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心愿归宿 > 作者的话 第一百三十四~一百四十章回顾、卷末总结

第一百三十四章《扑朔迷离情起处》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复杂,心理活动非常多,涉及的人物有四个,但是主要写的只有两个,分别分析吧。

先说张皓晨。

她可以明知故问,也可以像小孩子一样撒娇。

她的外貌很有迷惑性,她说的话也很有迷惑性。

她可以很有主见,比如她不打算隐藏花树。

她也可以是一个看起来很依赖他人的人,比如她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会说“我听叶炼石提起过你。他说你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不过在后文中能看出,她不认为赵妤曦的情商高。

张皓晨的内在和外在非常割裂,但是旁人看不见她的思想,而她的行为相对统一,不容易看出问题。

关于正常和反常、对立和统一,还有一方面表现。

本章最后一段是对赵妤曦的外貌描写,那段外貌描写是站在张皓晨的视角中写的。

在张皓晨的视角中,她把人分成“正”和“反”两方面属性。

“介于成年和未成年、成熟和不成熟之间”,这种形容比较常见。

“在枯槁之中夹杂着些许精致”,这种形容就很有特色了。

“温柔在她身上稍稍变质了一些,一部分异化为妩媚,另一部分则是冷漠”。请注意,赵妤曦有万物通感的能力,如果她想隐藏她的冷漠,在理论上是能做到的。

张皓晨看到的冷漠是赵妤曦的真实表现,是她在用通感力衡量之后仍然保留的表现,这部分表现是大多数人看不出来的。

接下来就该分析赵妤曦了。

本章主要写了赵妤曦的三个疑惑。

一是张皓晨的言行的合理性。二是为什么张皓晨的能力这么复杂。三是为什么那两个人会结为夫妻。

万物通感不是万能的,知道的更多,也不一定离真相更近。

顾庭昼和叶炼石没有万物通感的能力,他们看不出张皓晨身上的不合理之处,因此不产生这一疑惑。

第二个疑惑是用来引出第三个疑惑的。

赵妤曦的想法非常功利,她从利益的角度出发,看待夫妻双方之间的关系。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的疑问特别多,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叶炼石会娶张皓晨。

————————————

第一百三十五章《山茶花与桔子树》

硬要比较的话,也许赵妤曦的情商不太高,但她的情商绝对比顾庭昼高。

这一章主要写的人物有三个,比上一章多了一个顾庭昼。

上一章里写了赵妤曦的疑惑,这一章里写了顾庭昼的疑惑。

赵妤曦的疑惑在于情感。

顾庭昼的疑惑在于物质。

用一根枝条固定花盆,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工作量太大了。哪怕是三阶上古者,若是没有控制物质、搬运物质的能力,要想做到这样也很难。

这一章里继续表现张皓晨的思维与行为的割裂。

她问顾庭昼“你知道山茶花的花语是什么吗”。

在赵妤曦看来,一个即将二十三岁的研究生这么关注花语,是件很不合理的事。以至于她开始怀疑“张皓晨该不会是让自己的外貌和思想都停留在了初中时代吧”。

听到“理想的爱”四个字,顾庭昼忽然感到花盆变重了。

有可能是花盆变重了,也有可能是他的心思变重了,文中没有给明确答案。

“这一眼倒是没让他就此沉沦,但也让他意识到世间还有这样一种美存在”。顾庭昼看待此时的张皓晨,只有欣赏,不包含其他情感。反过来想,如果包含其他情感,他的脑子就不会这么清醒了。

赵妤曦说“我还以为你是想到你爱的人了呢”,顾庭昼吓了一跳。

他为什么吓了一跳?因为他想到了张皓晨,而张皓晨不是他爱的人。

“你要是看上了谁家的姑娘,直接去人家家里提亲不就行了吗”,这依然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得出的办法。

张皓晨的行为很不成熟,但她的思维比较成熟。张皓晨能看出赵妤曦的迷茫,并提醒她,让她尽快做出选择。

顾庭昼最后说的那句风凉话,其实是他对赵妤曦的小小的报复。因为赵妤曦问了他那句话,让他吓了一跳。

最后来说几个小细节。

第一个细节,称呼。

“晨晨”和“叶子”都是私底下的称呼,在公共场合,叶炼石和张皓晨都不会这么称呼对方。

赵妤曦称张皓晨为“叶夫人”,称叶炼石为“叶炼石院长”。

张皓晨称顾庭昼为“顾先生”,称赵妤曦为“赵妤曦院长”“赵院长”。

第二个细节,强弱的衡量标准。

赵妤曦的衡量标准是,对方是否是星主的代言人。

第三个细节,成熟与不成熟的衡量标准。

顾庭昼看的是外貌年龄,所以不容易发现张皓晨的不成熟之处。

赵妤曦看的是真实年龄。别管对方的外貌看起来是多少岁,只要她讲的话不像成年人讲的话,赵妤曦都觉得她有问题。

————————————

第一百三十六章《众生疑惑性别力》

先说标题。叶炼石的渐近线正式揭晓,性别力,能控制异性。

本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赵妤曦选中桔子树。

从第一段来看,赵妤曦对顾庭昼的态度真是好了很多。放在以前,她就该生气了,而现在,她只是“有点无奈”,说白一点就是她认清现实了,毕竟顾庭昼没有她的能力,跟他说再多也没用。

第二部分,赵妤曦和叶炼石的对话,顾庭昼旁观。

对话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工作,一个是感情。

赵妤曦有真假辨言的能力,但是在对话过程中,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太大作用。

在叶炼石面前,赵妤曦有很多顾忌,不然她可以直接问印章是不是你偷的、印章是不是张皓晨偷的。但是她这么问之后,还能不能活着离开,那就是未知数了。在第一百四十章里详细写了她此时的想法。

赵妤曦和叶炼石之间的对话有三个特点。

虽然诚恳,但是处处埋雷。

虽然说的是真话,但总是让人心生怀疑。

虽然不直接提问,但总是在引导对方说出答案。

幸亏叶炼石和张皓晨之间的感情足够牢固,换成是别的夫妻,赵妤曦这么一挑拨,大概是要决裂了。就算不决裂,也会种下许多颗怀疑的种子。

顾庭昼没看出来这三个特点,他看到的是赵妤曦的立场与研究院不同。

三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方面,工作。原文:院长不是让你来调查此事吗?你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情报透露给他?

