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心愿归宿 > 作者的话 第七十八~八十四章回顾

心愿归宿 作者的话 第七十八~八十四章回顾

作者:昔年瞳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七十八章《沉寂标注未央宫》

徐萦则的计划随时更改,慕正光跟着她一起改。到下一章,“更改”表现得更明显。她的这种做法、这种行为方式称不上坏,但也算不上完美无缺。

本章主要写了三个地点,根据地点分析剧情。

第一个地点,华山。

攀爬华山,难度很大。“慕正光在群峰之间游走”,这种好处和便利是渐近线带来的。

第二个地点,未央宫。

全书第一次提到恒河宫殿是在第二章,那时慕正光就说过“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

未央宫和恒河宫殿的性质不同,但两者都是星主制造的。

慕正光认为“这座宫殿好像是不存在的”,徐萦则认为“宫殿里的事物似乎永不变化”。

第三个地点,另一座山。

慕正光和徐萦则有机会、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事,比如旅游、爬山、随时更换地方爬山。

从这部分剧情中能看出徐萦则也是个普通人,她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并不另类,也不特殊,特殊的是她的“心”,而不是外在表现。

徐萦则的理性和成熟没有让她变得拘束、呆板、停滞,那些看似不沉稳的行为在她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出现。换个角度看,此时的徐萦则也才1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很难做到“沉稳”。

这一章里也有一点点外貌描写。这段外貌描写是站在慕正光的角度写的,非常主观,“散发着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感”。

通过这段外貌描写,引发慕正光对往事的联想。本卷最重要的设定之一,即将浮出水面。

————————————

第七十九章《强大力量的成因》

慕正光写的那一大段话可以分为三点。第一点是心愿,第二点是欲念,第三点是特质。

慕正光把“力”和“量”放在一起,没有拆开。徐萦则把“力”和“量”拆开,这算是抛砖引玉。更具体的细节还没写到。

把两人的结论合起来看:心愿和特质影响渐近线,欲念影响渐近率,愿望的完成度越高,力越强。

徐萦则提出的创意是“回去看看考完试的同学们”,她说的“同学”不是和她同年级的人,也不是具体指哪一个人,后文里写了“徐萦则看着这些人的模样”,“这些人”肯定不可能是一个人。

既然说到这里了,先把这一段讲完吧。

“徐萦则看着这些人的模样,渐渐觉得时光流逝也有可取之处:若是没有之前的三年,便不会有此时的一瞬……在不久的未来、在下一个时代,人间的艰辛和困苦,应当减少。”

徐萦则没有否定“之前”,更没有否定“此时”,也没有否定“一瞬”,她厌恶的是“三年”。“三年”换“一瞬”,太长了,太反常了。她不喜欢这一反常的现象,她想改变一些东西。

这段话前面还有一段心理描写,“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总是不和同龄异性打交道……听起来还有点不太正常呢……倘若你把这种约束无限制地扩大……那就有违良善的本意了”。

省略的内容也很重要,那些话是表明程度、说明前提条件的,但是不必具体分析。

第六十六章里的总结里写了“慕正光没有把徐萦则的联系方式当成不可告人的秘密”,在本章里,徐萦则没有把慕正光当成“秘密”,原文,“徐萦则有意让他学会与异性交往,以及找准与异性交往的界限”。

慕正光尊重、不干涉徐萦则。徐萦则对慕正光也是这样。

在本章中,徐婉阳正式出现。慕正光确实很不擅长跟女生打交道,尤其是跟同年龄段的女生。

渐近线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操控雨水,还是翻过二楼的栏杆往下跳,这都是在新时代里常常发生的事。

————————————

第八十章《何人驱使暗造访》

这一章的内容和“暗”有很大关联,同时也再开一条暗线,开始埋伏笔了。

无论慕正光猜对还是猜错,无论渐近线是不是人引发的,渐近线到后期肯定会改写很多事物,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

