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秦时:剑问明月 > 第357章秦王政十一年的咸阳宫

秦时:剑问明月 第357章秦王政十一年的咸阳宫

作者:今令冷泠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王政十一年年初,杨明正式返回咸阳,只不过杨明还未回到家中,就被来自咸阳宫的宫使截进了宫中,当杨明来到咸阳宫时,发现在此的人不仅有着自己,在自己赶来之前,熊启、王翦、李信已经在此了,当然在此的还有不知道还能在任多久的上将军桓齮。

而罕见的是,在这里竟然没有身为相国的吕不韦,在杨明征战楚国的这数个月的时间中,咸阳城显然发生了不少事情,一个独揽大权的王,可以容得下相国,但却容不下权臣。

不过,这些与杨明没有什么关系,他虽然与吕不韦之间有着几分交情,但也仅此而已,况且,在杨明看来,吕不韦在秦王政亲政之后,差不多就该急流勇退了,如今恋栈不去,本就犯了大忌,若是再不知进退,即使没有嫪毐叛乱之事,恐怕也难以保全自身了。

“护军都尉暂且晚回家一会,寡人这里还有些事情需要护军都尉参议参议。”见杨明已经来到,秦王政主动开口道。

此时,杨明的视线也已经落在了秦王政身后那悬挂着的巨型舆图,其中曲线相连,难以理个清楚,各处图形又是极为繁复,若是门外人看,估计哪怕是看晕了,也难以看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杨明自然看的很清楚,韩赵魏三国之地,更准确的说是大河以北的赵国地区。

秦国接下来几年中,唯一的目标就是赵国了,剪除赵国这个秦国一统天下府之路中最大的障碍,是秦国接下来几年中最重要的事情。

来自秦王政的客气,杨明当然不会信以为真,因此还是老老实实的见礼落座,对于赵国,他很早就有预计,除了灭赵的最后一战外,恐怕是没有自己出手的机会了。

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中,王翦此时已经累积军功,逐渐升上了高位,但现在因为杨明的存在,原本本该是王翦的机会,却都落在了杨明这里,使得王翦相较于原有的时空中,现在的军功资历还是低了一点,有心重用王翦的秦王政,还需要为王翦提供足够多的机会,使王翦能够取代桓齮现在的上将军之位。

而赵国在漳水南岸的城池,就是可以让王翦刷军功的地方。

“去年联魏攻楚一战,差不多已经解决了攻赵的后患,不至于再现当年赵都之战时,魏楚两国联军援助赵国之之事,只是楚魏两国虽然已经决裂,但是数年之后,未必就没有摒弃前嫌,再次联合的可能,因此,此时的有利局面能够持续多久是一个问题,也许只有三五年的时间。”秦王政缓缓而言道。

“如何在三五年的时间中攻灭赵国,还需诸位进言出策,助寡人完成此事。”秦王政接着道。

整座大殿中,只有秦王政的声音在回荡着,而秦王政在话音落下之时,视线在众人身上绕了一圈,最终却落在了杨明的身上,秦国的这几位文武众臣,连同秦王政在内一起等着杨明,可不是因为杨明的面子有多大,而是因为此事需要杨明主动推荐王翦的。

毕竟,在现今的秦军序列之中,除了地位岌岌可危,对此也早已经有着认知的桓齮之外,就以杨明的地位最高,攻赵这样的事情,若是直接绕过杨明,终究有些不妥,一支军队对外征战,不仅是君王择将,也是士卒在择将,一个优秀的将领,是要让君王放心,士卒信任的。

而王翦现在虽然可以做到让秦王政相信,但对于士卒来说,王翦显然是不如杨明的。

因此,哪怕之前秦王政与杨明之间已经达成了默契,但秦王政想要推王翦上位,依旧需要杨明的帮助,最起码在当下的场合中是如此。

“大王,可用两年的时间攻占赵国在漳水南岸的城池,将战线推到漳河一岸,再以之前的南北分进之策,用两年的时间攻灭赵国。”见秦王政将视线投向自己,知晓秦王政用意的杨明主动开口道,这本就是当初他与秦王政之间达成的某种默契。

“护军都尉觉得谁可为将主导此事?”见杨明对自己甚为配合,秦王政大为满意,有着他与杨明出手推王翦上位,此时当是没有任何悬念了,至于桓齮,他本就是秦王政一手推上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秦王政意识到,在行使王权的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地取得来自各方地支持,如此才能更稳,王权虽然是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利,但还做不到无所不能。

