是他妈每回想起就有些不高兴。

张恪见他奶奶伸手要来揪耳朵,谄媚的笑着说:“你儿子是我爸,我是你亲孙子,你老人家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要不我喊两嗓子,他们听不见可不关我什么事?”知道他奶奶脾气硬、心底软,这两年堂伯又刻意讨好老人家,老人家也会觉得这边对人太苛刻了。

张恪很不诚心的压着嗓子喊了两声,老人家给他搞得又好气又好笑:“随你们爷俩在城里享什么福,你妈明天回来,我就回乡下去;我让人给你买回来的中药,你给我记住要准时喝下去,我会打电话来问芷彤妈妈家的保姆。”劝不动,转身下楼给张恪熬中药去了。

张知非夫妇天擦黑买着菜从学校接回女儿张玫赶回来时,杜飞开车带着李芝芳的女儿周晓璐过来玩。

才十四岁的周晓璐已有一米六的身高,其实她之后也没有再长多少,不过却让此时的她婷婷玉立,有如李芝芳的稚嫩清纯版,与她妈稍显软弱的性格相比,周晓璐则是清纯含羞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泼辣勇敢的心。听杜飞说周晓璐上课给后桌爱慕她的小男生将辫子拿图钉钉课桌上,周晓璐同学先是举报老师让那小男生挨了一顿训,又紧接在学校晨操时从后面突然将那男孩子系松紧带的运动裤连内裤一起当众给扒下来,张恪怀疑那男生会从此留下什么不好的心理阴影;除此之外,张恪还怀疑是不是杜飞给周晓璐同学支招,不然周晓璐更有可能直接在晨操时将那男孩裤子扒下来,而不会事先报告老师让自己先处于受害者的地位。

周晓璐从张恪这里学会砸自家玻璃这招后,她家里无休止的争吵渐渐平息了——这从李芝芳年过三十五岁,容颜却愈发艳丽便能看出来,女人不管栽在那片土壤上,只要有养分总能盛开——周晓璐如此强悍有几分侠性的性格萌芽于家庭的土壤,很值得人欣赏,即使前世周晓璐那么复杂的身份与杜飞不离不弃的偷恋着,张恪也不会替杜飞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不清楚重新来过的这一世他们会不会走自己的人生,至少杜飞的人生已经纠缠上盛夏了。

张恪从不会为别人未来的人生操闲心,惜羽、惜容疯玩了一下午,累了在隔壁房间里休息,他还要复习高中数学。

张知非看着大哥与侄子还干坐在楼下客厅的沙发上,手里虽然拿着报纸,大概很难看进去,心里叹了一口气。

任何人都难以理解张恪为何有如此深的怨气——那是前世积了十几年的怨——即使张知行、梁格珍都觉得没有必要老死不相往来,不过也正是张恪对堂伯张知微一家的苛刻,多少让他在其他人心里生威。

刘明辉与十名高级销售主管在关键时刻跳槽投到科王,其他人一直担心张恪的反应。张恪是拿钝刀子割肉,刘明辉要是能谨守职业操业,跳到科王还无所谓;现代企业没有所谓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说,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才是首要的,“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才是现代企业用人制度的道德标准。若是刘明辉拿爱达电子的资源与信息以为倚重跳到科王,那他注定要狠狠的摔一跌。

刘明辉确实有拿爱达电子的资源与信息跟科王做交易,这一点很明显。在不清楚内情的人看来,爱达电子的回击一点都不凌厉,张知非却知道科王这次不死也要吐三升血,至少锦城集团流动的资金几乎都套在科王里,旗下的地产项目都放慢了进度,对建筑商、材料供应商的欠款也越积越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市里已经正式提出修改沙田区域规划草案,一旦沙田区域规划草案通过,他们这边就会投入巨资对沙田东区建筑群进行商业化、旅游化的修缮与开发,在计划中,修缮后的明清建筑只租不售,这时候就算有人对锦湖地产及时进行注资,完成的商业地产项目也只能被迫跟着东片转售为租无法及时的回笼资金,看锦城集团能撑过几时。

谢剑南、赵锦荣这些人都不是傻子,但是吃了暗亏也只能憋在肚子,迁怒到刘明辉头上倒是一定的。

刘明辉在接下来一年时间里,要是能为科王做出些贡献,让科王那些人觉得值八十万,职业生涯或许还能延续下去,否则的话,在海州、在碟机业的职业生涯算是结束了。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