第二方面,生活。原文:明明是你来调查他,为什么你允许他问问题?你也太偏袒他了吧。

第三方面,自我。原文:院长让她做的事,她没有放在心上。她自己想做的事,她在努力完成。

第三部分,赵妤曦和张皓晨的对话。

张皓晨对赵妤曦的称呼是“赵姑娘”,这个称呼不包含身份和职位。

赵妤曦跟叶炼石说“我想过一会儿和张皓晨单独谈谈。不是工作上的事,是女生之间的话题”,叶炼石把这些话转告给张皓晨。张皓晨愿意跟赵妤曦说“女生之间的话题”,在此基础上,她对赵妤曦的称呼不再是“院长”。

赵妤曦的前两句话又是在埋雷。

“叶炼石刚才跟我说的事,也能跟你说。如果你想知道,直接问他就行”,赵妤曦说的是事实,但是在旁人听来,心中会充满疑虑。她说的话,有着挑拨离间的作用。

张皓晨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她相信了赵妤曦说的话,也相信她丈夫。

“你觉得哪些内容能跟他说,那你就只告诉他”,赵妤曦再次埋雷。

张皓晨依然没有踩雷,而且,她开始反击了,“你能看到别人的往事”。

这句话让赵妤曦的脸色变了,此后,她收回了真假辨言的能力。

但她在脸色变了之后,还在坚持埋雷,“就算我能知道你们的对话,你就会因此什么都不告诉他吗”。

这个雷张皓晨不得不踩,她认栽了。

如果没人跟她说这些,她可以相对轻松地隐瞒事实,但是赵妤曦给她埋雷,也给她丈夫埋雷,她再隐瞒事实,就该种下怀疑的种子了。

张皓晨踩雷之后,她在这场对话中就处于劣势了。

“我愿意嫁给他,是因为,他能帮我实现愿望”,这个说法太抽象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她说的是真话,但是也没办法证明这是假话。

也许你会问,赵妤曦不是有真假辨言的能力吗,她问什么不用?

文中写了原因,“为防止发生冲突,赵妤曦不再使用真假辨言”。

下一章里的八个词,以及第一百三十八章里赵妤曦说的,“也许她的能力就是这样,让幻觉和真相同时存在,能骗过别人,也能骗过自己”,都在暗示张皓晨能抵挡真假辨言。

真假辨言在张皓晨面前没有意义,没有效果,而且,做这件事的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赵妤曦不想冒险。

“你和顾庭昼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让赵妤曦也踩雷了。院长问她“你和顾庭昼是不是很熟”,她是用反问句回答的。张皓晨问她的时候,她也是用反问句回答的。

她在潜意识里迫切地想否认这件事,想和顾庭昼撇清关系,但是在旁人看来,这两人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

————————————

第一百三十七章《外在本质的作用》

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还是赵妤曦和张皓晨的对话。

变化、调整、伪装、虚构、学习、复制、升级、演化,这八个词里面,总有一个词是适合张皓晨的。

“张皓晨没想到赵妤曦的反应会这么大”,赵妤曦不认为初中生年龄是人们情窦初开时的年龄,她情窦初开时的年龄,要么比这个年龄早很多,要么晚很多,不然她不会这么激动。

如果更早,那就要考虑到小学时期了。

如果更晚,那就可能是高中时期,甚至是大学时期。

“在我对恋爱心怀憧憬之时,我就已经想好了步入婚姻时的模样”,张皓晨的想法浪漫、美好,简直无懈可击,但如果她没有她现在的渐近线,那她这种想法就彻底脱离事实了,是愚蠢至极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她的想法过于离奇,所以赵妤曦想破头也想不出来,她选择年龄时竟然还有这样的用意。

本章第二部分,叶炼石和张皓晨的对话。

主要讲的是藤萝树。

紫藤萝树能抽取人们的个人色彩。长久以往,他们原有的色彩都将褪去,他们会变得非常“相似”、非常不起眼。

文中没有展开细写非常“相似”、非常不起眼是怎么一回事,举几个例子。

有一个人非常好看,被抽走个人色彩之后,人们会觉得他的颜值和普通人一样。

有一个人非常有钱,人们平时都恭维他、羡慕他。当他的个人色彩消失之后,人们意识不到他有钱。

如果抽的更狠一点,那说不定人们连这个人的名字都忘了。

如果全部抽走,那这个人可能会被所有人忽略,被所有人遗忘,不存在于任何人的记忆中。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觉得他是陌生人。

回到公司上班,同事们认不出他,会把他赶出去。回到家里,家人认不出他,也会把他赶出去。又或者是他做了坏事,被送进监狱,人们也认不出他,然后也被赶出去。

叶炼石和张皓晨都不认为抽取色彩是一件严重的事,其原因在于,人没死。只要不大规模改变生命形式,星主就不会把人判为非法。因为算不上非法,所以他们肆无忌惮。

说几个细节。

“这时她才发觉赵妤曦真正的诡计不在于引诱人说出答案,而是让人难以守住秘密”,赵妤曦用真话制造诡计,防不胜防。

“起初,我的能力很弱。后来,它像细胞分化一般,逐渐有了各种各样的作用”,张皓晨的渐近线带有变化的属性。

“性别力是你的,也是我的。这件事在我们结婚之前我就告诉你了”,乍一看这些话,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张皓晨和叶炼石的婚姻不是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的。但是,张皓晨不用真面目示人,他们的婚姻肯定是不真实的。

