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督公 > 第12章校场发饷

督公 第12章校场发饷

作者:贰更2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满仓还在来京城的路上,衡昌商号已经开始运作。

伙计从东市商贾手中买草料,连仓库都不用租,直接卖去御马监,轻轻松松赚五成银子。

这还是李平安示意:“国朝正值艰难,陛下躬行俭约,做奴婢的必须以身作则!”

否则草料价钱翻两倍,仍然比青驷商号便宜。

晌午。

李平安侍候周太后梳头,真气凝成恍如实质的针尖,透过头顶几处穴道缓缓转动、蕴养。

“娘娘,好些了么?”

昨晚后半夜下值,得知太后惊悸寤寐,太医开药后不见多少效果。

李平安彻夜在床边陪着,闲聊叙话舒缓心绪,真气针灸缓解头痛,临近天亮周太后才得以入睡。

前者叙话任何太监都会,后者可是李平安得宠的独家手段。

荣公公武道天赋上乘,或许能做到真气凝形,但是从未表现过,落在其他太监眼中就是个“狗腿子”。

周太后闭目享受,感受温热气息在经脉、穴道流动,给苍老衰弱的筋骨肌肉注入活力,似睡似醒的喃喃道。

“昨儿哀家梦到皇儿了。”

李平安当即使了个眼色,荣公公点头会意,带着屋内太监宫里退离,并站在门后守着。

“娘娘放心,奴婢已经遣人开设经营牛马的商号,耀哥儿是不记名的东家,赚的银子能保证富贵。”

“小安子办事,哀家放心!”

周太后叹息一声:“哀家近些日仔细回想,当年太过宠溺儿子,养成了废物,入不得先皇眼界……”

李平安沉默不语,纵使成了太后心腹肱骨,依然要懂得规矩,有些事绝不能轻易议论。

人家是亲母子,说几句就罢了,区区奴才哪有资格评价贵人!

周太后叹息一声,新君登基后朝野赞颂,皇位日益稳固,有些野心已经随风而逝了。

“小安子,近些日办差可有难处?”

李平安手上侍候不停,皱眉道:“奴婢升任副都统后,兵部连番催促,要求快些将军饷送去京营。”

周太后冷声道:“定是慈庆宫贱蹄子怂恿,银子送去京营,说不好能发下多少。”

“奴婢也是这般担忧,一时琢磨不出如何破解。”

李平安从成亲王送来的名册得知,“张”姓将军校尉遍布上中下层,很容易就能贪墨军饷。

周太后幽幽道:“哀家犹记得,先皇初登大宝,军中多的是骄兵悍将,总是嚷嚷着闹饷……”

李平安侧耳聆听,读书愈多愈发知晓先皇厉害,横扫八荒**的武帝,年纪轻轻即位,不知如何降服军卒。

“先皇亲自拎着银子,去校场发饷。”

周太后怀念道:“待军饷发完,京营十二卫军卒齐齐拜倒,三呼万岁,山呼海啸声后宫都能听到!”

李平安眼睛一亮:“奴婢拜谢娘娘提点。”

亲自给京营军卒发饷,这种事只能由陛下做,或者让陛下手臂、意志的延伸太监来做,其他人就是找死。

周太后吩咐道:“小安子去忙吧,国事为重。”

李平安躬身告退,临走前低声道:“娘娘,皇后兄长在京营任职粮台,奴婢趁机教训一番,给您出出气。”

“你这厮忒的小心眼儿!”

周太后笑着打趣一声,旋即叮嘱道:“毕竟是当朝皇后,稍加训斥即可,莫要太过严厉。”

“奴婢省的。”

李平安会杀几个贪墨粮饷的校尉立威,顺势问责贺粮台,再让他戴罪立功,核算发放粮饷。

事后贺皇后若懂规矩,来慈宁宫请安,贺粮台功大于过。

反之,往后日子还有折腾手段。

李平安躬身退出门外,叮嘱道:“荣公公,娘娘年岁大了,命太医常驻慈宁宫,莫要出了差池。”

荣公公沉声道:“安公公放心,咱家定会将家看好了。”

周太后的“名”是慈宁宫所有太监、宫女权势根基,一旦出了岔子,再高明的武道学问都成了无根浮萍。

离开慈宁宫。

李平安身后跟着十二个年岁大小不一的办事太监,老的是楚公公旧部,小的是新拉拢的随从。

先放身边观察些时日,差遣些杂事,挑选忠心、得力的收为干儿。

待收够十八干儿,方才有提督威势。

路上有小太监遇到李平安一行,远远就磕头跪拜,离近了高呼提督大人,有懂上进的还会咚咚咚磕头。

“桀桀桀……”

李平安很是享受别人给自个儿磕头,高高在上俯视的姿态,似是在补偿给陛下、太后等贵人磕头的卑微。

横冲直撞来到御马监,夏公公、小喻子等人已经等候许久。

季公公落马后,由曲公公暂领监查房主事,走的是许公公的门路,李平安很是给面子。

麾下太监不能是一派,也不能泾渭分明的两派,必须是大大小小的山头,提督之位才能安安稳稳。

李平安落座,众人见礼。

夏公公禀报道:“大人,粮饷已经凑够数目。”

李平安诧异道:“怎么这般快?”

京营军饷分为饷银和粮饷,饷银每月五百文,合银五钱,粮饷每月一石糙米,按市价合银六到八钱。

十二卫在册军卒十二万,实际十万左右。

李平安不准备揭露兵员不足之事,按照十二万兵卒半年军饷计算,合计需要三十六万两银子,七十二万石糙米。

五十万两银子,完全不够补足京营军饷,而且京城买不到足额糙米。

李平安请示陛下后,准备分六月补发,也就是每月中发放两月军饷,半年后可以补足数目。

避免糙米价格暴涨,又能缓解银子压力。

半年时间,寻几个富商巨贾或贪官污吏查了,东拼西凑总能办成差事。

夏公公回复道:“钱府尹听闻大人收购糙米军粮,亲自带着办事太监面见几家粮商,经过友好商议,对方愿意七折出售。”

李平安双目微眯:“可有什么要求?”

夏公公回道:“一是销毁杀人放火罪证,钱府尹已答应不再追究,二是日后京营粮饷,由他们几家供应。”

“区区贱籍商贾,竟敢与本提督谈条件……”

李平安眼底闪过狠厉,暗自将几个粮商名号记下,他们能在京城做粮食生意,背后定然有靠山,不好直接抄家灭族。

先前查抄青驷商号,不是因为何勇贪墨,而是他靠山没了。

“传令京营,三日后校场领饷,勿穿兵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