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全京城老祖宗求我当替身 > 第151章 为一个死人,一个牌位守身如玉(二合一)

众人散去之后。

谢妈妈挂念着莲俏,直接跟在她身后离开。

杨双文也倏忽转身,不知飘往何处去了。

堂上便只剩下楚琰、沈灵犀、苏显,还有老祖宗的亡魂。

沈灵犀看向苏显:“你就打算当真这么认罪?”

“这怎么可能?”苏显向来老成端肃的面容,第一次有了年轻人的蓬勃生气。

自然是被气的。

“没看出来吗?我方才那么说,是为了拖延时间。”苏显气得直在堂上打转,“我原以为,我只是被这一家子人误会,想着,清者自清,六郎定能还我清白。没想到,他们何止是误会我,他们是联起手来要置我于死地。”

“母亲定也是被他们这般害死的,若他们只是诬陷我,皆是我个人劫难,化解与否自有造化。”

“但母亲不该受如此枉死之难。这些年,母亲劳心劳力操持家里,主持大局从无偏颇。她对家中晚辈向来都是掏心掏肺的好,但这些人中却有人要害她,我怎能忍?。”

沈灵犀杏眸微挑,故意问道:“可先前你不是还说,老祖宗的死是‘自有因果’,怎么现在又突然感悟‘讨回公道’了?”

苏显脸色微顿,也不瞒着她:“我说自有因果是以为母亲之死,或是因苏家过去所欠的孽债所致。毕竟,当年军中因我父亲败阵之故,枉死不少同袍……”

说到此,苏显深深叹了口气,继续道:“这些年我虽有心散尽钱财,尽量抚恤当年那些枉死的苏家军将士家人,又于四海之间做法超度亡灵,为苏家化怨积福。可这孽债并非一朝一夕可化解。是以,那时候便一心以为,母亲之死是承了父亲孽债的因果,受父亲所累,怪不了他人。”

“但如今堂上这一出,我还有何看不清?他们构陷我还不够,更不惜害死母亲,只为这一点,我亦要为母亲讨回公道。”

听到苏显的话,一旁已传来老祖宗低低的啜泣声。

“我本以为这孽子是个无心的,没想到他哪是无心。这些年在外做的,竟是为了消弭当初老伯爷所犯下的孽债。”

“是我错怪他了……我以为他不如大郎一家孝顺,我为他操碎了心,他却半点都不知感恩,我还觉得他是修道,把脑子修傻了。”

“没想到,他这修道,修的不是道心,是真正至纯至孝的人心啊。”

老祖宗只觉得又欣慰,又心酸。

她方才还在怀疑,自己这个儿子,究竟是不是凶手。

可是,在看过苏家人脸上如释重负的表情后,她已明白,这都是构陷。

这一日,老祖宗看尽自己死后,这一大家子人的嘴脸。

明面上的,还有未显在明面上、露出狐狸尾巴的。

都让她心寒。

活着时候,她是这府里的老祖宗,是一家之主,孝子贤孙承欢膝下,觉得自己将人心看得足够通透。

可是死了以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丫头。”老祖宗抬起泪眼,看着沈灵犀,眼底尽是恳求,“你能不能替我求求六郎,和六郎一起,帮帮他?”

沈灵犀点头,给她一个安慰的眼神。

她抬眸看向苏显,“你既有意拖延时间,可有想过如何破解此局?”

苏显长叹一声,“方才我替自己卜了一卦,母亲头七那日,此局可破。可我确实也没想到破局之法……”

“首当其冲,我一个大男人,没法证明自己还是清白之身,也无证据能证明莲俏腹中的孩子,并非我的骨肉,这该如何是好?”

“倒也不是没法证明。”一直在旁沉默不语的楚琰,清冷地瞥向他,忽然开了口,“端看你愿不愿意。”

苏显端肃的眉眼,瞬间一亮,忙问:“六郎有何妙招?”

“你去找纯钧,他自会告诉你。”楚琰并未直言,“你若愿意,等到头七那日,照办便是。”

苏显赶忙应下,自出去找纯钧去了。

*

待苏显走后,沈灵犀看着老祖宗,仍独自坐在那里啜泣,背影孤寂,很是可怜。

她走到楚琰面前。指了指老祖宗的方向,“老祖宗很伤心,我想劝她,又不知该如何劝……她是你姑婆,你有没有办法?”

楚琰难得在沈灵犀脸上,看见无措的表情。

“好,我去试试。”他站起身,下意识伸手,安慰地轻抚她毛茸茸的发顶,“带我过去。”

这样近乎亲昵的动作,令沈灵犀愕然一怔,脸颊不自觉有些发烫。

这是……又把她当成猫儿了?

