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帝猎天下 > 第二十四章 年少就是少年

帝猎天下 第二十四章 年少就是少年

作者:慵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无绝人之路,所以你不想当畜生,就得奋力前行。

宇文泰很卖力地将住舍里的行囊都扛进车厢里,随着最后一个行箱被安置好了以后,他拍了拍手,朝着远处人群吆喝了起来,催促着准备启程了。

云昭松开了手掌,略带疑惑地看向眼前的这位修者,没有穿上那身长衫,也没有告知自己姓名,那位营帐里为自己彻夜探究解惑的导师。

“我是某某,你一路上的某某,你修行上遇见的某某,想要真正的强大,你还要遇见很多的某某。”这是这位修者在临行前与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就返身回营了。

正在云昭纠结于他是否为了报复自己,彻夜揪着他探究炼体不放,所以临行前拽文故作玄奥时,一只宽厚手掌拍断了少年的思绪。

“云昭,你能不能先上车再伤春悲秋?”宇文泰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模样。

这才意识到整个车队都在等待自己的时候,云昭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跨进了马车车厢,很自然地拿过南北手里的馒头,一边看着窗外一边啃了起来。

...

夏时将逝,虎贲军镇本就地处偏远,为了不耽误少年们的秋闱初试,只得早早启程。领队是赵彦默和蒋维,倒不是因为他们与少年们更加熟络,前者要回军部交接军权,简而言之就是升官了,后者上了年纪要养老,被准派往皇院当教习。

这样的情况导致两位大佬的心情都不错,整个车队的氛围也就更加轻松闲适了起来。

宇文泰将挎在肩膀的行囊往上提了提,使得系带在肩上的位置更舒服一些。一路上云昭多次对其坐在车厢里还要背着行囊表达不满。

倒不是心疼他人傻力气多,而是对行囊里的物件展现出很强烈的求知欲,不停寻找突破口用来窥探一二。

宇文泰眉梢挑了挑,看着眼前这三人窃窃私语的猜测,踌躇道:“这是...这是我爹给我的,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物件,说到了长安手头吃紧,就找当铺兑了,有钱了一定得赎回来。”

“嗤”得一声,云昭几人带着一脸不屑散开,各忙各的去了。

宇文泰见状挠了挠头,吞吞吐吐问道:“你们,你们都不缺银两嘛,听说...长安花销很大的!”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了起来。

到了这时候,云昭才大感不妙,手里头除了承平临行那晚,褚八方洒在桌上的几锭碎银子,再也没有多余的财产了,就这还是他装死抵赖,好不容易扣下来的。

还不待心虚的云昭张嘴,一旁看着窗外景色发呆的乾钦此幽幽地开口了。

“你们的花销用度我包了。”

“乾哥儿,你这么有钱?”

“一般。”乾钦此说完这句,有些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在很快发现问题,又更加迅速解决了问题之后,车厢内几位少年对长安愈发充满了期待。

终于肯将肩上的行囊放下,大感轻松的宇文泰突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你们几个哪道的,一直没问过呢?”

“靖安道。”南北和乾钦此异口同声说完,互相看了看,有些意外。

“呃...我是承平的,不知道算哪道。”云昭有些苦恼地皱起眉头。

“咦,承平就算了...那你们两个靖安道的,怎么跑虎贲这么远的军镇来了?”

“游历,时间碰巧。”

“我父亲让我滚远点。”

两道声音回答的都很干净利落,也让宇文泰瞪圆了双眼。知晓南北身世的云昭连忙转移了话题,不过有些好奇地看了一眼又开始低头擦剑的乾钦此。

...

踢踏着蹄子,百无聊赖跟着马车的铁柱,感觉这段路真的是太长了,打承平出来就越来越想念那破烂巷子,那个姓秦的老头总喜欢给自己挠痒痒,还有一个大胖子没事就给自己塞点吃的,对了对了,承平营马厩里那些雌马烈得那个劲哟...