“这时的‘惩恶扬善’仿佛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药,吃了第一颗就再也没办法停下”,在本卷的卷末总结里将会详细分析善恶立场。

————————————

第一百三十八章《其他上古者组织》

本章写的是赵妤曦和顾庭昼的对话。

第一个主题,桔子树。

赵妤曦让顾庭昼“用你的聪明的大脑帮我分析一下它有没有问题”,顾庭昼说“如果有问题,张皓晨就不会把它送给我们了”。他的思路没问题,但他说的不是赵妤曦想要的答案。赵妤曦认定了桔子是有问题的,不然她不可能盯着桔子树看半个小时。

在和顾庭昼对话的时候,赵妤曦也没有使用真假辨言的能力。她对顾庭昼足够宽容了,她连欺骗的权利都给他了。

但是赵妤曦有时候讲话是真的很不客气,她说“碾压你肯定没问题”,这是事实,但这句实话让人很不舒服。

第二个主题,情商。

本章里明确写了赵妤曦不认为自己情商高。她有万物通感的能力,她很擅长察言观色,但她不是对每个人都观色。当她不观色的时候,难免“语出惊人”。

第三个主题,工作。

在第一百三十六章里,顾庭昼旁观了赵妤曦和叶炼石的对话,他知道了赵妤曦的立场。在这一章里,顾庭昼决定帮她隐瞒事实。顾庭昼的立场,动摇了。

第四个主题,上古者组织。

赵妤曦认为,“印章和档案,与权力无关,与力量无关,与人生的意义也没有太大关联。这件事可能不是她本意要做的”“单独的上古者能嫁给分院院长就皆大欢喜了,怎么可能会想着对抗研究院”,综合这两个原因,她猜测张皓晨背后也有一个上古者组织。

也许这种想法有些牵强,但是赵妤曦身后也有一个上古者组织,她推己及人,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一点。

赵妤曦和张皓晨所在的上古者组织在下一卷里将会详细写出。

第五个主题,张皓晨的优点和缺点。

张皓晨的优点非常明显,她的缺点非常不明显。

一是不容易被察觉。她抽取色彩,这件事几乎没人知道。

二是立场问题。和研究院为敌不一定是缺点。

“比如,她说话比赵妤曦说话好听得多。或者是,她天真烂漫,温柔体贴。又或是,她对待别人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这些都是顾庭昼看到的张皓晨的外在表现。

“说话好听”“彬彬有礼”是因为称呼。

“天真烂漫”“落落大方”是因为花环。

“温柔体贴”是因为送花。

“所以如果我遇到她这样的人,我应该……”,赵妤曦打断了顾庭昼的话,结合前文“这么一衡量,好像还是利大于弊?顾庭昼心生动摇,他不想听了,他只想立刻回答问题,然后把这个话题遮掩过去”可以补全顾庭昼的话。

补全之后是:所以如果我遇到她这样的人,我应该不娶她。

注意,这是顾庭昼想说出来的话,而不是他的真实想法,因为他回答问题的目的是“遮掩”。换言之,他想的和他说的是两回事。

赵妤曦的态度也非常模糊,她说“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言外之意就是,可以娶,也可以不娶,没有应不应该,只有如何选择。

————————————

第一百三十九章《尘埃落定始相知》

本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很简单,不再总结了。

第二部分,慕正光、徐萦则和周序同的对话。

两位主角上一次在文中参与剧情,还是在第一百三十一章,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七章了。

慕正光在赛场上见过院长,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在本章里,两人终于有了一次对话的机会。

周序同见赵妤曦的时候,“一边用石质墨笔批改文件,一边看向坐在对面的人”。

他见到两位主角的时候,“放下手中的石质墨笔,合上正在批改的文件”。

虽然他不喜欢赵妤曦,但是赵妤曦的权限够高,研究院内部的资料她都可以看。

虽然他不排斥慕正光和徐萦则,但是有很多文件不能给他们看。

对话分为三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比赛。

周序同知道徐萦则和齐文景的对战不公平,他也知道徐萦则有很多种能力。他把他知道的告诉徐萦则了。

第二个主题,同事。

从第一个主题过渡到第二个主题,两者之间的桥梁是“强势”。

徐萦则不思考直接回答问题,这种行为在院长看来非常强势。甚至像赵妤曦一样强势。

当院长发现慕正光和徐萦则不认为赵妤曦是个强势的人的时候,他立刻更改强势的“结果”。

他的本意是:像赵妤曦一样强势,会影响研究院的发展。

他修改结果之后说的是:赵妤曦太强势了,估计不容易找到喜欢的人。

程度减轻了很多。前者像兴师问罪,后者像长辈对晚辈的指点。

院长说顾庭昼“太守规矩,不懂变通”,这一点主角也不认同。

第三个主题,工作。

“虽然周序同很不喜欢赵妤曦的性格,但她的工作能力远超普通人,她身上有可取之处”,周序同基本上做到了公平、客观地对待赵妤曦。

周序同看重赵妤曦的工作能力,他本人以工作为重。到下一章,这种特点表现的更明显。

————————————

第一百四十章《友情有无限可能》

这一章讲友情的只有一句话,用这七个字作为本章的题目不太准确,但是用它作为本卷的收尾却十分恰当。

友情有无限可能,它可能变得更牢固,也可能变得更脆弱,也可能变成爱情。

本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的内容也很简单,但是不能不总结,毕竟主角出场的时间真是不多了。

