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枪震河山 > 第十一章 拜师

枪震河山 第十一章 拜师

作者:血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子从王府回宫时,天已近晚,太子妃依然同往常一样,在等着他回来一起用膳。

自成亲周年那日以后,太子妃越发珍惜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在东宫,除办理政务和接见臣子外,她几乎与太子寸步不离,太子回宫再晚,她都得等着他回来才肯用膳。

除了必不可少的请安,她已不像往常那样经常去正阳宫陪皇后说话了,武醇清楚原委,便不忍强求,可又怕母后疑心,便推说太子妃身体不适。皇后听后便要亲自安排太医去东宫诊治,太子苦劝才勉强做罢。太子明白,此种借口,一看便穿,到时皇后再稍加推测,只怕真相便会被她猜到,若真如此,母后一怒之下只怕马上就会废了太子妃。两人感情甚笃,太子当然不愿看到这些,这实在是个不算高明的借口,可有借口总比没有要好。他知道,终有瞒不下去的那一天,但他希望那一天尽量晚点来。

那天,在畅春园的回廊边,太子妃捱过了生平最煎熬的时刻,皇后与白素素说的每一个字,就像一根带刺的皮鞭,一下又一下狠狠地抽在她身体里最脆弱最致命的地方。她明明已经崩溃,但理智却告诉她,哪怕再难,今天也要把这场戏演完,绝不能让皇后瞧出丝毫破绽。所以当夫君将她拉得远远的俯在她耳边细细叮嘱时,她强忍住滴血的痛楚,要求自己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而且到最后,她真的做到了在皇后的祝福声中谈笑自若,一如往年的这一天。

大部分人对于生命中最为珍视的东西,“得而复失”与“不曾拥有”,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太子妃现在体会得比谁都深刻。人最悲哀的不是结局本身,而是明明知道结局,却无力去改变它。她像一个等待处诀的死囚,不知道自己哪一刻会被问斩。但有一点她知道,再久也不会超过一年。

只要与白家有关的,就不要妄想着去抗争、去改变。这差不多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所以,太子妃根本没想过去改变,她想,大概太子的想法也和自己差不多吧。

……。

太子像个寻常家的夫君一样,不停地往她碗里填着菜,太子妃双目无神的看着面前的果馔菜肴,突然冒出一句,“王爷可还好?醒过来了沒有?”

“还没有……”太子看了妻子一眼道,“听说这次病得重,刘太医都犯了难,至今都没找到对症的药方。”

太子妃心中一动,脸上有一瞬间的亮彩闪过,但很快又黯淡了下去。

“刘太医总会有办法的,以前多难治的病不是最后都给他医好了吗。”

太子默然,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刘温除了死人,就没有医不了的病例。

“不管怎么说,病情还是严重的,郡主一定很着急,这种时候,她最需要的是您的宽慰。”说完,双眼定定看着太子。

在这皇宫里,再深的情感,也难保不向利益妥协,在残酷的皇权争斗中,大部分人都会被逼着将一切当成筹码来交换。

她并不是想要问出什么答案,只是下意识就这样问了。

“既然去了,也见了面,也不好不说的……”看着妻子消瘦脱形的面容,太子柔声道,“灵儿,我的心……你是知道的,母后的话……也许只是说说而已。”

太子妃惨然而笑,“您有心有什么用,要是无心倒还好了,我便可横下这条心,省得受这无穷无尽的煎熬。”

“你不要灰心,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太子拉住妻子的手,“这些日子我也想好了,我去求母后,她要是不答应,就去求父皇,父皇要还是不答应,大不了就舍弃这荣华换你一生厮守。”

“都快三十的人了,还说这种傻话。”太子妃反握住夫君的手,“熬了这么多年,眼看着就要出头了,你心里可不能松动……”

太子妃眼中蓄满泪水,她仰头看着自己的夫君,声音凄楚而无奈,“若这荣华可以舍弃,我又怎不想与你一生厮守。但你看看你的周围,有多少人在等着你出错。你的身后沒有路……从你成为太子的那天起,身后就没有了路……你可知道,你要是做不了天子,连人都做不了……这些你比我更明白。所以,你要听我的,千万不要去求任何人,无论是母后还是父皇,都不要去求……不管、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你都不能放弃,你能答应我吗?”

