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枪震河山 > 第二章 投奔

枪震河山 第二章 投奔

作者:血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熙三年。

冬至后的第八天。

长期缠绵病榻的王妃殷贞因病薨逝。

密密绵绵下了数日的大雪在这天突然停了下来,彩缎一样的阳光撒满京都的大街小巷,前来吊唁的宗亲朝臣顶着金脆的阳光,车骑驶过南北贯通的主街玉禾大道,在积雪覆踝的街道上压出凌乱的轮痕。

王府内此刻早已白幡渲染,主院前厅也已改为灵堂,定北王拉着两岁多的儿子白光站在棺椁前,拜祭的人上完香后就拉着儿子跪拜回礼。

两岁的白光披麻首绖,红红的小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黑亮的眼睛看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素白人流,重复着跪拜起身又跪拜起身的单一动作,既没有哇哇大哭,也没有因数次跪拜而使得跪姿有丝毫的走形。

能来吊唁的都是有身份之人,不是宗亲贵胄、朝阁重臣,就是社会名流,众人看在眼里,都暗暗赞叹不已。

王妃的棺椁在王府停灵七日,按她生前寻根的遗愿,需扶灵南下葬于荆州殷家祖坟。

邑帝亲拟唁文,并派太子将灵柩仪仗送出皇城南门。定北王辞退了邑帝诏命礼部安排的送灵仪杖队,只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和管家老吉,二十个王府亲卫,便车简从出南门扶柩南下。

定北王出城的第二天,月贵妃在昭纯宫的侧殿接见了禁卫军副统领毛守仁。

禁卫军护卫宫城,直属御前,统领聂北对皇上忠心耿耿,月贵妃不敢对他抱任何妄想。其他五个副统领中,论能力、资格以及手腕,毛守仁是当中最出挑的一个。月贵妃为拉拢他为己所用,很下了一番功夫,不仅将娘家一个姿色最为出众的亲侄女月婴许他为妾,而且承诺他功成之后毛氏满门的荣华富贵。

毛守仁爱美成性,一见月婴,便为她姿色所颠倒,加上他对追逐权力巅峰的热衷,以及骨子里那种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对于月贵妃的延揽,他只是稍稍权衡了一下利弊,就毅然决然地与她站在了一起,成为月贵妃宫苑中的第一心腹。

毛守仁行完礼,月贵妃确定他未被人跟踪后便直奔主题,问毛守仁是否知道定北王出城之事。

毛守仁当然知道,他还知道月贵妃邀他前来相见的目的,但他却不知道月贵妃为何要如此着急。

月贵妃的手段他了解,月贵妃的狠辣他也清楚。这个女人给他的感觉是,她好像一直在悬崖边上跳舞,但你却坚信她不会掉下去。

但毛守仁很谨慎,这也是月贵妃选择是他而不是别人的原因之一。他知道自己走出了这一步,就已经沒有办法再回头,这可是提着脑袋在做买卖。

“娘娘,现在对定北王动手,是不是早了些?”按毛守仁对朝局形势的研判,现在想要对定北王动手,简直是一件愚蠢透顶的事,一来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二来就算当真成功了,恐怕也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早?”月贵妃从铺满细密绒毛的圈椅上站起来,凉薄的唇角划过一抹冷寒,“留到以后吗?你认为将来还有这种机会?”

“可娘娘已经确定了定北王会支持谁吗?”

“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一定会是邺儿将来迈上九重之位的最大障碍。”

“你就没想过他会中立?”

“中立?你觉得可能吗?太子是储君,理都站在他那边。为了他心中所谓的大义,你觉得他会袖手旁观、置之不理?”

毛守仁默然。

月贵妃没有看他,缓缓踱到靠近轩窗的海兽青铜镜前,“这种机会……以后恐怕很难再有了。毛统领,你拿个主意,到底行还是不行?”

来这里的路上,毛守仁就一直在想,现在已经理出了些头绪,所以只略略想了想便道:“从京城去荆州,按我的推断,王爷一定会选择走官道,那么,下手的机会就只有一个。”

“哪一个?”

“官道平坦开阔,无处隐身藏形,容易暴露行踪,突围逃脱也容易,都不能下手……”说到这里,毛守仁从袖中拿出一个三寸来长的羊皮卷轴,在紫檀木几案上展开,原来是张地图。

他用墨玉镇纸将边角压平,待月贵妃来到身边,手指在地图上快速滑动,最后停留在清州界面的乱石山夹道,他指着这个地方道:“定北王不管走哪条道,这里是必经之地。而这,就是我们唯一可以出手的机会。”

“夹石山夹道?你说详细点。”

“夹道很窄,马车不能掉头。一边是乱石山,山陡石多,遍生毛苇,深达五尺,便于藏匿。另一边是深涧……”

“听起来好像不错……只是既然你都想到了,定北王一定也能想得到。如果他早有防备,提前令当地官府清道封山呢?”

