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无极大宗师 > 第二章 校场冲突

无极大宗师 第二章 校场冲突

作者:移山公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4: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程坤与其他一起来自晋阳郡的人就待在军营里,也没什么人过来安排任务。他们可以利用这几天时间熟悉一下身边的环境,唯一有一点限制,那就是不允许走出军营。

程坤对这样的生活并不陌生,新兵刚入军营时,都要先有一个安顿的过程。

他每日6:00就起床,来到校场上练拳。而这时,军营里的其他士卒也都已经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进行操练。

楚朝的兵种主要有四种: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轻车(车兵)。车兵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之后便慢慢衰落,被机动性更强的骑兵取代。而且相比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御手,学会骑马要简单得多。而幽州地处内陆,没有训练水兵的必要。因而,军营之中,主要就是步兵和骑兵两种。

步兵的武器主要为长枪,还有长刀、盾牌三种。枪兵上手极快,而且在形成规模之后杀伤力也是极为可观。刀盾手攻守均衡,一般用来掩护大军两翼。

这两种都是近战兵种,作战时往往也是牺牲最惨烈的一部分。相比之下,远程的弓弩兵就要幸福许多。他们一般情况下,都会处于同伴的保护之下,对敌时只要听令放箭即可。

可惜,好的弓手想要练成至少也要三年以上,而弩在这个时代绝对属于高科技,制作不易,产量有限,所以很难形成规模,他们的宝贝程度可比枪兵和刀盾手强多了。。

程坤见到的士卒都是步兵,其中枪兵占了一多半,剩余的就是刀盾手。骑兵则一个都没见到,一路护送他们来到军营的三十个骑手在完成任务后也离开了,他们应该自己有独立的训练场地,训练骑兵的话,校场还是小了一点。

在程坤眼里,这些士卒的训练实在称不上认真。他们各自找一块空地,枪兵手持长枪只练一招“中平刺”,刀盾手则两两一组,拿着训练专用的木刀木盾互相“拼杀”。动作软绵绵的,就像没饱饭似的。

第一天见到时,程坤惊讶之余眉头皱了起来,不敢相信大楚凭之压服天下的雄兵就是这幅德行。但他很快就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并非军队中的将军不想严格操练士卒,而是军队的后勤无法保障。供养一支军队的耗费实在太大。别的不说,单单粮食这一项,就给后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当兵的,如果放开肚皮来吃的话,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大肚汉。

他在这里其实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还以为这个时代像21世纪那样,物资充裕,可以想怎么练,就怎么练。他在军队做教官时,限制士兵战斗力的,不是其它外在的因素,而是士兵自身的身体条件还有精神意志。

而在楚朝,事实恰恰相反,这时候的精兵根本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只要在战场下走一圈,留下来的自然是合格的士卒。

简单,有效,背后却是淋漓的鲜血和遍地的尸骨。

这些士卒在简单地操练过后,军营里的饭也差不多做好了。你不能指望这里的饭有多么好吃,在这个没有铁锅,调味料也很少的时代,根本没有那么多丰富的味道,让你吃饱就不错了。

程坤这批人算是到的比较早的,接下来的五天里,幽州其他郡县选出的新兵开始陆陆续续地到来,军营里也开始嘈杂起来。

可是人一多,麻烦也就跟着多起来。

金庸在小说《笑傲江湖》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会有江湖……

程坤记不得自己是什么时候看到的,但他现在感觉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他看着跑到自己眼前,脸上满是淤青,眼睛肿得眯成一条缝的邓小闲,眉毛一挑,有些吃惊地问道:“猴哥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把你打成了这幅德行?”

邓小闲是晋阳郡昌平县人,今年刚好十八岁。他比程坤整整大了四岁,可两人并排站在一起时,邓小闲却矮了半个头,他身体精瘦,一张脸上五官怎么看都不协调,两只眼睛很大,而且炯炯有神,鼻子和嘴都很小,再配上一副招风耳,活脱脱就是一个瘦猴。

程坤第一次见到他时,一声“猴哥”差点就脱口而出,熟悉了以后他还是把这个外号安在了邓小闲的头上。

而邓小闲也笑呵呵地接受了。说也奇怪,他自从认识程坤后,便一直跟在他身边,一副狗腿的样子。

他不知道的是,邓小闲自从见到程坤表现出的武力值以后,就打定主意要抱紧他这条粗大腿了。他心知自己武力不高,所以早就打算好找个老大罩着自己,到战场上也能有个照应。

程坤在疑惑之余,却也没有拒绝,毕竟这家伙相处起来并不讨厌。熟悉了之后,他也发现了邓小闲身上的长处。

这家伙很会做人,与谁都能说上话,颇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意思,这点就很不简单。而且他的消息很灵通,这几天在程坤默默自修的时候,邓小闲一直没有闲着,每来一批人,他就凑上去搭讪,广交朋友的同时也听来了不少消息。却不知今天得罪了谁,给打成了猪头。

