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秦时:剑问明月 > 第439章不使杨明专美于前

秦时:剑问明月 第439章不使杨明专美于前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信确实很猛,面对四万赵军的猛攻,哪怕是已经输掉了第一阵,依旧死顶着,丝毫不考虑撤退的问题,在不专于防御的营地之间,亲眼看着一座又一座的营寨赵军攻占,依旧巍然不动。

“将军,我们还是撤吧,赵军的攻势实在太猛了,再这么坚持下去,我们的伤亡只会更加惨重。”在李信身边,是一个狼狈逃回的校尉。

“撤什么撤?现在撤退只会让赵军的气焰更加嚣张,况且,我就不相信,赵军在西线调集这么多的兵力,发动规模如此大的攻势,他们的中线还能有充足的兵力去防御,杨将军那边知道我们的情况后,必然会挥军攻向赵军中线,我倒要看看,是我李信的骨头够硬,还是他们赵军中线的防御更强。”被赵军的一路突袭而打得狼狈不堪的李信依旧坚定着自己的信心道。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打的就是意志,秦赵两军之间,就看是他李信先被吃掉,还是赵军中线先被突破了。

“将军,杨将军那边不是说让我们尽快撤离吗?他只是为了给我们争取时间。“面对李信的执着,校尉几乎都要哭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自家的将军竟然还是这么莽,还想着在颓势之中拼杀出一个机会来。

“你丢失营寨的罪责我还没有追究,又敢在这里动摇军心,莫非真以为我杀不得你吗?”李信不耐间杀气腾腾对喋喋不休的校尉斥责道。

赵军好不容易主动走出的长城防线出击了,他们若是不能趁此机会击破赵军,等赵军再次龟缩到长城内部,再想攻破长城又要等到什么时候,又要付出多少伤亡?

眼前,虽然他李信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对于秦军整体来说,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有弱者在逆境之中才会自怨自艾,真正的强者,在逆境之中是会迎难而上,从逆境中寻找常人难以察觉的机会,进而逆势而起,完成常人连想象都不敢想象的壮举。

被杀气腾腾的李信一瞪,校尉果然不敢再说什么了。

“这李信还是一块硬骨头了?”赵军之中,站在一处山岗之上登高而望远的李牧看着远方的战场,神色间闪烁着莫名的意味。

“李信此人本就不凡,此时杨端和又率兵进攻我军中线,恐怕他还想着能够在西线这里拖住我军,进而为杨端和的中线创造机会啊。”李牧身边的副将扈遗道,他是赵国大将扈辄之子,数年前秦军攻赵国武城,扈辄率兵救援,却兵败身死,可以说扈遗此人与秦军、秦国之间是有着家恨在身,因此,在对秦国的战争中,身为人臣,身为人子,扈遗作战想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的确是很大胆的计划,在危机之中还能如此镇定,寻找破局的机会,可称一声良将。”李牧沉吟道,对于李信这个堂侄还算满意。

“只是可惜了。”李牧又说道。

“大将军此言何意?“扈遗诧异道。

“李信终究还是年轻了,太过想当然,他只想到了秦军在眼前的局势中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却没有看到我们赵军能够做到什么。”李牧道。

“我本以为只能击败李信所部的三万秦军,现在看来,连杨端和中线的四万秦军我也不是不能吃下了。”李牧说着已经笑了起来。

在李牧原有的计划中,李信在遇到败绩之时会选择退军,而赵军则会直接压上,对秦军穷追猛打,进而彻底击溃李信麾下的三万秦军,但那样一来,赵军的无疑要更加深入,拉开与长城联系的距离,在大胜之后,自然要留下足够的时间撤军,而没有精力去做其它的。

但现在李信却死守着,使得秦军在击溃李信所部的秦军之后,根本就不需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去追击,而这节省下的时间与精力,则可以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移师东线,截击杨端和,可再胜秦军中线所部四万秦军,若是有足够的时间,甚至可以自西一路攻进东郡,也不是不可能。

“传令,放缓攻势,我们要坚定李信的判断,而不是吓跑了他。”根据事实,实时地对机会做出了调整的李牧对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道。

中线秦军,在杨端和的指挥下,秦军对赵军防线发起了进攻,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彻底拔出了赵军在长城外部的营寨,随即直攻赵军长城。