“他想是想得到,但不一定会这样做。娘娘你想,王爷一贯不会因私事惊扰地方官府,当年王妃老父去世,荆州官员夹道相迎,王爷只在道口拱手与他们作别,水都没喝他们一口。”

“他虚样子一向做的很足!”月贵妃冷笑出声,“这样最好!”

“可是……他虽不想惊扰官府,但也绝不会令自己处于危境当中。一来他要安全护送王妃灵柩,二来要保一双儿女周全,肯定不会没有后手。”

“后手?他还有后手?”

“他的后手是江湖……”

“江湖!?你是说定北王江湖上也有势力?”这倒是第一次听说,月贵妃眼角忍不住跳了跳,手不由自主的压住几案上的墨玉镇纸。

“不是他,是他的管家老吉……”

“老吉?”月贵妃更感意外,不由失声打断了他的话,“你是说那个风一吹就会倒的老随从?”

毛守仁突然转身侧跨了一步,几乎贴到了月贵妃身上,月贵妃不由松开按压墨玉镇纸的手,俏脸微红,却既没退开也没斥责。毛守仁笔挺的身躯微微躬起,俊朗的脸上显出神秘之色,对着月贵妃耳垂吹着气道:“我听说他是㕍南山下来的剑客。”

“㕍南山?剑客?什么乱七八糟的,本宫听不懂。”月贵妃被他吹得耳垂发痒,一时有些走神。

“总之,很厉害的用剑高手,剑剑致命的高手。”毛守仁见她听不懂,换了一种深宫妇人更能理解的表达方式。

月贵妃一时很难将老吉与高手两个字联糸在一起,但毛守仁也使剑,据说剑术还不错,他这么说,那就是十离有九离是真的了。

身边有个高手,自己也是身经百战的狠角色,还有二十个随时替他去死的亲卫。月贵妃一下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身子无力的靠在身后的长绒软榻上,幽幽叹道:“说了半天,净是些没用的。”

这个侧殿是所暖阁,椒泥涂墙,四海同春的垂地轻薄纱幔,地板上铺着厚厚的西域长绒地毯。月贵妃只在冬天开着用来休憩养神的。知道毛守仁要来,又特意加了两盆红萝炭,温䁔如春的殿内,椒泥的辛甘味道渗杂着淡淡的脂粉香气,熏得毛守仁神思有些恍惚。

看着托颐靠在榻上的月贵妃,那慵懒中幽幽的叹息声,毛守仁只觉咽喉发干,勉强压住心中的燥热,又稳了稳神,才往前靠了两步,道:“娘娘,我们可以换种思路……”

“换思路?什么思路?”月贵妃本已极度沮丧的情绪又活络了起来。

“不管行还是不行,成功还是失败,方案还是这一套方案,不过……”毛守仁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

“你倒是直接说呀!”月贵妃口中责怪,声音却软得可以挤出水来。毛守仁凑到她鬓边,低低说了好一阵子,听得月贵妃不直点头,“险是险了点,但不失为一步妙棋,你尽快出宫与尚书大人再商细节。”

毛守仁倒是干脆,后退两步,转身从来路出了昭纯宫,先在甬道四周看了看,然后快步向东往皇上听政的太乙宫走去,一边走一边装作巡查的样子。来到太乙宫的廊下时,朝臣们刚好议完事往外走,年过五旬的兵部尚书邢旦游斜睨了他一眼,看到毛守仁的左手在衣袖中做了个晦涩难懂的手势后,慢慢走下殿前那长长的台阶。

换防出宫后,毛守仁在自己府中捱到天黑,换上一身黑衣短打,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邢旦游的府邸……。

腊月中旬,距离定北王送灵出城整整四十五天的清晨,刑部尚书季敏的马车在冷冽的朔风中急急驶往宫城,出了玉禾大道,拐往宫前街时,季敏几乎是双脚跳下马车,甩开随从伸过来欲携的手,进了崇华门,爬上太乙宫前长长的台阶,一阵急行加心焦,不禁有些接不上气。

禁卫军统领聂北从殿门西侧的转廊走出来,看见季敏在紧闭的殿门前不停转着圈,便向前打招呼,“季大人真早啊!”