主题说完了,接下来说事件。

第一件事,徐萦则、慕正光到徐婉阳家里。

延伸一点吧。慕正光把朋友排在家人前面,所以他的朋友写的多,家人写的少。徐萦则把家人排在朋友前面,她的家人写的多,朋友写的少。

第二件事,聚餐前的对话。

在本章里,没有出现慕正光的语言描写。在这个情境下,他不好开口。他不太擅长社交,更何况在座的还有和他同龄的女生,让他开口就更难了。

“我以为他们是普通朋友啊”,这是徐铭菘的想法,他的想法偏离了事实。但是,从他的想法中能看出慕正光和徐萦则的肢体接触极少。这两人的相处有点相敬如宾的意思。

第三件事,聚餐。

这件事分为两部分,聚餐时的对话以及慕正光的思考。

徐萦则劝徐婉阳收下360分。她可不是居高临下地把分数赏赐给别人,而是把这次帮助看为一场合作。通过这场合作,原本陌生的城市变得不再陌生。

慕正光对360分另有看法,这里不再多说。他担心的是欲念,“无与伦比的欲念大概是上古者的共同点”。

把欲念和力量联系在一起,这是在上一章里刚出现的结论。这个结论可能对可能错。慕正光认为这个结论是对的,所以他才会担忧。

————————————

第八十一章《分数已定难先知》

本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两位主角的交流。

交流的内容比较多,“暗”、命运,前面的章节里有类似的话,不再总结。

具体分析两句话、两个想法。

“与善良的人交往,会让人觉得追求正义是一件美好的事。与邪恶的人交往,会让人觉得追求正义是一件愚蠢的事”“虽然善良的人和邪恶的人看起来差不多,但是他们给人带来的影响截然不同”,这两句话直接、明确表现两人的善恶观。

“常说的话,也会被遗忘。有人在身边帮助、提醒,比一个人独自面对更轻松”,这些话看起来有点像旁白,但是,按照作者的写作习惯,旁白和语言描写通常不会在同一个段落里,这两句话应该是心理描写。

第二部分,慕正光和卢浩的交流。

第七十一章里写了“要想把分享加分送给别人,只需登录研究院的官网,找到加分那一栏,把分数和对方的身份证号填进去,仅此而已”,从给分过程来看,虽然卢浩、李默蹊不想要分数,但慕正光还是能强行把分数送个他们。以慕正光的能力,得到同学的身份证号,这太简单了。慕正光尊重朋友的想法,所以没有强行做某些事。

慕正光对卢浩说的话顶多算是引导,他把他的想法告诉卢浩,然后等待卢浩做决定。

“她要不要分数和你没有太大关联”“两个人在一起,用不着分数相同”“值得你喜欢的人,至少得是为你着想、想看到你变好的人”,如果慕正光不是卢浩的朋友,那么他说的这些话恐怕有些不合适。话说回来,虽然慕正光是卢浩的朋友,但卢浩还是不为所动。

卢浩的选择算不上明智,但要说他愚蠢,倒也不至于。慕正光是他的朋友,这个朋友能给他带来的帮助,远远不仅限于分数。虽然卢浩不知道站长、分院院长是什么官职,但是中古者代表什么,他还是很清楚的。

李默蹊这个人不一定是正面大于负面,但是在对分数的事情上,她的观点、看法比较妥当。分数和她的择偶标准、交友标准有关联,但关联不大。

她不是为了分数才交哪个朋友,而是分数太低的人,不能成为她的朋友,这是底线。李默蹊最后还是没有要慕正光的分数。

第三件事,填入分数。

最终结果和慕正光预想的很不相同。卢浩和李默蹊也一分都没要。由此可见,虽然有了渐近线,但还是有很多事不顺遂人意。人这一生能算准的事,真是少之又少。

因为慕正光比较看重朋友,所以他给朋友算分、与朋友交流,这些内容详细写了。徐萦则更看重家人,尤其是徐婉阳,所以与徐婉阳有关的事详细写了。

————————————

第八十二章《分院院长赵妤曦》

在这一章里,明确指出了慕正光估算的水木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太对,他估算的分数下限和真实的分数线相差甚远。

本章里有一些为了戏剧性抛弃真实性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分数,二是录取排名。

前一百名的分数跨度太大了,第一名比第一百名高了近1800分。哪怕是第二名,也比第一百名高了约1300分。按理说,如果大家都买分或者都抢分,那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人的分数超级高。但如果高分的人太多,那会导致两位主角都估算失误。

本章里写到的录取排名也与事实严重不符。全省排名九十五和全省排名九十六,要么都稳,要么都不稳,不可能是九十五稳,九十六不稳。

本章后半部分写的是赵妤曦。

洞庭湖王的代言人,研究院启川市分院院长,上古者赵妤曦。

在第六十三章里的总结里写到,“剧情发展到这时候,上古者的名字开始经常出现了”。

在本章的总结里,可以写上这样一句话:剧情发展到这里,上古者开始经常出现了。

他们不再是出现在旁白中,不再只是小规模出现,不再是偶尔一笔带过,而是贯穿全文,深入剧情。

赵妤曦的发言比较长,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的结果是“十二位站长神态各异,赵妤曦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了答案”。

