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驱魔少年之十字弹匣 > 第二个单章 大晴天扯扯淡,舒坦

新的一年了,不扯扯淡对不起我这**的性子。现在第一部分写完了,总算有心情乱侃几句了,哈哈。

这篇文字跟上一篇单章前后只差了半个月吧,同学们对这本书(还称不上书.)的支持让我始料未及,有diǎn受宠若惊的感觉。在这里再次对大家诚恳的鞠躬!不是客套,是真的很感激。不过我觉得作为一个写手,书评单章里怎么说谢谢都是虚的,认真写好作品才是正经,所以多余的话不说了,只有继续诚惶诚恐的写东西。

现实里我是比较脱线的人,常常会智商掉线。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次乖乖林公子同学指出我错误的时候,明明只是人物的语气态度出了毛病,我不知道怎么就拐到剧情线上去了,过了一天才反应过来,原谅我吧,我就是这么逗逼一人。

还有一diǎn要解释的是,我不擅长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及相关软件,除了手电筒我连自己微信号都不知道是多少,朋友帮我建立的.数码相机摸都没摸过;唯一有diǎn心得的就是以前找资源(找什么资源你们懂的.),不过现在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兴趣了。

至于起diǎn的那套作家后台系统我就更不懂了,第一次发东西的时候花了一下午(汗);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加精”不是加经验值的,只是挂上俩红字好看一diǎn而已额,好吧其实看着一片红也挺好的不是吗(笑),反正加精次数用不完。

不是我不喜欢学习,因为时间精力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除了写东西,在下每天还有额外的任务:读书,读书,读书。

下面是在下最近的书单:

《故事》(罗伯特・麦基著)

《基督山伯爵》

《塔希里亚故事集》1-8

《猎命师》全集

《解忧杂货铺》

《搏击俱乐部》版

《刀与星辰》

《刀背藏身》

《逝去的武林》

《高术莫用》

《武人琴音》

《道士下山》版(电影简直是坨翔!!!陈赫他舅你还能好好拍电影吗?)

《坐看重围》

《序安二郎访谈录》

暂时就这么多。这些书以前都看过,但那时只是作为普通读者,现在自己开始写东西了,这些全都成了教材――《猎命师》楔子的第一章几千字我就看了俩小时,这种黑历史以后不准提啊,我会上门灭口的

类的书也没有特意去挑,只是手边现有的而已。

附带一提,有兴趣写网文或者同人的朋友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要以现在的网络做案例模板,网络教程什么的看都不要看,有毒!相信我,具体原因以后再扯淡的时候再说。

话题兜回来,大家现在能理解为什么我每天更新那么少了吧,哈哈。现在每天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写东西和学习怎么写东西这两件事上了,其他的都被我归为杂事无限靠后了

没错,下面要着重讨论下更新速度这事儿了。

最近书评多起来了,里面不乏催更的帖子。

能被催更,这算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了吧?老实说在下还是有diǎn肖动的,有那么几天走路都发飘。

私下里也盘算,是不是努把力,双更三更什么的

万万没想到,圣诞夜我看了《老炮儿》。

《老炮儿》里有个地方叫“震颤酒吧”,我也被《老炮儿》震颤得一塌糊涂。

我一直觉得自己写的不错,要不是看了《老炮儿》,我差diǎn就信了。

这部电影不是国产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可问题是我现在也不是单纯的观众了啊,我现在也是一写故事的学徒了啊!

《师父》里有这么个桥段:

师娘:“你新找的徒弟看我的眼神不正,是个小人。”

师父:“等我开始教他功夫,他就不敢看你了。他会敬我如敬神。”

为什么会敬师如敬神?因为学了这门手艺,才知道师父的功夫有多深。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感触。自己写了东西,才知道那些真正写东西的人有多牛。

举个例子,《解忧杂货铺》第一篇的字数大约比我现在的文字还要少,但是表现力和包含的内容直接把我甩月球去了。更何况人家那可是套装!五篇凑一起的b效果直接翻倍的!

《老炮儿》就像当头一棒,敲散了我那diǎn小心思。

老老实实学习,才是正经!

飘飘然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侥幸和惶恐。

对书友的支持,我有diǎn惭愧。

我希望用更精彩的故事来回报支持我的朋友们。

当质量和数量不能兼得时,我选择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一更的原因。

另一面,这部电影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创作者可以这么了不起!

可以让一群人专心致志地坐在一间汹屋里,放下警惕与防备,屏息凝神,或哭或笑,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我在影院亲身经历的,坐在我后排的一个00后忻娘,按理说对这部讲述老一辈人的电影不会有什么生活共鸣的,可她却在电影的结局处哭着为冯姓饰演的六爷加油打气:站起来!

原来故事精彩到极致时,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人种文化的――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与这样的成就相比,diǎn击量和推荐什么的,都只是可以一笑而过的事了。

别看我这样,我也是有野心的:我想拥有这样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当得起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当得起大家为我花费的时间。

这不是故作谦卑,这是对朋友最起码的尊重――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在这里再一次致歉:更新速度慢,请原谅!

鞠躬。

之所以唠叨这么多,是为了咱们不会因为一些沟通上的失误产生隔阂。

我会继续努力的!就这样。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广告词,李宗盛写的,简直是道出了我的心声。

《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

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到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最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diǎn东西,至少能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