太子将手埋在妻子掌心,越想越悲凉,到最后不禁放声恸哭起来。

太子妃看着夫君激烈耸动的背脊,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眼中渐渐露出决绝之色……。

“不过是谪降罢了,又不是废黜,你若此心不改,我便愿为你受苦……真等到你继承大统的那一天,到时整个天下都是你的了,只要你还不忘结缡之情……何愁没法子补偿我……”

太子妃的话仿佛带有良好的镇定作用,经过渲泄后的太子再抬起头时,脸上已看不到沮丧,没错,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憎恨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要咬牙迈过这最后一步,一切将归自己主宰!

重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太子来到聚元殿,一边处理政务一边等着牟九,他随手从一摞奏章中抽出一本,正要打开来看,门口就传来了牟九的声音,他侧头看了看案上的沙漏,发现才刚到亥时。

“怎么就回来了?不是让你守到子时的吗?”太子问道。

“哎,快别说了,再守就要出事了!”牟九跺着脚道。

“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被老三发现了?你怎么这么笨啊!”太子气得将手中的笔掷向牟九。

“不是,不是,”牟九跳着去躲,笔上墨水淋漓,笔是躲开了,却没躲开墨汁,他一边用手去抹,一边道,“是城防卫的人,殿下。”

“城防卫只巡街道,难道你的人在大门前替老三站岗?”

“不是,哎呀!殿下,他们这次不同,四处乱钻,还好我们见机快,真逮住可说不清了!”牟九用手搓着脸上未干的墨迹,惊惶未定。

“你确定跟踪没被发现?”太子问。

“奴才别的本事没有,盯哨跟人还是在行的。我敢肯定没被什么人发现。”

“那就是老三起了疑心,让城防卫以巡逻为名,查看是否遭到监视。”太子蹙眉说道。

“殿下,这么说来,那个随从还真有问题了?”

“目前还不能断论,或许他只是猜到我们有疑心,指使城防卫搜查,如我们真因此而监视,若抓到了也是意外收获,到时再到父皇面前以‘私行监视亲王府’的罪名参本王一本,你说会如何?”

“啧啧,好险,好险!”牟九咂巴着嘴,“甚好没被抓住,不然事儿就大了。城防卫这帮狗东西,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太子抓住书案上的砚台,良久没有说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殿下……那接下来还要继续吗?”牟九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几日就停下来吧,等他们放松了戒备再做打算,若真有问题,往后自然还会接触……”

三月二十六日。

不出药房半步,昼夜研写配方的刘温,终于将最终的药方定了下来。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刘温从药房出来时,看到早晨春日的骄阳,有种重见天日的感觉。他顾不上换衣净身,第一时间将药方呈给了邑帝。

邑帝命他备齐药材带人在定北王府煎药,早朝后乘龙辇摆驾王府。

邑帝坐在白起的病榻边,太子、临王、宋黎、邢旦游、聂北等皇亲重臣都随他同来,加上白光、白素素、刘温,月容儿,还有煎药试药的医师仆人,挤了满满一屋子。

聂北和白光一左一右站在邑帝身旁,宗亲重臣们则围在三人身后,十几双眼睛齐齐看着榻上的白起。

“陛下,请允准奴才替王爷服药。”刘温见试药太监试完药半个时辰后并无异样,遂向邑帝请旨。

邑帝紧张地点了点头,伸手去抓椅子扶手,却一把抓住白光的手腕,白光被他抓得隐隐生疼,却不敢稍动。

给昏迷中的病人喂药,一个人是办不到的,白光知道刘温无权指派,榻上躲着的是自己的父亲,现在最合适的人应该是自己,但此刻正被邑帝“钳制”,无奈之下,他只得向白素素使了个眼色,白素素瞧见弟弟递来的目光,有心去帮,却不懂如何帮,她从小到大从未服侍过人,一时站在榻边,茫然无措,她不看白光,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太子。

屋内有御医、太监,还有王府的仆人,但没有明确指令谁也不敢主动上前,也没人会主动上前。人家可是定北王,服了药没事还好,一旦有事,只怕会牵连到自己身上,到时小命难保都是有可能的,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谁会去做?

