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帝猎天下 > 第五章 半生为人,后生可畏

帝猎天下 第五章 半生为人,后生可畏

作者:慵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人其实一直是一种很另类的生物,至少在世间其余异国人眼里,固执的将唐人划出了常人的界限之外。

大唐以武立国,民风彪悍,农间炕头上都是枕着刀入眠,先辈们建国的史迹上更是能渗出血来,毫不夸张的说,唐人那些年里就是谁不服我,我就砍到你服为止的典型杰出代表。

早些年民间常有诛心言论,类似唐人乃天下祸端起源,以至于直到现在提起唐人的话题,大都跟“唐蛮子”等称呼挂着钩。

只是近些年大唐威势愈发强盛,修生养性多年的唐帝听说最近在御书房,没事就指着疆域图对一众战功彪炳的悍将摔砚台。

几位早些年屠城坑降卒手段极为熟稔的将军,带着满身的墨点就赶往皇城近郊,亲自将一众京畿卫队从早训到晚。

以至于其余势力不管在什么场合,对唐国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民间的几位煽动者甚至干脆将头埋进土里,充耳不闻窗外事。

但是唐人从来不对这些言论有一丝一毫的怒气,常常出现的情景,大人们拿着他国布告天下,问责唐国卑劣行径的书籍,当作炫耀资本眉飞色舞地读给孩童听。

唐人的倨傲、自负往往是与生俱来的,那种极富生活热情的态度充斥整个国度,显得越来越浮躁且极不稳定起来。

这些年月各阁大学士,其针对抵制大唐这种古怪风气的奏折堆满了朝案,唐帝往往看了开头就嗤之以鼻,认为这帮子读书匠纯属吃饱了没事撑着的,抛置一旁且言道此乃国之幸事。

导致这种极度骄傲的情况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演变成当朝手握军权的武将们,往往是彻夜挑灯书房踱步,双手笼袖巴望着书案上出现皇宫秘诏。

唐人的古怪往往还呈现于另一种表达形式,他们针对于那些瞻仰传承古学致用的儒雅国度,其对大唐致力于刀兵之上的痛心疾首,对唐人素质的不屑,别有一番见解。

大体为唐人都承认唐人没有素质,但是唐人从来不认为是自己没有素质。这是一个可以在集市上因为缺斤少两而割袍相争,也可以谈笑风生间为君以命抵命,充斥着极端矛盾且极具煽动性的食肉物种,唐。

但是太平年月里总会诞生出一些更加离经叛道的存在,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打着哈欠的云昭,正是这样的一类人,少年对唐人的个性价值观不屑一顾。

他认为这帮整天只会喊打喊杀的猪猡,压根不知道生命的美好价值,需要一位真正学以致用的领袖,教导人们学会享受生活和阳光,比如自己。

不过少年半夜睡不着的原因究其根本,不是思索唐人前途,也不是褚八方的银子,更不是拂晓要护送一批有身份的猪猡。

而是打小就致力于生活而不是生存的承平少年郎,无比渴望探究更深层次的力量,也就是褚八方之前所说“邪乎门道”。

借着透纸窗而入的月辉,云昭歪着脑袋打量着褚胖子在桌上留下的几页纸,捏揉着酸胀的太阳穴,感到无比头痛。“天地源气入体纵横于筋络,淬血肉,擎骨魄,溘悟共鸣共振天地脉搏,方得始境...”泛黄纸张上用潦草笔迹抄录着几行小字,云昭知道这已经是褚八方能获取到的极限,承平地处边陲本就消息闭塞,又是末流小卒,能奢望着瞧上几眼“大道”,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

云昭摸了摸自打懂事起就贴身悬挂的佩玉,攥紧了拳头,倔强的秉性驱使着与大唐如出一辙的骄傲,从不信命由天定的人生准则,从初入草原初见马匪时一样,从来没有丝毫松动过。

抱拳,请多指教,一张灿烂笑脸。

边陲之境的夜风总是格外的凛冽,拍打着半敞木门,咯吱咯吱的作响,不知是因为寒风还是嘈响,少年无意识的紧了紧被子,谁都没有发现,被子掩盖下佩玉骤然迸射出如同白昼般的光辉,睡梦中的少年感觉自己仿佛漂浮在一片白雾之中,雾气聚散之间,自有一片荧光...

......

晨雨稀稀落落地拍打着摇摇欲坠的纸窗,突然窗扇由内向外打开,探出一张睡眼惺忪的脸庞...

云昭揉了揉酸痛的眼角,褪去衣衫,蒙着细雨跳进木桶里好好梳洗了一番。套上一身黑色劲衫,将衣摆裤脚贴身勒紧,绑牢军靴,头发拢至脑后紧紧束了一个马尾,低头照了照水面,满意地点了点头。

进屋跪在床前在床板下捣鼓了半天,掏出一个布袋,从里面抽出两把军刀,搬到屋外踩在长凳上开始磨刀。

噌噌的磨刀声,时不时的洒水声,伴着雨珠坠地声,敲开了天际边的微亮,云昭抬首看了看天,估摸时辰差不多要出发了。

挂上腰束,将刀横插于腰后,拿起早已准备妥当的包裹斜挂在肩上,临前回头望了一眼木门,挥了挥手。

...