“聂大统领也早!”季敏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句。

季敏一贯严谨多礼,今天的举动有些反常,聂北诧异中凝目细看,见他脸色有点难看,猜想定是遇上了棘手之事,正想宽慰几句,殿门已经开启,季敏向聂北拱了拱手后进了太乙宫。

大邑上朝有定规,朝臣们在殿门开启五分钟内要进殿依次列队,一刻钟后皇帝上朝,开始依次请奏议事。

大邑自开国以来就废除了中书令,朝中政务分归六部管理,重大事务六部尚书可直接请奏皇上,皇上与朝臣议定后再由内阁明文颁旨。

大邑现行朝制的好处是,内阁首辅仍有宰相之实,却无法做到大权独揽,到了现在大邑皇帝武修这一朝,内阁与六部渐成分庭抗礼之势。

内阁首辅宋黎刚奏完事,季敏立刻从众臣当中走出来呈上奏章,邑帝从御前太监手中接过奏本,才看了几行,脸色就变了,看到最后,眼神中已满是狠厉与杀气。

“定北王遇刺!”邑帝向阶下众人扬了扬手中的奏章,声音低沉异常,“好啊!无法无天到这个地步,你们瞧瞧?瞧瞧!”邑帝忽然握紧掌头,将手中奏章捏成一团,用力掷在大殿的澄泥金砖地板之上。

纸团在光滑的地砖上翻滚了几下,最后停在距御案足足二十尺之远的殿中央,可见这一掷力度不小。

邑帝的这种低沉比暴怒更让人震慑与心悸,没人去管那个纸团,每个人心中都在倒吸冷气,季敏低头跪在当地,不敢出声,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每个皇帝都有逆鳞,而冒犯定北王就是当今邑帝的逆鳞,更何况还是刺杀,简直逆得不能再逆了,众人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邑帝又开口了。

“王爷怎么样?”

“安好。”

“公子、小姐呢?”

“也安好。”

邑帝长长出了一口气,脸上神情稍稍和顺了些,不过转瞬之间又转狠厉,看向季敏,“羁押的刺客何时到京?”

“按日程推算大概十天以后。”

“给朕好好查清楚,这么大的事,一伙毛贼可没这个胆。季卿,这个案子就由你刑部负责,不管牵涉到谁,朕都会严惩!”

“臣遵旨”季敏领旨谢恩后起身回到队列。

“黎卿。”

“臣在。”吏部尚书黎研出队在殿中央跪拜听旨。

“清州知州袁岳身为一州之长,不恪己职,不肃州治,庸碌无为,终致定北王身陷险境,其罪当诛。从即日起,革职下狱,待案情明晰之后再行处置。”

黎研嘴角动了动,好像想说点什么,可最终却什么都没说,只低声道:“臣领旨。”

黎研归了队列以后,邑帝揉着眉心又想了一会,对身边的太监道:“宣聂北进殿。”

聂北就在殿外,听宣后在金阶前跪倒。

“聂卿,你挑选一百名身手好的禁卫军,快马赶去护卫定北王,记住!见到王爷前,不可有一刻耽搁!”

聂北领旨出殿后,邑帝缓缓站起身来,眼光轮流在众大臣身上扫过,用一种无比肃穆的声音道:“此刻,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心中不服,认为朕太偏袒定北王。可你们是否知道,这大邑的锦绣江山,有一半是他定北王打下来的。你们锦车华服,天天珠绕翠环,玉食琼酿,这样的日子,你们知道是谁给的吗?!是定北王!是他餐雪卧冰,用身上的一块块伤疤换来的,是他牲牺自己的兄弟、亲人,用一滴滴血泪换来的,就连朕的命也是他救的。你们说……朕这么对他,有错吗?他为了大邑,什么都付出了。而如今,却有人要刺杀他……他的心里,此刻一定非常难过……”

邑帝的眼眶通红,笔直的站在御案前,俯视着殿中的群臣,他此刻除了愤怒,最难受的就是定北王白起遭刺的感受。

群臣静默良久,大殿中终于响起低沉而整齐的一声“是”。

邑帝已无心听政,一番话训完,手一挥就从御案后门进了寝殿。

羁押的人犯在腊月二十三进了刑部,本来在地方上发生的刑名案件,除死刑要刑部复核外,都由地方衙门审理结案再报送刑部存档即可,即便案件发生在京城,也是先由京兆衙门审理再报送刑部,刑部如无异议案子就算审结,只有在案件有疑点漏洞时,刑部才会复审。象这种一来就直接送往刑部的,除非犯案的是品阶高于京兆府府尹的高官,才能享有这种待遇。

