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心愿归宿 > 第三十七章 漫长充实的一天

心愿归宿 第三十七章 漫长充实的一天

作者:昔年瞳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慕正光下车后说起他的奇思妙想:“公交车的速度太慢了,看来以后车很难卖啊!”

徐萦则问他:“是很慢。你有多久没回镇里了?”

“不到一个月。”

从时间跨度上看,慕正光上个月刚回来过。但是自从上了高中,他就再也没有在镇子里到处走走了。有些事他以前记得很清楚,现在则未必,但也有些事,他一直都记得。

原田镇里有十七所小学、一所中学。这十七所小学,他只见过五所: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原田镇中心学校,第四小学。

第一小学在老街,地理位置稍显偏僻,校外200米内有池塘、农田,学校附近树林、空地、墓碑、废弃房屋随处可见。有的废弃房屋只余下木门和一小段墙壁,院中长出构树、蔷薇。高悬的构树的果、沾着露水的蔷薇的花,都给童年加了不少绚丽的颜色。

第二小学在新街,出门左转再左转就是原田镇最繁华的地段,街道上遍布商店、餐馆、奶茶店。

第三小学邻近购物广场,它和二小在同一条街道。街道两侧有十几条巷子和道路,二小在巷子里,三小在路边。

原田镇中心学校和卫生院离得很近,他去看病时见到过。

第四小学最为特殊。某天,他沿着一条新修的路往前走,在视线的尽头,浓绿之中,一栋砖红和天蓝配色的建筑物格外显眼。他觉得这房子和教学楼真像,便继续前进,得见它真容,果然是学校。

他和萦同学在一小。

曾经,一小有四个门。前门、后门,以及两个锁不上的门:墙的缺口,小卖部。

墙的缺口自不必提,弯腰俯身便可过。小卖部里有道门通往学校菜园,进了菜园再走过一道粗糙的圆拱门,就可见到同学和老师了。

前门是一扇放置在墙里的薄铁门,门上有一个方形的小窗口,面向更偏僻的有废弃房屋的那条路。后门是大铁门,门前是一段水泥路,道路两边巨木林立,绿树成荫。

上课期间前门、后门是关上的,只有到放学时才会打开。夏季,有一部分学生在家午休,当他们上学时,门会再次打开。

炎夏酷暑,火伞高张,遮天蔽日的浓绿在地上留下阴凉的影子,让大家能够安逸地站在铁门边、站在路边,等候门开。

水泥路两侧是凹下去的空地,深约五六米的大坑里长满灌木和青草,被当作垃圾堆。两侧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个小水塘,曾经有同学在那里捉虾。

校门口的水泥路连接着公路,路边两层、三层的水泥房子随处可见,萦同学的老家就在其中。

她家乍一看像别墅,仔细看,确实是别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别墅的定义和衡量标准无非就这几项:大理石柱,贴着瓷砖的墙壁,用栅栏围成的院子,宽大的铁门,至少三层楼的高度。

这些条件,她家都符合,并且她家还有花园。然而富丽堂皇的外表之下是几乎没有装修的第三层楼,以及只装修了一半的二楼。从那以后,他知道了看房子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内在。

记忆浮现,往事倒转,现实与过往重叠,又站在熟悉的屋子面前。

徐萦则用钥匙开门,慕正光跟着她进屋。

徐萦则在花园旁边的水泥空地上找到两把铁锹,将其中一把丢给同学:“拿好,我们走。”

随后,他们一起到学校“大门”。

大门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三米多高的砖墙。路边的树也不在了,没有了树荫遮挡,被烈日暴晒的路面,破败废旧,原先的优点,荡然无存。

毕业四年,学校装修数次,不仅建起了高大的围墙、崭新的食堂,连门的位置都变了。

徐萦则抬头望着高墙,眼神复杂。以前早上上学的时候,从我家到学校大门的这段路上,路边有很多牵牛花。如今,大门改成了墙,现在,也不是花开的季节。

她沉声感慨道:“故地重游,感觉如何啊?”

慕正光走到墙边,拍了拍砖:“物换星移,日新月异。”

“哦,我还以为你会伤感几秒呢。”徐萦则这么说,她心里也有伤感。就如同往日,她昏迷进医院后,醒来时对慕正光说,“你也在医院?是不是受伤了”。

“会伤感。但小朋友们有更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好事。你把东西埋哪了?不会在大坑里吧?”