可偏偏此时邑帝只顾着紧张,根本没想到喂药这个事刘温一人搞不定。

一个帝国的储君怎能服侍臣子喂药?既使这个臣子再荣宠再特殊也不能啊,但刘温端着药跪在那里等看,郡主又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父皇在场又轮不到自己发号施令……,万般无奈的太子正要迈步,忽闻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公子,没人帮忙的话,就让容儿来吧!”

她不向皇上请旨允准,却去征求白光的意见,院中一众亲贵朝臣从未见过如此古怪无礼的场面,一时都有点愣怔,邑帝闻声看去,见一个生得极美的少女从人堆里拼命挤到榻前,一双妙目越过自己,看向身旁的白光……。

白光皱了皱眉,正要说话,邑帝却松开了他的手腕问道,“小光,你告诉朕,她是谁?”

白光还没来得及回话,白素素却站了出来,“陛下,她叫月容儿,是小光在春兰访救下来的难民,当时……”

“长姐!”白光连忙打断了白素素,姐姐的用意他知道,但她怎么可以这种时候了还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帮太子?白光压住心中对姐姐的不快,紧走几步在邑帝面前跪了下来,“陛下,此女是来京寻亲的难民,因一时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流落街头,微臣见她可怜便让她暂住府中。虽说乡下女子粗鄙无礼,人倒颇为机灵细致,近日父王便皆由她照料,微臣恳求陛下饶她无礼之罪,并成全了她一片报答之心吧!”

月容儿非常机灵乖巧,白光刚一说完,她便在榻边向着邑帝盈盈拜倒,口中学着白光说话的样子,“请陛下恕小女子无礼冒犯之罪!”

“好了,好了!朕不怪罪你,快服侍王爷用药!”

武邺见白素素为了帮太子,全然不看时候,竟要当着自己和镇国公的面不管不顾将当日之事抖露出来,心中又惊又怒,他微微侧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邢旦游,见对方脸色有点发白,正狠狠盯着地上的月容儿。

月容儿在榻边叩了三叩后,起身来到白起跟前,伸左手微抬他上身,右手快速将软枕塞在他颈下,接着右手掐住他的两腮,早就端药跪在一旁的刘温见白起双唇微微张开,便用银匙一点一点往里喂……。

因白起处于重度昏迷,无吞咽意识,服得太急太快药液有可能进入气管或肺腔,只能喂几口停一下再喂,就这样,一碗并不算多的药足足喂了半个时辰,满屋的皇室重臣也站着看了半个时辰。

如果此刻有文学馆的老儒在此,他一定也会大开眼界,因为他看到的有可能是史书中从未记载过的史料,几乎所有在京掌权的皇亲重臣都来了,这些人聚在这里,不是商议江山大计,也不是谋求社稷福祉,而是在一旁看别人用药,虽然服药的是一品亲王,但场面依然滑稽而荒涎……。

可邑帝却并不这么认为,这个唯一坐着的人根本体会不到别人的感受,他也无暇去体会。或者说此刻除了榻上躺着的那个人,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别人”。

服完药后的白起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像之前一样静静躺在那里……邑帝坐在椅上,身子往前倾着,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地看着榻上的白起。

屋内安静得让人窒息,刘温跪在那里,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咕噜”、“咕噜”的声音,一扫刚才的沮丧,脸上顿现狂喜之色,大声对月容儿说道,“快!将王爷扶起来!”