楚琰看着她睁大的双瞳,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又无意间,做出了逾越之举。

他神色微微一僵,抿了抿唇,正打算说些什么-——

却见沈灵犀的神色,已经恢复如常。

她葱白的指尖,轻扯着他的衣袖,将他带去堂中,一张空无人坐的扶手椅前。

无声对他道:“在这里,还在哭呢。”

楚琰沉吟几息,骨节修长的手,从袖袋里掏出一颗饴糖,剥开纸衣,放在手心,往前递了递。

“姑婆,皇祖母以前总跟我说,若是觉得心里苦,就吃一颗糖。人这一生,无论再苦,都有甜的时候。多想想那些甜,就能开怀往前看。”

沈灵犀没想到,冷面煞神的绣衣指挥使,竟会随身带着哄小孩子用的饴糖。

这还是她第一次瞧见,楚琰温柔低眉的模样。

从屋外斜斜照进来的阳光,在他俊美清冷的脸廓,漫开一层暖色。

他的嗓音温和低沉,有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让人忍不住相信他所说的,世间的美好和甜蜜,可以冲淡苦难。

老祖宗转身,看见那颗糖,眼泪滑落脸庞。

她神色复杂地道:“若真论起来,我所经历这些苦也不过是识人不清、儿孙不孝。与六郎自幼失怙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六郎这孩子心里,可比我苦多了。”

“我一把年纪,越活越回去,还不如个年轻人看得开。”

老祖宗自嘲一笑,从楚琰手心,拿起那颗糖,放进口中。

许是心结稍解,又或是那颗糖,真的很甜。

老祖宗破涕为笑,抹去眼泪,朝沈灵犀点头,“孩子,谢谢你,也替我谢谢六郎。你们两个,是姑婆最好的侄孙和侄孙媳。”

她站起身,边挥手边往外飘,“不打扰你们,我去瞧瞧九郎。”

沈灵犀见楚琰依然维持着给糖的姿势,轻声转告老祖宗的话。

当然撇去了“侄孙媳”的部分。

楚琰“嗯”一声,将手心那颗饴糖,展开在沈灵犀面前。

“你要吃吗?”他问。

“好啊。”

沈灵犀伸出手,捻起那颗糖,放进口中。

丝丝的甜意,在舌尖蔓延开来,令她澄澈的杏眸,愉悦地轻轻眯起。

像只猫儿一样。

楚琰唇角微扬。

他想起她发顶柔软的触感,克制地将手负在身后,指尖轻碾。

“方才,是我唐突了。”楚琰清咳,按下心底那抹异样,“……无意做出逾越之举,还请姑娘见谅。”

沈灵犀见他目光落在自己的发顶,才想起来,他口中所言的“逾越之举”是指什么。

“哦,那个啊,我知道。”沈灵犀故作大度地点头,表示理解,“殿下是又把我当成雪团了嘛,我明白。”

虽然不知道,他为何会把她这个活生生的人,总当成一只猫。

可雪团那么可爱,她决定原谅他,不计较此事。

只不过……

“殿下要不要,再养只猫?”

这“睹人思猫”的毛病,若不及时根治,恐怕是要患上心疾。

再养只猫,或许有用。

不过这种隐疾,她毕竟不好当面给他建议,只能隐晦地暗示。

楚琰一噎。

他想到上回,在安王府阁楼那晚,自己确实是这么说的。

没想到竟又被她还回来了。

他勉强扯了扯唇角,没再回答养猫的问题。

有意扯开话题,“苏家之事,你觉得该如何收局?”

沈灵犀这才稍稍正色起来。

舌尖的饴糖在口中打了个圈,她意有所指地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苏家的事,自当该由老祖宗出面来解决。”

“我也正有此意。”

楚琰眼底漾起笑意,嗓音低沉地嘱咐,“此事你放手去办,不必有所顾忌,我进宫一趟,顺便再去求一份恩典。”

沈灵犀不知他所谓的“恩典”是什么,却也不便多问,笑着应下,找老祖宗去了。

*

皇宫,御书房。

皇帝看过楚琰呈上来,关于武安伯府谢老夫人死因调查的奏折,脸色黑沉到底。

他“啪”的一下,将奏折重重扔在桌案上。

“苏显是朕亲眼看着长大的,他虽然性子愚直,不通人情世故了些,可心底纯善。那年他给魏王伴读,朕将西域贡上的珍玩赏赐给他,他却只要银子。”

“后来还是魏王告诉朕,他将那些银子,全都用来抚恤苏家军的遗孤。这样的人,怎会为了银钱,而去谋害亲长?”

