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权谋

重生之官路商途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权谋

作者:更俗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07:47:24 来源:蚂蚁文学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权谋

张恪人到金山后,又给唐学谦拉住去了一趟新亭,陈静先回建邺了。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东山岛建港一期工程即将完成,赵济东总理今年也几次发函问询项目的进展情况,省里跟新亭市里打算等建成那一日请赵济东总理到新亭来。

江南省委常委、金山市委书记赵有伦也跟着去新亭考察、学习,他也是心焦,新亭依靠超大规模工业投资拉升,经济发展规模直追金山。两年前,新亭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足金山的40%,这两年足足翻了两倍,待东山港及临港工业区内的那些大型工业项目纷纷启动运营,对新亭的经济拉动将更大。

一方面给省内的新亭追赶,一方面跟建邺的差距继续拉大。

九七年时,建邺国内生产总值为六百亿,金山为四百亿,虽说两地有些差距,但也不是特别的令人触目惊心,金山市以及江南省当时都很有信心缩短金山跟建邺的差距。短短三年时间过去,建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即将突破一千三百亿,金山还在为保五百亿的目标做不懈的努力,如此巨大的差距令人何以堪。

虽然诸多问题都是前几任市委书记留下的,但是这两年赵有伦在金山市主政,上上下下都将眼睛盯在他的身上,他心里承受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了。

“中央有消息说罗君要动了……”赵有伦私下里跟张恪也没有特别的忌口,与张恪相互交流最新的内幕传闻。

罗君要动的消息去年年初就有传闻了,只是罗君并不急着另谋高位,现在又有这样的消息传出来,张恪也以平常心视之。

想想建邺这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各项经济、城市发展总量指标在二线中心城市里仅次于天津;若以人均指标计算,建邺堪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相比——建邺的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体现在罗君主政建邺的四年间,罗君调动另就高位,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张恪笑着说:“等消息进一步确实了,我还要赶过去道喜呢……”

建邺市的党政官员任命,东海省委的建议都不会得到中央的重视,张恪不会削尖了脑袋去打听谁会接替罗君的位子。

无非两种可能,要么肖明建顶替而上,要么从其他地方调个市委书记来,这都会对锦湖在建邺的产业布局有所影响。

赵有伦提这个的意思,无非是希望锦湖下一步的投资重点往金山更侧重一些。

建邺这两年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发展,无非有两点,以锦湖为核心启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数字长廊战略,还有就是九八年超量的印尼华商外资涌入,这也跟锦湖积极引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张恪对此也只能抱以苦笑,以中晶微芯金山工厂为核心的金山电子制造基地绝对不能算小项目,三年后二期工程建成就要实现年产一亿部手机的产能;这个计划要是公布于众绝对能惊爆眼球,毕竟九九年的全球手机销售总量也才三亿部而已。

有些事情当然跟赵有伦有过沟通,也许是计划庞大得令赵有伦也难以置信,毕竟锦湖今年在国内的手机销售目标才八百万部。八百万跟一亿的差距有多大,赵有伦心里很清楚,他担心张恪又是在玩画饼之术。就像制浆项目,虽然最终也算是在海州顺利启动了,投资规模也超过当初拟定的六十亿,达到一百亿,但是毕竟拖了有四年之久,像他这样的官员,有几个四年可拖?

罗君可能要调离建邺,无论是肖明建上位还是中央另派其他人,锦湖在建邺都不可能像以往那般如水得鱼,赵有伦是希望张恪这时候对金山就有个明确的态度。

张恪也无法跟赵有伦做太细致的说明跟保证,等到明年金山这边的产能逐步释放出来,赵有伦就知道自己是真的往他嘴里塞了个肉饼还是只空口白牙的画了个饼。

张恪回到建邺,也没有立时离开踏入前往韩国的行程,罗君把他找去谈他近期会调动的问题。

西南云阴省党政领导人之间矛盾比较尖锐,中央考虑着将云阴省的省委书跟省长都调开。虽然去云阴这个穷省当省长未必有在建邺当市委书记风光,但是罗君要严密安排他还剩下的政治生涯。在零二年冬季换届之前,他能多两年正部级的履历,这对他来说相当的重要;而且同时去云阴省担任省委书记的那位,很可能零二年后会进一步调到中央,所以罗君这次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调动这种事情,一般官员不会在消息确定之前跟外人交谈,但是张恪不同。一方面罗君相信张恪能从其他渠道知道相关传言,另一方面,罗君在建邺四年多来,对这个地方也有了感情,不希望人走政息,也不希望锦湖因为这事措手不及。当然了,锦湖旗下的消费类电子产业的根基在建邺、在海州,罗君不奢望能在这方面拉多大规模的投资跟他一起去西南,也希望多少能拉一些,对云阴省落后的高新产业有个促进;另外,云阴省的林地资源虽然还比不上广西、云南两省,却要比东海、江南两省富裕一些,罗君考虑过将新光林业、新光纸业拉过去帮他推动这方面的工作能帮助他迅速在云阴省站稳脚跟;再个就是锦湖在东南亚华商群体里影响巨大,即使锦湖由于产业的限制,无法对云阴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罗君还是希望能通过锦湖跟广大的东南亚投资商取得更密切的联系。

“上面问过我谁更合适接替我的位子,这也只是惯例而已,会有些多少用处也说不定,我犹豫着要怎么回答才好,你觉得建邺将来由谁来当家更合适些……”罗君在张恪即要告辞离开之时,提到继任者的问题。

张恪知道在建邺市委书记的人选上,罗君的提名权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见他突然提起这茬来,张恪也是微微一怔:他是想将这个当人情送给自己?

