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全京城老祖宗求我当替身 > 第275章 传承(二合一)

马车晃晃悠悠往山下驶去。

作为“嫌犯”,沈灵犀自然没资格与太子和太子妃同坐。

纯钧指着车厢一隅,让她挨着车帘的角落席地而坐。

楚琰上车,垂眸看向沈灵犀,见她抱膝坐在地板上,正打算开口让她往椅子上坐。

却见她微不可见地朝他摇了摇头,

楚琰抿唇,在她身旁的长椅上坐下。

马车颠簸之中,她的肩膀甚至能靠在他的腿侧。

太叔媚“幽幽转醒”,看到楚琰就坐在自己对面,感觉心跳在极不正常地加速跳动。

“殿下为何不骑马了……”她讪讪笑道。

身子却不动声色往楚琰对角挪了挪,以期与他拉开更远的距离。

可这点距离,比起楚琰周身鼎盛的煞气,简直是杯水车薪。

太叔媚发现,在马车这种狭小的空间里,她对楚琰身上的煞气,更加难以忍受。

她抽出袖中的锦帕,小心遮掩自己的神色。

太叔媚本就心烦意乱,冷不丁瞧见沈灵犀蹲在角落里,满目嫌弃地道:“殿下,臣妾不愿与这贱民同乘一车,您快将她赶下车去。”

沈灵犀吓得抱膝缩成一团,瘦小伶仃的肩膀颤颤发抖。

“你且忍一忍。”楚琰神色淡淡地道,“她的同伙胆大包天,当众行刺你,既未得手,定不会放过下山的机会,等他送上门,孤一定会亲手抓到凶犯,替你报仇。”

太叔媚一只手紧贴着心口,用衣袖遮挡着,攥紧脖颈间的玉坠。

眼下,比起刺客来说,她更担心与眼前这位,单独相处一个时辰,会捱不住他身上的煞气。

沈灵犀黑漆漆毫无生机的眼珠,一直看向太叔媚的方向,不错过她的任何表情。

自然看见了太叔媚手攥玉坠的动作,以及她愈发苍白的脸色。

看来,煞气对太叔媚还是有影响的。

只是为何,她会一直攥着玉坠?

难道这玉坠可以助她对抗楚琰的煞气?

沈灵犀趁着马车颠簸的间隙,不动声色用肩膀,把楚琰的腿,往里头顶了顶,暗示让他往里坐。

楚琰:……

他薄唇抿成一条直线,极不情愿地往里挪了寸许。

还趁着太叔媚心不在焉,掀起车帘朝外张望的功夫,伸手扯了扯沈灵犀的衣领,把她也往里拉了寸许。

沈灵犀:……

而只是挪近这么点距离,太叔媚的脸色却更苍白,紧攥玉坠的动作,也愈发频繁。

沈灵犀又用肩膀,顶了顶楚琰的腿,示意他再往里坐坐。

楚琰的眸子又幽深几分。

他非常不情愿地又往里挪了挪,自然也不会放过沈灵犀,扯着她的衣裳,也把她往里拉。

明明是下山的路。

两人却一直往车厢里面侧挤。

太叔媚已然被楚琰身上的煞气,影响得“心乱如麻”,无处可躲,只能掀开车帘,面朝外头,口唇微张,大口呼吸。

甚至连车厢里隐隐飘进她鼻尖的,令她感觉熟悉的异香,都没功夫理会。

到这种程度,楚琰自然也发现了异样。

“你的身子可有不适?”他对太叔媚问道。

太叔媚闻言,赶忙撑着头:“谢殿下关心,臣妾只是、只是有些头晕。”

楚琰的视线,落在她紧攥在心口的那只手上。

那天是他将她从墓室带出的,自然知道从那天起,她身上就多了一枚玉坠。

就这样,沈灵犀和楚琰安静看了太叔媚整整一路,见她脸色越来越苍白,紧攥在玉坠上的手,也越发松不开,二人心照不宣,在心里都已隐隐有了猜测。

直到马车在云疆王府门前悠悠停下,楚琰口中所说的“刺客”始终未曾露面。

太叔媚已然忍受到极致,马车刚一停稳,她甚至都等不到楚琰先下车,直接朝车厢外头冲了出去。

在经过沈灵犀身边时,那股令她熟悉的异香,再次扑进她鼻尖。

只是,太叔媚已无暇深思,下意识便用帕子掩住了口鼻。

总算逃离楚琰周身煞气的范围,她扶着墙,大口呼吸,觉得自己就像是——刚被人从岸上扔进水里的鱼。

项舟着紧地飘到她的身边,关切地问:“如何?”

