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秦时:剑问明月 > 第462章战争,开始了

秦时:剑问明月 第462章战争,开始了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王政十六年三月初,杨明率领亲卫羽林自咸阳抵达太原郡晋阳,此时的晋阳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庞大的的军营,无数的武器与粮草从武库、粮库中运出,除此之外,还有兵甲粮草源源不断地补给从关中,从三川郡朝着晋阳城运来。

到达晋阳城的杨明,并未第一时间就发起对赵国的进攻,而是以虎卫禁军为先锋,驻守井陉关,保障秦军跨域太行山的畅通,在这个过程中,杨明本人则在晋阳城以秦军原有的编制对其进行初步的整训,从军令到军阵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以将其初步融合成为一支只有一个声音的军团。

当杨明晋阳城对秦军北路军团进行整合之时,作为南路军团二十万大军的统帅上将军王翦,已经率领麾下的军团对绵延数百里的赵国长城发起了进攻。

“上将军,末将听闻北路军团还在晋阳进行整军,我们这么着急的发起进攻,在兵法中又该如何解释?”在王翦亲自统领秦军朝着赵国南境长城进发之时,身为他的副将,也是他儿子的王贲面带不解地问道。

“因势而异罢了,杨护军所部与我们将要面对的情况不一样,他所面对的将会是赵国的李牧以及其麾下的边骑,在如今的赵国,是最能征善战的存在,杨护军面对李牧以及其麾下的赵军,是不能有一点破绽的,但北路军团不同于我们这边,我们这边的士卒虽然是来自于五郡之地,但士卒的来源却都在大河两岸,虽然郡县之分,但语言以及各种风俗习惯都差不多,但北路军团的来源太过杂乱,有的甚至连语言都未必能够相通,若是不能对其进行初步的整合,在大战之中,很容易就会演变成致命的因素。”

对于别人,王翦或许会藏私,但在自己的儿子面前,王翦却不会,一个家族的兴衰是需要数代人去共同努力的,而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当年的武安君白起威震天下,地位、声望不可谓不高,但白起一死,白家可还有几人?当年威震天下的白家现在只剩下了小鱼小虾三两者,实在是难看的很。

在白起面前,王翦作战的水平未必胜过白起,但在某身方面,王翦自然水平还是要在白起之上的,别的不说,在对于子嗣的教导方面,王翦就从未松懈过,无论是儿子王贲,又或者是孙子王离,只要能够将子孙教导好,王家才算在秦国真正的立下了门楣了。

“原来如此,看来杨护军也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勇猛精进啊。”王贲自语道,对于杨明,他也不陌生,毕竟当年在蕞城城下,他们父子曾与杨明并肩作战,而在去年还曾相互配合攻下了现在的秦国北境三郡。

“胆大心细,才能成为良将,杨护军可不是只知道的勇猛的,他的勇猛是建立在对瞬息万变的战势变化的掌控之上的。”王翦道。

杨明的那种作战方式,王翦学不来,不说其他,仅仅只是杨明的个人武力就不可复制,但是,这并不是说王翦就要自认为不如杨明,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长处,在战争之上,如何扬长避短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应该考虑的事情。

“只是上将军,我们现在为何要急着进攻,不是更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后再进攻吗?”王贲在思绪飘动间,却是想到了眼下的情况。

在以往的作战中,王翦哪怕是占据了优势,也从来都是稳扎稳打,从不会给敌人哪怕是一丝的机会,但这一次,王翦却罕见的选择了快速进攻,二十万大军分成数部,朝着赵国南境长城碾压而去,什么探明敌情,什么协同作战,有着的只有一拥而上,简直就像是一个庸将一般。

“此一时彼一时而已,军略的制定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而是要针对敌人的具体情况却制定的,眼下的赵军防守尚且勉强,进攻的力量根本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稳扎稳打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没用,反而是浪费时间,难不成赵军还敢越过长城对我们发起进攻不成?”王翦道。

“二十万对十万,哪需要玩那么多的招数,只需要以力碾压就是了。”王翦接着道。

“就如此简单?”王贲将信将疑道。

“当然不会如此简单,你要知道赵军依托南境长城,防守起来早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他们的防御很稳,这个时候我们用以往的进攻方式,他们知道该如何应对,相反,现在我军一拥而上,各部以自己的擅长的方式的进攻,反而能够让赵军上下措手不及,在不间断而不成章法的进攻中,调动赵军,让他们不得不从从以往的防御经验中走出来,让他们去变动,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变动的过程中,我们才有机会抓住他们的破绽,进而一举攻破赵国这南境长城,拿下赵都,取得灭赵的第一功。”王翦自信中带着毫不掩饰的野望道。

