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督公 > 第38章香火传承

督公 第38章香火传承

作者:贰更2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7:1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太监们仔细思索,小喻子所说或有些离经叛道,却是为阉人入族谱、埋祖坟指明了路子。

小喻子与宗族分家后,他哥哥、弟弟所生的侄儿,全都仰仗这个太监叔伯吃饭。

开着不会赔钱的商号,来往的都是有权有势的官吏。

在啃糙面馍馍与荣华富贵之间选择,但凡不是迂腐蠢货,让阉人入族谱那根本不叫事儿!

费公公面露艳羡,遗憾道:“可惜啊,咱家这一支早没了兄弟后人。”

几个老太监感同身受的摇头叹息,他们入宫时亲兄弟已经死了,与族中侄儿关系有些远。

原本欢声笑语的宴席,一时间有些沉闷。

咱家权势鼎盛又如何,百年之后,连个上香烧纸的后辈都没有。

李平安宽慰道:“也不是没有法子。”

费公公连忙请教道:“还请干爹指点孩儿,咱家族谱里您排第一个。”

众干儿纷纷起哄,要将安公公写为族谱老祖。

“小费子在京城弄套宅子,买些方才出生的婴儿,再买十几房小妾。”

李平安说道:“平日里养在外边,得空出宫瞧几眼,享受天伦之乐!”

费公公眼睛一亮,只觉得这法子玄妙。

鹏公公颇为心动,又有些担忧:“毕竟不是自家种儿,岁数大了难说孝顺。”

“所以多养几个,谁孝顺就把银子传给谁!”

夏公公话音一转,冷声道:“何况自家种儿就稳妥么?

咱家当年帮着邢公公下葬,威逼利诱进了祖坟,给了邢家一大笔银子,保证日后香火旺盛。结果第二年咱家去烧纸,坟早让他族人刨了,曝尸荒野,骨头都没寻到几根!”

众太监顿时沉默不语,怕的就是族人生前恭敬,死后刨坟掘墓。

费公公问道:“夏公公,你如何处置的邢家人?”

夏公公回道:“咱家那时候还在司礼监,与京衙说了声,抄了刑家商号全都滚回去种田!”

众太监纷纷叫好,几个年岁不久的老太监互相约定照看坟冢。

费公公、鹏公公等人商量着,该买多少孩儿,如何将他们教养的孝顺。

你一言我一语议论许久,发现用宫里教太监的法子,定能教出“忠心耿耿”的儿子。

“有趣、有趣。”

李平安看着麾下太监们双目放光,眉飞色舞的模样比捞银子还要兴奋,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考虑传宗接代。

大哥家有两个侄儿,或许可以过继一个。

“咱家不需要孝顺儿子,不过有了后人、牵挂,更能让陛下用着放心!”

……

翌日。

兴庆宫。

李平安又参加一场夜宴,不似昨天坐在主位,而是躬身侍候在陛下左侧。

大雍以右为尊,站对面的海公公面露得色。

任凭你武道厉害、功勋卓著,不过是另一个冷公公而已,陛下仍然宠信咱家!

李平安懒得理会这厮,望着左右列座的文武百官。

“不过两年功夫,干爷爷夜宴图上的百官,已经换了半数面孔,连兵部也是如此!”

偷摸瞥了眼面容温和的永宁帝,对比杀伐果断的先皇,竟有种不相上下之感。

百官将陛下捧成仁德圣君,连养老、贬谪的官员都深表认同。

永宁帝笑着举杯道:“多亏母舅督促,今年江南粮税大丰,辛苦受累了。”

“全凭陛下仁德,微臣不敢居功自傲。”

崔阁老连忙叩首:“陛下圣名响彻江南,士绅名流无不赞颂,个个都抢着交粮税。”

其他文官忙不迭夸赞,各种马屁听的李平安面色微红,不禁暗叹。

“咱家这马屁功夫,当真比不过这些进士,吹捧陛下的词儿引经据典不带重样。”

书,必须得读,多读书才会拍马屁!

看那些大老粗武将,憋得满脸通红,只会来来回回的喊“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子时一到。

景阳钟声响彻宫廷,永宁三年已至。

皇族勋贵、文武百官三叩九拜,山呼万岁。

“众爱卿平身。”

永宁帝举杯道:“朕以凉德,获保宗庙,常恐负先帝遗命,夙夜孜孜,每览奏章至漏尽。

幸赖诸卿股肱戮力同心,使仓廪充盈,四夷宾服。值此之际,特赐诸卿金玉如意,共沐新春之庆!”

百官闻言再拜,齐齐高呼。

“谢陛下恩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除夕夜宴结束后,百官勋贵离去。

李平安本该回慈宁宫,却不见陛下屏退,只得亦步亦趋跟着来到御书房。

陛下登基后,习惯在御书房阅览奏折,勤政殿成了纯粹上朝的宫殿。

永宁帝落座后揉了揉额头缓解醉意,挥手道。

“小安子累了一整天赐座。”

“拜谢陛下。”

李平安磕头谢恩,小半边屁股蹭着锦墩,看似坐着实则悬空。

永宁帝翻了翻奏折,从中取出一册。

“朕命沈爱卿远赴江南,查探齐王案,这是他送回来的密折,小安子瞧瞧有什么疏漏。”

李平安连忙起身接过,他当然知道齐王死因,然而陛下说话时“疏漏”二字音调略重,显然案情另有变故。

奏疏只二三百字数,开篇两句话问候陛下安康,比先皇时简要得多。

沈钦差深入调查后,发现齐王之死于江南盐商有关。

推测是盐税太监勾结地方官员大肆贪墨,齐王察觉二者罪行,不久后暴毙花船。

“……”

李平安哪还不明白,陛下要清查江南盐商,齐王之死只是个由头。

至于证据么,需要就会有。

“陛下,据奴婢所知,各大盐商背后是江南大族,其中卢、郑等世家占份子最多。”

李平安没敢提及崔氏,试探着问道:“沈大人继续查下去,恐怕会有大麻烦。”

永宁帝声音平静无波:“世家大族就能残害朕的兄弟?”

“奴婢知罪。”

李平安连忙叩首:“陛下,地方盐铁太监属司礼监、户部管辖,奴婢纵使遣人去查恐怕不会有进展。”

海公公原本老神在在看戏,闻言脸色骤变,忙不迭磕头辩解:“陛下,奴婢方才接手司礼监不久,尚未梳理清楚各地盐铁太监,并不清楚具体情形。”

李平安嘴角微翘,陛下只需要太监办差,不会听什么解释。

一回两回还好,次数多了必生厌恶。

永宁帝心中早有预案,吩咐道:“朕将太后视做‘生母’,齐王便是朕之胞兄,小安子既是慈宁宫总管,理应为皇娘查出真凶。”

“奴婢遵命。”

李平安听到“生母”二字,眼底闪过骇然,这案子不止要接,还必须办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