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任厅长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任厅长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任厅长

九二年建成的景林大厦第十一、十二层楼,是徐志明创办海裕公司三年后就置办下的物业,海裕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谢晚晴曾想将这两层楼出售套取一些资金来缓解公司的困境,不过后来一直都没有用得着将这两层楼出售掉。

陪林业厅厅长江涛及其他官员参观公司完之后,张恪歉然的说:“赶着徐省长有空,要去听徐省长面授机宜,这边就由周总具体向江厅长介绍公司的情况……”

江涛说道:“我正好要去省政府,具体的事情由下面人谈就可以了。”便与张知行、张恪一起下了楼,林业厅只开了一辆公务车过来,江涛说留给留下来谈事的其他官员回林业厅用,他便与秘书坐新光纸业的商务车一同去省政府。

江涛今年才四十七岁,在正厅级干部里算是有为之人。在此之前,江涛与张恪接触过一次,是徐学平的秘书李义江引荐的,那次见面,江涛倒不是很重视。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室大概是省里消息最集中的衙门,江涛倒是知道海州的锦湖公司与徐学平之子的未亡人谢晚晴有关,张恪出面请他吃饭,他起初还以为谢晚晴是想借着公公徐学平的关系来钻政策的空子。

一件事情,看起来是件影响极其恶劣的事情,在某些人眼里,却是意味着极大的商会。无论是省里直接补贴种植公益林也好,还是林木采伐限额,还是林地许可证制度改革,要想在短时间里解决好问题,打开一个新的局面,都会有很多照顾不到的地方,都会很多可以钻的政策空子。

这些与政府高级官员沾亲带故的商人,是最善于寻找这种机会的,通常一声招呼、一张纸条,就意味着几百万、上千万的财富落入私人的腰包。

江涛对这些行为很不待见,但也不是不能容忍。他是陶晋书记推荐到林业厅的,这些事,在他看来,事无巨细的向陶晋书记汇报也未必能讨好,却会很惹省长徐学平厌。

在新光纸业重组、海裕股权脱离之前,张恪还不能向江涛、向省林业厅抛出他完整的计划,等事情逐渐安排妥当,张恪已经没有与江涛直接接触的机会。江涛要整顿省林业系统,总能找到各种借口去推脱李义江的再次引荐不跟张恪见面。不过他也不是那种将事情做绝的光棍,虽然不喜欢这些事,并不见得他会坚决制止这些事,他让厅里的其他人与锦湖保持联系,锦湖有什么需要照顾的地方,他尽可能满足就是,免得徐学平的电话打到他办公室或者徐学平签字的条子送到他面前来,只会让他的工作更加被动而已。

新光纸业重组的那段时间里,周游组织人手拟定项目书,有什么资料直接跟林业大学的周福瑞教授要,最初拟写项目书的负责人之一就是周福瑞教授带出来的博士研究生杜新恒,新光纸业与省林业厅几乎没有接触,倒是宋志佑加入新光纸业,很快将项目书完善起来,而省城这边的分公司开始筹建,周游他们才正式与省林业厅的官员接触。

九六年,一家注册资金高达一个亿的林业公司是省林业厅无法忽视的。

省林业系统闹出这么大的纰漏,徐学平决定追加公益林的建设资金,咬咬牙才从省财政里挤出两个亿而已,用于推动省森工企业改制、职工分流的资金才八千多万。

要尽快将纰漏弥补好,仅靠省里拨付的资金力有不足,吸引资金承包宜林荒山,大面积的种植工业原料林,才是根本解决之道。这些道理,即使是上一任厅长刘华山也明白,明白未必能做好,做好一件事需要时机。国家提出林纸一体化概念近十年,可惜应者廖廖。

首先是近几年才推动草浆取代木浆的事情,取缔草浆生产线的态度还不够坚决,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种种地方保护主义的阴力,其次,国内的造纸企业普遍实力偏弱,无法推动林纸一体化的大产业循环,林纸一体化动则上十亿,而且收益期太长,不符合国内资本的追逐短期高营利的特质。

