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金棺噬魂 > 第二十章 封闭空间

金棺噬魂 第二十章 封闭空间

作者:飞行电熨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几秒钟后,眼前终于不晃了。我发现张山面朝一侧墙壁站着,一只手竟然已经伸进了石砖内。赶忙帮他拔了出来。

张山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坐在了地上,大口地喘着粗气。

“你怎么样?”我明显地看到张山背后早已被汗水浸湿。可见他的意识在被控制时挣扎地有多么强烈。

张山摆了摆手,并没有说话.过了好半晌,休息的差不多了,他才从外套内兜中拿出一块长方形口香糖似的东西,黑黑的,灯光下看不出具体颜色,找我要来打火机,点火,不停地烤着那个玩意。

很快,那“口香糖”剧烈地燃烧了起来,随之产生的一股白烟,逐渐把我们包围,固定了一会后又渐渐散去。

张山又从背包里拿出先前买的一瓶矿泉水,拧开盖仰头一饮而尽,喘了几下后,重新站了起来。扭头冲我说道:“娘的,郑州解放后没打过仗啊!这个防空洞也忒邪门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干净的东西!我压根没做这方面的防备,愣是差点着了他们的道儿!”

我还在愣神中,张山又掏出了罗盘,计算起此时所在的方位。片刻后,他转过身来,一脸严肃地问我道:“咱们进这条道走了有多久?”

“差不多有十来分钟了。”我不明白他的意思,老老实实地答道。

“你确定没有叉路口或是暗门?”

“你带着走的路,还来问我啊?至少到现在都是直着走的,没有拐弯。”我从进来到现在早已经被一惊一乍吓得麻木了,很平静地回他道。

“那不应该啊……”张山脸色变得越发难看。“我进这条甬道时算了一下当时方位和朝向,现在看来,咱们已经向西偏离了将近有三里地了。”

“你说什么?那不可能,笔直的通道,一点角度也没有,怎么可能会偏这么多!”

我当然不相信,三里地就是一千五百米。我俩安全起见,走得很慢,十分钟别说走弯路了,就算直着走,也走不了那么远。

我说完就朝后看去,想要反驳张山的说法。

但转过身来,我愣住了――在身后几米的地方,竟是一堵青灰色的砖墙,来时的路,早已不知去向。

我彻底傻眼了,难不成我们是穿墙过来的?

张山反应比我快些,赶忙又转身朝前看去,灯光的照射下,一幕根本无法解释的画面,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我们眼中――身前五米处,居然也是一道青灰色的砖墙,阻断了我们的去路。

我们俩竟然被困在了这一条十米来长的封闭通道中!

“这……这怎么可能!”我喃喃地说道。

如果说前方被堵死了还说得过去,但连来时的路也没了踪影,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张山不信邪,径直走到最前方,拿着开山刀这里敲敲,哪里打打,想要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

片刻后,他又回到我这里,一屁股坐下,靠在墙边无奈地说道:“真他妈的邪门了,难不成咱哥俩是属穿山甲的,打洞过来的?”

我则只能报以苦笑,这个笑话的确够冷。路居然能让我们走成这样,真可谓是先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两堵墙就这么把我俩堵在中间,难不成是鬼砌的?

“鬼砌的……”我反复在想着这三个字,脑海里总觉得似乎有更准确的代替字眼,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不过另一件事随之出现在了记忆里:

那是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有一年我大姑父他母亲病重,老人家盼着闭眼前再看儿子一眼。于是电报打到了郑州,说急盼他回家,再见一面。

那个年头许多家庭连电话都还没有,更别提什么出租车了。

好在大姑父老家并不算远,距郑州也就二百公里不到。

也算巧,当时刚好大姑父新买了辆本田125的摩托。

电报是下午发来的,收到电报后一家人就合计,由大姑父先一步骑摩托回老家,然后大姑和哥哥姐姐坐第二天一早的汽车回去。

大姑父先是算好了这一路要用到的汽油量,带着一个小号油筒去灌满了备用油,紧接着自己一个人就出发了。

那个年代的公路并不好走,但即使按照六十公里匀速正常行驶,三个多小时也能到达目的地。

好在大姑父也不是个一急就什么也不顾的人,他五点三十启程,一路上始终以七十公里的时速前进,路好就开快一些,路况差就相对慢一点,保证安全第一,最迟九点也能到家。

当时是夏末,天黑的还算晚,太阳下山前,大姑父就已经赶了一半多的路程,因为天黑后乡间公路是没有路灯的,所以趁天还亮,能跑多一点是一点。

其实太阳下山也就那一二十分钟的事儿,天黑后大姑父打开车灯,适当放慢了速度,继续朝家里赶去。

夜间赶过路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在乡下,如果没有月亮,那是墨汁一样的漆黑,就连车灯照出去也看不到几十米外的情况。

这晚刚好没有月光,大姑父从最后一个县城穿出时,离家就只剩二十多公里了。虽然路很不好走,但半个多小时也足够。

可就这二十多公里的路,大姑父走了快一个小时,还没有看到家所在的村口。

又跑了十几分钟,最后一点备用的油也快要用完了。大姑父总算看到了村口的那棵大槐树,树下吊着一颗巨大的炮弹壳。

那是村里以前召集村民开会用的,现在有了广播,早已不用,但作为村子历史的象征和标志,被大家保护了起来。

这会儿虽然只有十点一刻,但早已过了乡下人睡觉的点。

大姑父在树下停住,他不敢直接闯进村去,怕一眼就看到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

点燃一根烟,他努力往二里地外的村子望去。

如果村子里没有亮灯,就说明至少今晚一切安好;如果村子里有灯光,那就很可能是正在连夜搭灵堂。

前方依然是无尽的黑暗,无论大姑父怎样努力,也看不到前方有一点灯光。

他放心了不少,看来今晚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再次发动了摩托,朝着二里地外的村子开去。

可刚走了三百米,大姑父愣住了,因为在前面的路边,赫然就是村口的那棵大槐树,还有挂在下面的那个炮弹壳,在黑夜的风中一摇一摆。

大姑父有些迷惑,回头瞧去,身后几米外就是漆黑一片。甩了甩头,难道是自己心思太乱,刚才看错了?

他又仔细看了看,确定这次的确是村口的那棵大槐树后,他又继续向前走去。

又走了三百来米,大姑父背脊上的冷汗冒了出来,路边,依然有着一颗大槐树,和树上拴着的炮弹。-- by:dad856|17889|5979116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