“王翦王将军。”知晓秦王政想要听到什么答案的杨明说出了那个答案道。

其实,秦王政完全是想多了,秦王能够同时容下杨明与王翦,攻灭六国的军功,不是一个人能够独享的,况且,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价值无限的灭国军功,在杨明这里只是寻常,对于这个世界,杨明虽然足够尊重,但在其内心深处,却有着只有他自己能够拥有,而且连他自己都不曾意识到的优越感。

那种优越感不是因为杨明的狂妄,只是因为当一个人的视线能够跨越时空的距离时,所带来的眼界不知觉地就影响了他的心性而已。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有些人看来,杨明这个本该出身兵家的人,身上却有着很深的道家气息,其身上属于道家的成分就是来源于此,毕竟,如今无论是道家的天人二宗,还是独立出去的阴阳家,其所追求的,在旁人甚至是他们自己看来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在杨明这里却已经能够窥得其中的一分真相。

“寡人也是这般认为的,后续两年拔出赵国在漳河南岸的诸城之事,就交给王将军你了。”得到杨明承认的秦王政看向王翦道。

“臣必不辜负大王之望。”王翦起身重重地行了一礼道。

“李信,你为副将。“秦王政又看向了李信,李信,这个在他未亲政之时就是他身边最为亲信的郎官,除了杨明这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之外,已经是年轻一辈其中最优秀的存在了,更重要的是,李信是秦王政认可的人。

“诺。”

当杨明从咸阳宫走出之时,时间已经是黄昏了,在宫门前与王翦、李信两人分别后,熊启却跟了上来。

“杨贤弟倒是会找清闲,这是觉得家中舒服,不想外出征战了?”与杨明并肩而行的熊启笑呵呵地说道。

因为当初救助熊启妻子的事情,使得杨明与熊启的关系还算不错,后来又因为芈涟认杨明为义父一事,两家的关系自然是更近一步,只不过,知道熊启这家伙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就会生出反秦心思的杨明,也就仅将两家的关系维持到这个地步而已,至于更深的,那还是算了。

“还是昌平君了解我啊,新婚燕尔,又怎愿意风餐露宿,喋血疆场。”杨明直言道。

“果然,果然,这才是你真正的想法,世人只知道伱不好争,却不知道,在他们看来价值无限,值得为之争取的东西,在你这里,其实也只是寻常而已。“熊启笑道,目光之中多有羡慕之色,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杨明这般随意的。

随心所欲,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哪有那么简单,若是不贪图功名利禄,不求显贵人前,我又何必来秦国,只不过我的理想只是如此,所以很容易就得到满足,倒是昌平君,你又在追求什么?”杨明反问着看向熊启,这位是什么时候决定反秦的,杨明可是很好奇的。

同为王族之人,熊启与燕丹是相似的人,而且,论到身世经历之奇,熊启更在燕丹之上,两个都不得不面对来自秦国近乎不可战胜之势的压力,都要在亡国之危面前挣扎,只不过,在挣扎中,一个活成了笑话,一个却是切切实实让秦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一个青龙计划,更是搅动秦国十几年不得安宁。

相对于燕丹的好高骛远,熊启可要厉害的太多太多了。

“我吗?只求门楣不坠吧。”熊启沉吟道,只是,他所说的这个门楣到底是咸阳的这座昌平君府邸,还是寿春的楚王宫,一切就真的很难说了。

“看来昌平君倒也有着自己的烦恼。”

“人生在世,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只不过,只要快乐的事情多过烦心的事情,就不失人生的圆满两字了。”熊启叹息道,多想的人总是与烦恼相伴,而他的身份又注定了他不可能不多想。

回应熊启的只是杨明的不置可否。

“说起来,之前还发生了一件趣事。”熊启转开话题道。

“说来听听。”杨明接过话道。

“这件事情还真的只能说与你听。”熊启回忆着,说道:“贤弟可知,涟儿喊出的第一个人是谁?”

“不是父亲就是娘亲,总不至于还有什么意外吧?”

“是义父。”熊启说着脸色间多有古怪之色。

“这?”杨明也是一时无言,这可别人给误会了什么。

“说起来,涟儿还真是亲近贤弟啊。”熊启道,他当然不会误会什么,只是觉得有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