这时,来自李信的信使也来到了杨端和的中军之中。

“李信将军要用自己为诱饵拖住赵军兵力,为我创造可以突破赵国长城的机会?”杨端和看着手中李信亲手所书的信简,一时间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信真的能够顶住吗?”杨端和沉思着,脑海中却是不受控制地想到军势如果真的如同李信所说的那般,他率先攻破赵国长城,那赵都可就在眼前了,二十多年来让秦军束手无策的赵国长城若是被他亲手攻破,那他杨端和可就是灭赵之战中的第一功臣了。

一想到那种可能,杨端和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谁还没有一份雄心壮志呢?而且人都是贪婪的。

在经过一番挣扎后,杨端和终究还是没有顶住建立不世之功的诱惑,对自己初时的计划已经产生了动摇。

而且……在这个时候,杨端和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个出身同族,却没有什么来往的族侄杨明,想到杨明当年在东郡的极限用兵,一战而威震天下,杨端和就无端的生出一种渴望来。

心中的决心渐渐坚定的杨端和飞速的写下一道书信,交给了李信的信使,说道:“此次若能戮力攻破赵国长城,李将军当居首功。”

赵军长城防线,中线大营之中,颜聚看着李牧传回来的信简,目光之中也多出了坚定。

“既然大将军你都如此说了,那我就陪你搏一把,因为你是战无不胜的武安君啊。”颜聚沉吟间,脸上的神色已经没有了一丝迟疑。

武安县境内,五万赵军边骑一路南下,行军至此。

“扈将军,大将军有何军令?”赵军边骑之中临时的主事偏将袁朔问道。

“大将军有令,不惜马力,在最短的时间中驰援我军西线战场。”扈遗从怀中掏出李牧的兵符与信简道。

“不惜马力?”袁朔闻言一楞,连忙接过来扈遗手中的信简,边骑的战力有一般都在战马之上,不惜马力驰援西线战场,这样的命令无疑是要对于边骑来说是相当残酷的。

看着信简中熟悉的字迹,又比照了一番兵符,袁朔虽然还是有着不解,但还是选择了坚定的执行李牧的命令,这就是来自赵国武安君的威信。

赵国边骑在不惜马力的赶路之下,速度果然快上了不少,原本还有三天的路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赶到了。

“情况不对劲啊。”处于在艰难中依旧顽强抵抗着的秦军防线之中,赵国边骑的出现已经让李信感觉到了一丝丝的不安。

赵国边骑的出现实在是太快了一点,而且赶来的赵国边骑到底有多少人?不过,赵国边骑有着如此速度,不可能不付出代价,即使赵国边骑赶到,他们还能有多少战力?

就在李信还在迟疑不定之中,在赵军大营之中,李牧却已经果断下了发起最后的进攻的命令。

最先赶来的一万赵军边骑,在马力几乎被消耗殆尽的情况下,全部下马,化作步卒,与四万赵军编为两部,一部两万五千人,分先后悍然对秦军防线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第一部在攻击了秦军防线一个时辰后,第二部随即补上,以替换下体力消耗大半的赵军第一部,而在赵军第二部的进攻之中,更多的赵军边骑赶来,依旧被李牧下令,化边骑为步卒,在快速的整合之中,休息了一个时辰的赵军第一部再次攻向秦军,替换下了赵军第二部,这时,赵军第三部差不多已经整合完毕,并从第二部赵军中结果了用以攻坚的铁盾重甲,将大阵推向了前线。

在李牧化边骑为步卒,更是将三部赵军完成了不间断的攻击中,秦军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感受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万赵军边骑已经有四万多人赶到了战场之上,再加上原有的近四万赵军,赵军在西线的总兵力一下子达到了八万多人,而这八万多人,更是被李牧分成三部,以衔接的状态,不间断地对秦军防线发起进攻。

秦军的战力虽然不俗,但终究还是人,在打退赵军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之中,体力被不断地消耗着,当秦军士卒筋疲力竭之时,即使秦军防线被赵军突破之时。

而此时的李信已经感觉到了一阵手脚冰凉,他知道,这一战自己彻底败了,而且还是不容置疑的惨败,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取胜的可能。

难道我与他的差距就这么大吗?若是异地而处,他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和我一样的选择吗?在这炎日之下,李信却感觉刺骨的寒意席卷心头,在他的脑海中,却是不由想到了杨明,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