“这苏家人,着实可恶,当初老武安伯听信谗言,贪功冒进,才使苏家军伤亡惨重。若非苏显那小子,主动担起抚恤这些遗孤之责,朝廷怎会不深究此事。现如今,他们竟还用银钱来陷害他,简直荒谬。”

皇帝抬眼看向楚琰,“六郎,朕知道你做事向来讲求证据。不过这一回,无论如何,都不能治苏显的罪。朕记得,苏家还有一个免死金牌,就用那个,保下苏显性命。”

“用免死金牌,虽能保下苏显性命,却还会让他背上弑母的骂名。臣知道有一人,最擅傀儡之术,若能得她相助,让她与苏显联手,可破此局,还苏显清誉。”楚琰谏言道。

“傀儡术?”皇帝挑眉,“是上回安王府阁楼,将玉竹尸身做成傀儡机关那人?”

“正是。”楚琰垂眸。

上回皇帝虽信了“烛影”是安王魂魄所化。

可玉竹“诈尸”的场面,着实太过惊悚,令皇帝很是忌惮。

为了避免皇帝疑心,楚琰只说请了高人,将玉竹尸身做成了傀儡机关。

才在皇帝面前,解释清楚玉竹为何会“诈尸”。

否则,以皇帝多疑的性子,定会深究此事。

沈灵犀说不定还会因此被认作妖孽。

现如今苏显此案,对方布下“完美”杀局,却也留下不少漏洞,并不难破。

可楚琰还是将这桩看似“无解”的案子,呈到了皇帝面前。

为的便是借着皇帝对苏显的宠信认可,和那份想要保下苏显的私心,将沈灵犀的能力,在皇帝面前过明路。

如此,日后无论沈灵犀想做什么,都无需再躲在暗处。

也不必再担心,会被人冠上装神弄鬼、妖言惑众之名。

他就事论事地道:“将尸身做成傀儡,便可借死者之口,替生者正名,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只是,我大周律法,对于尸身方面……”

“就这么做吧。”皇帝舒展了眉眼,“苏显不是一心求道吗?他这个道士,已经做得人尽皆知了,就不妨再添个“替死人还阳”之术。”

他好奇又问:“那个能将尸身制成傀儡的高人,究竟是何来路?”

楚琰:“是皇祖母前阵子封的凤仪女官。”

“沈灵犀?”皇帝诧异地道:“朕记得,她是在棺材铺里长大的,擅殓尸,难怪她能将尸身做成傀儡机关。她也是玄门中人对吧?有个道号,叫什么来着……妙灵道长,是不是?”

楚琰:……

他竟不知,沈灵犀的名声,已经连日理万机的皇帝,都耳熟能详了。

皇帝揉了揉眉心,“朕每日去请安,你皇祖母都会跟朕念叨几回,就她吧,让她去。大周律法只说不许人破坏尸身,行巫蛊之事。也没说不让道士施法。朕封她为天使,协助你彻查此案。正好她与苏显,一坤道,一乾道,合力作法祭天,也算得上法力无边。”

楚琰对于皇帝的说辞,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

不过,既然目的已经达成,他也不再多言,揖礼应下,正欲转身离开——

“六郎。”皇帝忽然唤住他,沉默几息,温声道:“九郎的事让朕想了很多……该放下的,朕如今皆已放下。朕命人修缮东宫,待完工,便行你的太子册封之礼。这些年是朕薄待了你,让你受了诸多委屈……朕有愧于你。”

楚琰不知皇帝为何说出这种话,掀开袍脚,单膝跪地,“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从未觉得受到薄待,也更未觉得有何委屈,这些话,臣实不敢受。”

“罢了,有些事,朕心里知道便是。”皇帝长叹一声,“你也老大不小了,册封东宫之礼,也该替你指门亲事……”

“臣只想娶心仪之人,不愿娶旁人,还请皇上成全。”楚琰沉声道。

皇帝眉头紧蹙,指着他,气不打一处来,“那云国小公主,已经死了整整六年了,当初你说你心悦于她,朕纵着你悄悄娶了她的牌位,这就罢了。”

“可如今你是大周的储君,马上就要册封太子,难道你要在册封大典上,也抱着那个牌位吗?”

“将来你还要为我楚氏皇族绵延子嗣,你为一个死人,一个牌位守身如玉,置大周的江山于不顾,你让朕将来有何颜面,去泉下见楚氏先祖?”

楚琰面不改色,垂眸听着,一如往常时候,不置一词,更不会表态。

皇帝见他又是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气得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你的婚事以后再提,你先退下吧。待处理好苏显之事,再商议你的婚事。到时你若执意说心仪云国小公主,不愿另娶。朕定不会再妥协,不会任你耽误婚事,继续胡闹下去。你好自为之。”

楚琰:“……”

微微皱眉。

若到时他说,他心仪之人,并非云国小公主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