徐萦则扎低马尾辫,不是因为她出门,慕正光也没有说这两件事有因果关系,他只是在回想往事。

徐萦则扎低马尾辫,是因为她不想在院长面前高调地展示自己。

第二部分,赵妤曦、顾庭昼和周序同的对话。

“顾庭昼的渐近线实体是夜光尺子,飓风塔只是尺子上的一个刻度。他用刻度掩盖秘密,尽量保证渐近线的安全”,这段话包含的信息很多,先标注一下,以后再分析。

周序同的情绪循序渐进,他一开始只是“心生不悦”,然后“颇为不满”,接着是“有点生气”“强压愤怒”,好在最后他能清醒过来。

赵妤曦一步一步激怒院长,在此过程中,她讲的都是真话,但是这些真话都很不动听。

特别是她在讲“跌宕起伏的故事”的时候,她可以直接说“我不能把答案告诉你”,但她非得铺垫一句很长的话,让周序同抱有希望,然后再让他失望。

赵妤曦埋了那么多雷,周序同一个不落地全部踩了,他的愤怒程度可想而知,他都气得判断失误、误以为顾庭昼没有要说的话了。

“无论赵妤曦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她做的事、说的话有多气人,她终究还是分院院长,是一个年龄尚小、需要被照顾的同事,这里还是研究院总院,他还是研究院院长,院长的工作,不能耽搁”,周序同不愧为研究院院长,他的理性、他的能力都有过人之处。

“他不想让我问那个问题,那他就别想从我这里得到问题的答案”,这句话是真相的一小部分,但是由赵妤曦说出来,效果等同于谎言,因为她的话让人离真相更远。

第三部分,离开研究院之后。

“但是你别再让他生气了”,顾庭昼能对赵妤曦说出这句话,难度很大。他终于敢给赵妤曦提意见了。这不意味着两人产生隔阂,与之相反,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我们的职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提升了,但是,我们的友情还有无限可能,对吧,顾庭昼”,这话是赵妤曦说的,用这句话作为本卷的结尾,一段旅程结束,一段关系开始。

————————————

《卷末总结》

————————————

【卷名】

本卷名为“尘世难相安”,“难相安”的原因有很多,文中主要写了三个,力量的强弱,立场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力量的强弱分为两方面,一是起初大家获得的力量有强弱之分,二是经过强化之后,人们的力量发生变化,差距变得更大或更小。

立场的不同分为四方面,善恶,生命,利益,归属,这四方面有主次之分。这里提到的生命不是生与死,而是对生命的态度。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分为六个方面,伴侣,家人,朋友,同事,敌人,其他。显然,这六方面也有主次。

————————————

【剧情】

第二卷的剧情比第一卷复杂得多,第一卷里只出现了一个关键配角的名字,徐婉阳,但她的剧情还没有正式开始,所以第一卷里几乎可以认为没有关键配角。

第二卷里新出现了四个关键配角的名字,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是赵妤曦、顾庭昼、叶炼石、张皓晨。

除了叶炼石的人物形象表现的较少,另外三个人的形象都写的差不多了,到第三卷里,在他们任何一个人身上引发一段新的剧情都是可以的。

按照时间顺序大致总结一下第二卷里发生的重要事件。

6月1日,慕正光和徐萦则乘坐高铁返回启川市。下午,两位主角讨论工作和分数的事。晚上,他们上学时看到有人在拍毕业合照。这一天在文中占据的篇幅大约是3章。

6月3日,慕正光在徐萦则家写作业。

6月5日,慕正光对战齐文景。[2章]

6月6日,慕正光和徐萦则登顶华山,然后到未央宫,接着去了另一座山。

6月8日上午,徐婉阳理综考试结束后,徐萦则和慕正光在校外等他,给她加油。晚上,慕正光和徐萦则的家人一起,聚餐。[4章]

6月9日下午,慕正光和徐萦则把分数分给亲戚朋友。

6月25日,高考出分。

6月30日,两位主角到市里开会,见到赵妤曦。当天下午,慕正光见到第一位助理,夏依鸣,第二位助理,汤景明。徐萦则见到被她举荐的人,吴云磊。[3.5章]

7月4日,慕正光和徐萦则把工作汇报发给赵妤曦。夜里,赵妤曦把第二个考核任务发给两位主角。

7月5日,汤景明抵达沙河镇,找到崔继秋。上午,汤景明把灾区图片发给慕正光。中午,慕正光也赶到沙河镇。下午,汤景明离开沙河镇去找崔继秋的父母。夜里,慕正光到崔继秋家门口探查虫群的情况。[3章]

7月6日傍晚,慕正光和汤景明重返沙河镇,解决了崔继秋的问题。[2章]

7月7日夜里,慕正光告知徐萦则第二种强化方式。

7月8日下午,两位主角正式放假。

7月9日上午,徐萦则拍好照片,买到了相册。中午她回老家,见到了徐婉阳。下午,她返回县里,和宋诗河一起赶往汽车站。这一天,两位主角都完成了第二个考核任务,并收到第三个考核任务,且仔细交流了这件事。[3章]

7月10日,徐萦则见到校长。[2.5章]

7月11日,慕正光和下属开会。

7月12日,慕正光的第十六个生日。上午,两人翻看画册,中午,聚餐。聚餐后,徐萦则给慕正光讲述对待家人的方式。也同样是在聚餐后,顾庭昼和赵妤曦又开始密谋。[4.5章]

7月13日,徐萦则和下属开会。[1.5章]