白光一直绷紧的神经也终于松驰了下来,他和在场的其他人不同,他深谙医道,知道象父亲这种伤在肺脉,重度昏迷多日的病人,胸腔一定痰涎壅盛,首先得松痰化痰,将痰液逼出体外……现在看来,刘温的药方开始见效了……。

月容儿将软枕塞在白起的腰部位置,让他的颈部靠在自己瘦小的臂弯里,白起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脸色从苍白变成像樱桃一般的暗红色,胸口剧烈起伏,紧接着“哇”地吐出一大口鲜血。

月容儿胸襟上被吐得满是鲜血,但她手臂不敢乱动,吓得脸色刷白地看着白光,白素素急得也往榻前挤,有人慌乱去打热水,还有人去拿干净的被褥……现场一片混乱。

武邺与邢旦游对望一眼,脸上神色不变,但心里却乐开了花。

邑帝在短暂的惊愕以后回过神来,他“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慌乱中脚下没踩实,人往前扑倒,聂北连忙伸手抱住他腰,邑帝站稳后一把将他推开,脚下快速往白起的方向移动,李德全拼命往邑帝身边挤,一屋子的人都呆呆看着,竟没人去搀扶他。

白光此刻已经将父亲抱在怀里,月容儿已经出去换吐脏的衣服去了。他左手扶在父亲肋下,右手手掌压在他的胸口缓慢地移动着……。

邑帝看不太懂白光在做什么,他觉得此刻王兄最需要的是医官,但环顾四周没看到刘温,不禁大怒,询问四周,“刘温何在?为何不过来救王爷?”

众人闻言都往榻下瞧……,只见刘温瘫在那里,早已吓得晕了过去。武邺这时满脸铁青走到刘温跟前,提住他衣襟像抓小鸡一样“放”在邑帝跟前,可刚醒转过来的刘温抬头看了一眼发怒的天子,又晕了过去。

白光目光环视四周一圈,最后停留在太子的身上,太子微微一愣,见白光右手手掌在白起肋下轻轻往外摆动,才明白过来。连忙来到邑帝身前,恭声道,“父皇,屋内挤塞,恐怕不利伯父养病,不如让臣子们先退下如何?”

邑帝早朝后就从太乙殿直接摆驾来的王府,无论对白起病情是否在意,众大臣觉得来总比不来要好,以至当太子表示想与父皇一同来王府探病时,众人纷纷附议同往,邑帝自然允准。

邑帝早已晕了头,经太子一提醒,才觉确该如此,便赶忙挥手道,“都退下罢!”

众人如蒙大赦,转眼间退了个精光。武邺在原地站了片刻,想了想最后也退了出去。

宋黎临走时看了一眼死狗一样蜷在地上的刘温,问道,“陛下,这个人怎么处置?”

邑帝想也不想道,“拉出去!想法子弄醒他!”接着咬牙说道,“什么狗屁神医,王兄要是有事,朕要灭了他九族!”

刘温被拖出去后,院内只剩下太子、聂北、李德全,以及院外护驾的侍卫们。白光在父亲的胸腹推拿一阵以后,又替父亲诊了脉,发现情况还不是太糟,刚将父亲在榻上放好,邑帝就问道,“怎样?”

“还不算太坏。”白光斟酌着用词,想替刘温开脱,“虽说刘太医开的方子烈了些,可倒也不是全无用处。”

“你沒瞧见你父王刚才的样子?还有用处?”邑帝显然怒气未消,“朕看他是浪得虚名!治好再多人又有何用?治不好你父王,朕就不会饶他!你不用替他求情!”