王贲看着面前的上将军,这一刻他明白了自己父亲的心思。

这么些年来,王翦虽然依靠大王的支持和自己取得的战功,一步步从当年那个只能负责亚总粮草偏将成为现在的上将军,成为秦国军中第一人,但世人谈起秦国诸将时,却往往只知道秦国护军都尉杨明。

天下之人皆知杨明之名,王贲甚至记得前些年有一次进攻攻取赵国的城池之时,曾见到一老妪教训自家淘气的孙子,竟然以杨明的名字去恐吓自家孙子,而效果竟然出奇的好,管中窥豹,就可见杨明的名气已经大到了怎样的地步。

对于其中的原因,王贲也能理解,因为杨明足够年轻,又足够勇,所取得的胜利都是在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取得的,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自然在杨明的身上笼罩了太多的光环。

而王翦与之相比,虽然也是百战百胜,但却少了许多光环,王翦取得的胜利,都是以堂堂正正的姿态对敌人进行绝对的优势的碾压,虽然结果也是胜利,但终究好了几分话题度。

王翦虽然在战争中向来是稳扎稳打,但能够走到秦国上将军之位的人,谁还没有着自己的骄傲,王翦的性子就是再怎么沉稳,难道就真的能够宠物不经,视名望为虚名,为无物吗?

所以此时的王贲理解了父亲争这灭赵第一功的心情。

是啊,不能只让杨护军专美于前才是。王贲在心中对自己说道,也是燃烧起旺盛的斗志来。

在南线的战争随着王翦的勇猛精进已经爆发之时,北路军团的十五万秦军才慢悠悠地从晋阳出发,绵延不绝如同长龙一般的队伍穿行于太行山间,从上任的上将军桓齮开始,在将近十年的时间中,秦军曾经数次跨越太行山攻入赵国境,但从未取得绝对性的胜利,甚至还曾遭逢大败,如今秦军再一次跨越太行山,可以一改曾经的不胜记录吗?

“大将军,秦军的前锋已经进入了太行山,最多再有七天的时间,秦军就能够在太行山下完成集结了。”自赵都北上的赵军大营之中,作为老搭档的司马尚向李牧汇报着军情道。

“终于要来了,传令下去,让各部士卒集结,赵国的生死存亡,就看这一战了。”李牧凝重道,这一次,他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

三十五万秦军,而且还是在杨明与王翦这样的此时巅峰的名将统领,保持不败就已经是千难万难,想要取得胜利,更是难上加难。

但李牧却有着不得不胜的理由,在眼下赵国所面临的局势中,他若不胜,其实就是败了,因为秦军并不仅仅只有一路,无论是赵国所面临的局势,还是赵国的国力,都要求他必须尽快取得胜利,但秦军又真的会让他如愿吗?

不过,面对压力,弱者愈懦,强者愈强,李牧就是这样强者,但铺天盖地而来的压力之中,李牧反而愈发的冷静。

所以,哪怕早已经知晓了秦军将要攻赵,但李牧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将分布在赵国境诸县的赵国边骑聚集起来,而是冷静而耐心的等待着秦军的行动。

因为赵国的国力长时间的支撑起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实在是太难了,李牧晚一日将大军聚集起来,就能减少一份后勤的压力。

这样的操作大概只有李牧这样的人才敢去做,因为大军的聚集需要一个过程,他这种在秦军行动之时再聚集大军,可谓是在悬崖边跳舞,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敌军已经攻来,而赵军却未完成集结的情况。

但李牧显然不担心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他对麾下的边骑有着充足的自信,一如去年在南境长城以秦军不能想象的速度击溃秦军一般。

“杨明,就让我看看你这些年到底成长到了怎样的地步。”李牧道,压力愈大,他的战意反而愈强了。

太行山中,绵延如同长龙,无边无际的行军军阵之中,一身战甲的杨明骑马驻足于路边的一块巨石之上,身后的披风在山间的风中飘舞着,战争,已经开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