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全京城老祖宗求我当替身 > 第214章 开棺验骨,又见亡魂(二合一)

沈灵犀眉心微跳。

按照她以前的经验,当活人和亡魂的口供对不上时,那定然是有一方有问题。

显然,先太子妃是绝非有问题的那个。

沈灵犀看向楚琰,此刻他正背对着她,自然看不到她的眼神。

不过,看不看的到,都不重要。

皇太孙要做的事,便是圣旨来拦,都未必拦得住,更何况是区区谢家三房。

楚琰淡声道,“若果真如此,那孤就更该开棺验尸了,如今孤已查到线索,当年母妃便是被云国细作所害,倘若姨母也是因此亡故,想必是同一人所为。”。

谢三太爷梗住,瞬间一脸菜色。

他颤颤巍巍还想往地上跪求,却被楚琰单手托紧胳膊止住。

旁边的三老太太见状,呜咽一声,掩面痛哭出声,“我可怜的女儿,当年在东宫无端被贼人绑走,受尽折磨,如今才不过入土为安十年,就要惨遭扒坟曝尸的厄运,太子妃若在天有灵,不知该有多伤心啊……”

楚琰闻言,眉梢染上几许冷意。

“胜邪,叔公和叔婆年纪大了,你亲自带人,将他们二老送回府去。”

他视线扫过其余跪伏在地上,不敢言语的三房族人,嗓音沉肃地道:“绣衣使办案,无关人等一律退避,若继续在此逗留,视作贼人同党带回北衙。”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失色。

北衙这地方,有进无出,谁也不敢作死进去。

于是,胜邪上前,亲手搀扶着谢三太爷,又指使另一个绣衣使搀扶起三老太太,便朝三房停留在一旁的马车走去。

三房族人见状,都赶忙跟上,谁也不敢再继续停留。

从根本上杜绝了,他们的无理取闹。

坟前终于清静下来。

楚琰走上前,从绣衣使手里接过三根香,对着坟茔拜了拜,这才下令:“开坟。”

因着谢三太爷的说辞,谢章华隐隐察觉出不对,心事重重守在坟茔前。

沈灵犀借着绣衣使开坟的空档,走到楚琰身旁,将谢章华的反应,告诉给楚琰知道。

楚琰凤眸幽深,“当年谢章婷是在东宫寄居时失踪的,她出事以后,父亲为了弥补谢家三房,在皇祖父面前着力举荐三房嫡子谢文阆。这些年谢文阆在海州富庶之地做知府,过得倒是逍遥快活。”

他这么一说,沈灵犀就隐隐明白了。

谢家三房当初是借着谢章婷在东宫失踪,太子妃心有愧疚才得了势,倘若此番查出谢章婷的死,与先太子妃之死有关,那谢文阆的仕途,便就到头了。

绣衣使的动作不算慢,约莫半个时辰,便将谢章婷的棺木从坟茔里起了出来。

与此同时,为了验谢章婷的尸骨,沈灵犀也指派了几名绣衣使,在一旁开掘出一个长五尺、宽三尺,深二尺的地穴以备验骨之用。

纵然谢家用上好的檀香木给谢章婷打造棺材,如今历经十余年,谢章婷的尸身也已然化作白骨。

棺木打开,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

即便是恶名在外的绣衣使们,都不约而同远远躲开。

唯有沈灵犀,以细密的棉布掩住口鼻,提前含服着能避秽气的苏合香丸,走到棺木前。

谢章婷身穿华服,躺在棺材正中。

陪葬的器物和首饰,在阳光的照射下,还熠熠生辉。

可它们的主人,却已化作一具森然的白骨。

沈灵犀一眼望去,目光便被棺材一隅那个,巴掌大的黑色瓷坛所吸引。

“咦……”

谢章华飘到棺材旁,伸手触摸着那方瓷坛,“此物为何与锁我魂魄那个坛子如此相像?”

沈灵犀杏眸低垂,“有没有可能,它们本就是一种东西呢?”