7月14日,慕正光和詹道合对战。[1章]

7月24日上午,周传学被捕。赵妤曦审问周传学,徐萦则旁观。中午,徐萦则让慕正光到她家吃饭,两人说了很多事。下午,徐萦则又来到市区,见到赵妤曦,两人启程去科学院总部。途中,赵妤曦催促顾庭昼尽快选好第四个考核任务。

下午,顾庭昼选好了任务,夜里,他成功抓捕空线上古者孙景祺。夜里,慕正光赶往羽青市,见到顾庭昼。深夜,顾庭昼跟慕正光说起赵妤曦的事。

差不多在同样的时间,在另一座城市,赵妤曦和徐萦则已经到了科学院,赵妤曦跟她说了工作的事和择偶标准。晚上,赵妤曦和徐萦则见到科学院二级教授蒋孟汐。

这一天特别长,占据了11.5章。从第一百零五章的后半部分到第一百一十六章结束,都是这一天发生的内容。

7月25日上午,徐萦则见到慕正光。下午,赵妤曦见到周序同。得知叶炼石和张皓晨的事。夜里,赵妤曦见到顾庭昼,带走被抓的空线上古者。[2章]

7月26日,赵妤曦得到周传学的渐近线。下午,她用孙景祺测试这条渐近线。

7月27日上午,徐萦则的第四项考核通过。深夜,慕正光的第四项考核通过。

7月29日下午,蒋孟汐带着陀螺到启川市。傍晚,慕正光和顾庭昼对决。对决之前,赵妤曦让顾庭昼手下留情。但是因为顾庭昼不喜欢精灵浣空鸢铃,所以慕正光输了。夜里,慕正光和徐萦则讨论战斗陀螺。[3.5章]

7月30日,第二次陀螺之战开始。陀螺之战占据4个章节。对战结束后,赵妤曦和她的伙伴的对话占据2个章节。慕正光和徐萦则的对话占据1个章节。因此,这一天一共占据7个章节。

7月31日,赵妤曦和顾庭昼见到叶炼石。见面之前,1章。见面之时,5章。见面之后,1章。因此,这一天也占据了7个章节。

8月1日,赵妤曦、顾庭昼、慕正光、徐萦则到研究院总院。慕正光和徐萦则拿印章占据1个章节,赵妤曦和顾庭昼拿印章也占据1个章节。

第二卷里只写了两个月里发生的事,从6月1日到8月1日,时间跨度远不如第一卷那么大,但是写的内容远比第一卷多。

具体分析剧情,工作量太大,由于剧情中涉及的重要人物、设定、事件与上面提到的三个原因、十二方面有重叠的部分,所以放在一起分析。

————————————

【力量•起初】

“力量”主要分为三部分,渐近率、力的强度、力的类型。前两部分写的比较多,第三部分没有刻意写,但时时刻刻都在表现。

以崔继秋为例,估算渐近率和力的强度。

a=m m′ n n′,b=mm mm′ mn mn′ nn nm′ nn′ m′m′ m′n′ n′n′,c=p^(p/2),d=pq,p=18-h,q=969-t,F=(c^a)×(d^b)。

t是“暗”出现时人的年龄,q=969-t。

h是心愿在自己心中的排序。最小取1,最大取14。p=18-h。

你认为这个心愿已经完成了一部分,把完成度记为m,0≤m<1。

你认为这个心愿有一定几率实现,把实现率记为n,0≤n≤1。

命中注定你的心愿能完成一部分,把完成度记为m′,0≤m′≤1。

命中注定你的心愿能实现或不能实现,把实现率记为n′,n′等于0或1。

崔继秋的愿望是让妈妈向他承认错误。

或许有人觉得,崔继秋的愿望实现了,那么他的m′、n′都是1,他的力应该很强才对。

这可不对。他的m′、n′是1,但他的m、n几乎为0。再加上这个愿望不占据主要地位,他的h值应该是不小的。

现在再来说为什么崔继秋的m、n接近0。

因为他曾付出过努力,却没看到任何希望。也因为他在父母身上没有感觉到爱。

因为他觉得他的努力是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也因为崔继秋的妈妈真的想夺取她儿子的渐近线。

在这样的母子关系之下,即便m和n一开始都等于1,那也会慢慢变成0,直到“暗”降临的那一刻,选中,m和n约等于0,m′、n′等于1。

让h=8,m=n=0.01,m′=n′=1,t=17。

代入数值,计算,p=10,q=952,a=2.02,b=3.0403,c=100000,d=9520,F=1.57×10^22,这是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它还不够大。对比一下就知道了。赵妤曦的力的强度的数值大约是10^37,主角的力的强度的数值超过了10^72。

然后来估算渐近率。

相关变量,人事物身心灵。崔继秋的愿望不包含物、身、灵,去掉一半。

让你产生这个愿望的因素,人事物身心灵。也是去掉一半,物、身、灵。

持续性变量。记为0。

终点变量。记为0。

愿望容量。记为0。

是否可替代、是否可超越,无准确答案。

第八项,愿望中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是否有准确的范围、具体的数量。人物和事件是准确的,有范围,有数量。

实现愿望的过程中,以及实现愿望时,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是否可控。这一条比较抽象,时空肯定不可控。但是崔继秋的愿望控制了人物。

你有多少个产生愿望的理由、你有多少个实现愿望的理由、你有多少个没能实现愿望的理由,无准确答案。

第十三项,如果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你觉得你的人生还剩下多少价值。对崔继秋来说,没实现就没实现吧,人生的价值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对主角来说,少了人生中的另一半,人生价值顶多剩下1/2。

第十四项,如果可以实现愿望,你愿意为此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前文中有h的定义,崔继秋的h太大了,他的这个愿望在他心中不占主要地位,他愿意付出的肯定不会太多。