引入大资本大面积的植林,在九六年,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新光纸业一下子成了江涛解决省林业系统眼下危机最重要的希望,重组后的新光纸业又与谢晚晴脱开关系,徐学平这时候才站出来替新光纸业说话,专门为新光纸业的找过江涛谈话,提到新光纸业规模上六十亿的投资计划,江涛前后的态度才陡然转变。

张恪这段时间滞留在海州忙新光纸业重组的事情,无暇分身到省里来,江涛不得不屈就着跟周游、宋志佑商谈具体的事情,今天才第二次与张恪接触。

由于起初的不重视,徐学平、李义江他们又不会无事专门跟别人炫耀张恪身为高中生却创下亿万财富的奇迹,江涛对张恪的了解甚少,倒是张知行的事情,他略有耳闻,在公司参观时,他觉得张恪与张知行相貌很像,坐到车里,才方便问起来:“张总与张秘书长是什么关系,我看你长得很像啊?”

“我们?”张恪才想起来到公司当着林业厅官员的面,他爸爸几乎没开口说过话,见江涛不敢推测他们的关系,笑了起来,“还没有郑重的跟江厅长介绍呢,这位张秘书长是我爸爸……”

“……”江涛难以置信的吸了一口凉气,倒不是说张恪与张知行一商一官的身份,“张秘书长看起来比我年轻,我今年四十八,张秘书长贵庚?”

“我四十六……”张知行笑了笑,换作不知底细的人,谁都难以相信眼前的事实,“张恪今年才十八岁,看上去成熟一些,还以为徐省长早跟江厅长提起过呢。”

许多话卡在嗓子眼里,一时都不觉得合适说出口。任江涛在省委办公厅将人事琢磨透彻,还是难以消化听到的事实。张知行的儿子从车轮下救出芷彤的事情,江涛听说过,只是他一直未能将救人的少年与张恪联系起来,即使在公司觉得两人很像,也没有联系到这件事上,毕竟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就拥有上亿的财富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张恪笑着说:“去年无意成立的一家生产影碟机的公司,偏偏眼下影碟机还比较赚钱,一不小心就成了亿万富翁,我自己完全预料不到的……”张恪尽可能说得轻描淡写一些,这次到省里来,也会跟爸爸到省纪检部门将这些情况解释清楚。

“你是说海州市的爱达电子……”

张恪点点头,说道:“是的,因为我还没满十八岁的缘故,所以法人代表以及公司的管理人都是请别人代替。哦,即使现在,我还是以学习为主,公司的事情,我也不大懂的……”

张恪说得谦虚,江涛却完全不这么认为,要不是张恪主动说破,他万万想不到张恪会是海州市政府秘书长张知行的儿子,而且还只有十八岁。

少年得志的人,江涛也没有少听说过,只是亲眼看到,张恪是第一个,不能不令他诧异万分。不清楚徐学平有没有跟陶晋书记提起这事,想必陶晋书记也会诧异万分的。

“咳咳……”江涛清咳了两声来掩饰刚才的失态,“张…总,年少有为,我跟贵公司的周游谈过几次,周游可对你赞不绝口,周游还说张总一定会让我大吃一惊的,还真是大吃一惊了。”

张恪笑了笑,没必要互相吹捧,陶晋这时候将江涛推到省林业系统的旋涡里,要么江涛的能力出众,要么陶晋很不待见江涛才把他往火坑里推,答案显然是前者,他说道:“新光纸业的前身,想必江厅长也清楚,即使在小江中上游大面积的营林,对各方面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徐省长也不方便直接站出来支持,所以海裕公司这次才会完全撤出新光纸业……”张恪将锦湖、爱达电子、新光纸业与海裕公司之间的关系介绍给江涛听,免得日后合作时江涛有什么顾忌,破坏既有的工作步骤。

这些事情会向省纪检部门说明情况,自然没有必要瞒着江涛,到省政府才二十多分钟的车程,不过对江涛来说,这短短二十多分钟的车路里知道的事情却让他瞠目结舌。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