父亲的病情重到什么程度,只有白光这种懂医之人才知道。世人对医者有太多的误解,殊不知医者只能医病,却医不了命。刘温是专门替邑帝瞧病的,医术自不必说,但皇帝不管这些,他将白起的病情诊治看得高过一切,又将希望全都寄托在刘温身上,刘温若是治不好,自然就会迁怒于他。

白光不可能去跟皇帝讲医者的苦衷,因为他知道根本没用。同时也不能将父亲的病说得太重,他怕邑帝会更担心,这样说不定更多人会遭殃,于是反复斟酌后才答道,“父王虽咳了血,但连带着也咳出了壅积的痰液,这也算是刘太医药方的功劳。”

“好了,好了!”邑帝显得很不耐烦,对“咳出痰”这种事也没什么概念,他一心想的是如何治好王兄的病,既然刘温不行,就只能另寻名医,“他有什么功劳,朕也不指望他,朕要广征天下名医!”说着转头看向李德全,吩咐道,“你去趟宋府,着宋大人以内阁名义发钧令给周边五州,各州两个医者名额,五日之内必须到京,不得有缺,犯者重罪论处!”

李德全领旨离开后,邑帝并没有要回宫的意思,他重新坐回圈椅上,像十四年前一样,他要守着病重的王兄,虽然这样并没有用,但他就是要执固地守着。

大概是有些累了,邑帝闭目养了会神,睁开眼习惯性去看榻上的白起,可看到的却是一个娇小妙曼的背影,月容儿正背对着他,半俯在榻前用热棉帕给白起擦脸……。

此刻她刚换了一件紫色罗衫,罗衫是白素素穿过后赏给她的,她身材不及白素素高大,她嫌衣裳宽大行动不便,便在腰间松松糸了一根缎带,广袖窄腰更衬托出她娇好的身姿。一头如缎乌发在头顶绾了个结,发丝半遮着脸,软软垂在肩上……,这是一幅能让人生出无限遐想的画面,既使是拥有三千粉黛,阅遍天下佳丽的大邑国君,一时也移不开目光……。

邑帝突然想起白光刚才好像说起过他,不禁侧头问道,“你说,她是……”

“难民,陛下。”

“对,对,难民”邑帝老了,记性已经不太好,“哪里来的难民?”

“邕州来的。陛下。”白光据实回答。

“哦,你这点随了你父亲,”邑帝称赞白光,“都是热心肠的人,对这种逃荒过来的弱女子,能帮是该帮的。”

白光正要答谢转移话题,白素素又抢过了话头,“陛下有所不知,小光也只是碰巧救下她的,若再迟得一时半刻,只怕就让坏人给糟蹋了。”

白光眉梢一跳,不悦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接着若有所思地将视线快速扫过太子。

太子眼观鼻,鼻观心站在原地,好似“入定”了一样。

“什么?”邑帝闻言颇为惊㤉意外,“坏人糟蹋,京都皇城,谁这么大胆子?小光,到底怎么回事,你讲给朕听,不准隐瞒!”

大邑尊崇儒学,以礼治国,对“奸淫”之罪惩治颇为严厉。尤其在京都西毫,天子脚下明知故犯者,重则斩刑。所以当时的宋杰虽然纨绔,也只不过是干些调笑打趣、无伤大雅的浪荡风流之事,绝不敢有明抢强虏的行为。

旨令之下,白光再不敢隐瞒,但他掩去了邢贶的责任,叙述时将整件事情都推到了他几个随从的身上。

当初那件事情过后,白光特意让人打听过,知道邢贶当天就将几个随从交给了京兆尹府处置。白光知道这一定是临王的主意,他可不想掺和到太子与临王之者的争斗中去,不涉党争是白家的祖训,这是父王从小就反复告诫过他的,这是为了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义兄武奕。

可白素素显然不这么想,她又一次开口了,“陛下,听容儿说邢公子当时也在场的,几个奴才没他的允许,只怕也没这个胆子吧。”说完,以手指向月容儿。

在白素素此话刚一出口,白光就知道接下来该月容儿出场了,便用双眸紧紧锁住月容儿,想阻止她这么做。可出乎意料的是,一惯在他面前乖巧听话的月容儿,这次根本就没往他这个方向看,在听到邑帝的叫声后,从榻边往邑帝走去,脸上的表情坚毅决然,像一个无畏生死的巾帼女侠。

到了邑帝跟前,她盈盈拜倒在地,先向邑帝三叩头,然后道,“随从所为,全由邢贶指使。胞弟为救民女,也险命丧当场。若非公子搭救,巍巍天子脚下,又将多添两缕冤魂。民女愿以贱命向陛下起誓,民女所言句句属实,恳请陛下为民女做主!”