谢章华闻言,脸色瞬间一变。

沈灵犀直接伸手,将那黑色瓷坛拿了起来。

这方瓷坛,无论从手感还是样子,都与锁魂井地宫里那个,别无二致。

若真细较起来,锁魂井瓷坛并未封口。

而这方瓷坛的盖子,却用红泥封得严严实实,在干涸的红泥上,还有一些用朱砂描绘的符咒。

楚琰因着顾忌谢章华的亡魂会被他周身的煞气弹开,他并未走近棺材旁。

他远远瞧见沈灵犀从棺材里拿出一个眼熟的黑色瓷坛,剑眉微蹙,招手唤个绣衣使到跟前,低语几句。

绣衣使听令,快步走到沈灵犀身边,请示过她以后,拿出短匕,替她将封口的红泥削去,打开了坛盖。

此番沈灵犀身处在阳光之下,光线充足,无需将瓷坛里的东西拿出来,也能看清,里面装的是什么。

是一只完整的玉镯。

谢章华飘在半空中,疑惑地道:“这镯子是我送给章婷的,与我碎了的那只镯子是一对儿……难不成,章婷的魂魄也被锁进这里了?”

经她这么一提,沈灵犀眉心微动。

封口红泥上,用朱砂画下的符咒,确实是镇魂咒。

说不定,谢章婷的魂魄,还真被封在这坛子里也未可知。

这么想着,沈灵犀赶忙将打开的瓷坛交到绣衣使手上。

她指着离楚琰两丈外的树荫,“你把这东西带过去,放在树荫下。”

绣衣使虽然心生疑惑,却也不敢多问,拿着瓷坛便去了。

沈灵犀又对谢章华低声道:“还请您去瓷坛旁边守着,倘若谢章婷的魂魄当真锁在里面,相信过不了多久,她会与您一样,醒过来。”

“若果真如此,那就太好了!”

谢章华满目惊喜,急忙朝瓷坛飘过去。

沈灵犀见她飘走,这才重将注意力集中在棺中的骸骨上。

她此番在马车上批阅了一路绣衣使的卷宗,最大的收获便是,若想合理合法、光明正大将案子审结,一应证据都要齐全无误,方能服众。

现如今,不管谢章婷的魂魄还在不在这世间,既然已经在大庭广众之下开了她的棺,那么这副尸骨,就必须得验。

不仅要验,还要将验尸格目、验状条陈、检验正背人形图三份公文都填写清楚,并且现场签押,才能归入卷宗之中。

过程可比沈灵犀素日为尸身殓容,要繁杂许多了。

好在此番楚琰早有准备,在路过邻县时,抽调了两个邻县的仵作,跟过来为她打下手,在官府的程序上,倒是能避免一些疏漏。

验骨不比验尸,尸身有皮肉脏腑,许多伤势和死因都能在尸身呈现的状态上,查出端倪。

可是,当尸身只剩下骸骨时,许多在皮肉和脏腑的伤势,就看不到了。

只能通过尸骨残余的痕迹,来推断死者生前的遭遇。

沈灵犀与两个仵作一同将尸骨拣出,清洗干净,再用麻线按人身骨骼的结构,将谢章婷的尸骨依次穿好,再用草席密密裹好。

她命绣衣使在方才挖好的地窖里,填上木柴炭火烧煅,直到看见窖中的土地被火烧红,方又命令道:

“除灭明火。”

“取酒两升、酸醋五升浇泼进去。”

见地窖中“呲”地蒸腾起大量的热气,两个仵作眼明手快将草席裹好的尸骨,扛进地窖中。

这便是验骨的第一步,蒸骨。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地窖里的地皮已冷却,蒸好的尸骨,被仵作们抬出来,摆放在了阳光下。

沈灵犀将时辰掐得正好,此刻正值午时,艳阳高照,阳光正盛。

她让人从马车里取来事先准备的红油伞,着人打开向着阳光最明亮之处,遮罩在尸骨上面,这才蹲下身,开始细细查验谢章婷的白骨。

阳光透过红油伞洒下的红光,照在白骨之上,若死者骨头上有被打伤的地方,就会出现红色纹路、淡淡的血荫,骨头断损之处,其接续的两头都会有血晕,将有血晕痕迹的骨头照着阳光验看,如果色泽红润,就是生前被打所致。骨上若无血荫,纵有折断,也都是死后的伤痕。1

沈灵犀将谢章婷的白骨,从头到脚全部检查一遍,发现谢章婷临死前所受的伤,可谓是触目惊心。

她将那些伤势一一指给仵作查看,再由仵作唱报出去,由绣衣使记录在公文上。

做完这些,确认记录无误,仵作们将尸骨重新归入棺椁中,再由绣衣使原样钉棺,把棺椁重新埋了回去。

沈灵犀完成手里的活计,脸色已经是前所未有的黑沉,杏眸里氤氲着几丝薄怒。

她净过手,走到楚琰面前,不平地道:“谢章婷颌骨、颈骨、两侧多处肋骨,和腿骨都发现了血荫,死前应是受到过很重的虐待。”

“姑且不论凶手究竟是何人,只说谢章婷乃堂堂世家嫡女,在外受了这么重的伤,还因此丢掉性命,谢家人无论如何都该报官,让官府将贼人缉拿归案才是,结果连验尸都未曾验过,就这么草草埋了,任由凶手逍遥法外,这便是他们对‘爱女’的态度么?”