“尚还能忍受。”太叔媚幽怨地压低声音,“只是我总不能一直不与他亲近吧,如此下去,即便将来做了帝后,也无法固宠,又怎能坐稳帝后之位。”

项舟面色沉郁至极。

“你且再忍耐忍耐,待你魂魄与这具躯体融合,就不必再担心这些。更何况,以后你要做的是我的帝后,与他有何干系。”

太叔媚听见这话,眼睛一亮,方才那股子不适,也好似烟消云散了。

沈灵犀下车,将项舟的话听个清清楚楚。

做他的帝后,就意味着,项舟也有“复生”的计划。

而先前在皇陵废墟,不知去向的乌尔答,想必就是去为他办这件事。

想到这些,沈灵犀心下微沉。

现如今,在这世间,能做帝王的人并不多。

楚琰就是其中之一。

项舟想得可真美。

沈灵犀面上不动声色,跟在楚琰身后,一道进了王府。

项舟看着他们二人一前一后的身影,眼底闪过一抹狐疑……

*

神明宫毗邻灵犀宫,原是云国皇帝祭拜祠庙之前,沐浴焚香的宫殿。

自从楚琰察觉到沈灵犀的躯体换了芯子以后,就搬来了神明宫。

神明宫再往后,便是祠庙。

夜深人静,寒风瑟瑟。

沈灵犀是尸身,不需要歇息,便主动向楚琰提及,要去祠庙瞧瞧。

“我陪你一起去。”楚琰说道。

沈灵犀原打算婉拒,可一想到今日在王府门口,项舟说的那些话,不由担心他会对楚琰做什么,遂点了点头。

两人一道,提着风灯,去了寂静无人的祠庙。

与他们一同前往的,还有刘美人以及几个前朝后妃。

祠庙的前身,是云疆圣女的神宫,乃圣女专司祭祀所用。

只是,云国亡国以后,圣女陨落,圣山被毁,神宫便由云弘山做主改成了祠庙,供奉着云氏列祖列宗。

尽管如此,基于云疆人对圣女和神宫的敬畏,祠庙未作太大的改动,仍保留着赞西皇后活着时留下来的布局。

祠庙才是整个云国皇宫里,最华美的建筑。

主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沈灵犀走进祠庙,熟稔绕过主殿那些供奉着灵位的香案,走到东南角,打开了一道不起眼的暗门。

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以前神宫存放典籍的地方,只有圣女和大司命有资格进来查阅典籍。

那枚玉坠既然是圣女一族代代相传之物,与之相关的记录,定会保留在神宫的典籍中。

项舟大费周章去掘了母后的陵墓,将那玉坠取走,挂在她这具尸身上,太叔媚复活以后,又将玉坠随身携带,还以它对抗楚琰身上的煞气。

查清玉坠相关的一切,尤为重要。

只是,这间房里,和圣女有关的典籍,足足有一整面墙。

若想把这里面的典籍全都翻找完毕,找出想要的东西,无异于大海捞针,短短几个时辰,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所以,沈灵犀让刘美人将其他几个后妃全叫来,把整面墙的古籍,都供奉给她们,请她们帮忙查找。

而楚琰,则守在据她们一丈开外的书架旁,以防止项舟的鬼魂靠近。

即便如此,一人十魂花了整整两个时辰,把所有典籍全都翻阅完,也未曾找到关于玉坠的只字片语。

沈灵犀的心,沉到谷底。

看来这些典籍里,关于玉坠的部分,早已被大司命摧毁,无处可查了。

“咦,你快来瞧瞧,这后头是不是有个瓷坛?”

正一筹莫展之时,刘美人忽然指着书架一隅,两本古籍的缝隙处,好奇问道。

沈灵犀闻言,赶忙走过去,拿开古籍一看,后面确实藏着一个黑色瓷坛。

她直接将瓷坛取出,往地上一摔。

“哗啦……”

随着瓷坛碎裂的响声,一只沾血的玉牌,也从里面掉了出来。

沈灵犀捡起那枚玉牌,就着烛火翻看。

这是云国皇宫内侍宫女独有的玉牌,其上雕刻着玉牌主人的名字。

“韶华……韶华……”

沈灵犀喃喃将玉牌上的两个字念出声。

她自然记得,母后身边最得力的掌事女官,便是这个名字。

“韶姑姑,你不是早就出宫荣养了吗?为何会在此处……”

她沙哑的嗓音,压得极低,喃喃之中就好似在吟诵咒语。

“你……你是何人?”