她声音足可融雪碎冰,字字清晰而脆亮,又带着一种女子罕有的凛然之气,让人闻之动容。

“你可敢与邢贶御前对质?”邑帝问道。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有陛下主持公道,民女有何不敢?”月容儿跪在那里,娇小而怯懦,仿佛一口气就能将她吹倒,但说出的话却掷地有声。

“很好!”邑帝站起身来,看着白光,骂道,“臭小子,你倒是会做好人,还不如一个乡下女子明白大义。”说完,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内院,在王府门口,看着跪地送驾的白光,又接着数落,“年纪轻轻,哪来的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快点给朕进去,照顾不好你父王,朕拿你是问!”

送走皇帝和太子,三人重新回到了父亲的内寝。白光背对着她俩,望着窗格外的暮春暖阳,心情糟到了极点。

“为何要这样做?”白光淡淡地问道,不知是问白素素还是问月容儿。

两人对望了一眼,还是白素素先开了口,“邢贶仗着邢国公的权势,欺男霸女,胡作非为,我早就看不惯他了。”

“早看不惯他了?”白光的声音很冷冽,“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来天,为何当时不说,偏偏等到父亲重伤昏迷,生死未卜的时候来说?你难道还嫌现在不够乱吗?你虽是女儿之身,可终究也是白家人,白家的祖训难道你不知道吗?”

“你……”白光的话说得很重,白素素哪里接受得住,心里也渐渐冒起了火气,没好气地道,“这不是党争,你不要扯那么远……我当时不想说,现在又想说了,怎么?不可以吗?”

“我知道,今天是说这件事情的最好时机,因为此事人也抓了,案也结了。想要翻出来重审,案子又不算大,还得由京兆尹府和刑部来主理,到时临王再去疏通疏通,板子还是打不到邢贶的头上,京兆府尹和刑部尚书也不想往死里得罪镇国公。这条路行不通怎么办?像这种强抢未遂之事又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事,要特意在御前告状,皇上一定会怀疑告状者的动机,一个搞不好也会弄巧成拙,两种做法都要冒风险,所以才一直拖到现在。今天,病重的父亲和重情重义的皇上给了你这个天赐良机!”白光说到这里,转过身来看着白素素,双眸如刀,“长姐,我说得对吗?”

“你……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面对着弟弟如利刃般投过来的目光,柔弱的白素素心虚了,她委屈地说道,“小光,你不可以这样跟姐姐说话。”

“长姐,你心思单纯,可千万别为爱不顾,白白被人利用一场。”白光不忍看到她这样,语气变得柔和起来,“爱不是讨好,更不是利用。他若真爱你,便不应让你卷入其中,也不忍让你卷入其中……”

“你不要说了!”也不知白光哪句话戳到了白素素,她突然发起怒来,厉声说道,“你懂什么?你才多大的岁数?知道什么是爱?我告诉你,没有人指使我,更没人利用我,是我自己要说的……”说到最后,白素素涕泪双流,剧烈抖动的身体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去……。

“郡主……”,月容儿怕她跌倒,忙伸手扶住了她。

白光看着自己的姐姐,她发丝微乱,脸色苍白的样子又唤起了他心底深处那遥远而模糊的记忆——母亲缠绵病榻时的模样。他突然觉得心中极为哀凉,对于一个爱得很辛苦的人来说,刚才所言确实重了些,但自己何尝不是为了她好,她违背了白家的祖训,自己又怎么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他背对着身后的两个女人,但迎面从窗格投进的阳光的光亮让他的心情更糟,他走过去拉上窗格的帏帘,站在帏帘的阴影里一动不动,也不知过了多久,身后那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