第十五项,这个愿望在你心中存在了多久。从童年到成年。

第十六项,你花了多少时间、多少精力用于实现这个愿望。崔继秋花的时间不少,但他花的精力恐怕不会太多。

第十七项,你是否认为你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肯定是不值得的,因为崔继秋一点希望都看不到。

你是否认为你的愿望应该被实现。应该。

这个时代是否认为你的愿望应该被实现。不确定。

如果这个愿望实现了,你的人生会发生多大变化。变化不大。

只看这20项,崔继秋只符合其中一小部分条件。

除了这20项,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也分析一下。主角的愿望几乎符合这20项里的全部条件,但他们不是上古者,其原因就在于“其他因素”。

无渐近线时心愿的客观完成度,x。

无渐近线时心愿的客观实现率,y。

有渐近线时的心愿完成度,x′。

有渐近线时的心愿实现率,y′。

从欲念的角度看,这四项数值都不是越大越好。

顾庭昼的愿望是:让烈风光翼S打败光辉剑神S。

愿望中的附加条件是:用战斗陀螺和精灵力量连系在一起的朋友,与这样的人对战。

他的x和y肯定是0,毫无疑问。因为没有渐近线就没有精灵力量、没有战斗陀螺。

他的x′和y′也不大,因为附加条件太苛刻了。

主角的y肯定不是0,虽然他们的愿望不太容易实现,但至少有0.001。主角的x比0.001大得多,至少有0.01。此外,主角的y′是1,x′约等于1(从定义上看,x、y代表客观,m、n代表主观,x′、y′代表有渐近线时的主观,不难想到,对主角而言,x<m<x′,y<n=y′)。

力的强度公式里提到的变量都会影响渐近率,m、n、m′、n′、h都不是越大越好。

综上所述,最小的渐近率和最强的力,不可兼得。

————————————

【力量•强化】

不再举例子,直接放原文。

实现愿望后渐近率下降,域半径增加,但这些变化和新的愿望无关。把实现愿望时人的自愿程度记为α,0≤α≤1,把力的强度的数量级记为β,把强化次数记为γ,渐近率下降的比例是(β^α/10000)γ

————————————

【立场•善恶】

直接分析善恶会显得很抽象,而且也不客观,毕竟每个人对善恶的理解不一样。加一点点具体的内容,缩小善恶的范围,只分析“惩恶扬善”,甚至只分析“惩恶”。

研究院有没有做到惩恶?

没有,因为研究院对过渡以上的人非常宽容。只要你对我有用,那你以前犯下的错误就都既往不咎。

研究院院长周序同有没有做到惩恶?不确定。按他的性格,也很难做到惩恶。

赵妤曦有没有做到惩恶?

先说明一点,被她惩罚的人都是罪有应得。

赵妤曦有真假辨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她是怎么找到那些坏人的证据的?

第一个问题:你这一生做过有愧于心的事吗?回答是或否。

如果对方回答“否”,那就不用再问了,这个人大概率是不可救药之人。

如果对方回答“是”,那就问第二个问题:你做的事是否给别人的生命造成了伤害?

如果对方回答“是”,那就不用再问了。

如果对方回答“否”,那就问第三个问题:你做的事是否给别人的财产造成了伤害?

如果对方回答“是”,那就问第四个问题:你给别人造成的财产损失是否超过了一万、十万、一百万、一千万?

四种答案。

如果对方回答“否”(第三个问题的“否”),可以接着问(也可以不问):倘若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能否原谅给你带来伤害的人?

也是四种答案。真言•能、真言•否、谎言•能、谎言•否。除了“谎言•能”能证明有罪,另外三种答案都要视情况而定。

这几个问题问完,罪大恶极者无所遁形。

总的来说,赵妤曦有选择地惩恶,并且通过惩恶满足自己的欲望、获取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渐近线。

张皓晨有没有做到惩恶?

紫藤萝树呈现一切外在表现,人所做之事,全都可见。被张皓晨惩罚的人,基本上没有被冤枉的,

她也在有选择地惩恶。她的目的性没有赵妤曦那么强,但是她的主观性太强了,她做这件事没有固定的标准。

顾庭昼的惩恶和赵妤曦的惩恶比较相似,两人都无视渐近率,不管是上古者还是中古者还是其他人,他都一视同仁,只要罪已至死,那就可以将其消灭。

星主有没有做到惩恶?星主对待非法上古者是什么态度?

态度比较模糊,且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不同。

两位主角有没有做到惩恶?文中几乎没有写。

按他们在建模大赛上的表现,无论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没有伤害到他们,他们都会尽量放过。

那他们有没有做到扬善呢?做到了一点点。

至少慕正光没有终止崔继秋的生命,在改变他的渐近线之后,还帮他找了份工作。

————————————

【立场•生命】

两位主角对生命的态度非常明确,哪怕对方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也不会动手终结对方的生命。最明显的例子是孙景祺。

顾庭昼认为可以消灭孙景祺了,但慕正光不为所动,只是清除了他的生命能量,让他在一段时间内醒不来。

赵妤曦没有亲自践踏生命,但她践踏生命体,她把一个人切成几万份,这件事做的就太离谱了。

同样,张皓晨也没有毁灭生命,但是她毁灭了生命体的特点。

叶炼石默许这种行为,由此可见他的底线也不太高。只要没被星主定为非法,那就高枕无忧。

研究院对生命的态度也比较大胆,研究院赞同终止他人的生命。换言之,如果罪已至死,那就可以消灭。可是,如果一个人还有利用价值,哪怕罪恶滔天,也可以留下。

————————————

【立场•利益】

把利益拆分一下,能力,权力,财富,名誉。其实还可以再加入一个,感情。但是目前出现的这些重要人物,没有哪个人拼了命地去追求感情,或者说一生挚爱之人,所以不分析这一项。