第二部分的结果是“人们还没来得及领导这番话的深意,领导却进入了下一个话题”。

赵妤曦的第二部分发言违背了研究院的主旨。从她的发言中能看出,她没把副院长放在眼里。

副院长说的是“只要你们不随意杀伤普通人”,赵妤曦说的是“你们和你们的直系下属不无故杀伤他人、不杀伤同事”,两者的区别很大,绝不是改动一个词那么简单。

第三部分讲的是两条特权,终止于“后果自负”。这两条特权是赵妤曦为她的下属准备的,是名副其实的“特权”。

第四部分讲的是工作。重点在于“迟到与否全凭自愿”。

————————————

第八十三章《人间常见上古者》

本章里出现了非常详细的外貌描写。这段外貌描写是站在赵妤曦的视角写的,写的是两位主角在赵妤曦眼中的形象。

如果是慕正光看徐萦则,他肯定不会说“那就是这个女孩子真是一个大姑娘了,但她没被染上成年人的那种成熟和情调,不掺杂一丝污点”。这些话和慕正光的阅历、性格严重不符。

第五十八章里写了“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童颜永驻对你有益无害”,这是慕正光对徐萦则的看法。他不是注意不到徐萦则的魅力,但他不会用“大姑娘”这个词形容徐萦则的外在。

同样,徐萦则也不可能用“肤白貌美”形容慕正光。

赵妤曦的能力非常复杂。文中给了两个概括:万物通感,真假辨言。

这两种能力不提供战斗力,但它们至关重要,甚至是立身之本。

两位上古者参赛者的能力,遗忘之力、凝聚力。

苏韬的遗忘之力在文中表现的不明显,但也能说得通:苏韬让对手遗忘自我、遗忘比赛,继而遵从他的命令。

虞清池的能力在文中的表现太少,不再分析。

赵妤曦列举的两个优秀中古者的能力,复制之力、抽象形式的遗传之力,这两种力都是祝晨瑜说过的。但是祝晨瑜没说过“遗传之力”这四个字。

赵妤曦说“遗忘之力、凝聚力,其实都不如优秀中古者的力”,这是她的个人观点,没有经过旁白证实。

赵妤曦问慕正光和徐萦则是恋人关系吗,慕正光说不是,徐萦则说是,而且,赵妤曦认为,两人都没有撒谎。这怎么理解?

容易理解。慕正光说不是恋人关系,那是因为在他的意识中,他对“恋人”一词另有看法。至少他不认为他和徐萦则的关系是世俗里常常见到的那种恋人关系。

赵妤曦觉得慕正光是木头脑袋,觉得徐萦则冷静、理智,她的判断大致是准确的。她能从一个很简单、很平凡的问题中看出这些信息,一方面是因为她有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她本人的思维方式、智慧水平足够高。

插一句题外话,徐萦则没有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但是她知道慕正光只是抵触“恋人”这个词,而不是要否认他们的关系。因为两人心意相通,所以无需万物通感、真假辨言,就能明白对方的准确想法。

章节末尾,慕正光和徐萦则的对话。需要总结的那部分内容在正文里已经写了:两人的对话里没有指责、没有辩解,也没有赵妤曦看见的那个“木头脑袋”。徐萦则冷静、理智,慕正光也是如此。

其实这段话一开始是放在《作者的话》里的,但我觉得这些话作为旁白放在正文里更准确、更恰当。

写《作者的话》是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正文里缺失了哪些细节、哪些结论,正文里有无逻辑上的错误、有无时空上的混乱、有无牵强的推理、有无荒谬的言行……在重读一遍之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这些问题。读了正文能记住什么细节、得出什么结论,对哪句话感到疑惑、对哪句话印象深刻……那么,这些话就很值得放在章节回顾里具体分析。

————————————

第八十四章《见到第一位助理》

慕正光让徐萦则给建议,他对徐萦则的尊重和爱慕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也不是只在某一方面表现。

