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心愿归宿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新一年的成绩单

心愿归宿 第三百九十六章 新一年的成绩单

作者:昔年瞳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返回启川市的火车上,慕正光帮徐把行李箱放到货架上。

在火车上看风景,看一天一夜,也像旅游。食物足够多,喜欢的人就在身边,且没有其他的事要做,轻松,惬意。

这一次,慕正光和徐都买到了中铺。

入睡前最后一眼看到的人,醒来后第一眼看到的人,都是对方。

慕正光醒来后看了眼余额。开学时,余额为4070,其中包含九月份的生活费。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各拿了一个月的生活费,一月份在学校里待的时间很短,没有要生活费,也没有要车费。现在,余额是3575。

他把近几个月以来的各项支出进行归类,并简单估算了各类支出的数额。

正常吃饭,也就是一日三餐,或者一日两餐。聚餐,开学时的班级聚餐、社团聚餐,和室友聚餐、和徐在校外聚餐。这两项,再加上饮料、零食、水果,大约是3700元。

虚拟消费,例如两张手机卡的话费、各项会员,以及游戏充值,大约是1000元。

在这个学期,有一次比较长的旅游,耗费约1100元。

硬卧火车票,约400元。

其他生活用品,例如衣服、鞋子、袜子、数据线,其他日常消费,例如理发、坐车、洗澡、洗衣服,其他不那么日常的消费,例如看电影,这些零零散散的小物小事的价格不太好算,但是可以根据结果反推。

这四个月的生活费共计8280元,减去四类大的消费的总和,大的6200,减去剩余的钱,大约1600,还有480元。小物小事的价格不止480元,因为爸妈偶尔还会发来红包,过节时的大红包、平时的小红包,这些钱加起来至少有400。

这半个学期,四个多月,不计住宿费、不计学费、不计开学前两天的消费,我的各项支出,共计约7100元,这个数值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我花的钱好像有点多啊!还可以从哪里节省一些钱呢?下半学期还会有旅游吗?不知道。可能有,可能没有。如果有,预算肯定不止1000。

火车到站,寒假很长。在假期里,慕正光和徐常常见面。

临近过年,慕正光的爸爸妈妈回到镇上。

慕正光的妈妈旁敲侧击,询问他和徐的关系。

慕正光能听得出来妈妈的意思。这类问题他他不止一次的听过。在最起初,他的同学、室友看到他和徐在一起走,也会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随口一提”,其目的就是窥探两人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

慕正光的妈妈并非不信任儿子,她知道儿子会给出否定的答案,但是,对儿子、对徐来说,大学都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这些人、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之下,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以后可能会做。倘若有些事真的发生了,受到主要伤害的不是儿子,而是徐,但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慕正光把去长白山旅游的事、在元旦凌晨发生的事详细讲给妈妈听。

慕正光的妈妈证实了她的猜想:儿子果然没有对徐做出出格的事,徐对儿子也是如此。

慕正光把徐曾经告诉他的道理讲给妈妈听。

慕正光的妈妈对这两人完全放心了:徐年龄不大,但她明白的道理不少。不管她能不能按照这些道理去做事,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总不是坏事,儿子跟着她,也不是坏事。她的年龄比儿子的年龄大一些,大一些确实有大一些的好处。

在这个寒假,徐面临同样类似的问题。她给妈妈的回复也是往事和道理。两人的往事,说清楚了,知晓的道理,也说清楚了。

在假期里的某一天,慕正光和徐见面。

徐把问题和答案转告给慕正光,慕正光也做了相同的事。

彼此为证,心有灵犀,便在于此。

寒假结束,两人返校。

天气渐暖,课程渐少,徐会到慕正光的教室里和他一起上课。但是,慕正光所在的专业女生太少,她每去一次,都颇为显眼,所以她去的次数不多。

在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表里,没有高深的专业课,但较为基础的专业课还是有的,例如工程制图。虽然徐去的次数不多,但对方要学习的工程制图,她也能听懂。

慕正光也会和徐一起上课。同样是工程制图,两者有区别,但区别不大。至于其他课程,两人也会互相学习,无论是否上过同一节课。

和慕正光、徐比较熟悉的同学,大多认为这两人之间有纯洁的恋爱关系:他们也会夜不归宿,但他们不是为了同床共枕而夜不归宿。倘若他们热衷于同床共枕,那么,在元旦凌晨,他们是不会回来的。

除了这件事,他们还找到了其他证据:这两个人都比较保守,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生活作风,或是谈论的话题,以及两人之间的距离、两人和别的异性的距离,都能证明这一点。

4月17日,是徐的生日。穆正光送了徐一个纯银手链。手链算不上昂贵,只需三天的生活费。

6月10日,星期六,慕正光把打印好的高考试卷交给徐。

两人坐在自习室里,花了一个下午做完了理综试卷、数学试卷、语文试卷里的所有选择题、英语试卷里听力和作文以外的其他题目。

做完了试卷,那就要批改试卷,得出分数。

慕正光的理综分数大打折扣,仅有196分。徐的理综分数下滑得更多,仅剩下182分。

慕正光和徐的数学分数也明显低于高考。也许是因为在大学期间学了高等数学,两人的数学也都及格了。

两人做的语文题目的正确率和以往差别不大。

至于英语题目的正确率,比之以往,有所上升。其原因在于,英语四级考试马上就要到了,最近一个多月,徐在坚持背单词,而慕正光在更早的时候就在徐的监督和督促下开始背单词了。

6月17日,英语四级考试结束。

6月25日,启川市所在的省份公布了高考成绩。

当天下午,慕正光在报考答疑群里看到了全校的成绩单。成绩单上区分了应届生和往届生,他格外关注往届生的分数,并在自习室里和徐讨论这件事。

“原来,我们的初中同学里,分数最高的不是刘勤辉,而是王金涛。他复读一年,从585分变成了675分。”

去年,刘勤辉的排名是全县前三十。今年,王金涛的排名是全县前十。

“复读一年增加90分,不错啊。他的努力有结果了。”这时的徐已不再计较分数的高低,当年的那群人,连相见都很困难,又何必再和他们比较分数?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一年时间,增加90分,固然值得欣喜,但不值得我羡慕,我不会这么选。我如今所在的学校、所在的专业、所处的环境,就已经很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