“公子……”

白光霍然转身,发现白素素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屋子,只有她依然站在自己身前的不远处,怯怯的看着自己……。

白光双眸冷冷注视着她,说道,“郡主胡闹,你却不行!因为她是我的长姐。你最好记住,你没有任性的资本,你必须学会与我保持同步,你很聪明,我知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像这样的事情,今后绝不允许再发生,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说到这里,白光停了停,语气是缓和了,但说出口的话却更冰冷,“当然,你完全可以不用如此委屈自己,你若是想走,我自然会给你足用的盘缠。”

此话的含义只差没赶她走了,小童此时刚好端着个盘子进来,闻言吓得差点摔了盘子。

月容儿低头伫立,一声不吭,良久之后,她抬起头来,几缕发丝遮住了她水晶般的双瞳,当中隐隐有雾气在升腾,白光注视了她一会,不知为何,竟躲开了她的目光……。

“你不懂!”月容儿望着他尖尖的下颔,声音中带着让人震慑的执念,在白光面前一直温顺乖巧的女子,第一次反驳了他,“我没有错!我只是想帮郡主,虽然郡主并没对我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心里很苦,你知道么?你有你心里看重的东西,她有她的,既然在意的东西不一样,你又凭什么指责她?”

“既便郡主非你长姐,我月容儿愿意帮的,依然会帮她。纵使因此会遭到无穷无尽的记恨与报复,我也不怕!你今天之所以如此生气,一定是不想得罪了贵妃与临王,可在她的昭纯宫里,在虎头岭上……你这么小心翼翼,他们就真的会停止对付你吗?”

她转过身,拉着依然呆呆站立的弟弟小童往外走去,走到门扉旁她又停了下来,用一种凄婉悲凉的语气道,“我们本就是无根的浮萍,飘到哪里算哪里,等到王爷的病好些了,公子再让我们走吧!”

太子从王府出来后,觉得心里堵得难受。他是希望邢贶倒霉,但不是通过这种方式。白素素不顾弟弟白光的反对,坚持于御前说出事情的真相,摆明了就是想帮自己。但太子害怕她的帮助,内心深处也抗拒她的帮助,因为她每多帮助自己一分,自己与她的牵扯就多了一分,同时太子妃离被废黜也就近了一分。

他知道,这不是心思单纯的白素素能想出来的,一定是有人帮她出的主意,太子边想边信步往前走,不知不觉间,就走向了通往正阳宫的路……。

正阳宫里,皇后正在自己的花圃边用银剪修剪一枝薮春花的花枝,心碧站在一株金色的花朵前夸张地叫着,“哎呀!娘娘快看,开花了呢!”

“今年阳光好,雨水也充足,它才愿意开花。这种甸南产的名种,娇贵着呢。”皇后道。

“是啊,是啊!这种开金花的鸢尾就这么一株,皇上自己都没舍得留,就赏送给了娘娘,皇上对娘娘就是不一样,当时……贵妃娘娘那脸色……啧啧……真是精彩极了。”

皇后笑了笑,感叹道,“她那种性子,怎么有耐心养活如此娇贵的花。都送来三个年头了,今年好不容易才开了花,这越珍稀的东西啊……越难伺候!”

“可不是嘛,奴婢记得娘娘怕冻坏了它,冬日里一直用上好的银丝炭给它温着根呢。”说到这里,又讨好道,“娘娘,依奴婢看呀,今年这花一开,好运就会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呢。”

两人正在说道,皇后看到身前突然多了个光影,不禁吓了一跳,转头一看是太子,嗔怪道,“来了怎么不出声,想吓死你母后不成?”

见太子闷闷的没接话,知道他有事,便将银剪递给心碧,往自己的主殿走去……。

才刚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太子就发问了,“母亲,郡主近日是不是来过?”