楚琰亦是满脸沉肃。

他沉吟地道:“母妃当时也在场,若母妃见到姨母伤成这样,绝不会善罢甘休才对,为何母妃先前说起此事时,未曾提及过?”

“因为他们当时把我的伤势遮盖住了,阿姊看不见。”

正在此时,一个嗓音沙哑的女声,从远处传来。

沈灵犀循声望去,便见满目泪光的谢章华,正与一个身穿华服的年轻女子,并肩从远处飘过来。

那女子身姿婀娜,与谢章华长得有几分相似,年龄要比谢章华年轻几岁,额心有颗红痣,看上去有种温婉优雅的韵味。

沈灵犀从女子的衣裳首饰便能看出,此人正是她方才验过骨的谢章婷。

没想到,那黑色瓷坛竟然当真能将人的魂魄封存十年之久。

“沈姑娘万福。”谢章婷朝沈灵犀盈盈一拜,“多谢你将我从那坛子里救出来,也多谢你替我验骨。”

沈灵犀赶忙侧身避开,忙朝楚琰使个眼色。

楚琰一见她突然看向虚无的方向,便知她定是见到了鬼魂。

他朝绣衣使摆手,“你们先回去,留胜邪在此即可。”

绣衣使和黑甲卫齐齐听令撤下,胜邪也十分有眼力见的驱车去了远处。

方才沈灵犀只顾忙着验骨,并未察觉到谢章华魂魄那边的动静。

谢章婷显然已经从黑坛里清醒多时,在谢章华那里听说了她死后发生的事。

是以,在沈灵犀告诉楚琰,谢章婷的魂魄尚在人间,两边互相见过礼后,谢章婷几乎毫不犹豫地,将她生前所受到的遭遇,悉数告诉给了沈灵犀。

“我与他是乞巧节认识的,他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说话也十分温文尔雅,我几乎第一眼便看上了他。”

“他说他原本也是世家子弟,年少时饱读圣贤书,怎奈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不得不沦为药商。他懂得岐黄之术,不仅做草药的买卖,还经常去给看不起病的百姓义诊,我瞧他心地纯善,更是对他心生爱慕。”

“他原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我,却又不甘心与我就此错过,心中很是纠结矛盾,所以每次当我故意去他铺子里找他说话,他都躲着我。”

“后来有一日,我去山寺进香祈福,回城途中天降暴雨,泥龙冲毁路面,我所乘的马车翻倒在官道上,是他路过救下了我,我们被困在山中一夜,互诉衷肠之后,也互相表明了心迹。”

“我与他孤男寡女在外面整整一夜,回府以后,他便登门来向我提亲。我原以为我们二人的亲事,是水到渠成,怎料阿爹阿娘看不上他的出身,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

“非但不同意,还按下我与他共度一夜之事,去知府那里打招呼,让官府的人给他下绊子,查封他的药铺,威胁他若不离开东华府,便会走投无路。”

“我知道阿爹阿娘素来的手段,不想连累他,便狠心与他一刀两断,对他说了许多狠话,他一气之下,就离开了东华府。”

“从那以后,我终日郁郁寡欢,向阿姊写信诉苦,阿姊心疼我,将我接去京城,住进东宫里,想法子逗我开怀。在京城的日子,得阿姊和两个姑母的照料,时间久了,我也就渐渐看淡此事。”

“原以为,我同他此生再不会有什么交集,却没想到,有次和新认识的朋友去蛮夷坊玩耍,在蛮夷坊的瓦肆里再次见到了他。”

“才数月未见,他已经不再是东华府那个无权无势的小药商,摇身一变成了云国特使的义子。”

“他的义父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长相看上去很凶,额头有一块褐色的胎记。他的眼睛长得很奇特,是浅褐色的,只要与他那双眼睛对视,我就会不自觉的,听从他的命令……”

1.所有验骨的方法均参见宋慈的《洗冤集录》,红油伞验骨法是中国古代创造性的物理检测法,与现代紫外线灯照射法同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