“她再也不想和这些人打交道,并对这类渐近线深恶痛绝”,徐萦则非常讨厌能影响人心的渐近线。但是,运行力和存在力都有影响人心的用法。

第二十二章,“若是用存在清除分解自然、扼杀生命、操纵人心、篡改事实,那就太过分了”,这是慕正光的想法。由此可见,慕正光也不喜欢影响人心。如果他喜欢、羡慕这种行为,那他肯定会付诸行动。

“对她的第一句话,慕正光持怀疑态度”,慕正光怀疑的只是这句话(愿文是“那就最好不过了”),而不是这个人。他的怀疑不对,也不错,就连徐萦则本人也不太确定她说的是否正确。

虽然慕正光产生了怀疑,但他说出了他的疑问,这一点还是比较难得的。话说回来,如果他怀疑的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人,那他大可把这句话反过来听,把疑问藏在心底,永远不说。

“据我所知、据你所说,你喜欢的类型大致分为五种……我们的往事是实实在在的……再加上我们有类似的本质,无论你身边出现何种人物,都只是微不足道的过客罢了”。

徐萦则知道慕正光喜欢的五种类型、知道他对异性的态度,这可不是猜出来的,而是慕正光表现出来的和告诉她的。两人的交流涉及方方面面,文中写的只是一小部分。

夏依鸣问徐萦则“你们两个是什么关系”,徐萦则答的是“无可奉告”,为什么她没有按照“标准答案”回答呢?因为她没有义务告知夏依鸣真相、因为夏依鸣和她的关系不亲密。

这一章里也出现了详细的外貌描写,而且还是分成两段出现的。

夏依鸣一开始看人还比较客观,能看出优点,也能看出缺点。但是她一听说这两人都是中古者之后,她对这两人的评价陡然上升。

这里也再说一点,慕正光肯定不会注意到徐萦则有没有肌肉。夏依鸣能注意到,那是因为她的兴趣爱好、她的眼光在于此。同样,徐萦则也不会说慕正光“不高”。她以前为慕正光长不高而感到忧伤,但她没有说“不高”。

到第二段外貌描写,夏依鸣重新衡量他们的颜值,那就都是夸赞了。

她先前还觉得慕正光“没有成年男性的气质,看起来也不经常运动”,但到这一段就变成了“年轻有为,温润如玉”。而且,她在上一段没有夸徐萦则好看,到下一段却出现了“长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夏依鸣的审美受渐近线、渐近率的影响。

夏依鸣的审美不客观,这是事实。假如徐萦则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般的美貌,那么,夏依鸣在不知道对方是中古者的前提下,会怎么看待她的颜值?把第二段外貌描写里的话挪过来就行了。

夏依鸣知道对方是中古者之后,也没有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她。换言之,虽然有了“中古者滤镜”,虽然夏依鸣有意夸赞徐萦则,但她还是觉得对方的外貌算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我们来看看赵妤曦的说法:身材、容貌都无缺点,五官、面庞虽不能称之为绝美,但也不该遭到任何贬低。

简而言之,没有缺点,但是也没有太多优点。

徐萦则不是那种放到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最好看的人,文中从来没有刻意强调过她的美貌。徐萦则好看,但这不是她的主要属性,更不是她最突出的优点,这只是一个相对直观的外在优势,仅此而已。

最后再讲一下夏依鸣的择偶标准。

她的标准不高,这一点毋庸置疑。虽然她的标准大多数人达不到,但她本人却达到了。她条件比较好,想找个般配的,这一点无可厚非。

甚至,她的标准可以说是比较低了。她是近古者,她却没要求对方一定是近古者。比近古者次一等,近代者也行。

关于择偶标准,再多说一些吧。

在新时代,在人们有了渐近线之后,渐近线和渐近率就被加入了择偶标准里。有东西加入,那当然也有东西被移出。本章里讲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肌肉。

在旧时代,有很多人认为肌肉是力量的象征。但是到新时代,到渐近者的时代,肌肉就没什么用了,肌肉练得再好加力量吗?加速度吗?可能加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差距在域半径的差距面前不值一提。

通过肌肉增加力量是有上限的,但是通过域半径增加力量,这是无上限的。

两人域半径相同、渐近率相同,有可能肌肉更多的人,力量更大。但如果两者不同呢?而且,练肌肉多费力气啊。人什么都不用做,域半径就会增加,这多轻松啊。

以渐近线渐近率作为标准,能减少很多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更安全,更便捷,至少双方都说一说自己是上古者、中古者、近古者还是后三种,那么弱的一方应该不会再主动挑衅强的一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