邓小闲看着程坤,很愤怒地开口说道的道:“坤哥儿,今天这事儿可不是我挑事,实在是上谷郡方家的那个小子太可恶了……”

随着他的描述,程坤渐渐理清了事件的经过。

今天到达军营的正是上谷郡的人,邓小闲还像往常一样上前搭讪,谁知这帮人一个个带搭不理的,根本不拿正眼看他,全都围着一个名叫方寒的少年身边转,扮起狗腿来,比他这个业余的专业了不知多少。

他问了别人才知道,这个方寒很不简单。

他出身的方家是幽州有数的世家大族,实力雄厚,当代家主方雄早些年曾担任上谷郡郡守,近几年虽然赋闲在家,但是在当地反而威望更重了。而方寒是方雄的嫡生子,在家中排行老五,今年刚好十六岁。

这一次参军,方寒也是听从父亲的安排,跟他一起来的人基本上都是方家挑选出来留给他当做军中班底用的,所以邓小闲没看错,这些人是真的狗腿。

一般情况下,世家弟子很少会通过这种方式参军,他们有自己的渠道,而且起点要高得多,最差的进来也得是个什长(管十人)。但这只有在地方军和京师军中才能行得通,而定山军是边军,天戈侯彭大将军的威慑之下,没有哪家弟子敢这样取巧。

所以,只有在幽州,才能见到世家弟子与平民一起参加新兵训练的场景。

即便如此,这些贵族还是可以凭借自己拥有的庞大资源取得优势,或是高明的修炼功法,或是手下众多的仆从,普通人想要追上他们的脚步,只有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行。

话说回来,虽然方寒一行人态度很恶劣,但邓小闲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跟人家起冲突。

事件真正的诱因是当时在场的另一个人,洪超。他也是晋阳郡人,家在海阳县。在晋阳郡这一批人中,洪超大概算是除了程坤之外,力气最大的一个了。他与邓小闲同岁,但胳膊都快赶上邓小闲的大腿粗了,加上1.85米的身高,任谁看到都要赞一声,好一条壮汉。

洪超虽然外表魁梧,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心地善良,有些憨厚的家伙。他来参军的理由也很简单,为了吃饱饭。

他的父母早逝,之前一阵跟着已经成亲的哥哥一起生活。但是他的饭量太大,一个人吃的比她的哥哥和嫂子两个人加起来还要多。他的哥哥家境又不富裕,所以虽然洪超干活时也很卖力,但他们夫妻二人还是供养不起这个大肚汉了。

洪超虽然憨厚,但他并不傻,他在心里也清楚自己给哥哥家带来了负担,所以这次干脆报名参军。

在军营的这几天,洪超每天吃饱饭之后,就一直抱着操场上一块大概有五六百斤的石墩锻炼,对于自己的力气还比不上程坤这个看上去就很瘦弱的家伙,洪超心里还是很不服气的。

在方寒刚到军营的时候,洪超刚刚结束上午的锻炼,累的一身汗,准备回房间找水冲洗一下。

可谁知他刚才的表现落在方寒的眼中,引起了这位的兴趣。凭洪超这体格,还有这力量,培养一下,将来到战场上绝对是一员猛将啊!

方寒作为一名世家子弟,从小就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对于有才能的人,他们一般都不会错过,而是想办法收到麾下。

但是洪超这憨货却不知为何,好像对这样的世家子弟有一种很深的反感,对于方寒的招揽,他连犹豫都没有,直接就拒绝了。

方寒还没说什么,他手下一帮狗腿到不干了,怎么着啊这是,我们方少看中你了那是抬举你,这么不给面子,够叼的啊你!

言语冲突最后演变成肢体冲突,按理说以洪超的力量也吃不了亏,但是他刚刚锻炼完,肌肉有些酸软,再加上对方人多势众,最后被摁倒在地,一顿胖揍。

而邓小闲在一边已经看傻了,可这时的人因为很少出远门,对于同乡之情尤为看重,所以他一咬牙也跟着冲了上去,当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在同样被揍成猪头后,他凭着身体灵活,逃了出来,然后找到程坤,搬救兵来了。他们这一批晋阳郡的人中,公认的,程坤武力第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