雨停了。

军道今日被拾掇的异常干净,半点草屑都没有,可能是邻街的城民们感受到了什么,前夜就扫了个干干净净,还洒上了清水,唐人对军队近乎狂热的信仰已经让云昭感受到麻木了,除了归根于唐帝的纵容,他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解释。

顺着道走到了军办门前,向早早候着的褚八方点了点头。没过多久一身黑锦绣金边官服打扮的皇甫轩,领着一干人出了杨木门,拱卫着一名女子上了马车。

居中女子身材高挑修长,肌肤白嫩,一头乌黑的齐腰长发用红绸带束起,着等身的殷红披风,不见得如何让人自惭形秽的冷漠高傲,反而紧抿的唇线显得楚楚可怜。

...

兴许是天色太早,鸡还未鸣,草门未开,城门口送行的只是秦源领着寥寥几位部卒,秦老头坐在竹椅上拍膝看着城门外的人群,见郡主车伍来了,用肘撑着拐柱艰难起身致礼,秦老头三年前带着云昭出城清剿流寇时,被流矢射中了右腿,打那以后就再也没能上的了马。

也是从那时候起,少年固执的坚持独去独归,于是那年起流寇也逃进了荡尾沟,当起了马匪做起了噩梦...

褚胖子扶着秦源一边走一边叨叨,城北哪户人家又赊了老户家几只烧鸡的破账,又或是叮嘱办里的火油量度还得再催催,秦老头含笑连连应着,转过头遥遥对队尾牵着马的云昭指了指,后者扬了扬头表示知晓了。

“昭小...昭哥儿这次去军镇一定得捎几本像样的书,拿回来给我开开眼阿,你也知道张秀才家那点破家底,我估摸着他这个秀才都是掏银子买来的。”贼眉鼠眼的李怀德欠着身,拉着打哈欠的云昭挤了挤眼。

后者挑了挑眉毛,没有接话,四处看了看问道:“就你阿,菜牙苏呢,气懵了?”

“打小一块处着的,你还不知道他啥样人嘛,那晚以后气的愣是三天没下床...”李怀德话还没说完,突然感到手里被塞了什么,摊手一看是枚翠绿扳指。

待其再抬起头的时候,云昭已经骑着马出城门外了,急忙踮着脚摇晃双臂叮嘱捎书的事情。

云昭咬着一根枯萎的猫耳草儿在嘴里翻转,跟着马背颠簸晃荡,有很多事情在承平城这么多年他都没想清楚。

褚八方整天心心念着在城门上修个三层阔的门楼,就指望着哪天杵上面指点江山,李怀德嗜赌如命却攒着银子就为了买几本补烂了的破书,整天走道甩着袖口说着什么书生意气执相天下,更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一心扑在那该死的大道上。

扭过脑袋看了看身后这座大唐最东,被文人学客誉为日出之城的破旧土胚子。有的时候这人阿事阿,就像一个囚笼,不同的思绪情感相互碰撞撕咬,每个人都是垂死挣扎的困兽,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因果。

云昭吐出了嘴里的草根,一勒马缰,往前面的车伍策马赶去。

...

一袭破旧道袍的老头儿瞧着屋头的阳光,露出缺了门牙的大嘴直愣愣的傻笑,擦了擦嘴角涎着的口水,情不自禁地踏着屋瓦下自己的影子手舞足蹈起来。

“少年出承平咯,少年出承平咯...”

挨家挨户的草席门露出一个个小脑袋,巴望着门前那个转来转去的老棍儿,看了一会,一个个都嬉笑着跟在老道身后笑着唱着跳着。

“少年出承平咯...”一声声充斥着孩童笑闹的呐喊声,飘荡在承平城略显清冷的上空中,久久不散。

...

车伍里前后链锁着七辆马车,骏马穿梭于其间,春意染绿了枝头也染轻了忙碌人群们的心头,任谁在漫天蔚空下,卷地一袭翠绿上,都能有一份不错的心情。

董四合提着大包小包的布袋,忙着给道旁逃难的牧民发口粮,一边叫唤着排队一边示意跟着车队。

不愿进城的落难牧民们这些日子,一直领着承平营分发的粮食过活,本能的对这个整天一脸傻笑的董四合多了几分信任,又能离开在他们看来代表着不祥的城寨,还有其身后的草原,竟都愿意跟着车队前往董四合口中所说的安全地方。

承平没有这么多粮食,营里粮仓已经空了,城也塞不下这么多人,虎贲军镇是这群没有唐籍牧民的最后希望,不论前路是沦为苦工还是稻农,什么都没活着重要。

前提是能活着到军镇,云昭蹙着眉头想起草原里的痕迹和贵家鹅们的交代,默默的补充了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