“是。”皇后淡淡答道。

“那母亲是不是对她说什么了?”

“说的都是闲话。”

“难道母亲认为指使郡主控告邢家公子也是闲话吗?”

“放肆!”皇后怒道,“太子这是对母后兴师问罪来了?”

太子见母亲生气,不敢再顶撞,只得小声埋怨道,“母亲明知王爷憎恨这些,要是王爷醒过来知道了,可如何是好?”

“母亲并没指使她,只是闲聊时不经意提起此事,是郡主自己想帮你,你怎能怪到母亲身上?”皇后语气清冷,“王爷知道又如何?这全是郡主一人所为,他还能怪到本宫身上不成?……何况……他是否还能醒过来,现在都难说得很!”

“母亲还不知道吧?父皇已命内阁发钧令给附近州府了,不出五天,就会有十来个名医到京给王爷诊病的。”

皇后一点都不意外,显然早已有人将此事禀告了她,她“嘿嘿”笑了两声问道,“醇儿,你可知世人是如何评价刘温的?”

太子看着母亲,摇了摇头。

“他们说……‘除刘温,世上再无名医’,虽说夸张了点,但刘温的医术之高明,却是不争的事实。看病又不是打架,人多又有什么用?连刘温都治不好的病人,你觉得还能有多大的希望?”

“这个刘温,医术是高,胆子也忒小了点,王爷一口血直接就把他给吓晕了。”

“也不能说他胆小,”皇后长叹了一口气,深有感触地道,“只要是关乎王爷的事,你父皇什么时候按常理出牌了?以前的事就不说了,就说现在……带着皇子和满朝大臣去王府瞧人家服药,广征天下名医为人家治病,这次啊,只怕刘温危险了……”

“母亲是说父皇会杀了他?”

“那要看王爷还能不能活过来,要是真死了……你父皇绝对会迁怒于他,到时不要说他自己的命,只怕祖坟都会给人刨了。”

“孩儿还是希望王爷能够病愈,这样父皇一高兴,刘太医也就安全了……如此好的医术,死了就太可惜了。”太子感慨道。

“好了,好了!”皇后打断了儿子的话,“这些事与你何干?你现在有件要紧事需要马上安排。”

太子忙问何事,皇后说,“本宫最近让人收集到邢贶一些罪证,你让手下的御史在对质过后递本弹劾。”

“原来母亲早就准备好了,都有些什么罪证?”

“邢贶利用父亲职权,买官卖官,受贿巨敛,夺人田产。”皇后冷冷笑道,“再加上这次的强抢民女,殴打幼童致人重伤,拉人顶罪。你觉得这次镇国公这个宝贝儿子还保得住吗?”

“问题的关键不是保不保得住,而是镇国公会不会去保,一旦他忍不住出了手,就可将火烧到他身上,到时镇国公一倒,老三就少了一大助力……母亲是这个意思吧?”太子一下子就点到了问题的关键。

皇后对儿子的分析很满意,她点了点头继续道,“现在火已经烧起来了,本宫只不过是往里面添了把柴而已,至于能烧到哪里,很快就会看到结果了……”

翌日巳时二刻,内廷派人来传召白光和月容儿入宫,邑帝将太子,临王,宋黎,邢旦游等大臣都留了下来,而在这些臣子之外,京兆府尹汤望也在其例。

除了太子,没人知道邑帝这次将他们留下来的用意,不过当邢贶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众人似乎明白了过来,至少邢旦游和武邺是再明白不过了。

这种御前对答没有任何悬念,到了这个时候,白光再想置身事外也是枉然,有世子做证,邢贶连抵赖的想法都生不出来……。

邢贶自然被刑部收押,可罪还没定,几个御史紧接着就联名弹劾,邢贶利用父亲职权买卖官职,贪赃枉法的各种罪证就呈到了御前,邑帝龙颜大怒,命刑部过堂严审,彻查案件相关人员,邢旦游如遭睛空霹雳,呆在当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