从利益中拆出来的“能力”肯定不是工作能力或者智力、情商、智商,“能力”特指渐近线。

赵妤曦对其他人的渐近线非常感兴趣。顾庭昼身上只有两条线,一条是他自己的,另一条是别人的,但是赵妤曦身上的线恐怕不少。

第二项,权力。赵妤曦热爱权力,追逐权力,滥用特权,公私不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她会把她的权力分给别人。但如果别人要和她争夺权力,她一定不会轻易放过对方。

第三项,财富。赵妤曦也热爱财富。她这个人真是太不完美了,她的缺点太多了。

为了获得财富,赵妤曦把旧时代里的精英人士、上流人士分成几万份。其中有一部分人罪已至死,这一点毋庸置疑。其中也有一部分人的财产确实要被没收。

但是赵妤曦没杀他们,也没有强硬地没收他们的财产,而是让他们“主动”把财产给她。如果他们不那么主动,那就等着被切成几万份吧。

从赵妤曦对财富的态度上看,她的惩恶太不纯粹了,她的私心太多了。

哪怕论迹不论心,她做的很多事,在旁人看来也很过分。如果没有星主的制约,赵妤曦这种人对旧秩序的危害非常大。

第四项,名誉。文中并未提及。

第五项,感情,无需具体分析。

————————————

【立场•归属】

归属分为两方面。

第一方面,在旧秩序里的归属。

加入了哪个组织、哪个阵营,在哪里出生、在哪里上学、在哪家公司工作,这些都可以算作在旧秩序里的归属。

一般来说,加入哪个组织就代表归属哪一方。

文中已经出现了四个规模较大的上古者组织,研究院,科学院,群星轨迹,张皓晨所在的组织。

还是重点分析赵妤曦。

她这个人身上几乎没有归属感,她可以今天加入这个组织,明天加入那个组织,但不管加入哪个组织,她心里想的都是自己。

当她自己建立组织的时候,她也没想着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是让对方不成为她的敌人。

除此以外,赵妤曦对家庭也没有归属感。

文中没细写,只是一笔带过。但是不难想到,赵妤曦做的事情太多,她每天那么忙,肯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再加上她有真假辨言、万物通感的能力,她可以用这些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圆滑、最有城府的人,同样她也可以用这种能力撕下任何人的伪装。家人的伪装,骗不了她。

赵妤曦热衷权力,她的家人无法让她的权力更进一步,家人在她眼中不太重要。总的来说,赵妤曦不喜欢没有利用价值的人,哪怕那是她的家人、是她的同事、是上古者,都没有区别。举个例子,赵妤曦敢把顾庭昼当下属用,这种行为太反常了。

顾庭昼的归属感也不是太强。他一开始对研究院还是比较忠心的,但是和赵妤曦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他动摇了。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主角对研究院的归属感也比较弱。他们只是借用研究院的资源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的归属不在研究院。相比之下,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比较强。

本卷末尾出现的张皓晨,她和研究院是敌对的。

叶炼石的归属也不在研究院。比其研究院,他更在意他的家庭。

总的来说,虽然研究院给了高官厚禄,但是高官厚禄不足以收买人心。

第二方面,在新秩序里的归属。

简单来说就是渐近率。

这方面写的不多,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上古者天天站在上古者的角度想问题,天天做着只有上古者才能做到的事,那么他还能不能融入普通人的群体?

很难。

还好,文中的两位主角和几位重要配角都比较收敛。

即便是赵妤曦,她也并不经常使用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

————————————

【关系•伴侣】

慕正光和徐萦则,叶炼石和张皓晨。

如果徐萦则要汲取人类的外在本质,让人们变得不那么特殊,慕正光一定会制止她。反过来,如果慕正光要汲取外在本质,徐萦则也会制止他。

但是张皓晨做这种事,叶炼石却选择迁就、包庇,帮她掩盖错误。一方犯错,另一方也跟着犯错。

叶炼石和张皓晨的关系,或者说他们的婚姻,虽然牢不可破,但这种牢固不可取。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婚姻牢不可破?

一方面是利益,另一方面是叶炼石和张皓晨互相让步。叶炼石对张皓晨宽容、迁就,张皓晨对叶炼石也是这样。

————————————

【关系•家人】

两位主角对家庭的归属感都比较强,但有区别,慕正光处理不好与家人的关系,徐萦则能处理好这种关系。

徐萦则尊重父母,但并不盲从。她可没有因为那是她的父母,所以她就无条件服从,没有这回事。而且,在得到渐近线以前,她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了。

慕正光有时会听取父母的一些错误的建议,但是在徐萦则身上不太可能发生这种事。

————————————

【关系•朋友】

赵妤曦和顾庭昼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

一开始他们两个只是同事,哪怕之后两人成为了盟友,赵妤曦还是有点看不起顾庭昼。

赵妤曦放下对顾庭昼的偏见,主要是因为三件事:顾庭昼展示了他的渐近线的多种用法,顾庭昼把空线上古者交给她,顾庭昼放弃了六座城。

顾庭昼不喜欢赵妤曦不是因为偏见,而是因为她不好相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大家都是分院院长、都是上古者、都是代言人,你凭什么对我发号施令?