“我才不会把东西埋垃圾堆里呢,我只是带你来看看母校,这是我们最初相遇的地方。”

慕正光也怀念起那段难得的旧时光:“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我和你从一年级就开始同班,之后也一直同班,真是奇妙的缘分。”

“全校前五在同一个班,剩下的随机分班。”徐萦则这么轻描淡写地说,是因为她不想让同学感到遗憾。看隔壁班的成绩单、了解分班规则,这些事都不复杂,但都要费心思。若是没有这种心思,有再多经验,也难以做出这些事。

“啊……没注意过。”

“本就不值得特别关注。”徐萦则指了个方向,“我们去那边挖土。”

慕正光往远处看了一眼:以前那里是荒废之地,现在依旧是荒废之地,无人动土,杂草丛生。你选这种地方埋东西,当真是有远见,兴许再过几十年,东西还在原地。

两人在枯萎草丛中穿行,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但就是到不了目的地。徐萦则带着他打转,这里走走,那里走走。

时过境迁,往事遥远,她忘记了具体位置。

慕正光把金步摇递给她:“试一下,不一定有用。”

徐萦则用运行力运转金步摇,过往诸事的画面纷至沓来。临近毕业,教室里传递的同学录至少有五本,其中一本是我的。我从商店里买来崭新的同学录,把第一页让给光同学写,之后再去找其他好朋友,让他们挨个填写。我把这几页留下,单独保存。其他人写的,不过是陪衬。毕业后,我把陪衬装进玻璃盒子埋入土里。

徐萦则一向心大,很多事不太往心里去。金步摇让她想起主要部分,却无法唤醒她对次要部分的回忆。

“我记性差,想不起来。”她把铁锹往地里一砸,铁片深入地里,“没办法了,挖吧!有个词怎么说的?掘地三尺。就当锻炼身体了,开始。”

慕正光深以为然,以他的身体素质,掘地三尺,不难。反正这块地的面积是固定的,全挖一遍,总能找到。

挖地之前,他把一个耳机分给同学,两人一边听歌,一边干活。

半小时后,徐萦则铲碎玻璃盒,劳动到此结束。她用沙漏轮廓拨走碎片,拿起同学录,抖掉上面的土。

“找、到、了。在被时光消耗殆尽之前,先成为我的力量。”

徐萦则发动运行吸收。一页页蓝色厚纸,颜色与字迹,都变得鲜艳明丽。埋没的记忆,也清晰可见:在四年前的某个夏天傍晚,刚下过雨,风大,凉爽,她独自走到这里,拿着一把大铁铲,挖了个“大坑”,把盒子放下。

风车颜色改变了,从紫黑色变为浅蓝色,随即又恢复原状。

慕正光目瞪口呆:运行力竟然还能这么用?这么用的好处是什么?

徐萦则看出了他的疑惑,但她不急于解答:“走吧,地挖完了,该回家了,我还有东西要送你。你要看同学录吗?”

他确实很想看看小学同学写了什么寄语:“好。”

于是,徐萦则拿着两把铁锹,慕正光边走边看蓝色书。

慕正光缓缓翻动同学录,从第一页有字的,到最后一页有字的,再到第一页空白的,直至最后一页空白的。全书中,没有任何一字是他写的。不过,却有写他的。他心生感动,惊觉这一切事,竟都恰到好处。原来在四年之前,就已经有同学把“慕正光”和“徐萦则”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了。

慕正光告别往事,回归现在,他想知道他写的那一页在哪里。

徐萦则早就注意到了他的疑惑,未等他开口问,就先说了答案:“你们写的都放在我的卧室里了。崔雨昕、祝雪洋、陈溶溶,她们都已不知去向。”

她说出那三个名字的时候,语速极缓,像是在为旧友们送上一曲悠长的饯歌。

怀念和惋惜共同执笔,让往昔和此刻短暂相逢。

慕正光被她带入那段漫长的时光,也不由得为之忧伤。他尽力掩盖自己的心绪,先想办法安慰同学:“或许她们也曾想过你如今在哪里。或许还能再见。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意,无与伦比,无限强大。”

“嗯。我们的心意、我们的力量,无与伦比。”

两人回到家里,放好铁锹,去到二楼。二楼很大,有两间卧室,一间浴室,一个晾衣间,剩下的是空地,地上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仅此而已。

两间卧室,大的那一间是萦同学的,小的那一间没人住。

卧室里除了有大床、衣柜,还有书桌、书柜、橱窗。橱窗里摆着玻璃、金属、塑料、陶瓷、贝壳、水晶、石头、纸、布,当然,不是原材料,而是玻璃制品、金属制品……

慕正光看了眼橱窗,想着这里的假水晶可真不少,套圈套来的水晶球多的是。

小镇的春天有一场盛大的集会,许多其他地方的人来到镇上,他们在一片大空地上架起游乐场、搭起帐篷和演出台、在街道两侧摆摊,其中就有套圈的小摊。

集会持续好几天,新街老街的人都会去看,游人拥挤,望不到尽头。那地方离三小很近。不过那时候三小还没建起来。等三小建成了,路边多了不少房子。

记忆收拢、汇总,慕正光蓦然想起:集会是不是没有了?没注意过。初二时还有,以后就没再去了。时间过得真快啊,只是稍微“打了个盹”,往事就看不清也记不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