“肖明建市长跟王维均书记也许会是好搭档……”张恪说道。

“哦……”罗君会心的笑了起来,说道,“也许。”

张恪笑了笑告辞离开,次日就动身去了日本,在日本耽搁两天再转道去韩国跟现代半导体进行收购液晶业务的最后谈判。

罗君推荐他离开建邺后由肖明建跟王维均搭班子的事情,江敏之甚至比李远湖更早知道消息。

下班后,薛明楼离开省政府再次给江湄拉着去东大。曹虎的新生军训刚刚结束,今天又恰恰是他二十岁生日,江湄拉着薛明楼去给他庆祝。

对江湄跟曹虎走得亲近,薛明楼有些不喜,但是江湄毕业后正式到由曹兵长子曹知一的妻子董湘控制的静美国际任职。虽说静美国际在建邺还没有什么业务,董湘还是在建邺新设了个办事处,由江湄挂职办事处总经理,高薪、跑车、女秘书配上。就凭着这人情,江湄与曹虎走得亲近,薛明楼就无法抱怨什么。

“对了,建邺市委书记罗君要调走了,听说罗君推荐了市长肖明建继任他的位子,江伯伯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刚到学府巷内巷的一家西餐厅二楼就座,曹虎突然提到这个问题,薛明楼吓了一跳。

薛明楼也是上午才知道罗君推荐肖明建顶替他的消息,曹虎一个在校的学生,又怎么可能同时知道这个消息;就算国务委员曹兵知道一些内幕,也不可能跟他孙子说啊?

薛明楼下意识的想到曹家或者跟曹家亲近的某个人也想争这个位子,这才想着通过曹虎旁敲侧的试探地方上对罗君推荐肖明建的反应……毕竟江敏之到东海省任职毕竟有五个月了。

“罗君推荐肖明建?”江湄觉得这个消息太假,笑了起来,“这怎么可能?谁在建邺呆上两个月,就知道罗君绝对不会希望肖明建顶替他的位子。”

“哦,是吗?江省长也许还不知道这件事,你从哪里知道这事的?”薛明楼假装糊涂的反问曹虎,对江湄的诧异也不解释,他心里暗暗一笑:从有人通过曹虎这么迫切的来试探地方上的反应,就知道罗君推荐肖明建实质上是将肖明建推到火上烤……

建邺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且不用说,今后几年的发展势头不会弱,经济活跃度相当的高,超越天津十年内成为国内第五座一线城市都有可能。另外,东海与江南两省主张的小江流域城市群发展规划经过近两年的实验跟推动之后,成就斐然,近期很可能通过国务院的特批,成为国家级的区域发展战略计划,届时位于小江流域城市群核心的建邺市地位将更加的重要。

不要说建邺市委书记更便利向省长、省委书记进军,在经济活跃程度如此高的城市执政,政策上稍稍的变动就可能导致几亿、几十亿的利益倾斜,这才是真正肥得流油的地方。

好不容易等到罗君肯挪窝了,这块肥肉晓得有多少人盯着?再说了,肖明建背后的人脉关系本来就不足以让他吃到这块肥肉。肖明建要是能老老实实的认清形势,不去争这个位子,至少能保住他的市长位子,甚至可以在新任市委书记在建邺站稳脚跟之前为自己挽回一些劣势——现在的情势不同了,现在不管肖明建会不会明哲保身,那些潜在竞争对手都会将肖明建当成首先要压制的对象。非但不会让肖明建成为拦路虎,更会进一步牟求将肖明建踢出建邺去,以免成为他们到建邺执政抓权的障碍。

薛明楼现在还不知道有哪些人已经给中央列入考察对象,但是现在能肯定,其中有一人是曹家或者跟曹家关系密切的人。

薛明楼考虑着要不要马上跟江敏之汇报这件事,根据现在对海粟科技的调查,在海粟科技软件产业园问题上,肖明建有冒进失职的过失。换作平时,这一点本不足以对肖明建构成什么威胁,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这就成了关系进退的微妙把柄。

江敏之到东海后,即使将刘闻涛调进省里,还是相当的势单力薄,要是将罗君的继任者拉进同一阵营,底气倒也足些——现在对海粟科技的一些调查材料倒是可以换些人情来。

薛明楼无法替江敏之拿主意,所以对曹虎的问题轻描淡写的打发掉,吃过晚饭,就与江湄返回新梅宛,跟江敏之汇报最新的消息。

“唉,”江敏之微微一叹,问薛明楼,“你觉得最有可能是谁在背后做手脚?”

“锦湖吗?”薛明楼问道,他本来没有想到这点,给江敏之一问,自然而然的想到锦湖,想到张恪头上。

“即使不是,这么安排也最符合锦湖的利益,”江敏之说道,“罗君向中央推荐他离开后由肖明建跟王维均搭班子,你也能看到罗君这招实质上是要将肖明建踢出东海,罗君不可能不清楚他没有向中央推荐继任者的资格——中央在建邺市委书记的人选可以不考虑地方的意见,但也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这些年来,中央对地方玩平衡玩得炉火纯青。肖明建不走,自然没有人来跟他争市长位子;肖明建一走,市长人选,中央就会倾向性的听取地方上的意见,罗君的意见这时候就会发挥关键的作用,他实质上要将肖明建踢出建邺由王维均担任市长……关键时刻李远湖再站出来表态,王维均当市长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薛明楼豁然想通透,真是有可能是锦湖在背后动手脚,毕竟建邺市委书记的人选是锦湖甚至李远湖都无法左右的,退而求其次,让王维均担任市长,的确最符合锦湖的利益。

{宜搜小说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