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重生之大江湖 > 第八十七章 ‘胜利’

重生之大江湖 第八十七章 ‘胜利’

作者:天庭弼马温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毛石沟的大战落幕了,整个战争仅仅持续了一天的时间,但是这一天的时间内,马战经历了生与死,铁与血的教训,深刻的教训。

这次的教训,不,这次的经历,经验足够马战一生享用,比起上一世的经历各有不同,毕竟上一世马战根本就没有机会尝试,体验军队的生活,军人的战斗。

有人说过,当兵后悔几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指得不仅仅是军队的生活,军人的荣誉,还有铁与火,血与泪的经历。

在这里马战才真正学会了什么叫绝望,什么叫等待,什么叫煎熬,什么叫坚持;短短的一天时间马战学会了期望,明白了等待,感受了煎熬,体验了坚持。

大军团的作战,小规模的碰撞,不同的作战方式,也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渺小,什么叫做英雄。

遮天蔽日的箭雨,团队协作的默契;如火如荼的战斗,以一敌百的能力。千军万马的威势,让马战明白再强的个人,都显得微不足道。

也许,在战争中能够活下来,是一种幸运,是实力体现的一种方式。马战不知道幸存下来的人是怎么想的,但是他自己认为,这真的是一种幸运,如果张胜不能及时的调动援军,如果援军不能早点到来,也许,就没有也许了。有的只是一具尸体,一抔黄土......

匈奴的策略虽然不是完美,但也没有从在任何侥幸,利用三千前锋军做窥察军队,迷惑大秦军报,让秦军统帅以为,匈奴就派了三千的窥察军。

计策却是成功了,只是引诱出了为数不多的军队,双方都明白最好的伏击地点就是毛石沟。大秦军队成功伏击了三千窥察军,匈奴也利用三千炮灰成功的迷惑了秦军统帅。

但是让匈奴高层没有想到的是,这引诱出来军队的整体实力;让大秦统帅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伏击的仅仅是本来就该死亡的炮灰。

仅仅一万大秦帝国的边军,就在小小的毛石沟成功堵住了,十几万匈奴大军的前进之路,生死抉择的四个小时,让匈奴右贤王的愿望落空,让大秦雁门关的边军统帅张胜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遭。

一场谋与略的较量,匈奴胜利了;一场军队实力的比拼,大秦胜利了。匈奴成功夺取了毛石沟,大秦成功击败了匈奴,死亡的是那当兵的人,是那一群群可爱的年轻人,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障。

匈奴整体实力上的失败让自己部落,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大秦帝国的胜利还是在,损失了青壮的情况下。最终的结局,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死在了那里。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安康,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战争一词,简简单单,但是却又埋葬了多少呢?马革裹尸,一种军人最佳的体面,可是又包含了多少无奈与不舍。国与国之间的较量,牵扯了太多的因素,也包含了千万人的心酸和血泪;但是作为军人的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奉献,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愿意为国家的强盛付出,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只有国家安定,富强,才会有一个个小家庭的安康与富足。

马战一时间的浮想,牵扯了太多,但是他又认为,自己对这次战斗分析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重点绝对不会错;又让他狂热的是,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军人,绝对是这个国家福气;这个国家始终不会太久的衰败,只因为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人,像这些牺牲的军人一样的人。他很是骄傲,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是自己最大的幸运,最大的安慰。

为民族生存而战的神农,为天下一统而战的秦皇,为驱逐匈奴而战的汉武,为民族希望而战的武悼天王,为华夏文明而战的大唐,为华夏衣冠而战的大明,为华夏崛起而战的共和;他们,它们,是一个个为这个古老的民族,这个泣血的国家而战的。

也许他们最初的目的不是为此,但是他们的行动的最终结果,却成就了这个古老的国度,深深的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马战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一切只因为,他也热爱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帝国。

战争结束了,张胜所带领军队的幸存者,他们的心里却不平静,虽然没有马战这样的沉思,这样的感慨;因为他们暂时还不需要这样的想法,他们只知道,他们是立功之人。升官发财或许没错,但是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带领部队,带领袍泽,为死去的战友报仇,建立更大的功勋,目的众多,又不矛盾。

......

战争结束了,是啊,暂时可以不用死人了,但是以后呢?马战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可以回城主府了,远离死亡,远离血腥。

回到城主府后,马战吩咐老王烧足热水,备足了美食。

来到房间,痛痛快快的泡在暖洋洋的热水里,舒舒服服的躺了好长时间,缓解着疲劳,安抚着心神......

美美的吃了一顿,痛快的喝了几碗。

酒足饭饱后,躺在庭院的靠椅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安安静静,和谐美满,享受着光芒的抚摸,身体变得块块酥软,动也不想动,就这样,一切安详......

享受了几天难得悠闲、舒心的日子,让他变得有些慵懒,想着要是自己就这样,满足的做个无权的侯爷,挂名的城主,一辈子就这样美满的过下去,也许,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又想起江湖的种种,慵懒的后果,马战又不得不强迫自己,停止了享受,放下了悠闲舒适的生活,开始拼命地练武。因为只有功夫才会让自己变得安全,只有武功才能让自己保持现在的生活。

战争是结束了,但是围绕毛石沟战事,所发现的问题,才开始发酵。为什么仅靠一万大军就能在狭小的毛石沟堵住,复仇心切却又野心勃勃的匈奴大军呢。

一个侯爷,一个爱练武功的侯爷,一个参加军队,却又从小兵做起的侯爷,在这次毛石沟战斗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以自己为刀尖,残存的军队为后盾,在着狭小的毛石沟,成功的堵住了匈奴大军一次又一次进攻,勇烈撼猛的匈奴万夫长

在其手下不过几合之将。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难道说勇猛绝伦的万夫长布利华,杀人盈野的万夫长墩布在匈奴是徒有虚名?还是匈奴的万夫长本来就不过如此?还是说匈奴的整体战斗力下将了,让两个武力一般的亲信,统领部队,好让最为统帅的右贤王能更好的统帅大军?所以说勇猛绝伦的布利华和杀人盈野的墩布是匈奴高层故意传出来的?

可能吗?当然不会,大秦的军报机构不会这么无能,所有的一切表明,在狭小的地方,一个习有内力的武林高手,所发挥出的战斗力绝对不可估量。

从以往剿除反对朝廷的武林门派来看,在特殊的地点,一个武林高手确实可以灭杀几千精锐的大军。就像十五年前围剿蛊惑人心的黄教时,当时的黄教教主‘漠北圣手’赵旭,在北漠一个沟道内将五千边军一一击杀,使得黄教少许核心教众逃脱追击。

这在当时可是震惊朝野的大事,刚开始以为是当时的围剿主帅,为了师门情谊,故意伏杀了五千边军。一边将其问罪京城,一边派人查探情况,一边另力主帅,追击黄教余孽,可是又一次发生了,三千边军在不利于军阵开展的地方,死亡事件。

这才让朝廷重视此事,之后事件彻查清楚,才明白武林高手的重要性,只不过虽然将其重视,但也只是拉拢为朝廷办事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