前去刺杀的有一百零几人,除了一个为头的首领外,全部死在乱石山夹道现场。定北王和一双儿女毫发无伤,只有几个亲卫受了点轻伤。

押回刑部的就是那个唯一活下来的首领。案子太大,定北王通知清州知州来领人时只命他安排人手安全送达京师,并沒有让他审讯,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知州不敢审也不想审,只是路上十万分的小心押运,心怕再出什么乱子。

因牵涉的是定北王,季敏知道皇上对这个案子有多关注,因而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人犯一带到刑部,就立刻开堂问审,然而令他颇感意外的是,还沒怎么用刑,人犯就招出了幕后主使之人。

季敏录了口供人犯画了押时,已是掌灯的时候,便直接从刑部大门坐上早就备好的马车进宫复命。按当值内监告知的来到养元殿,在殿外廊下的金漆圆柱旁与禁卫军副统领毛守仁迎面相遇。

今晚刚好毛守仁当值,见季敏深夜来见皇上,当下心中了然,知道人犯已经招供,向季敏抬手躬身躹了一礼,望着季敏走入殿内的背影,唇角浮起一抹冷笑。

邑帝在养元殿的暖阁接见了季敏,伸手拿过内监递上来的案卷,就着高架铜台烛灯缓缓翻看着,眉心渐渐蹙了起来,抬头看向季敏,用一种难以置信的语调问道:“宋杰?”

“是,陛下。”

“没弄错?朕知道他很混蛋,但他没这个胆,也没理由这么做啊。”

“臣也是这么想的,可……可人犯就是这么招的啊!”

邑帝清楚,牵涉到朝中一品大员,当朝内阁首辅的公子,没有自己的谕旨,季敏是不敢提人问审的。

沉吟半响后,邑帝对季敏道:“你带上朕的口谕,即刻去宋府拿人!”

出了皇宫,季敏在高大雄阔的崇华门阴影下站了一会,想要理清脑中纷乱的思绪,这件案子处处透着诡异,人犯招供太快,所供之人又是当朝宰相——皇后族兄的公子,西毫城的第一纨绔。

人证是有了,可没有物证,可自己按法定程序秉公审理就是,至于审到哪一层,能不能定罪,是不是冤假错案,最后还是皇上来圣裁。想通了这一层,季敏心先定了下来,回刑部安排好了人手,亲自带人去宋府拿人。

季敏走后,邑帝就起驾去了正阳宫,自宸妃如姬诞下七皇子后,皇上更加宠幸如姬,来正阳宫的次数越发少了。

多日以后重见皇上,皇后扶着他在熏香软榻上坐好,又叫心碧端来一盏银耳红枣汤递到手上,挨着他坐好看他喝完,接着用纤手轻轻捏着他的双肩。

邑帝翕眼享受了一阵,伸手到背后反握住皇后的柔荑,轻轻带到自己怀里,心碧悄悄的退了出去。

看着皇后眉梢眼角漾满的柔情,邑帝心中涌出一阵愧疚。自己有多久没亲近她了,都不大记得清楚了,而她呢?却从未有过半点埋怨,只是将后宫打理得井然有序,从不让他操半点心。皇后的这种无欲无求,平和理性,有时会让他觉得对方并不是很在意自己,但偶尔的相聚,皇后眼中溢出的万种柔情,既使再不解风月之人,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得到。

“子笄,”邑帝轻抚着皇后的鬓发,喊着她的闺名,看着眼前依然容颜娇好,肤如凝脂的发妻,眼眸中满是歉意,“朕忽略了你!”

“皇上,”皇后蜷在邑帝的怀里,象只温顺的小猫,说出的话软酥香甜,“你若来这里,臣妾亲你爱你,你若不来,臣妾想你念你。”

邑帝今天来这里,原本只是想要告诉皇后宋杰犯案的事,宋黎毕竟是她兄长,自是得告知她一声。但现在这个样子,邑帝有点不忍开口,话到了嘴边几次都咽了回去。

皇后看出了端倪,知道皇上今天绝不是因想念自己而专程过来看望的,他一定是有别的事,但却不开口相问,只是紧紧地偎着邑帝,用脸在他胸口轻轻滑蹭。

邑帝将皇后的头轻轻扳向自己,见她双颊晕红,眼神迷离,不禁回想起十多年前两人耳鬓厮磨的旖旎时光,心中情愫渐浓,起身将皇后横抱轻放榻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