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心愿归宿 > 第五十四章 秋山赋予人焦虑

心愿归宿 第五十四章 秋山赋予人焦虑

作者:昔年瞳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5月26日10:40,徐萦则对战秋山赋。

秋姓不在勤国四百个常见姓之列,属于极为珍贵姓氏。

充满诗意的名字并不能带来充满诗意的人生,秋山赋的父母对她的祝愿和期盼大多都落空了。

秋山赋的前半生总体处于下滑状态,这种状态在“暗”出现后仍旧没有改变。别人或多或少都能从“暗”里得到些许好处,她也得到好处,但坏处更大。

渐近线太唯心,渐近者太强大,这两者成为时代的主流,挤压着原有的世界框架。

她所学的知识、所在的专业在这种背景下沦为梦幻泡影。倒也不能说课本上写的全错,但是能源专业确实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在这种处境与之前许多处境的共同作用下,秋山赋的心态逐渐恶化,一种带有恶意且不断加深的力产生了。

与“回忆”有关的焦虑之力。

人这一生,若是把每一年、每个阶段都简化成寥寥几句话,这几句话肯定大多都带着不甘心、不情愿、不顺遂、不满意。若是简化为两个字,可能是焦虑,或者失落、忧愁。若是只有一个字,说不定就是:苦。

建模大赛只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开放,这次不来,以后就没机会来了,秋山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建模大赛。

但这次来了,就没精力写毕业论文了。初赛、半决赛各持续四天,决赛持续五天,再加上花在路上的几天,半个月没了。

论文没写完是件很严重的事,尽管现在没有那么严重了。秋山赋自认为她参加大赛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决赛的奖励没有丰厚到让她放弃毕业论文的程度。时至今日,她还是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来。她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与“回忆”有关的焦虑之力会选择她,这股力量似乎让她更焦虑了。

在最近四年里,秋山赋身上发生了三件大坏事:考试发挥失常没有考上想去的学校,和谈了两年的男朋友分手,考研复试被刷。眼看就会有第四件大坏事发生:毕业受阻。

在慕正光的构想中,“暗”是帮人实现愿望的。倘若他听了秋山赋的往事和疑问,他大概会这么回答,“任何正常人的愿望都不可能是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焦虑,你得到与‘回忆’有关的焦虑之力,或许是因为你想让别人变得焦虑”。

让别人变得焦虑,这是正常人所没有的愿望。秋山赋对这一愿望毫无察觉,她把这种力的由来归结为运气不好,仅此而已。不过她觉得她在建模大赛里运气还是很好的,前十四场比赛,只需挥一挥衣袖,对手就倒地不起。这场比赛,应该也是这样吧?

十五连胜的奖励是现金24万,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说来也是奇怪,同样十五连胜,大学生能拿24万,高中生能拿12万,初中生却只有6万。

徐萦则入赛场后走神了一瞬:18个赛场叠在一起,像一座高塔,五百多米的巨塔竟然能在山体上保持稳定?而且,高塔下方还有十层地下空间!只从外形上看,基地的构建有很大问题。

此外,渐近域接近球体,而非平面,局限在平面上的比赛会让人误以为渐近线只能在赛场内生效,但事实并非如此。若是域半径足够大,几乎可以从最底层波及最顶层。

但是赛方一意孤行,把四千多名参赛者聚集在这里,那就说明,在赛方看来,这些问题都不算问题,或者是已经被解决。

是在材料上多做功课吗?这里的墙壁、砖石能阻隔渐近线?是因为用了特殊材料,所以才能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巨塔?不排除这种可能。

倘若是材料的原因,那有一类人就很值得关注了。建模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同期进行,建模大赛的决赛参赛者能随意突破各种定律,另一边的人肯定也不会弱。

我们只是侧重不同,一个更看重战力,另一个更看重脑力,但我们的能力于全世界而言,都是破格的。或许,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

倘若此处的材料只是普通材料,起不到阻隔渐近域的作用,那赛场里肯定有其他人或者事物负责维持秩序。物可以不看,它和墙、材料是一回事。如果是人,那伙自称星主的人也来了吗?去年比赛期间,星主也在赛场里?

比赛开始,徐萦则收回思绪,专心应战。

秋山赋的战术是任何人都难以阻挡的。一旦对方走入她的能力场,她的招数便自然生效。她挥一挥手,驱动空间范围内的风,想把对手吹倒。

徐萦则用了域加持、运行清除,而后径直冲向对手。即便不是为了近距离对战,也得离对方近一点,把对方拉入自己的域中,不然倒计时、加速计时、清除、吸收等所有招数都无法影响到对方。

离得太近,她中招了。

人的焦虑从何而来?来源有很多,万事万物、内心深处。但就此时此刻而言,徐萦则的焦虑来源于对手的能力场。一旦走入那个范围,就好像不再是自己。

许多能在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画面、常常听到的声音组合在一起,传入她的脑海。与此同时,她的视角发生了改变,不再是旁观的看故事的人,而是有些像书上写的故事里的人物。

“她”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

屋子里坐满了人,燥热烦闷,转动的吊扇发出咯吱咯吱的噪声,吵得人心烦意乱。

黑板有点反光,上面写着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她”当即想起这是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九年级下册内容。

初中化学都学了些什么?按顺序从前往后过一遍大致是:氧气制取、分子原子、化学方程式、碳和碳的氧化物、燃烧、金属、溶液、酸、碱、盐、其他。

复分解反应是在盐那一部分提到的,学到这里,初中生涯已经所剩无几。根据中考时间推算季节,现在正值盛夏,怪不得会觉得这么热。

有同学到讲台上擦掉方程式。化学老师拖堂后,下课时间就没几分钟了,下节课的老师会提前到,做什么事都要争分夺秒。

数学老师走进教室,让大家把辅导书翻到某一页。上课铃响起,“她”感到热得发昏,想打瞌睡。偷偷睡一会儿,不会有事吧?

小学课堂上常有打瞌睡的人,其中一部分人没有出现在初中。初中课堂上也常有打瞌睡的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考上了高中。高中课堂上有更多的人打瞌睡,人皆如此,就好像约定俗成习以为常。

然而能在上课时想到“偷偷睡一会儿”的人,绝对是少数。

徐萦则不是这样的人,但何冉冉是。

不难想到,“打瞌睡”这一行为是难以预知的,人们这样做通常是身不由己。一个人先做好了“睡一会儿”的准备,那么在无人提醒、闹钟不响起的情况下,她睡的恐怕就不止一会儿了。

老师喊“她”,“她”没有醒,同桌敲“她”的桌子,“她”才醒来。老师走到“她”身边,让“她”下课去办公室一趟。

这堂课还在继续,“她”在半睡半醒之间一点都听不明白。“她”坐在座位上费尽心思地保持着清醒,这使“她”如坐针毡:要是能再睡一会儿就好了,反正你讲的我也听不懂,还不如上一节课呢。

上一节课是化学课。化学是初三才加入的课程,复习时只需要两节课。但是,要复习数学那就漫长得多了。

中考数学的难点大致有三方面:圆,二次函数,动态几何。

黑板上有多个坐标系,坐标系里有直线、曲线、三角形。毫无疑问,这是一道涉及动点问题的函数组合应用的题目,是货真价实的重难点和压轴题。

何冉冉的脑子想不到这么多。哪怕当前坐在教室里的何冉冉带了一点点徐萦则的体会,“她”也还是茫然不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