后来,赵妤曦认可了顾庭昼,并愿意夸赞他,两人的关系明显好转。也说三件事:赵妤曦夸他聪明、赵妤曦借给他力量、赵妤曦愿意送给他六座城。

宽容、温柔,理解、分享,两人做到了这些,渐渐产生友情。

————————————

【关系•同事】

慕正光和顾庭昼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关系,徐萦则和赵妤曦之间的关系是同事关系。

徐萦则对赵妤曦很友善,但是,这种友善不代表她把赵妤曦当朋友。她是一个相对善良的人,她感受到别人的善意,当然会予以回应。

赵妤曦把徐萦则当成朋友。她接近徐萦则、帮助徐萦则都是有目的的,但是在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她认为徐萦则符合她的交友标准。

说一个小细节,在赵妤曦的视角中,只有“徐萦则和慕正光”,没有“慕正光和徐萦则”,这两个名字有先后顺序。

赵妤曦为徐萦则做了很多事,但是在她眼中,徐萦则是一个能帮她实现愿望的朋友,实现愿望比成为朋友更重要,这一点从未变过。

赵妤曦和叶炼石之间的关系是同事关系,她对叶炼石很客气,对顾庭昼很不客气,原因在于她趋利避害、欺软怕硬。

————————————

【关系•敌人】

本卷对敌人的描写依然很少,但是下一卷就不一样了。张皓晨所在的组织里,有些人无法交流、不可理喻,这部分人自始至终都是赵妤曦的敌人。

也许有些人会问,为什么“敌人”这么晚才出现?

问得好。

在研究院体系形成之前,上古者之间彼此分隔。在整个上古者群体中,没有明显冲突、明显差距。

体系形成之后,有些上古者身居要职,有些上古者受到排挤,这两类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此外,剧情发展到这时候,几乎所有上古者都到三阶了。

三阶渐近者共有的能力是元素互溶,这种能力让他们不再畏惧现代武器,让他们能够穿墙而过,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是不安全的。

在这种氛围下,有些上古者不再伪装,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让他们成为了许多人的敌人。

————————————

【关系•其他】

“其他”主要指三类人。

第一类人,认识但不了解。这么说好像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比如徐萦则和校长。徐萦则认识校长,但不了解。

第二类人,不认识但了解。这种说法好像有点矛盾,举两个例子,赵妤曦和被分成几万份的人、张皓晨和被抽走色彩的人。

第三类人,前五种关系的组合。比如,张皓晨是赵妤曦的同事(叶炼石)的伴侣,赵妤曦是慕正光的朋友(顾庭昼)的朋友。

对这三类人,只分类,不再具体分析。

————————————

【主题】

本卷要表现的主题只有两个字,真实。

先说不真实的那部分吧。

也许有些人觉得两位主角之间的感情、相处方式在现实中不存在,所以这些内容都是不真实的。

现实中真的不存在这种感情吗?

就算现实中不存在,但是以主角的特质和经历而言,在他们身上足以产生这种感情。别人身上没有这种感情,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应的特质和经历。

还有一些不真实的地方是渐近域和渐近线引发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渐近域和渐近线。

去掉与渐近域、渐近线有关的内容不看,主角还是主角,他们的特质没变。

如果他们没有力量,他们会损失很多利益、损失一些朋友、损失许多特殊的经历,但是他们的自我、他们的理性、他们对正义的向往,都没有变。

对配角而言,失去力量,他们的特质和自我有可能发生改变。

如果赵妤曦突然失去了万物通感、真假辨言的能力,她一定会活在猜疑之中惶惶不可终日。

如果顾庭昼的渐近线突然消失了,那他现有的一切几乎都有可能失去。在失去朋友、力量、权力、财富之后,他的自我、他的特质也会发生变化。

但是,也有些东西是始终未变的。

赵妤曦厌恶世间的不公,以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顾庭昼不喜欢他的家人,以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说完了不真实,来说一说真实。

第一部分,弱点(通常情况下,不影响日常生活)。

在上一卷的卷末总结里说这一卷会写到两位主角的弱点。

慕正光的弱点是死亡,他非常恐惧死亡。

徐萦则的弱点是别离,她害怕与家人、朋友分别(并不仅限于永别)。

第二部分,缺点(影响日常生活)。

主角身上的缺点不太明显。甚至读完前两卷,你会隐约觉得主角好像没有缺点。事实上,主角肯定有缺点。

慕正光不擅长与异性交流,这个不算缺点。他不能正确对待父母,这个才是缺点。

徐萦则不把赵妤曦当朋友,这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她在一定范围内以权谋私,这是比较明显的缺点。

在几位配角中,缺点最明显的是赵妤曦。

她的缺点太多了:虚伪,贪婪,残忍,以权谋私,欺软怕硬,目中无人,利欲熏心,喜欢控制人,擅长挑拨离间,擅长拉拢人心。

像是趋利避害、自私自利,这两种行为放在赵妤曦身上,简直不能称之为缺点,而是叫做“人之常情”。

赵妤曦的优点也不少:逻辑思维能力,工作能力,渐近线赋予她的观察力、判断力,会自我反省,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在第一百零三章的总结里写了,“如果她没加入研究院,而是跑到敌方阵营里,那么研究院就要承受巨大损失了”。

以赵妤曦的优点和缺点而言,如果她加入了敌对阵营,绝对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妨设想一下,倘若把赵妤曦放到张皓晨的位置上,研究院的处境会是什么样?

顾庭昼和慕正光有点像,他们都比较坦诚、直率,不过,比起慕正光,他身上缺了两个关键的属性,一是对正义的向往,二是对爱的体会。

————————————

【预告】

第一百一十六章里写了,“下个月研究院和科学院要共同开展六项工程”,六项工程在下一卷里会再次出现。

赵妤曦的志向和目标、她做的事、她和顾庭昼的关系、她和两位主角的关系,在下一卷里都会详细写到。

张皓晨所在的组织、组织里的其他人,都将逐渐浮出水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