正在这时,一个约莫三十来岁,身穿青色宫女服的女子魂影,缓慢出现在沈灵犀的面前。

沈灵犀看着眼前许久未曾见到的熟悉面容,不禁朝她伸出了手。

“韶姑姑,是我。”她哽咽地轻唤。

韶华疑惑地看着沈灵犀,眼底难掩陌生,“我与姑娘素未相识,姑娘怎会认得我?”

经她这么一提,沈灵犀方才想起,今日她还戴着人皮面具。

顾忌着楚琰就在不远处,她不便多做解释,索性直接将人皮面具撕下,立时露出云曦的面容。

“公主,是您!”韶华惊喜地福身,眼底瞬间涌动着泪光:“公主,奴婢终于见到您了!”

刘美人和后妃们见到两人如此,便知这亡魂是沈灵犀的旧识,遂纷纷飘出去,给她们叙旧的空间。

沈灵犀正欲问她,究竟是被何人所害,又为何会被锁在此处时——

韶华似想到什么,脸色一变,直接对她道:“公主,您赶紧离开皇宫吧,大司命要对您下手了。他要害死您,用您的血肉养他的女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沈灵犀听见这话,呼吸微颤。

方才未曾问出口的问题,已然有了答案。

当年母后过世不久,渣爹的后宫一日比一日乱,她便做主,将母后宫里的人,遣散出宫,让她们荣养。

韶华姑姑作为母后宫中的掌事女官,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沈灵犀犹记得当年,韶华离开时,并未当面与她请辞,而只是留下了一封信。

那封信上说,不愿让她感到伤感,才决定独自离开。

当时她忙于为战事祈福,虽也难过了一段时间,到底没有怀疑这其中的蹊跷。

韶华如今既然在见她第一面时,就说出这话,便足以证明她当时根本没走,而是被人害死在此处。

“我已经死了。”沈灵犀看着她,语气平静地道,“如今你所见到的,只是一具尸身。项舟用这具尸身,养活了那个女人的亡魂。”

韶华脸色一白,踉跄往后退了半步,魂体因为震惊和愤怒,而有些颤抖。

她不可置信地看着沈灵犀,喃喃道:“可是……他明明说过,公主就算死了,也还能活过来,公主的魂魄,为何还会在这具躯体里?难道他当真换魂成功了?”

沈灵犀听见这话,眼眸微眯。

“他到底是如何说的?还请韶姑姑如实道来。”她肃容道。

她既然有问,韶华自然不会隐瞒,便将她所知道的事,娓娓道来:

“公主有所不知,在记载圣女血脉传承的古籍上,曾有云‘天命圣族,应劫而生,冥玉认主,血肉可生阴魂,九代而终。‘”

沈灵犀疑惑地问:“这是何意?”

韶华:“初代圣女是从云氏先祖创立云国时,在乱世中出现的,她助云家先祖,建立云国以后,便留下这句箴言。细算下来,至公主母后赞西皇后为止,一共有九代。古籍上有云,圣女至第九代而终,也就是说,到了赞西皇后这代,便是圣女的终结。”

“每一代圣女,并非单纯依照血脉认定,还需要冥玉认主才行。被认定是圣女后代之人,须得在冥玉上滴一滴血,倘若冥玉变色,则为新一代的圣女。在公主以前,代代圣女都是依照此法而认定的。”

“血脉不是认定圣女的关键,冥玉才是。”

沈灵犀听见“冥玉”二字,无端想起,太叔媚脖颈那枚玉坠来。

“冥玉又是何物?长什么样子?”她赶忙又问。

韶华:“古籍有云‘冥玉有二,阴阳两分,阳者聚魂,阴者离魂。‘”

“这冥玉是初代圣女留下的圣物,一共有两枚,一枚叫冥阳玉,一枚叫冥阴玉,在认定圣女血脉时,需将阴阳两玉合二为一,再将女子的血滴在玉上,方可验明其身……”

上一章有个小BUG修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