车厢外的铁柱怀念起了在承平耀武扬威的日子,厢内半眯着的云昭没由得也想起心事来了。

那个总喜欢对自己絮叨的褚胖子,没事就叫唤着人可以病死,老死,被刀砍死,就是不能饿死。然后总是拿着军功去兑粮,分发给承平城民。

等到了大唐昌盛不缺百姓粮的日子,还是改不了这性子,没事就喜欢在营里辎重仓晃荡,最好那口城北老卢家的酱烧,云昭也是跟他学的,每次赌赢了钱,总要称上一只半只。

这个仿佛眼里只能吃的褚胖子,有时也和自己说些大道理,大都左耳进,右耳出,不稀罕那些穷酸歪理。不过有一条倒是记得很清楚。

那天褚八方拍着军办门口的杨木门,对着偷摸去赌钱的云昭一顿痛骂,最后骂累了,回身指着军办里头吼了几句,把一旁喝茶看热闹的秦源也吓了半死。

“老子当年来承平的时候,就把军办建在这儿,这是哪,这是承平城东,是最靠近乾木草原的地方,那些部落鳖孙敢犯禁一步,就先踩着老子过去!”褚胖子如是吼道。

躺在车厢里的云昭回忆了一下那天的场景,一拍大腿,真他娘的气派!

......

大唐皇都,长安。简单两个字代表了它是世间最庞大的城池,不仅是唐帝的好大喜功导致长安的不断扩建,似乎所有唐人都非常赞成这件事,甚至再克扣银两的户部,再刻薄循规的御史,再清欲淡漠的学士,都没有对这个自大唐建国以来就逐年耗费巨额钱财人力的工程,有丝毫的指责和攻讦,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唐人最可爱的一面就在这展现了出来,这是一个脸面问题,那就是天大的问题。

从三十里一亭到三里一镇,极为繁琐的文书审阅,一辆辆从四海八方汇聚而来的车伍缓缓地挪动着,等候着通往传说中的世间第一城。

从唐帝长达十余年的兴修驿道,几乎囊括整个唐境的驿道支撑起了海量的资源人力运输,既然没有路,那就建得世间走到哪都是路,这一句极度狂妄的话语,为唐国强盛至今的军政、马政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

从车厢里跳下来的云昭,兴冲冲地正欲赶往车队前方,看着仍在厢内发呆的乾钦此,疑惑问道:“你不去瞧瞧?”

后者摇了摇头,似乎不为所动,待得云昭转身奔去,方才不屑自语:“住几年了都,有什么好看的...”

十八里亭,除了留下无数栽入史册的才子佳话,繁华辞藻外,它还象征着是抵达长安前的最后一亭,更出名的自然是它建于峭崖之上,可以远眺长安全景。

云昭激动地扒开围堵着的众人,看见了长安的第一眼。

像所有第一次看见长安的土包子一样,他张大了嘴巴且忘记闭上。

这是他一辈子里做过最重要的一件事,无数年后他站在皇宫乾极殿内拿着刀的时候,也说了相仿的一句话。

任何企图描述长安的词语都显得不相符,第一次感觉到词穷的少年,就这么直愣愣看着这些日子里朝思暮想的地方。

建于一片无比辽阔的平原之上,而长安则代表这片平原的高度,突兀地拔地而起,就这么霸道的站在这里,仿佛一座欲握天穹的巨兽,你不用看见它,它满足你睡梦中对其的一切幻想,一座从不让人失望的城池,满足你所有憧憬,那么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呢?

长安没有城墙,原来是有的,工部说法是过于阻碍拓建,总不能外围拓建一次就重新建一道城墙吧,于是上奏唐帝寻求解决方案。

那天唐帝在御花园小憩,翻阅奏折后勃然大怒,周边的太监宫女惊得跪倒一片,按起居郎记载的文字,是这么说的。

“朕的大唐,怎会需要城墙护之,朕的江山,永远只会不断拓边,如果敌军已触犯至长安,那么城墙只会阻挡唐人的怒火!”

唐帝说这些话的时候很愤怒,理所当然的愤怒,没有一丝骄傲,或者是已经深入骨髓的骄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